首页 家常菜 家常炖牛肉的做法

家常炖牛肉的做法

家常炖牛肉的做法

要我说,这世上最能熨帖人心的,炖牛肉绝对算得上头一份。尤其是到了秋冬,屋外风一吹,屋里只要炉子上咕嘟着一锅牛肉,那股子香气,简直是世间绝品。甭管你是累了一天,还是心里头有点儿不痛快,闻着那味儿,看着那汤汁儿冒着热气,心就先暖了。我做这道菜,可不是为了什么摆盘好看,更不是跟风网红,这是我从小吃到大,又亲手做了几十年的“老伙计”了,里头有我自己的脾气,也有很多“过来人”才懂的门道。

那些动不动就说什么炖牛肉一定要加多少八角桂皮的,我是真觉得他们没炖透。牛肉的本味儿,那才叫鲜,香料是来衬的,不是来抢的。尤其是一锅家常炖牛肉,讲究的是淳厚、滋润,吃完浑身都舒坦那种,而不是吃一嘴的香料味儿。

选肉,这是头等大事! 你别跟我说什么里脊啊,什么眼肉啊,那是拿来炒的、煎的。炖牛肉,我这人固执得很,就认准了牛腩或者牛腱子。牛腩带着筋膜,炖到软烂,那筋膜变得糯叽叽的,入口即化,肉也吸饱了汤汁,鲜美得要命。牛腱子呢,虽然瘦肉多些,但它筋多,炖出来口感是Q弹的,越嚼越香。至于那种纯瘦的肉,炖出来柴不说,也没什么风味,简直是暴殄天物。选肉的时候,颜色要亮,有光泽,肥瘦相间最好,摸上去有点弹性。

牛肉部位 特点 炖煮适宜度 最终口感(我的偏好)
牛腩 筋膜多,肥瘦相间 极高 软糯入味,汤汁浓郁
牛腱子 筋膜包裹瘦肉,筋多 很高 弹嫩有嚼劲,回味悠长
牛里脊 纯瘦,无筋膜 不建议 易柴,无风味
牛外脊 瘦肉多,少筋膜 不建议 略柴,不如牛腩鲜美

买回来的牛肉,别急着下锅。先用清水反复冲洗几遍,洗去表面的血水。然后,关键一步来了:焯水。很多人焯水是冷水下锅,我告诉你,如果你时间够,就冷水下锅。切成麻将大小的块儿,凉水下锅,放几片姜和一把葱段儿,慢慢烧开。水开后,你会看到浮沫一层又一层地冒出来,这些都是血沫和腥味儿的来源,一定要撇干净。我有时候嫌一遍不够,还会捞出来用温水再冲洗一遍,把附着在肉块上的脏东西彻底洗掉。这样做出来的牛肉,炖出来才清爽,没有杂味儿。那些说“原汤化原食”的,在这件事上,恕我不能苟同。腥就是腥,得去!

接着,就是我家炖牛肉的精髓之一了:煸炒。锅里倒一点点底油,油不用太多,因为牛腩本身会出油。油温五成热的时候,把焯过水的牛肉块儿倒进去,大火!一定要大火!把牛肉表面煎到微微焦黄,锁住里面的汁水。这一步可太重要了,它能让牛肉的口感更扎实,而且后续炖煮的时候,牛肉的鲜味才不容易流失到汤里,而是锁在肉里头。煎出来的牛肉块儿,带着点焦香,那才是炖牛肉该有的底味儿。

牛肉煸炒好了,捞出来,锅里留底油,转小火。放几片,拍扁的蒜瓣(别切太碎,容易糊),再来几段葱白,慢慢地,用油的余温把它们的香味儿炸出来。这时候,你可以放点干辣椒,我家不爱吃太辣,我就只放一两个,提个味儿。然后,是我炖牛肉的另一个“小心思”:加一小块儿冰糖。这冰糖不是为了甜,而是为了提亮色泽,让肉炖出来晶莹发亮,而且能让味道更醇厚,化解牛肉的油腻感。别放多了,就一小指甲盖儿大小就行。冰糖融化后,稍微有点焦糖色,立马把之前煸好的牛肉倒回去,翻炒,让牛肉块儿都裹上糖色。

紧接着,重头戏来了!倒入生抽调味增鲜,再来一点点老抽上色,别放多了,一点点就行,让牛肉颜色红亮但不发黑。我还会加一勺我妈传下来的郫县豆瓣酱,别小看这一勺,它的酱香味和微微的辣度,能让整锅牛肉的滋味瞬间上一个台阶,那种复合的鲜香,是单一酱油无法比拟的。炒匀后,沿着锅边淋入一点点料酒,激发出香味,然后快速翻炒几下,让酒精挥发。

这时候,该加水了。记住,一定是开水!滚烫的开水!加到没过牛肉块儿至少两指节的高度。如果你加凉水,牛肉会瞬间收缩,口感就发柴了。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锅盖,让它自己咕嘟去吧。炖牛肉,最考验的就是耐心。我通常会先炖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里,你别老去揭盖子,让它在锅里慢慢地酝酿。

炖了大概一个小时,牛肉已经开始变软了,这时候可以把提前准备好的蔬菜放进去。我喜欢放胡萝卜土豆。胡萝卜切滚刀块,土豆也是。土豆别切太小,否则炖到后面就化在汤里了。有些人喜欢放白萝卜,萝卜吸收了牛肉的鲜味,炖得烂烂的也很好吃,但我总觉得它自带的那个“萝卜味儿”会稍微抢一点点牛肉的风头,所以我还是偏爱胡萝卜和土豆,它们的甜度能更好地融合进牛肉的鲜香里。还有,如果你喜欢,可以放一些番茄块,不是番茄酱哈,是新鲜番茄,去皮切块,它能提供一点点自然的酸度,让牛肉汤汁更醇厚,也更解腻。我通常会加半个到一颗小番茄,既不会让汤变酸,又能增添风味。

蔬菜下锅后,继续小火慢炖。这一锅,我通常会炖上两个小时,甚至更久。有时候我会在上午就开始炖,一直炖到下午,炖到那个牛肉,你用筷子轻轻一戳,就能轻松穿透,甚至不用咬,就在嘴里化开,那才叫炖到位了。中途如果汤汁少了,记得补加热水。

什么时候放盐?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了。我的经验是,盐一定要最后放。炖肉,如果你一开始就放盐,肉的蛋白质会提前凝固,牛肉就不容易炖烂,而且肉质也会变柴。所以,等到肉已经炖到你想要的软烂程度,蔬菜也酥烂了,尝一下味道,这时候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盐调味。盐放进去后,再炖个十到十五分钟,让盐味充分渗入。

临出锅前,如果汤汁不够浓稠,可以开大火稍微收一下汁。但别收得太干,家常炖牛肉,就是要有汤汁泡饭才过瘾。汤汁浓稠油亮,牛肉酥烂入味,土豆和胡萝卜吸饱了汤汁的精华,一锅端上桌,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我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我儿子从外地回来,刚进门,就闻到这股炖牛肉的香气,他连行李都顾不上放下,直接冲到厨房,扒着锅边就想先尝一口。他从小就爱吃这口,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牛肉是难得的“硬菜”,每次炖牛肉都得等大年三十。现在生活好了,随时想吃随时能做,但每次吃这道菜,我总能想起他小时候守在锅边,眼睛亮晶晶的样子。这不光是一道菜,也是我们家冬日里最温暖的记忆。

有时候,我也会在炖好的牛肉里加几片干腐竹,那腐竹吸饱了汤汁,咬一口满嘴的肉香,简直了!或者下点儿白萝卜,那萝卜炖得晶莹剔透,入口即化,比肉都抢手。反正,这锅牛肉,就跟个百变金刚似的,随便你添点什么,都能炖出新花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那股子浓郁又醇厚的牛肉味儿。

所以说,这炖牛肉,没什么太高深的技术,要的不过是那份耐心和对食材的尊重。从选肉到焯水,从煸炒到慢炖,每一步都不能含糊,差一点儿味儿就不是那个味儿了。但只要你肯花时间,肯用心,那锅冒着热气、香飘四溢的炖牛肉,一定会给你,也给你的家人,带来最满足、最踏实的那份温暖。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家常炖牛肉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