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艾糍粑的做法

艾糍粑的做法

又到了一年里最期盼艾糍粑的时节。清明前后,嫩绿的艾草就像是春天的信使,带着泥土的清新和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野性,从田埂边、小路旁探出头来。我家老头子总说,这艾糍粑,吃的就是一口时令,一口念想。他念想的是他奶奶手工碾制的青团,而我呢,念想的是那股子带着草本清香的软糯,还有馅儿里头花生芝麻的醇厚。每年这时候,厨房里就得折腾一回,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份心头好。

说起来,艾糍粑的关键,八成都在那艾草上。新鲜的艾草,可不是随便摘了就能用的。里头带着股子涩味,处理不好,做出来的糍粑就变了味。我这些年摸索下来,得出了一个笨办法,但好使。首先,艾草摘回来,只取最嫩的尖儿和叶片,那些粗杆子老叶子都不要,口感不好还影响颜色。然后,就是焯水,而且要分两次焯。第一次,水烧开,放一小勺食用碱进去,把艾草丢进去迅速烫个几十秒,一变色就立马捞出来。这一步是为了去涩,颜色也会更绿。捞出来后,过凉水,反复搓洗,使劲把水挤干。别怕麻烦,这一步是真功夫,挤得越干,后面味道越正。第二次,再烧一锅水,这次不加碱,艾草再进去滚个一分钟,颜色会变得更深更漂亮。同样,捞出来过凉水,再次使劲挤干水分。挤干水分的艾草,我会用料理机打成细腻的艾草泥。打的时候可以少放一点点清水,帮助机器运转,但千万别多,不然面团会太湿。打好的艾草泥,翠绿得像宝石,闻着就透着股子清新的草本香,跟那野生的泥土气儿混合着,让人心头都跟着一软。

有了艾草泥,就得琢磨馅儿了。南方人做艾糍粑,馅料那是五花八门,甜的咸的都有。我呢,是个坚定的甜口派。尤其是那花生芝麻馅儿,简直是我的命。外面买的豆沙馅儿,固然省事,但总觉得少了点灵魂。所以,我家艾糍粑的馅儿,从来都是自己动手。花生,得是带皮的生花生米,自家小火慢慢炒香,炒到外皮开裂,香气扑鼻。放凉后搓掉花生衣,用擀面杖或者料理机打成粗颗粒,别打成粉,要有点嚼头才好。黑芝麻,也是要生的,用干净的炒锅小火慢慢炒香,炒到跳动起来,滋啦作响。这股子炒芝麻的香,是厨房里最勾人的味道之一。炒香后,同样打成粉。馅儿里头的,我喜欢用细砂糖和少许红糖的混合,细砂糖提供甜度,红糖增加一丝焦糖的香气和更深邃的甜味。但真正让这个馅料脱胎换骨的,是猪油! 对,你没听错,就是猪油。少了它,馅料就少了一股子醇厚和润泽。我每年都会自己熬些猪油,雪白晶莹的猪油渣,煎炒蔬菜都是一绝,而那清澈的猪油,就是做点心最好的伙伴。把打好的花生碎、芝麻粉和糖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融化的猪油。猪油的量得慢慢加,边加边用手抓匀,直到馅料能轻松捏成团,又不至于油腻不堪。这馅料,放嘴里一尝,是颗粒感的酥脆,是芝麻的浓香,是花生的醇厚,最后被猪油的润泽包裹着,甜而不腻,香得让人恨不得一口气吃上好几个!

馅料备好,就轮到面团了。艾糍粑的面团,不同于汤圆,也不能完全是糯米粉。纯糯米粉做出来的,虽然软糯,但放凉了容易发硬,而且太粘牙。我家的配方,是糯米粉与粘米粉的黄金比例

粉类 比例(重量) 作用
糯米粉 3份 赋予糍粑软糯、Q弹的口感,是主体
粘米粉 1份 增加嚼劲,防止糍粑过于黏牙和放凉后发硬,改善塑形性

这个比例,是我反复试验,甚至在不同亲戚家偷师学来的。把混合好的糯米粉和粘米粉,倒入刚才打好的温热艾草泥里。记住,艾草泥一定是温热的,这能帮助面团更好地吸收水分,揉出来的面团也更柔软。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用手揉成一个光滑、有弹性的面团。揉面的过程,你会感觉到面团从最初的散漫变得越来越听话,颜色也越来越均匀。揉好的面团,用保鲜膜盖好,醒个十五到二十分钟,让它彻底放松一下,这样包的时候才不容易裂开。

面团醒好,就该包了。取一小块艾草面团,用手搓圆,然后用拇指按压出一个窝,把之前捏好的花生芝麻馅儿放进去。像包汤圆一样,慢慢收口,搓圆,再稍微按扁一点点,这样蒸的时候受热更均匀。我家老太太包的糍粑,个个都是圆滚滚,跟小元宝似的,我总是学不来她那巧劲儿。不过,重要的是心意嘛。蒸锅里铺上干净的纱布或者粽叶,最好是刷上一层薄薄的食用油,防止糍粑粘底。水烧开后,把包好的艾糍粑一个个放进去,注意留点间距,别让它们“亲”在一起。大火蒸上10到15分钟,具体时间看糍粑大小。蒸到艾糍粑颜色变得更加翠绿油亮,呈现出半透明状,摸上去软乎乎、Q弹弹的,就熟了。

刚出锅的艾糍粑,冒着热气,那股子艾草特有的清香和馅料的甜香混在一起,简直是勾魂摄魄。趁热一个个夹出来,表面再刷上一层薄薄的熟油或者猪油。这一步是画龙点睛,不仅让糍粑油润发亮,不粘连,更重要的是,那股子油香能和艾草的清香、馅料的甜香融合得天衣无缝,口感也更滑顺。咬上一口,外皮软糯,带着艾草特有的清苦回甘内馅浓郁醇厚,花生芝麻的酥香与猪油的润泽完美结合。热乎乎地吃,是软糯黏牙的满足;放凉了吃,是Q弹有嚼劲的另一番风味。我家娃吃艾糍粑,从来都是停不下来的,小嘴巴吃得油亮亮的,边吃边赞叹:“妈妈牌艾糍粑,绝了!”每年能吃上这一口,就觉得春天没白过。这份带着泥土气息的清甜,不仅仅是味道,更是我们一家人对传统,对季节,对生活那份小小的执着和热爱。如果你也爱这口,不妨也试试我的笨办法,保证错不了!

艾糍粑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