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家常凉菜的家常做法

家常凉菜的家常做法

夏天的厨房,总是一股子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可到了餐桌上,我却偏爱那抹带着凉意的清爽。从小到大,我家餐桌上就没少过凉菜,无论是正儿八经的大鱼大肉,还是简简单单的家常便饭,总得有个凉菜镇场子,才能觉得这顿饭吃得熨帖。我这人啊,对吃的讲究,不是非要山珍海味,而是那份亲手炮制出来的滋味,那份带着人情味儿的熨帖。外面饭馆的凉菜,味道总是差点意思,要么油大,要么味儿冲,总归是少了点家里头的灵气。所以,但凡能自己动手,我是绝不会省那点事的。

要说凉菜,种类可就太多了。从最简单的拍黄瓜,到需要点功夫的凉拌鸡丝夫妻肺片,乃至各种酱货,都是凉菜的范畴。但今天我想跟大家唠唠的,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家常”,就是随手拈来,不用刻意准备,却能让一顿饭增色不少的几样。

咱们就从最最基础,也最最考验清爽二字的灵魂拍黄瓜说起。

拍黄瓜嘛,听着简单,可里头门道多着呢。首先,黄瓜的选择,我可不是随便抓两根就行的。得挑那种身形笔挺,表皮油亮,摸起来有点扎手,掐头去尾闻着有股子清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样的黄瓜才够脆生。那些个蔫了吧唧,泛黄发软的,直接PASS。买回来之后,清水冲洗干净,沥干,然后就是“拍”的艺术了。

拍黄瓜,关键在于“拍”,而不是切。你得用刀背或者擀面杖,横着将黄瓜一下一下地拍裂,注意,是拍裂,不是拍碎成一堆渣渣。为什么要拍呢?因为拍裂的黄瓜,断面不规则,能最大程度地吸收料汁,比刀切的入味多了。而且,拍过的黄瓜,组织被破坏,吃起来的脆爽感,是切出来的黄瓜无法比拟的。拍好之后,我有个小习惯,就是用刀稍微将黄瓜分段,然后撒上薄薄一层盐,静置个十分钟,让黄瓜把多余的水分逼出来。这步看似多余,实则精髓,能让黄瓜口感更紧实,不会稀拉垮塌。把腌出来的水分倒掉,这算是给黄瓜做了个“塑形”。

接下来,就是调味了。这凉拌汁,才是凉菜的灵魂所在。

蒜泥是绝对的主角,我喜欢用捣蒜器捣出来的,那种粗粝的质感和冲鼻的香气,是刀切蒜末给不了的。量要足,至少三到四瓣大蒜的量。

然后是生抽,我偏爱海天金标生抽,味道醇厚。呢,则是我家凉菜的另一面旗帜。

我这人啊,对醋有种近乎偏执的喜好,但凉菜里的醋,又不能太抢风头。我通常会用米醋,它的酸度适中,味道也比较清爽。当然,偶尔也会用香醋,但那得是更需要醇厚底味的凉菜,拍黄瓜里用香醋,一不小心就压过了黄瓜的清香。

至于陈醋,我的经验是,除非你是山西人,否则在凉拌菜里,陈醋一定要慎用,它的味道太浓郁,容易让菜品失去原有的风味。

醋的类型 口感特点 适合菜品举例 我的偏好
香醋 醇厚,略甜,带有米香 蘸饺子,拌面,凉拌茄子 偶尔用,但凉菜要少放,以免厚重
米醋 清爽,酸度适中,不抢风头 拍黄瓜,凉拌海带丝,凉拌萝卜 我家常备,百搭之选,平衡感极佳
陈醋 浓郁,酸度高,有烟熏感 凉拌猪耳,重口味凉菜,醋溜土豆丝 一点点提味,不能多,容易压味儿
白醋 刺激,纯粹的酸味,无额外香气 腌制泡菜,西式沙拉酱,偶尔提亮 几乎不用在传统凉拌菜,太冲,不够柔和

除了蒜泥、生抽、醋,我还会加一点点糖来提鲜,这个糖的量很微妙,不能让菜尝出甜味,但又能让整体的鲜味被激发出来,就那么一点点,像个隐形的小助手。再来点香油,也就是麻油,画龙点睛的香气,我喜欢九芝斋这种老牌子的,香气足,回味长。最后,是我家凉菜的秘密武器——自制辣椒油

这个辣椒油,可不是随便买一瓶就能替代的。它的香,它的辣,它的色泽,都得是自己亲手熬出来的,带着烟火气的。

我的辣椒油做法是这样的:首先,辣椒面一定要选好,我通常是几种辣椒面混合,粗细搭配,比如四川的二荆条,香而不辣,负责颜色和香气;再加一点小米辣干辣椒面,提辣味;还可以加一点粗粒辣椒碎,增加口感。这些辣椒面混合好,加入几粒花椒,一点点白芝麻

然后,热油。锅里倒上足量的菜籽油,放入葱段姜片香叶八角桂皮,用中小火慢慢地,炸到这些香料变得焦黄,香气完全融入油中。把这些炸干的香料捞出来,然后关火,让油稍微冷却个几十秒,大概到八成热的样子,就是那种油面还冒着青烟,但不是猛烈翻腾的状态。先将一部分热油分三次泼到辣椒面上,第一次泼,主要是激发出辣椒的香气;第二次泼,让辣味和香味进一步融合;第三次泼,油温稍低一些,主要是提升辣椒油的色泽。每一次泼油的时候,都能听到滋啦滋啦的声响,那股子辣椒和香料混合的炽烈香气瞬间就窜了出来,扑鼻而来,真是让人食指大动。待其冷却后,这辣椒油的香气会变得更加醇厚,而且色泽红亮,无论是拌凉菜还是蘸饺子,都是极品。

所以,把上面这些调料:捣好的蒜泥生抽米醋一点点糖香油自制辣椒油,以及适量的盐,统统倒进黄瓜里,再撒上一把香菜段,用筷子颠拌均匀。颠拌,不是搅拌,是为了让调料均匀附着在黄瓜的每一面,又不会把黄瓜弄得太碎。做好之后,最好能静置个五到十分钟,让黄瓜和料汁充分“谈个恋爱”,味道会更融合。我最喜欢它刚上桌时,黄瓜的脆生,蒜香的浓郁,醋的酸爽,辣椒油的香辣,所有味道都那么和谐,又都那么鲜明,一口下去,感觉整个口腔都被洗涤了一遍,真是熨帖至极

除了拍黄瓜,凉拌腐竹木耳也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

这个菜,关键在于腐竹木耳泡发。腐竹得用冷水慢慢泡,不能心急用热水,热水泡出来的腐竹,外面软烂,里面还硬芯,口感极差。一般要提前一晚泡上,泡到摸起来整体都柔软有韧性,没有硬块,就算是泡好了。泡发好的腐竹,挤干水分,切成斜刀段。木耳也一样,冷水泡发,能让它最大限度地舒展开,而且口感脆嫩

泡发好的木耳,我还会用手仔细搓洗几遍,特别是背面,因为木耳的褶皱里容易藏污纳垢,洗干净才能吃得放心。洗干净后,将木耳撕成小朵。

这两种食材,都需要焯水。烧开一锅水,水里可以放几滴油,能让焯出来的菜色泽更亮。先下木耳,大概一分钟,看到木耳边缘卷起就可以捞出。再下腐竹,焯水时间要短一些,三十秒到一分钟就行,只要去个豆腥味,保持它的韧性。焯水捞出后,立即投入冰水中过凉,这步是让腐竹和木耳保持爽脆口感的关键,尤其是夏天,过冰水能让食材瞬间紧致起来。

调味嘛,跟拍黄瓜有点像,但又有些许不同。

蒜泥依然是主力,但可以少一点点。生抽米醋香油辣椒油也必不可少。我还会加一点蚝油,给腐竹增加点鲜甜的底味。如果家里有炸花生米,撒上一把,那香脆的口感浓郁的豆香,简直是神来之笔。再来点香菜末或者小葱花点缀,色彩和味道都更丰富。拌好之后,同样静置一会儿,让味道渗透进去。腐竹的韧劲,木耳的脆嫩,花生米的酥香,再加上这酸辣适口的调味,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感,嚼着嚼着,都能让人想起小时候奶奶用大瓷盆拌凉菜的场景,那份质朴而又饱满的幸福感

最后想说的是,凉菜这种东西,真真体现了“家常”二字的精髓。它不像大菜那样需要精雕细琢的技法,也不像甜点那样需要精确到克的配比。它更多的是一种随心所欲,一种因地制宜,一种带着你家厨房独特印记的味道。你可以根据手边现有的食材,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调整调料的比例。今天想吃辣一点,那就多放辣椒油;明天想清淡点,那就少放点盐,多来点醋和蒜泥。这份自由,这份灵动,正是家常菜最迷人的地方。

我常常觉得,厨房里出来的凉菜,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它更是带着一种温度,一种情感。当你把亲手拌好的凉菜端上桌,看着家人朋友吃得津津有味,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心里头的甘甜。这就是我理解的家常凉菜,它不只是食物,它是生活本身,是爱意,是人间烟火最具体最动人的表达。下次您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不妨也随手拌个凉菜,尝尝我说的这份“家常的灵气”

家常凉菜的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