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炖肘子的家常做法

炖肘子的家常做法

炖肘子的家常做法

我家餐桌上,有那么几道菜,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的“硬通货”。其中,炖肘子绝对能排进前三。它不是什么时髦菜,也没法儿玩出什么花哨的名堂,就是那么实实在在、温温柔柔地躺在那里,却能瞬间唤醒我那些关于家庭、关于温暖、关于“家”最深层的记忆。尤其是在天气转凉的时候,或者逢年过节,当那一锅带着琥珀色泽、香气勾魂的肘子端上桌,我总能看到老爸眼神里藏不住的满足,还有小侄子们围着桌子,口水直往下咽的馋相。

这道菜,我妈做了一辈子,我从小吃到大。后来自己进厨房,也尝试过各种版本,从米其林大厨的菜谱到街边小馆的秘方,没少折腾。但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最朴素、最家常,也最能慰藉人心的做法上。别看这肘子看着粗犷,真要炖好,里头学问可不少,每一步都是我用无数次“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经验堆出来的。

首先,选材是基础,更是决定成败的命门。我这个人对食材有点“轴”,非最好的不可。炖肘子,我只认 猪前肘。为什么?前肘的肉质更紧实,筋膜多而均匀,皮也比后肘更厚实且富有弹性。后肘虽然肉多,但筋膜感不如前肘,炖出来容易散,皮也欠点嚼劲。我去菜市场,从来不去超市买那种包装好的,一定要找相熟的肉铺老板,看着他从整块肉上切下来,边缘带点儿骨头的更好。新鲜的肘子,颜色是那种健康的淡粉色,摸起来弹性十足,按下去能迅速回弹,闻着是淡淡的肉腥味,绝不能有任何异味。买回家,我通常会让它在清水里浸泡两三个小时,中途换几次水,把血水充分泡出来,这是去腥的第一步。

接着就是焯水,这步很多人都随意,觉得水开了把肉丢进去就行。错了!大错特错!我的规矩是:冷水下锅,水要没过肘子一大截。锅里扔几片、几段葱白,再倒上小半碗料酒,关键是撒上几粒花椒。冷水慢慢加热,肘子里的血沫会一点点地被逼出来,浮在水面上形成一层灰色的浮沫。千万别嫌麻烦,把这些浮沫撇干净,才能保证炖出来的肘子汤汁清澈,没有异味。水开后,再煮个五到十分钟,等血沫出得差不多了,捞出来用温水(注意,是温水!凉水会骤然收缩肉质,影响口感)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这道工序做得彻底,炖出来的肘子才会有那种纯粹的肉香,而不是一股子挥之不去的猪腥味。

接下来,就是炖煮的重头戏了。起锅烧油,我通常会放一小块猪油,再添一点点植物油,猪油能让肘子吃起来更香滑。油热后,先放一小撮冰糖(我偏爱黄冰糖,色泽更润),中小火慢慢熬,熬到冰糖融化,变成浅琥珀色的糖色。这个过程要有点耐心,别心急把糖熬糊了,那样会发苦。糖色一出来,迅速下入准备好的香料:八角三两颗、桂皮一小段、香叶两三片、干辣椒三五个、一小撮小茴香、几粒丁香,还有几片厚姜片和拍扁的蒜瓣香料要在糖色里爆香,那香味瞬间就能冲破厨房的限制,飘出去好远,邻居都能闻到,这才叫有灵魂。丁香和小茴香是我的小“固执”,它们能给肘子带来一种独特的复合香气,但量一定要控制好,多了会抢味。

香料爆香后,马上放入沥干水分的肘子,稍微煸炒一下,让肘子表面均匀地裹上一层糖色,这样炖出来的肘子颜色会非常漂亮。然后,倒上足量的生抽老抽。生抽负责咸鲜,老抽负责上色,我喜欢用古法酿造的头道酱油,味道更醇厚,不是那种死咸。再加一点点蚝油提鲜,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倒入足量的开水,水要一次性加足,没过肘子,大概高出两指节左右。记住,一定要是开水,这样肉质才不会骤然收缩变柴。

汤汁烧开后,撇去可能再次浮上来的少量浮沫,转入我挚爱的铸铁锅里。铸铁锅保温性能好,受热均匀,能让肉在长时间的慢炖中,均匀地吸收汤汁的精华。如果你没有铸铁锅,普通的砂锅或者厚底锅也行,高压锅虽然快,但我总觉得少了点儿时间沉淀出来的醇厚。接下来,转为最小的火,盖上锅盖,让它咕嘟咕嘟地慢炖,至少两个半小时,最好是三个小时。这期间,你可以去追剧、看书、或者干点别的,但厨房里飘出的香气,会时不时地提醒你,一锅人间美味正在酝酿。

炖煮的过程中,我大概每隔一个小时会去看看,翻个面,确保受热均匀。直到用筷子轻轻一戳,肘子皮和肉都能轻易地分离,骨头也能轻松脱落,那就说明大功告成了。

最后一步,收汁。这是让肘子华丽变身的魔法。把炖好的肘子捞出来,汤汁留在锅里,开大火,不停地搅动,让汤汁变得浓稠油亮。当你看到汤汁开始挂勺,呈现出一种诱人的琥珀色光泽时,就可以关火了。把浓稠的汤汁均匀地淋在肘子上,再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点缀。那一瞬间,色、香、味俱全,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这道菜,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怀。它承载着我妈的爱,我童年的记忆,还有每次家庭聚会时,大家围坐一桌,其乐融融的场景。每当我亲手炖好一锅肘子,看着它油亮软糯地躺在盘中,闻着那股子混合着肉香、酱香和香料的复合香气,就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一口咬下去,皮弹肉糯,肥而不腻,胶质感十足,带着浓郁的咸甜适口的汁水,在口中温柔地化开,仿佛把所有的美好都融进了这一口里。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炖肘子有那么多种做法,你这种是不是太复杂了?或者,加不加腐乳?要不要放陈皮?我的回答是:家常菜,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我的这个做法,是经过时间和味蕾双重认证的“我家味道”。当然,如果你喜欢更清爽的口感,可以少放糖;如果你喜欢更重口的,可以加一点腐乳或豆瓣酱,但别忘了调整盐的用量。

我把一些做肘子时常遇到的问题和我的解决办法总结了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 我的解决方案
肘子炖不烂,肉柴 焯水后直接用冷水冲洗;炖煮时间不足;火力不足 焯水后用温水冲洗确保小火慢炖至少2.5-3小时;炖煮期间不要频繁揭盖。
肘子有腥味 焯水不彻底;香料放得不够;浸泡血水不够 提前浸泡肘子2-3小时并换水冷水下锅焯水并撇清浮沫;确保姜、葱、料酒、花椒以及爆香的香料都到位。
颜色不够红亮 糖色熬得不够;老抽放得不够;没有收汁 黄冰糖熬出漂亮的琥珀色糖色老抽的量要给足,但不是越多越好,要兼顾味道;最后一定要大火收汁,让汤汁均匀包裹肘子
吃起来油腻 没有焯水;没有撇去浮沫;肥肉比例过大 彻底焯水和撇沫是去油腻的关键;选择肥瘦相间的前肘;炖煮过程中可以适当撇去浮油(但我更喜欢保留一部分油,因为那是香气的来源)。如果实在怕腻,可以搭配解腻的蔬菜如大白菜、冬瓜一同炖煮(但这不是我的传统做法)。
汤汁不浓稠,不挂汁 水放得太多;没有大火收汁 炖煮时水要没过肘子但不能过多,收汁时大火翻滚,不停搅拌,让水分蒸发,胶质析出。

这肘子啊,看着是功夫菜,其实更是一道“时间菜”。只要你愿意花时间,投入一点点耐心和爱,厨房小白也能炖出惊艳全场的好味道。记住我的话,食材选好,焯水到位,香料爆香,小火慢炖,最后大火收汁。这五点做好了,你的炖肘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下次家人朋友聚餐,不妨就用这道炖肘子,惊艳他们的味蕾吧!它绝不会让你失望,只会让所有尝过的人都竖起大拇指,然后问你:“这肘子,到底怎么做的啊?” 那时候,你就可以骄傲地分享你的“独家秘诀”了。

炖肘子的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