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蛋糕的做法大全
说实话,刚听到有人用空气炸锅做蛋糕那会儿,我是不屑的。脑子里立刻冒出“歪门邪道”、“暴殄天物”这些词儿。我可是浸淫烘焙圈十几年,从烤箱到厨师机,从戚风到马卡龙,哪一样没折腾过?空气炸锅这玩意儿,在我看来,就是个炸薯条炸鸡翅的“大号吹风机”,能烘出个什么像样的蛋糕?那不是糟蹋了 低筋面粉 的细腻,辜负了 鸡蛋 的灵魂,更是亵渎了 黄油 的醇厚吗?
结果呢?真香定律从来不缺席。
某天家里的老烤箱闹脾气,死活不肯好好升温,偏偏闺女吵着要吃蛋糕。我心一横,反正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就拿那个平时炸肉的家伙事儿试了试。第一次,焦了。第二次,塌了。第三次,底没熟。折腾了四五次,终于,一块小巧、金黄、蓬松得像云朵一样的 迷你戚风 摆在了眼前。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内心激动得想敲锣打鼓。
现在,空气炸锅做蛋糕,在我这儿已经不是“应急预案”,而是妥妥的“日常操作”。尤其适合我们这种小家庭,或者临时起意想吃点甜的,不必预热半天大烤箱,也不用担心浪费电。但它确实有它的“脾气”,你得摸透了它,才能真正把它变成烘焙路上的得力助手。
空气炸锅蛋糕的灵魂:温度、模具与锡纸
这三样,是决定你空气炸锅蛋糕是成功飞升还是坠入深渊的关键。
首先是温度。空气炸锅的加热原理决定了它内部温度极不稳定,且通常比设定温度要高,更要命的是热风循环太强劲,容易把表面烤焦。我的经验是,比烤箱食谱的温度至少低10-20摄氏度,而且时间也要相应缩短。预热,这俩字儿必须加粗,空气炸锅预热的重要性比烤箱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要5分钟,让内壁均匀受热。
其次是模具。大模具就别想了,空气炸锅普遍容量小,放不进去。而且,金属模具导热太快,蛋糕边缘容易硬。我强烈推荐使用硅胶模具或者耐高温陶瓷小碗。硅胶模具受热均匀,脱模方便得让人想唱歌;小陶瓷碗则能让蛋糕受热更温和。记住,别用那种活底的戚风模具,空气炸锅的热风会把蛋糕底部吹干,甚至烤焦。
最后是锡纸,这是你的救命稻草。空气炸锅的顶部加热管火力生猛,蛋糕表面上色太快,或者说,太容易焦黑。所以,当蛋糕表面颜色满意后,一定要及时加盖锡纸,轻轻盖上就好,别压实了,留点空隙让热气流通。这一步,能有效防止蛋糕顶部烤糊,同时给内部留足时间慢慢成熟。
实战演练一:空气炸锅版迷你戚风蛋糕(我的心头好!)
戚风蛋糕那轻盈的口感,入口即化的温柔,谁能不爱?但它也是烘焙界的“小公主”,稍不注意就跟你闹脾气。在空气炸锅里做,难度系数更是翻番,但一旦成功,那种成就感,啧啧!
配方(适用于一个6寸戚风模具,或两三个迷你硅胶模):
| 食材 | 比例 |
|---|---|
| 鸡蛋 | 3个 (约50-60g/个) |
| 低筋面粉 | 50g |
| 纯牛奶 | 35g |
| 玉米油 | 30g |
| 细砂糖(蛋黄用) | 10g |
| 细砂糖(蛋白用) | 30g |
| 柠檬汁/白醋 | 几滴 |
| 香草精 | 2滴 (可选) |
关键步骤与我的“小固执”:
-
蛋黄糊的精髓:乳化到位,拒绝面筋!
- 鸡蛋分离: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蛋白里绝对不能混入一丝蛋黄,否则你蛋白打到天荒地老也硬不起来。我习惯用蛋壳来回倒腾,熟练了比分蛋器还好使。
- 蛋黄中加入10g细砂糖,用蛋抽搅打至颜色略发白。接着倒入 玉米油 和 纯牛奶。这里我要强调,玉米油 一定要用无味的,橄榄油、花生油那种自带风味的,会毁了戚风的清雅。牛奶要用纯牛奶,不能用奶粉冲的,口感和乳化效果都差远了。
- 继续搅打,直到蛋黄液呈现一种乳化状态,表面会有一层细小的泡沫,像奶昔一样,颜色也更浅。这一步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蛋糕的湿润度和细腻度。
- 过筛低筋面粉,分两次筛入蛋黄糊。每次筛入后,用刮刀以“Z”字形或不规则画圈的方式,快速轻柔地翻拌,直到没有干粉。千万不能画圈搅拌!画圈会把面粉搅拌出面筋,导致蛋糕口感Q弹,像年糕,而不是蓬松柔软。面糊混合好后,放在一边备用。
-
蛋白打发:决定戚风高度的艺术!
- 蛋白中滴入几滴 柠檬汁 或 白醋,这能帮助蛋白更稳定。
- 电动打蛋器高速搅打,期间分三次加入30g细砂糖。第一次在出现鱼眼泡时加,第二次在泡沫细腻时加,第三次在出现清晰纹路时加。
- 打到什么程度?我的经验是,提起打蛋头,蛋白霜能拉出一个弯钩,这是湿性发泡,适合做轻乳酪蛋糕。但戚风,我们追求的是小尖角,也就是 干性发泡。提起打蛋头,蛋白霜呈直立的、坚挺的尖角。这时的蛋白霜细腻有光泽,而且盆倒扣过来也不会流动。如果打过了,蛋白会变得粗糙,有颗粒感,甚至水油分离,那这锅蛋白就废了,得重新来。
-
混合与烘烤:温柔以待,小心翼翼!
- 取三分之一的蛋白霜到蛋黄糊中,用刮刀翻拌均匀,这里动作要轻柔快速,像炒菜一样,避免消泡。
- 然后将拌好的面糊全部倒回剩余的蛋白霜中,继续用同样的手法翻拌均匀,直到面糊呈现均匀的淡黄色,没有蛋白颗粒。我经常会把盆转动,用刮刀从底部往上翻,再用侧面压切,保证混合彻底又不过度。
- 将面糊倒入准备好的硅胶模具中,轻轻震动几下,震出大气泡。别倒太满,七八分满就好,给它留出膨胀的空间。
- 空气炸锅提前预热到140°C,至少5分钟。
- 将模具放入空气炸锅。140°C烤15分钟。此时蛋糕会开始膨胀,表面微微上色。
- 取出,盖上锡纸,再调低温度至130°C,继续烤20-25分钟。这一步是关键,锡纸防止烤焦,低温慢烤让内部熟透。
- 用竹签插入蛋糕中心,拔出无湿面糊,就是熟了。
- 取出蛋糕,立即倒扣在晾网上,直到完全冷却。这是戚风不塌陷的秘诀之一。如果没倒扣,蛋糕会因为自身重力而回缩、塌陷。等它凉透,再用刮刀或手轻轻掰开边缘脱模。
刚出炉的戚风,带着蛋香和一丝甜腻,边缘金黄焦脆,内部洁白绵软,简直是把幸福捧在了手里。
实战演练二:空气炸锅版小磅蛋糕/布朗尼(新手友好型)
如果你觉得戚风太考验耐心和技术,那磅蛋糕或布朗尼绝对是你的福音。它们结构更扎实,没那么娇气。
配方(适用于一个迷你长条模具,或几个小纸杯):
| 食材 | 比例 |
|---|---|
| 黄油 | 80g |
| 细砂糖 | 60g |
| 鸡蛋 | 1个 (约50g) |
| 中筋面粉 | 80g |
| 泡打粉 | 2g |
| 牛奶 | 15g |
| 朗姆酒/香草精 | 几滴 (可选) |
| 耐烤巧克力豆 | 适量 (布朗尼版) |
| 可可粉 | 10g (布朗尼版) |
关键步骤与我的“小固执”:
-
黄油的“脾气”:软化,不是融化!
- 黄油 提前从冰箱取出,彻底软化到用手指轻轻一按就能出坑,但又没有融化的状态。这一点对磅蛋糕的成功至关重要。我一般是提前一晚放室温,或者隔热水叮嘱,但千万别叮成液体!
- 软化好的黄油加入细砂糖,用电动打蛋器搅打,直到黄油颜色发白,体积膨大,呈现羽毛状,这就是“打发”或者“乳化”的过程。这一步至少需要5-8分钟,它决定了磅蛋糕的疏松程度。
- 鸡蛋 要提前回温,并且分三次加入黄油中,每加一次都要充分搅打均匀,直到蛋液完全被黄油吸收,再加下一次。如果一次性加入,很容易水油分离,那这锅面糊就废了一半了。
-
干湿混合:轻柔又快速!
- 中筋面粉 和 泡打粉 混合过筛,分两次筛入打发好的黄油蛋液中。
- 用刮刀翻拌均匀,同样是避免过度搅拌出面筋。当还有少量干粉时,加入 牛奶 和 朗姆酒/香草精(或融化的巧克力液、可可粉,如果是布朗尼),继续翻拌至均匀顺滑即可。
-
烘烤:耐心是美德!
- 将面糊倒入铺好油纸或刷了油的迷你长条模具或纸杯中。
- 空气炸锅预热150°C,5分钟。
- 放入模具,150°C烤20分钟,然后盖上锡纸,调低温度至140°C,再烤15-20分钟。
- 用竹签测试,无湿面糊带出即熟。
- 出炉后,脱模放凉。磅蛋糕和布朗尼不用倒扣,放凉后口感更扎实醇厚。
我的碎碎念与避坑指南:
- 空气炸锅型号:市面上空气炸锅五花八门,有那种带可视窗口的烤箱式,也有桶状的。烤箱式的通常温度更稳定,桶状的加热更猛。所以我的温度和时间,你得根据自己的机器脾气,灵活调整。一开始可以先用更低的温度和更短的时间,然后逐步增加。
- 别轻易开盖:烤制过程中,尤其是在蛋糕还没有定型的时候,频繁开盖会导致温度骤降,蛋糕很容易塌陷。所以忍住好奇心,不到万不得已别开。
- 善用余温:有些空气炸锅关机后还有一定的余温,如果担心蛋糕内部没熟透,可以在关机后让蛋糕在里面多焖5分钟,利用余温让它彻底熟透。
- 保存:蛋糕最好是当天吃完,风味最佳。吃不完的,戚风可以密封冷藏,磅蛋糕密封室温保存。但我告诉你,一个成功的空气炸锅蛋糕,通常在你还没来得及考虑保存问题时,就已经被家人瓜分干净了。那种被抢光的幸福感,远比看着它在冰箱里孤独终老要来得真实。
从一开始的嗤之以鼻,到后来的爱不释手,空气炸锅做蛋糕这事儿,给了我不少启发。生活里总有些约定俗成,我们习惯了老路,习惯了常规。但偶尔跳出框框,用一个看似不搭界的工具,去尝试做一件传统的事情,也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些被烘焙“吓退”的厨房小白们,别再犹豫了,从空气炸锅的迷你蛋糕开始,你也能轻松开启你的甜蜜烘焙之旅!没有什么比亲手做出一个香气四溢的蛋糕,更能点亮一个平凡的午后了。相信我,那一阵阵从空气炸锅里飘散出来的,不是普通的甜香,那是生活里实实在在的、带着温度的幸福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