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百合粥的做法和功效

百合粥的做法和功效

说起百合粥,旁人听来,或许只是一碗平平无奇的清粥,可在我的厨房里,它却有着近乎“神圣”的地位。尤其是在换季时分,或是心头有些烦闷,总觉得喉咙里似有若无地卡着一团燥气,这时,没有什么比一碗温润如玉、带着淡淡花香的百合粥更能熨帖脾胃、安抚人心的了。它不比那些大鱼大肉来得轰轰烈烈,却胜在细水长流的滋养,就像一位温婉的老友,总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静静地递上一杯暖茶。

我这人,做菜向来有点“老讲究”,倒不是说非得循规蹈矩,而是总觉得,一份好的食材,一份用心烹制的家常,里头藏着的是对生活最真挚的敬意。就拿这百合粥来说,光是选材,我就能说上半天。

首先是这主角,百合。市面上的百合,大抵分为鲜百合和干百合两种。我个人是偏爱鲜百合的,那种带着露水气息的饱满,微微泛着黄的瓣边,一看就觉得灵气十足。选的时候,得用手指轻轻捏捏,要是有弹性,没有软塌塌的感觉,表皮也没有明显的黑斑或损伤,那就是极好的。特别是那种来自兰州的甜百合,瓣大肉厚,自带的清甜尤其明显,几乎没有一丝涩味,直接生吃都好吃得紧。相比之下,干百合虽然储存方便,但总觉得少了那么一分鲜活的生命力,煮出来的味道也略显寡淡,香气不如鲜百合来得馥郁。当然,实在买不到鲜百合的时候,干百合也不是不行,但记得一定要提前多泡会儿,最好是头天晚上就泡上,泡发后也要仔细挑去发黄变质的部分,并且要多换几遍水,尽可能地把它的“陈味儿”泡走。

其次是的选择。这粥,米是骨架。我试过糙米、糯米、甚至五常大米,最后还是觉得,最寻常的东北优质大米就足够好,关键是米粒要圆润饱满,这样煮出来的粥才够绵软香糯。当然,如果你家有那种放了半年以上的老米,那煮粥更是绝佳,因为老米的淀粉分子结构更松散,更容易煮开花,出浆也更快,粥的口感会更顺滑。新米也行,但可能需要多一点点时间和耐心。记住,米在下锅前,一定要提前浸泡至少半小时,最好能泡上一个小时。这个步骤,听着简单,却是我煮出“米粒开花、不见米形”好粥的关键秘诀。浸泡后的米,吸饱了水分,煮的时候就能更快地释放淀粉,让粥变得更粘稠、更细腻。

再来就是水。别小瞧了水,它是粥的灵魂。我向来只用滤过的纯净水来煮粥。自来水里头那些氯气啊、杂质啊,虽然肉眼不可见,但多多少少都会影响粥的纯净口感和百合的清雅香气。这点“小奢侈”,在我看来,完全值得。

我的百合粥配方

| 食材 | 鲜百合版 | 干百合版 | 备注 |

| :— | :— | :— | :— |

| 优质大米 | 约100克 | 约100克 | 提前浸泡至少1小时 |

| 鲜百合 | 50-80克 | – | 剥开清洗干净 |

| 干百合 | – | 20-30克 | 提前一晚浸泡,去芯 |

| 纯净水 | 约1000毫升 | 约1000毫升 | 米水比例大约1:10 |

| 冰糖 | 适量 (5-15克) | 适量 (5-15克) | 依个人口味调整 |

| 枸杞 | 10-15粒 | 10-15粒 | 可省略,增色增甜 |

现在,咱们就聊聊这烹煮的艺术。

第一步,淘米、浸泡。将选好的大米,用清水轻轻淘洗两到三遍,直到水变得比较清澈。注意,淘米时不要过于用力搓揉,以免将米粒表面的营养物质洗掉,也避免米粒碎裂影响口感。淘好后,沥去水分,加入足量的纯净水,让米粒在碗里安静地浸泡至少一小时。我会建议你,如果时间允许,泡到米粒用指尖轻轻一捻就能碎开的程度,那是最好不过的。

第二步,处理百合。如果是鲜百合,将它从袋子里取出,一层层地剥开。你会发现有些瓣的根部可能会带一点点泥土或黑点,用小刷子或手指轻轻刷洗干净。如果看到有发黄、腐烂或者碰伤的地方,千万别心疼,果断切除或丢弃,因为这些部分会带来不愉快的苦味。我个人煮百合粥,通常不会特意给鲜百合焯水,除非是买到的百合确实有很明显的苦涩味,才会考虑快速焯水几十秒。因为焯水会带走百合本身的清香和部分营养,有点得不偿失。但如果你对苦味特别敏感,或者买到的百合品质不确定,那就快速焯水30秒左右,捞出立刻冲凉,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它的脆感和清甜,同时减少涩味。干百合嘛,泡发后也是要仔细检查,去芯,冲洗干净。

第三步,开火煮粥。取一个厚底的砂锅或者铸铁锅,我特别喜欢用砂锅,因为它蓄热性好,能让粥受热均匀,保温效果也一流。将泡好的大米连同浸泡的水一并倒入锅中,再加入足量的纯净水。这里有个小窍门,煮粥的水量一定要一次加足,中途千万不要随意加凉水,不然会稀释米浆,影响粥的口感和粘稠度。如果实在需要加水,也得加热水。我的经验是,米水比例大约在1:10左右,也就是100克米配1000毫升水,但这个并非绝对,具体可以根据你喜欢的浓稠度来调整。

将锅置于炉火之上,先用大火烧开。记住,一定要全程敞开锅盖,让米粒充分翻滚,防止溢锅,也让米香更好地散发出来。水开后,转为小火慢熬,盖上锅盖,但要留一条缝,避免溢出。这个小火慢熬的过程,才是百合粥“出味儿”的精髓所在。它需要时间,需要耐心,不能急。你可以每隔十分钟左右,用勺子轻轻搅拌几下锅底,防止糊锅,也能帮助米粒更好地开花。你会听到锅里发出那种细微的,“咕嘟咕嘟”的声响,闻到米香在厨房里渐渐弥漫开来,那种家的味道,瞬间就能把人包围。

大概熬煮了40分钟到1小时,当你看到米粒已经颗颗开花,粥体变得绵密浓稠,米浆完全释放的时候,就可以加入我们处理好的百合了。如果是鲜百合,因为它很容易熟,我通常会在粥快好的前10-15分钟放进去。这样既能保证百合煮得软糯,又能保留它清雅的香气和微微的脆感。放得太早,百合会煮得过于软烂,没了口感;放得太晚,又可能不够入味。

接着,就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我喜欢那种清淡的甜,所以一般只会放几小块,让百合的清甜和米粥的醇厚相得益彰,而不是被甜味喧宾夺主。如果你喜欢,也可以在这时候撒入几粒枸杞,它们能为粥增添一抹亮丽的红色,同时带来一丝温润的甜。

所有食材都入锅后,再继续小火煮上5-10分钟,让糖融化,让百合和枸杞的味道充分融入粥中。关火前,再尝尝味道,调整一下甜度。待你看到粥的颜色变得乳白微黄,百合瓣晶莹剔透,如同玉片一般,粥体呈现出那种丝滑的流动感,闻起来带有淡淡的、无法言喻的清雅芬芳,就可以关火了。

盛出一碗,热气腾腾。入口,先是粥的绵密醇厚,舌尖能感受到米浆的细腻滑润,没有一丝颗粒感。接着,是百合微微的脆韧,在齿间轻柔地弹跳,释放出它独有的清甜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植物香气。冰糖的甜,只是点缀,恰到好处地唤醒了食材本身的滋味,不喧宾夺主。一碗下肚,从胃到心,都觉得被一种温柔的力量轻轻抚慰着。

这百合粥的功效,可不仅仅是“滋阴润肺”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身心的安抚。在那些压力山大、夜不能寐的日子里,一碗百合粥,能帮助你宁心安神,仿佛将心头的浮躁一点点洗去。清晨,空腹喝上一碗,暖胃润肠,开启美好的一天;晚上,临睡前喝一碗,则能助眠解乏,让人带着甜意进入梦乡。对我而言,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不追求轰轰烈烈的刺激,而是享受平淡中的真味,慢熬出的温暖。每一次熬粥,厨房里氤氲的香气,锅中米粒翻滚的细语,都像是在对我倾诉着生活最本真的美好。

如果你从未亲手煮过一碗百合粥,我真心建议你,找个周末,给自己一点时间,按照我的法子,慢慢来。你会发现,那些被琐事磨平的耐心,在这一碗粥的耐心熬煮中,又一点点地被找了回来。那种从无到有,从米到粥,从生涩到香甜的转化,本身就是一种极美的享受。别去管什么复杂的技巧,只要用心,这碗百合粥,一定会回报给你最纯粹、最暖心的慰藉。

百合粥的做法和功效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