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双皮奶的做法

双皮奶的做法

我总觉得,能把一道看似简单的点心做到极致,那才是真正的功夫。这双皮奶,就是我厨房里常年“卧底”的那位“深藏不露”的大佬。它瞧着清清白白,一副乖巧模样,可要是没有几分耐心,没有掌握它那点脾气,它能分分钟跟你翻脸,做出来的东西,要么像水煮蛋,要么像摊鸡蛋,就是不像那吹弹可破、颤巍巍、入口即化的温柔乡。

我第一次做双皮奶,那还是在大学毕业刚工作那会儿,租着个小小的单身公寓,下了班就爱捣鼓点吃的。当时看网上教程,觉得不就是牛奶、蛋清、糖么?简单!结果呢?第一回,牛奶是沸腾了,皮也结了,结果一掀,皮和奶分家,皮像张破布,奶像一碗混浊的浆糊。第二次,学乖了,火候小了点,可那奶皮薄得跟蝉翼似的,根本推不动,一碰就碎。更别提口感,不是蛋腥味重,就是甜得发齁。那段时间,我家的蛋清废了多少,牛奶洒了多少,简直是一部“双皮奶血泪史”。

后来,有幸在广州吃到一家老字号的水牛奶双皮奶,那一勺下去,简直是醍醐灌顶!那股子浓郁的奶香,是普通牛奶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的。奶冻的质地,不是布丁的Q弹,也不是蒸蛋的紧实,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轻轻一颤,送入口中,无需咀嚼,便带着温润的奶脂香气,顺着喉咙滑下,只留下一丝清甜和满足。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之前所有的失败,根源可能就在于——我用的不是真正的“命定之奶”。

所以,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我这些年和双皮奶“相爱相杀”,最终达成和解的“真经”。如果你也想做出一碗不输老字号的双皮奶,那么,请你务必听我的,那些个“小固执”的细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牛奶的选择。你如果问我做双皮奶最不可妥协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水牛奶!是的,就是水牛的奶。它的乳脂和蛋白质含量远高于普通荷斯坦奶牛的奶,这是双皮奶能否结出厚实奶皮、以及拥有醇厚风味的基础。没有水牛奶,你用普通牛奶也能做,但口感会稀薄许多,奶皮也可能不那么理想。我在我们这的进口超市和农贸市场,甚至一些大型电商平台,都找到过。选购时,尽量挑全脂、无添加的,最好是新鲜牧场直供的。别跟我说用脱脂奶,那简直是亵渎!

食材清单,咱们按我的“偏好”来:

水牛奶:500ml (我通常用这个量,两到三小碗)

新鲜蛋清:2个 (大鸡蛋,约60-70克)

细砂糖:25-35克 (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我喜欢微甜,一般放30克。用细砂糖,比粗砂糖更容易溶解,成品口感更细腻)

可选(点缀):红豆沙、芒果丁、蜜豆等(但我个人认为,纯粹的最好吃,能最大程度品味奶香)

好,咱们开始吧,过程看似慢,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别走神。

第一步:温润如玉,奶皮初显——牛奶的第一次加热

这第一步,是双皮奶的灵魂所在。取一个干净的锅,最好是深一些、宽口一些的锅,因为这样奶皮形成面积大,也方便后面操作。将水牛奶倒入锅中。开中小火,注意,是中小火!炉灶火力不要过猛,让牛奶慢慢升温。这个过程你需要有点耐心,别想一口气把它煮沸。牛奶的温度,用手摸着锅壁,感到温热,但又不到烫手的程度,大约是80-90°C,边缘会开始冒小小的气泡,但绝不能是那种咕嘟咕嘟的大沸腾。

煮到这个程度,立刻关火。然后,这锅牛奶就成了“香饽饽”,千万别碰它!把它小心翼翼地端起来,放到一个安静、不通风的地方,让它自然冷却。这个冷却的过程大概需要10-20分钟,具体取决于室温。你就会看到牛奶表面开始凝结出一层皱巴巴、金黄色的奶皮。这层奶皮,就是咱们双皮奶的“第一层皮”,也是这道点心名字的由来。

我通常会用手背轻轻触碰一下奶皮,如果它已经凝结成型,轻轻晃动锅子,它会像一张完整的膜一样,随着奶液轻轻颤动,而不是破碎或化开,那就可以了。

第二步:精准分离,蛋清的奥秘

趁着牛奶冷却的间隙,来处理蛋清。我个人习惯用新鲜的鸡蛋,因为新鲜鸡蛋的蛋清分离度更好,而且腥味会更小。把蛋黄和蛋清彻底分离,确保蛋清里没有一丝蛋黄,哪怕一点点,都会影响最终的凝固和色泽。通常我会在碗边敲开,然后来回在蛋壳两半之间倒腾,让蛋清自然滑落。也有人会用蛋清分离器,看你顺手哪种。

分离好的蛋清,加入之前准备好的细砂糖。然后用筷子或者手动打蛋器轻轻搅散,记住是搅散,不是打发!不需要打出泡沫,更不能打发到蓬松。目的只是让蛋清和糖充分混合,并且糖能够完全溶解。这个过程要慢,要轻,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气泡太多,会影响最终双皮奶的细腻口感,吃起来会像蜂窝。

第三步:小心翼翼,挑开奶皮的艺术

当锅里的牛奶冷却下来,奶皮完整形成后,重头戏来了。这需要一点巧劲和耐心。用一把小刀或者尖头筷子,在锅边轻轻地划开一个小口,大约1.5-2厘米宽,足够让牛奶流出来即可。然后,小心翼翼地从这个小口处,将大部分牛奶(大约9/10)缓缓地倒入刚刚混合好蛋清和糖的碗里。

注意!不是全部倒出来!锅底要留一点点奶液,大概够没过奶皮就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那层金贵的奶皮能够平整地留在锅底,不至于卷缩或破损。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就因为倒得太干净,奶皮贴在锅底,等我往回倒的时候,奶皮就破了个大洞,心里那叫一个懊恼。

第四步:搅拌融合,再度过筛

现在,蛋清、糖和牛奶已经汇合了。用勺子或者筷子轻柔地搅拌均匀,还是那句话,不要用力,不要打出大量泡沫。让蛋清和牛奶充分融合。

融合好之后,这一步是很多人会省略但我觉得极其关键的一步:过筛!而且,最好过筛两到三次。用一个细密的滤网,将混合好的奶液过滤到另一个干净的碗里。第一次过滤可以滤掉一些没有打散的蛋清块,以及一些微小的气泡。第二次、第三次过滤,则是为了确保奶液的极致顺滑,没有一丝杂质和气泡。这是做出像婴儿皮肤般细腻、入口无渣的双皮奶的“秘诀”之一。你可能会觉得麻烦,但我保证,这几分钟的功夫,绝对值得。

第五步:重塑灵魂,奶皮归位与蒸制

现在,把过滤好的奶液,沿着之前划开的小口,缓缓地、温柔地倒回还留有奶皮的锅里。你会发现,随着奶液的注入,那层完整的奶皮会慢慢地、平整地浮到奶液的表面,形成非常漂亮自然的纹理。这一刻,那种成就感,是任何快餐都无法比拟的。

接下来,就是蒸制了。蒸锅烧水,水开后,将盛有奶液的锅小心地放入蒸锅中。为了防止水蒸气凝结成水珠滴落到奶皮上,影响美观和口感,我会在锅盖上包一层棉布或者毛巾

盖上锅盖,转中小火,开始蒸。我的经验是,蒸10-15分钟。具体时间要看你容器的深度和火力大小。太短了不凝固,太长了会把双皮奶蒸老,失去那种颤巍巍的质感,变成像蒸蛋羹一样。

如何判断是否蒸好?时间到了之后,轻轻晃动一下锅子,如果奶液表面微微颤动,但中心不再是液体状,或者用勺子轻轻触碰,感觉有弹性,但又不会塌陷,那就是好了。关火,不要急着拿出来,让它在蒸锅里焖2-3分钟,利用余温进一步定型。

第六步:冷却与品鉴

取出蒸好的双皮奶,让它在室温下完全冷却。切记不要马上放入冰箱,因为温差过大可能会影响口感和结构。完全冷却后,你就可以选择立即享用,品味那份温润。或者,放入冰箱冷藏1-2小时,冰镇后的双皮奶,又是另一番风味,口感会更加Q弹爽滑,奶香也似乎更加凝聚。

至于 toppings,我前面也提过,个人更偏爱纯粹的本味。但如果你喜欢,配上一点蜜红豆、新鲜芒果丁、或者淋上少许蜂蜜,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我强烈建议你,第一口,一定要吃原味的,细细品味那浓郁的奶香、蛋清的清甜、以及滑嫩如脂的口感


我把做双皮奶的一些常见问题和我的经验整理成表格,希望能帮到你:

|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我的应对/建议

| 双皮奶的做法插图 |


常见问题 可能原因 我的应对/解决之道
奶皮难结或太薄 1. 牛奶脂肪含量低(用了脱脂或普通牛奶)。
2. 加热时火候太急,煮沸了,而非温热。
3. 冷却环境通风或震动。
1. 务必选用全脂水牛奶
2. 全程中小火,看到边缘冒小泡就关火,绝不煮沸。
3. 关火后,将锅端到不通风、稳定的地方自然冷却。
成品口感粗糙、有颗粒感,像蒸蛋 1. 蛋清搅拌过猛,产生大量气泡。
2. 蛋清和牛奶混合不均匀。
3. 没有进行过筛或过筛次数不够。
4. 蒸制时间过长或火候过大。
1. 蛋清和糖轻柔搅散,不打发。
2. 牛奶和蛋清混合时也轻柔搅拌均匀
3. 混合好的奶液至少过筛2次,最好3次,彻底滤掉气泡和杂质。
4. 蒸制时间10-15分钟中小火。用筷子戳一下边缘,没有液体流出即可。
双皮奶无法凝固,像液体 1. 蛋清用量不足或鸡蛋太小。
2. 蒸制时间不足或火力太小。
3. 蛋清与牛奶混合不充分。
1. 严格按照配方比例,用大个新鲜鸡蛋的蛋清
2. 确保蒸制时间足够,且水开后放入蒸锅。如果容器深,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几分钟。
3. 搅拌时,确保蛋清和牛奶完全融合。
第一层奶皮破裂或不平整 1. 倒出牛奶时太急或从中间倒。
2. 留在锅底的奶液太少。
1. 从锅边划开的小口处缓缓地倒出大部分牛奶。
2. 锅底务必保留少量奶液,足够没过奶皮,使其平整地浮着。
成品表面有水滴 1. 蒸锅盖子没有包布。
2. 蒸制时火力过大,蒸汽太猛。
1. 蒸制时,在锅盖上包一层棉布或毛巾,吸走凝结的水汽。
2. 保持中小火,让蒸汽稳定。

你看,这双皮奶,从食材的选择到每一步的火候、手法,都透着一股子“慢工出细活”的哲学。它不像烘焙那样对克重有强迫症般的精准要求,但它对手感和观察力却有着极高的标准。它是一道需要你去感受、去体会的甜品。

有人问我,这双皮奶到底好吃在哪里?是那份醇厚的奶香?是那份滑过舌尖的细腻?还是那份微甜不腻的温柔?我想,是它带给你的那种稳稳的幸福感。那种仿佛时光慢下来的惬意,那种对平凡食材经过耐心和巧思后幻化出的惊艳。

在我的厨房里,双皮奶不仅仅是一道甜品。它是我在忙碌一天后,给自己和家人的一份温柔犒赏。它是我在周末午后,阳光洒进厨房时,和孩子一起享受的甜蜜时光。看着那层奶皮在锅里慢慢凝结,像一场无声的魔术;闻着那股子淡淡的奶香在空气中弥漫,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它是我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执着,也是我对“家”这个字眼最温柔的诠释。每次端出那碗颤巍巍、白如凝脂的双皮奶,听着家人朋友那一声声由衷的赞叹,所有之前的“血泪史”和“固执”,都化作了唇边的笑意。

如果你也想在家尝试,别怕失败。我当年也是从一堆“废品”里摸索出来的。只要你愿意花时间,愿意用心去感受食材的变化,相信我,你也能做出那碗让你惊艳、让家人点头称赞的双皮奶。毕竟,厨房里,有时候最强大的魔法,就藏在最简单的食材和最纯粹的耐心里。去试试吧,你会爱上它的。

双皮奶的做法插图1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