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煎黄花鱼的做法

煎黄花鱼的做法

我跟你说,世间万千美味,煎黄花鱼在我心里绝对是能排进前三的。甭管什么法式大餐,日式怀石,都不如一条煎得金灿灿、外酥里嫩、鲜美到骨子里的黄花鱼来得实在、熨帖。但凡有人问我,家里做鱼,什么最能体现厨艺,我一准儿答:煎黄花鱼。听起来简单,是吧?煎鱼嘛,谁不会?嘿,还真不是谁都能把黄花鱼煎得让人拍案叫绝的。

市面上那些号称“不粘锅”的煎鱼,十有八九是表皮煎破,鱼肉稀碎,或者煎出来软趴趴的,毫无灵魂可言。那种表面一层厚厚面粉,吃起来像裹了层面糊的,更是让人忍不住翻白眼。我这人,对吃是有点小固执的,尤其是家常菜,讲究的就是个本味,原汁原味。黄花鱼的鲜,那是自带光芒的,你非得给它裹上层“盔甲”去煎,那不就跟让林黛玉穿上盔甲去打仗一样吗?失了那份娇俏,还谈什么风韵?

要煎好一条黄花鱼,得从根儿上说起。首先,选鱼,这是硬道理。去菜市场,或者你信得过的水产店,眼睛要亮,鼻子要灵。瞧那鱼,眼珠子得是清亮透彻的,不能浑浊;鱼身要挺括,按下去有弹性,不能软塌塌的;鳃片得是鲜红的,没有异味。我个人偏爱 小黄花鱼,个头不用太大,巴掌大小,二两到三两一条的,这种鱼肉质更细嫩,煎出来更香。大黄花鱼固然肉厚,但有时会稍显粗糙,不如小黄花鱼那般鲜甜。要是你运气好,能买到舟山或者吕四那边野生的小黄鱼,那真是捡到宝了,那股子从海里带出来的鲜劲儿,是养殖鱼怎么也比不了的。

鱼买回来,别急着下锅。处理是个细致活儿。先得去鳞去腮去内脏,这一步我就不多说了,基本的。关键在于,清理干净后,一定要用厨房纸把鱼身里里外外、彻彻底底地擦干,一点水都不能有。这是煎鱼不粘锅,并且能煎出焦香外皮的第一个“秘诀”。鱼皮上哪怕沾着一滴水,下锅遇热都会炸锅,也容易把鱼皮弄破。擦干后,取一把 粗盐,均匀地撒在鱼身内外。我强调是粗盐,不是那种细盐,粗盐的颗粒感能更好地附着在鱼身上,并且能慢慢渗入鱼肉,起到初步的调味和脱水作用。盐量看鱼大小和个人口味,但不能太淡,因为煎制过程会损失一部分咸味。撒好盐,静置个 15-20分钟,让鱼肉稍微“出水”,也让盐分渗透进去。这期间,你可以准备别的配菜,或者,像我一样,就盯着那鱼发会儿呆,想象它待会儿在锅里滋啦作响的场景。

等待腌制的时候,我们聊聊 煎鱼的锅具。这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有人死守不粘锅,觉得方便。但我跟你说,真正能煎出灵魂的黄花鱼,还得是 铸铁锅。或者你家里那口用了多年的老铁锅也行。铸铁锅受热均匀,保温性好,能把鱼皮煎出那种“脆而不焦”的口感。不粘锅虽然方便,但煎出来的鱼皮总差点意思,少了那股子鑊气,而且高温下涂层总是让人有点不放心。如果你是新手,非要用不粘锅,也行,但火候得控制得更精准。用铸铁锅之前,务必把锅烧得滚烫,然后倒油,让油在锅里转一圈,润一下锅壁,再把多余的油倒出来,最后再倒下要用来煎鱼的油。这叫“热锅凉油”或者“热锅温油”,是铁锅不粘的法宝。

腌制好的黄花鱼,你会发现鱼身表面又渗出一些水。别犹豫,再次用厨房纸把鱼身彻底擦干。重复这一步非常重要!你甚至可以用厨房纸把鱼的全身,包括鱼鳍、鱼尾都仔细按压吸干。这是煎鱼不粘锅的第二个“秘诀”,也是最关键的一个。

现在,锅烧热了,油也倒进去了。油量一定要宽,别舍不得油。煎鱼不是炒菜,油少了鱼身不能均匀受热,更容易粘锅。大概是能没过鱼身一半的高度。我通常用花生油或者玉米油,气味不重,煎出来的鱼也香。把油烧到 七成热,也就是油面微微冒烟,或者你用筷子尖伸进去,周围立刻冒出细密的泡泡。这个时候,轻轻地,把擦干的黄花鱼从头到尾放入锅中。别一股脑儿扔进去,也别一下子放太多,确保每条鱼都有足够的空间,互不挤压。我一般一次只煎一两条。

鱼下锅后,立刻转 全程中小火。这是煎鱼的第三个“秘诀”—— 耐心。很多人的失败,就败在火大。大火煎鱼,外面焦了里面不熟,或者外面焦黑,里面还粘着锅底。中小火能让鱼肉由外到内地慢慢受热,鱼皮也能慢慢变酥。鱼入锅后,记住一句话:“未到金黄,莫动寸草!” 意思是,别手痒去翻动它。任由它在锅里“滋啦滋啦”地唱歌,冒着股股白烟,厨房里很快就会弥漫开一股诱人的鱼香。你会看到鱼皮的颜色慢慢从生鱼的白,变成浅黄,再到金黄。

煎到什么程度可以翻面呢?我的经验是,看到鱼身靠近锅底的那一面,边缘开始变得焦黄,同时用手轻轻 晃动锅子,如果鱼能轻松地在锅里滑动,那就是时候了。这时候,再用铲子轻轻地从鱼身下端铲入,小心翼翼地,但要果断地,将鱼翻面。如果你发现铲不动,别硬来,那说明火候还没到,再等等,它自己会“脱离”锅底的。翻面后,继续中小火煎另一面,直到两面都呈现漂亮的 金黄色,鱼肉也变得紧实。整个过程,大概 每面需要煎5-8分钟,具体时间看鱼的大小和火候。

有些朋友问,要不要放姜?要不要放葱蒜?我的习惯是,鱼下锅后,可以把几片 姜片、两三段 葱段,或者一两个拍扁的 蒜瓣 沿着锅边丢进去。它们会在热油中慢慢释放香气,渗入鱼身,给黄花鱼增添一份复合的清香,同时也能去腥。但这些都是辅助,黄花鱼本身的鲜甜,才是主角。

煎好后,把鱼小心地捞出,沥去多余的油,摆在盘子里。如果你喜欢,可以再撒一点点现磨的黑胡椒,或者挤几滴新鲜的柠檬汁,那份清新的酸味,能把鱼的鲜衬托得更加活泼。我家里有时候还会配上一碟简单的蘸料:一点点酱油、几滴醋、一撮香菜末,再加点香油。但说实话,煎得好的黄花鱼,直接吃,不蘸任何东西,也已经鲜掉眉毛了。那外皮的酥脆,和内里鱼肉的洁白、细嫩、汁水充盈,形成强烈对比,一口咬下去,能听到“咔嚓”一声,随后是鱼肉的温柔与鲜甜。

我曾经为了煎鱼这件事,跟一个老厨师争执过。他坚持说煎鱼要裹面粉,说这样能锁住水分,煎出来更完整。我当时就反驳他,黄花鱼这种肉质细嫩的鱼,裹面粉就是画蛇添足,那是糟蹋了鱼本来的风味。他哼了一声,说我年轻不懂事。后来有一次,我特意按照我的方法煎了两条,一条给他,一条我自己吃。他吃完没吭声,过了几天,他徒弟偷偷跟我说,师傅那天回去,自己也试着没裹面粉煎了一条,说是味道确实更纯粹。你看,有些事,亲身实践了才知道。

当然,如果你实在觉得不放心,或者鱼的鲜度不够,非要裹面粉也不是不行。但请记住,面粉 一定要薄,薄到什么程度呢?像给鱼穿了一件透明的“薄纱”,而不是“棉袄”。用那种面粉筛,轻轻地在鱼身两面筛薄薄一层,再抖掉多余的。但我就不推荐了,我是个纯粹主义者。

这道煎黄花鱼,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承载了我很多记忆。小时候,外婆每次去菜场,只要有新鲜的黄花鱼,必定会买回来。她煎鱼的手艺,现在想来,简直就是艺术。她从不用不粘锅,就用一口老旧的铁锅,但煎出来的鱼,没有一条是破皮的,条条金黄。那种鱼香,能把隔壁家的猫都馋哭。放学回家,还没进门,远远闻到那股子鱼香,就知道,今晚又有口福了。那份味道,如今已成了我厨房里的一种执念,一种对“简单”和“本真”的追求。

所以啊,别小看这煎黄花鱼。它不需要花哨的调料,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要求你对食材的尊重,对火候的精准把握,以及最重要的——那份做菜的 耐心 和对美味的 热爱。当你能把一条普通的黄花鱼煎得金黄酥脆、鲜美入骨,你就会明白,厨房里的乐趣,就在这些看似寻常,实则充满智慧的细节里。来,找个周末,买两条好鱼,按照我说的法子,煎一次试试,保你吃了就忘不了!

煎黄花鱼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