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阳春面的做法

阳春面的做法

阳春面,这三个字儿一从嘴里溜出来,我就忍不住叹口气。不是感叹它有多么繁复高深,恰恰相反,是为它那份被轻视的、被忽略的极简之美抱不平。很多人觉得它清汤寡水,没什么花头,不就是酱油加点面条么?嗨,要是真那么简单,那街头巷尾哪来那么多“正宗阳春面”的招牌?说到底,阳春面这东西,看着素净,骨子里透着一股子傲气,它不靠浓油赤酱唬人,全凭那点儿细致入微的讲究,把最简单的食材玩儿出花儿来。

我做阳春面,跟旁人不太一样,甚至可以说有点“轴”。我家阳春面,甭管是多晚的夜宵,还是病中清淡的慰藉,都必须有那么一抹透亮的油光,和一丝若有似无的肉香。这香气从哪儿来?猪油,活的,现熬的,猪板油! 那些个超市里买的罐装猪油,要么带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陈”味儿,要么就是少了那份刚出锅的鲜活。我宁愿多花点时间,去菜场挑一块雪白、厚实的猪板油。别看它油腻腻的,处理起来可有学问。先切成小拇指肚大小的丁儿,洗净沥干,记住,要沥得越干越好,不然下锅那油星子能崩你一脸。接着,凉锅凉油,把猪板油丁一股脑儿倒进去,开最小的火,慢慢熬。这过程急不得,你得有耐心,就像对待一个老朋友,慢慢地,温柔地,让它的精华一点点渗透出来。锅里猪油滋啦滋啦地冒着细密的泡儿,由大变小,油丁从雪白变得金黄酥脆。熬到油渣浮起来,边缘焦黄,就可以关火了。那油渣可是个好东西,趁热撒点盐,脆生生的,香得掉眉毛,我家里那小家伙每次都眼巴巴地守着,等这一口。熬好的猪油用滤网滤进干净的碗里,放凉了自然凝固成雪白的膏状,那就是咱们阳春面的“金汤玉露”。

接下来,就得说说阳春面的灵魂伴侣——葱油。市面上很多阳春面是直接用猪油和酱油调味,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一味清新的葱香,能把猪油的浓郁衬托得更有层次。做葱油,我只用小葱,南方那种细细的、绿油油的小葱,不要用大葱或者洋葱,味道太冲。洗净了,一定要沥干水分,切成寸段。还是老规矩,凉锅凉油,这次用的油可以是刚才熬好的猪油,也可以是味道清淡的玉米油或葵花籽油。将葱段放进去,依然是小火慢熬。让葱的清香在油里慢慢释放,直到葱段变得干瘪、颜色焦黄。闻着那股子清甜混着油香的味儿,真是勾人。等葱段彻底焦黄,就可以捞出来不要了。这葱油,和刚才的猪油一样,都是阳春面不可或缺的底味。

有了这“二油”,阳春面的基础就搭好了。至于酱油,这可不是随便抓一瓶就行。我偏爱海天金标生抽李锦记蒸鱼豉油,它们的鲜味纯正,没有那种过分的咸涩。老抽呢,就用一点点来提色,让汤汁呈现出那种诱人的琥珀色,但绝不能多,多了会发苦,也会盖住清鲜的味道。

调料种类 推荐用途 效果与特点 我的使用心得
生抽 提鲜、增咸 味道咸鲜,色泽浅,适合调味 必备,选鲜味足、回甘好的品牌,用量决定咸度。
老抽 上色 色泽深沉,味道略重,着色能力强 只用一点点,为了那抹好看的琥珀色,绝不喧宾夺主。
蒸鱼豉油 复合鲜味、微甜 鲜味更复合,带一丝甜味,香气独特 有时会取代部分生抽,让味道更立体。
蚝油 增稠、提鲜(非必要) 味道浓郁,增加汤汁厚度,提升鲜味 阳春面我不用,觉得会掩盖清鲜,但有人喜欢加一点点。
香油(芝麻油) 增香、提升风味 香气浓郁,点睛之笔,画龙点睛 关火前滴几滴,让香气更醇厚,但不可多,会腻。

现在,我们来聊聊“调碗”。这才是阳春面最见功夫的地方。取一个你最喜欢的,有点深度的面碗。先放一小勺猪油,再来一勺葱油。接着,沿着碗边儿倒上一勺半的生抽,记住,是沿着边儿倒,让酱油在碗底铺开,而不是直接倒在油上。然后,轻轻地,用筷子头沾一点点老抽,在碗里点一下,真的是一点点,只为那份琥珀色。再撒上白胡椒粉,一点点就好,多了就抢味儿了。讲究的人还会放几粒虾皮或者一两颗泡发的开洋,用滚烫的汤汁一冲,那鲜味儿立马就炸出来了。这可不是小小的细节,它决定了你整碗面的底蕴。

面条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阳春面嘛,讲究的是面条本身的风味和口感。我通常会去市场买那种新鲜的碱水面,它的口感会更Q弹,也更耐煮,吃起来有嚼劲。要是实在买不到,那种细细的机制面条也可以,但别选那种宽扁的,阳春面要的就是那种根根分明的清爽。煮面也得讲究火候,水一定要宽,大火烧开,下面条,然后等水再次滚起来的时候,淋入一点点凉水,这叫“点水”。点水能让面条受热均匀,不至于外面烂了里面还夹生,同时也能让面条的口感更筋道。点两次水就差不多了,面条浮起来,用筷子捞一根尝尝,没有硬芯,但又保留着一份韧劲,就对了。记住,面条捞出来要沥水,但不是沥得干干净净,带一点点面汤,能让面条更好地与碗底的调料融合。

重头戏来了。面条煮好,捞进碗里。这时,灶上另一个锅里烧着滚烫的开水,或者你提前熬好的清澈高汤(如果讲究,用猪骨或鸡骨熬的清汤那真是绝了,但对我来说,阳春面要的是清,有时直接用滚水冲开调料,反而更显其本真)。把滚烫的水或高汤冲进调好料的碗里,听着那滋啦一声,碗底的猪油、葱油、酱油和胡椒粉,瞬间被高温激活,那股浓郁的、带着烟火气的香气直扑鼻腔,让你全身的毛孔都舒张开来。汤汁瞬间变得浑厚有光泽,不是那种油腻的浑厚,而是乳化后的那种醇厚。再撒上一大把碧绿的葱花,那颜色,那香味,简直是艺术品。

我记得第一次自己尝试做阳春面,是大学毕业后租的第一个小公寓里。那天外面下着蒙蒙细雨,心里有点儿发慌,想念家里的味道。凭着记忆里外婆做面的样子,我笨手笨脚地熬猪油、炸葱油,结果把猪油熬焦了,葱油也炸过了头,一碗面吃起来又苦又涩。当时真是泄气极了,觉得“阳春面”这三个字,真不是看起来那么好应付的。后来,跟着外婆又学了好几回,才慢慢摸索出这些“小心思”。外婆总说,做菜就像过日子,越是看着简单的东西,越是需要花心思去琢磨,去体会。

我家先生最爱我做的阳春面,尤其是在熬夜加班后,一碗热腾腾的面上桌,他把面条呼噜呼噜吃完,然后抱着碗把汤喝得干干净净,最后满足地打个嗝儿。他说,这碗面里有家里的味道,能把一天的疲惫都冲散了。也有朋友来家里做客,我端上阳春面,他们最初会有些疑惑,觉得是不是我懒得做大菜了。可当他们尝第一口的时候,眼睛都会亮起来,然后连连感叹:“这阳春面,怎么能这么香?!”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我这阳春面可以拿出去摆摊了。我总是笑笑,摆摊是不可能摆摊的,这碗面,是属于我家餐桌上的“秘密武器”,是那些平淡日子里,不可或缺的温暖和慰藉

所以你看,阳春面这东西,它不张扬,不浮夸,但它用最质朴的方式,告诉你什么是真鲜、真香、真情。它没有复杂的配料,没有花哨的造型,但它能用最纯粹的滋味,直抵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在我的厨房里,阳春面不仅仅是一碗面,它是一段段记忆的载体,是无数次实验后的坚持,更是对生活点滴的热爱和分享。下次你觉得生活有点儿平淡无奇,或者只是想找点儿舒服的,不如也试着自己做一碗阳春面。别急,别慌,把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步骤,都做到极致,你会发现,这份最家常的美味,藏着最不简单的幸福。

阳春面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