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鸽子汤的做法
我啊,做菜这么多年,如果要我选一道能代表“滋养”和“温柔”的汤,那一定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佛跳墙,也不是那些个药味儿冲天的十全大补汤。它必须是鸽子汤,清清白白,鲜甜润泽,那种喝下去从喉咙到胃都熨帖得不行的感觉,别的汤,真给不了。尤其是在阴雨绵绵、乍暖还寒的那些日子里,或是觉得身子有点儿虚、胃口不太开的时候,我总会心心念念地炖上一锅。
说起炖鸽子汤,很多人觉得简单,不就是把鸽子扔锅里加水炖嘛。嗤,你听听这话,就知道那是没把这汤喝明白。越是简单的东西,越见功夫。这功夫,不在于你加了多少名贵药材,而在于那几步“去芜存菁”和“化繁为简”的本事。
食材选择:讲究,真讲究!
头一个,也是最要命的,是鸽子。不是随便一只鸽子都能炖出那种清甜。我从来不用市面上那种养得肥肥大大、肉质松散的肉鸽。那种鸽子,炖出来汤色浑浊不说,肉也柴,没什么嚼头,更没有那种自带的鲜甜。我的秘诀是,去熟识的农贸市场,找那种专门卖活禽的摊位,跟老板说,我要“老水鸽”,或者叫“两年以上的产蛋老鸽”。这种鸽子,个头不会特别大,摸起来骨架子结实,胸脯没那么饱满,但是肉质紧致,皮薄,最关键的是,它自带一种老道的鲜味儿,是小肉鸽比不了的。而且,我偏爱那种羽毛光亮、精神头足的,一看就是健康鸽子。至于鸽子的处理,我通常会让老板帮忙杀好,但内脏我是自己处理的,尤其是肺部和气管那些地方,一定要彻底清除干净,不然炖出来的汤会有腥味儿。回来后,我会用流动水,把鸽子从里到外冲洗得干干净净,特别是腔子里那些残留的血块和膜,一点儿都不能留。洗到什么程度?洗到你用手摸上去,感觉滑溜溜的,没有一丝黏腻感才算到位。
除了鸽子,配料我也是极简主义者。我见过有人喜欢加什么西洋参啊、党参啊、黄芪啊,甚至还有加虫草的,觉得那样才补。我不是说那些不好,但如果你是为了喝那口鸽子本身的鲜甜,那些东西会喧宾夺主。我的鸽子汤,只会加老姜和红枣,偶尔配一点儿宁夏的枸杞。姜一定要老姜,那种皮粗糙、颜色深的老姜,切成厚片,拍扁,去腥增香的效果才够劲儿。红枣呢,我喜欢用那种个大饱满、肉质瓷实的新疆大枣,掰开,去核,它的清甜能很好地融合进汤里,给汤底带来一种温润的回甘。枸杞,宁夏中宁的,颗粒饱满,颜色自然鲜红,洗干净后,稍微泡一下,等起锅前再放,就够了。
核心操作:耐心,只有耐心!
鸽子洗净后,就是第一步至关重要的操作:焯水。这一步,是决定你的汤是否清澈、是否去腥的关键。水烧开,滚沸,将整只鸽子放入锅中,记住,是整只,不要切块。让它在沸水里滚个三五分钟,你会看到大量的血沫和脏东西浮上来。此时,不要急着捞出,让这些脏东西充分溢出。然后,将鸽子捞出,用温水,对,一定是温水,一寸一寸地冲洗干净,把鸽子上附着的血沫、浮在皮肤上的脏东西全部冲走。这一步,我从来都是用手细细地搓洗,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冲洗干净的鸽子,这时候看起来就非常清爽了。
接着,取一个砂锅,或者我用的那种老式紫砂炖盅,将冲洗干净的鸽子放入。放入姜片、去核的红枣。然后,加热水!敲黑板,划重点了!一定要加热水,我通常会把水烧到沸腾再倒进去。热水能迅速锁住鸽子的鲜味,让汤色保持清澈。如果用冷水,肉会慢慢收缩,汤色容易发白、发浑,鲜味也出不来。水量要一次加足,没过鸽子大概两指节的高度。然后,大火烧开,烧到锅中开始冒着热气,咕嘟咕嘟地沸腾起来,大概持续个十分钟左右,让食材的风味在高温下初步释放。
这时候,最考验耐心的时候到了:转小火慢炖。小到什么程度?砂锅边沿只冒着细密的,几乎看不见的泡泡,汤面微微颤动,偶尔有一两个大泡冒上来又迅速破裂。这就是所谓的“虾眼水”或者“蟹眼水”。盖上盖子,就让它在那儿安静地炖着吧。我一般会炖至少两个半小时,最佳时间是三个小时。
炖煮过程中,别手痒老是去掀盖子。汤汁的鲜味是靠水蒸气在锅里循环,不断滋润食材,让食材的精华慢慢释放出来的。频繁掀盖,会把鲜味儿跑掉。当然,偶尔也要瞄一眼,看水是不是少了,但只要一次加足,基本不会出现中途加水的情况。如果你实在担心,可以准备一壶烧开的热水,以备不时之需。
调味:化龙点睛,贵在克制!
漫长等待后,香气会开始弥漫整个屋子,那是鸽子肉经过长时间熬煮,骨头里的胶质、肉里的蛋白质全部释放到汤里的味道,带着红枣的清甜和老姜的辛香,混合成一种独特的,让人闻着就暖洋洋的味道。
这时候,汤色应该是乳白中带着一丝清透,绝不是那种混浊的白色。我有时候会用勺子轻轻撇去浮在表面的少许油脂,让汤喝起来更清爽。起锅前十五分钟,我会把洗净的枸杞撒进去,让它在汤里慢慢舒展,释放出那点点恰到好处的甜。
最后,也是最简单却最关键的一步:放盐。我的原则是,临出锅前才放盐,而且,只放盐。别的什么鸡精、味精,我都不会碰。过早放盐会让蛋白质凝固,肉质变柴,汤的鲜味也出不来。而盐的量,更是需要拿捏。第一次喝汤,先少放一点点,尝一口,觉得淡了再加。宁可淡一点,也不能咸。因为这汤,要的就是那种纯粹的鲜甜回甘,而不是靠咸味来刺激味蕾。盐,只是为了“吊”出鸽子汤最本真的鲜味。一勺清汤入喉,你感受到的不应该是咸,而是一种从舌尖蔓延到喉咙的醇厚和滋润,带着淡淡的胶质感,以及鸽肉独有的清香。
我的小固执与感悟
我记得我妈以前炖汤,总喜欢加几滴香油。我小时候也学着那样做。后来自己摸索了这么多年,我发现纯粹的鸽子汤,真的不需要香油。香油的味道过于浓烈,会掩盖掉鸽子汤本身那种清淡而悠长的鲜味。在我看来,鸽子汤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素颜美”,你加的越多,反而离它的本质越远。
这道汤,我炖过无数次。第一次尝试的时候,火候没掌握好,汤炖浑了,腥味也重。后来慢慢琢磨,一点点调整,才有了今天这个让我引以为傲的“版本”。它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承载着许多记忆。在我生病的时候,是它给我带来慰藉;在我心情低落的时候,是它提醒我生活的温柔;在我迎接新生儿的喜悦里,也是它给了产妇最大的滋养。
每次看着家人朋友,捧着一碗热腾腾、香气扑鼻的鸽子汤,喝得眉开眼笑,那由衷的赞叹,总能让我觉得,厨房里耗费的那些光阴,那些细致入微的付出,都值了。就像生活,不必追求轰轰烈烈,反而是那些细水长流、点滴积累的温暖,最能滋养人心。这锅鸽子汤,就是我厨房里最质朴,也最深刻的温柔。如果你也想尝尝这口熨帖,不妨找个周末的下午,给自己和家人,炖上一锅吧。那种香气,会让你觉得,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