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浇汁鱼的做法

浇汁鱼的做法

我跟你讲,厨房里有那么几道菜,不是说它多高深,也不是说它食材多名贵,但就是能让你从灵魂深处觉得熨帖,觉得“啊,这才是家啊”。浇汁鱼,对我来说,就是其中一道。别看名字听着挺规矩,什么“浇汁”,仿佛带着点饭店的疏离感,但在我手里,它从来都是烟火气十足,带着锅气,带着油香,带着那股子对食材最原始的敬意。

说起来,我第一次尝试做浇汁鱼,那可真是“惨不忍睹”。那时候,年轻嘛,总觉得菜谱是圣旨,却忘了变通。记得那回,一条刚买回来的鲈鱼,兴冲冲地洗净,胡乱抹了点盐,就想着下锅煎。结果呢?鱼皮粘锅粘得一塌糊涂,勉强翻了个身,整个厨房油烟弥漫,那鱼身子七零八落,跟打过仗似的,最后做出来的浇汁,也因为慌乱,不是太咸就是太淡,根本没法吃。那一刻,我真想把锅都给砸了。但人嘛,总得从失败里学点东西。这些年,跟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打交道,这道浇汁鱼,在我家餐桌上的地位,那可是无人能及的。

要做出一条让人垂涎三尺的浇汁鱼,首先得从选鱼开始。我的老规矩,一般就是奔着黄鱼或者鲈鱼去。为什么是它们俩?讲究就多了。黄鱼肉质细嫩,刺少,尤其是中等大小的,煎起来外皮能做到极致的酥脆,内里却依旧汁水丰盈。而鲈鱼呢,肉质相对紧实一点,带着一股清雅的鲜味,煎透了不易碎,而且大块的蒜瓣肉吃起来特别过瘾。选鱼的时候,我总爱在鱼摊前蹲半天,眼珠子亮亮的,非得挑那鱼眼清澈透明,鱼鳃鲜红,鱼鳞光亮,按下去鱼身子是Q弹紧实的,闻起来带着淡淡海水味的才肯罢休。那些眼睛浑浊、鱼身软趴趴的,多便宜我都不带看一眼的,那是对味蕾的不负责。

鱼买回来,可别急着下锅。处理鱼,是门细致活儿。把鱼肚子里那些黑膜啊、淤血啊,用牙刷刷得干干净净,不然会带腥味。鱼身两面,沿着鱼骨斜切几刀,深度大概到鱼骨的二分之一,这样既能让鱼肉更好地入味,又能帮助受热均匀,煎的时候也更容易熟透。划好刀,接下来一步,也是很多新手会忽略,但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沥干水分。厨房纸一张张地按压鱼身,直到鱼皮摸起来涩涩的,没有一丝水汽。这一步,是保证鱼皮煎出来酥脆不粘锅的不二法门。你想啊,带着水汽的鱼往热油里一放,那可不是“滋啦”一下,而是“噼里啪啦”地炸,油星四溅不说,鱼皮也根本无法形成那层金黄的酥壳。

鱼处理好了,就该腌制了。我的习惯,用料不多,但讲究个“精”。一点点姜片,几段葱白,再撒上薄薄一层粗盐,两面抹匀。鱼肚子里也塞上几片姜和葱段。静置个十几分钟就够了,不用太久,因为一会儿还有浇汁呢。太早放盐,反而容易让鱼肉里的水分过度流失,口感变柴。

重头戏来了:煎鱼。一口好锅是基础,我钟爱铸铁锅,受热均匀,蓄热能力强,煎出来的鱼皮那叫一个漂亮。锅烧热,倒入比平时炒菜稍微多一点的油,要足以铺满锅底,形成一个薄薄的油层。油温是关键,怎么判断?筷子插进去,冒出细密的小泡泡,或者扔一小片姜进去,能立刻滋滋作响,但又不是那种猛烈冒烟的程度,就对了。我家老妈常说,煎鱼的油温,得像个脾气刚刚好的老人家,温和而持久。

鱼下锅的时候,得轻柔。从鱼头到鱼尾,慢慢滑入锅中。不要急着翻面!这又是很多人的通病。煎鱼,就像谈恋爱,你得给它时间,让它自我完善。中火偏大,让它在锅里安静地“滋滋”作响,你会看到鱼皮渐渐变成金黄色,边缘微微卷起。耐心,耐心,大约每面煎个5-7分钟,具体看鱼的大小和火力。什么时候可以翻面了?当鱼身可以轻松地在锅里滑动,鱼皮已经形成一层金黄焦脆的壳时,用铲子轻轻一推,它就滑走了,这时候才说明它已经“定型”了,可以翻面了。第一次翻面,要用两把铲子,或者一把铲子配合筷子,稳稳地翻过来,防止鱼肉散架。翻面后,继续煎另一面,直到两面都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煎好的鱼,外皮焦香酥脆,鱼肉洁白细嫩,光是闻着这味儿,就已经让人胃口大开了。

煎好的鱼先盛出来,放在一边,让它稍微“休息”一下。接下来,是这道菜的“灵魂”所在——浇汁

用刚才煎鱼剩下的一点底油,如果油多可以倒掉一些,只留一点点底油,甚至可以不放油。先下姜末蒜末,用小火煸炒出香味。这香味一出来,厨房立刻就活了。接着,我会加一勺红油豆瓣酱(如果喜欢带点辣味的,这是我的小秘密,别问为什么,就是香!),或者不加也行,但我喜欢它带来的那一点点复合的咸香和微微的辣度。煸炒出红油,再下干辣椒花椒粒,继续煸炒至香气完全释放。

然后是调味。我的浇汁哲学,是讲究层次感。

先倒入适量的米醋或者香醋,量可以稍微多一点,让醋的酸味在热锅里瞬间挥发掉一部分,留下醇厚的醋香,而不是纯粹的酸涩。紧接着,是生抽和少量的老抽(老抽只为上色,一点点就好),再加入料酒绍兴黄酒是我的首选,它自带一种特殊的醇厚风味)。快速翻炒均匀,让这些酱料的香味充分融合。

然后,加入足以没过鱼身一半的热水(敲黑板!一定要用热水,冷水会把鱼肉激紧,影响口感)。

大火烧开后,放入冰糖。冰糖比白砂糖更能赋予汁水一种清亮的甜味和光泽。

尝一下味道,这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咸淡,可以加一点点盐。记住,汁水的味道要比你平时炒菜略微重一点点,因为它是要浇到鱼上的,鱼肉本身味淡,需要汁水来衬托。

汤汁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蒸腾,这时候将煎好的鱼轻轻地放回锅中,让它在汁水里稍微“泡”个一两分钟,让鱼身充分吸收汁水的味道。但记住,不要煮太久,否则鱼皮会软掉,失去酥脆的口感。

最后一步,也是点睛之笔。将鱼轻轻捞出,摆放到盘子里。锅里的汤汁,我会用一点水淀粉勾芡,薄薄的一层,让汁水变得稍微浓稠,能够均匀地裹附在鱼肉上,而不是稀汤寡水。勾芡的时候,一定要慢慢倒,边倒边搅拌,直到汤汁变得明亮且呈现出流动的玻璃状粘稠感。如果一次性倒太多,可能就变成一锅浆糊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关火,将这碗香气四溢、色泽诱人的浓稠酱汁,均匀、豪迈地浇淋在鱼身上。那“滋啦”一声,简直是厨房里最动听的交响乐。汁水渗透进鱼肉的每一丝纤维,又被焦脆的鱼皮阻挡,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口感碰撞。

撒上翠绿的葱花香菜碎,如果喜欢,还可以点缀一些红色的小米辣圈。一条色香味俱全的浇汁鱼就大功告成了。

你知道吗,每次端这道菜上桌,看着家人围坐在一起,筷子轻轻敲击着瓷盘,然后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鱼肉,鱼皮“咔嚓”一声,汁水“哧溜”一下,再伴随着一声满足的“嗯~”,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油烟都值了。这道菜,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承载着记忆,承载着爱,承载着我对生活最朴素也最热烈的爱意。尝一口,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我总说,这浇汁鱼,吃的不光是味道,更是家的感觉。真不是吹牛,你试试我的法子,保证你也能做出,那条让你忍不住闭上眼睛享受的浇汁鱼。

浇汁鱼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