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炸鸡排的做法

炸鸡排的做法

炸鸡排这东西,说来也怪,明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可我就是固执地觉得,外面的总差点意思。不是不够酥,就是不够香,再不就是咬一口发现肉柴得像嚼木头渣子。这么多年,我跟这炸鸡排算是杠上了,非得琢磨出个自己满意的版本不可。从最初的手忙脚乱,炸得油烟滚滚、鸡肉半生不熟,到如今闭着眼睛都能把一锅金黄酥脆的炸鸡排端上桌,这中间的酸甜苦辣,足以写本书了。

其实啊,要说炸鸡排,最核心的无非就三样:肉质的选择与处理腌制的功夫以及那层酥脆外衣和油炸的火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环环相扣。

咱们先说这。市面上炸鸡排多用鸡胸肉,图个方便,也便宜。但老实说,鸡胸肉天生就是个“柴”性子,要想把它炸得汁水丰盈,那可得下点真功夫。我是个鸡腿肉的拥趸,觉得鸡大腿肉才是炸鸡排的绝配。它天生带点油脂,肉质纤维也更细腻,炸出来即便没有百分百到位,口感也远超鸡胸肉。不过,今天既然要讲究“街头风味”的酥脆与嫩滑,那我们就来挑战一下鸡胸肉,看看怎么把它变成“鸡腿肉”的口感。

选鸡胸肉,一定要选完整、厚实、颜色粉嫩、没有异味的新鲜货。买回来,先用刀将鸡胸肉从侧面片开,但不要切断,展开成一大片蝴蝶状。这一步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方便后续入味。接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用肉锤或者刀背,轻轻敲打鸡肉。敲打的目的是为了打破鸡肉的纤维组织,让它变得更松软,也更容易吸收腌料。敲的时候要有耐心,从中间向四周扩散,将整片鸡肉敲打到厚度均匀,大约0.8到1厘米左右,摸起来软软的、有弹性。别敲破了,也别敲得太薄,那样肉会失去嚼劲。

敲打好的鸡肉,就可以准备腌制了。这是赋予炸鸡排灵魂的步骤,也是我最喜欢琢磨的地方。我的秘诀,在于一个复合型香料体系恰到好处的渗透时间

以下是我的炸鸡排腌料配方(针对两块大鸡胸肉,约500-600克):

调料名称 份量(约) 作用与心得
生抽 2汤匙 增鲜提味,不可或缺的基础咸度。
蚝油 1汤匙 增加复合鲜甜,让肉更润泽。
米酒(或料酒) 1汤匙 去腥增香,我个人偏爱米酒的清冽。
白胡椒粉 1茶匙 炸鸡排的灵魂!量可以大一点,香气才足。
五香粉 0.5茶匙 锦上添花,带来一丝中式风味。
蒜泥 1汤匙 绝对不能省略! 蒜香与鸡肉是天作之合,让风味更浓郁。
姜汁 1茶匙 少量去腥,并带来清爽感,不能多。
蛋清 1个 嫩肉的秘密! 让肉质更滑嫩,也帮助挂浆。
淀粉(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 1汤匙 锁住水分,让肉炸出来更嫩滑。
细砂糖 0.5茶匙 提鲜,平衡咸味,微微回甘。
食用油 1汤匙 最后放! 锁住水分,让肉炸完不干柴。

把所有调料(除了食用油)都放进一个大碗里,和鸡胸肉一起用手抓匀,反复揉搓按摩,让调料充分渗透到肉的每一寸纤维里。我通常会戴个一次性手套,确保按摩均匀到位。这揉搓的过程,你会感觉到鸡肉慢慢变得滑腻而有弹性,这是肉质正在被软化、纤维正在吸收香料的信号。然后,倒入食用油,再抓匀一次,给鸡肉盖上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

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将腌好的鸡肉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至少腌制3小时,最好是隔夜。我通常头天晚上腌好,第二天中午或者晚上炸,这样鸡肉才能彻彻底底地入味,炸出来才会有那种从里到外散发出的诱人香气。

等到腌制时间到了,取出鸡肉,准备给它穿上“黄金甲”——炸粉。这一步,我也有自己的小讲究。不是随便裹一层面包糠就行,要分层、有技巧

我通常会准备三个盘子:

1. 薄薄一层低筋面粉:低筋面粉比普通面粉更细腻,能更好地吸附在鸡肉表面,为后续的挂浆打下基础。

2. 打散的鸡蛋液:我喜欢加一点点牛奶进去,让蛋液更顺滑,也增加奶香味。

3. 粗粒面包糠:这个是重点!颗粒越大,炸出来的酥皮越有层次感,口感越酥脆。我一般会选择日式金黄色粗粒面包糠,它的吸油性相对小,炸出来颜色也漂亮。

裹粉的顺序是:先将腌好的鸡肉均匀地拍上一层面粉,每个角落都要照顾到,然后抖掉多余的面粉。接着,浸入鸡蛋液中,让鸡肉两面都沾满蛋液,提起时让多余蛋液滴落。最后,放入面包糠中,用手轻轻按压,让面包糠紧密地包裹住鸡肉,压得越实,炸的时候越不容易脱落,炸出来的酥皮也越完整、越厚实。完成的鸡排看起来就像一块厚实的金黄色砖头,让人充满期待。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油炸环节了。这炸鸡排,油温可是个大学问。油温高了,外面焦了里面没熟;油温低了,炸出来的鸡排会吸油,变得油腻不酥脆

我的做法是:在锅中倒入足够的油,要能没过鸡排。先将油烧热到七成热,也就是大概170-180℃。怎么判断呢?插一根干燥的木筷子进去,筷子周围会立即冒出密集的细小泡泡,那就差不多了。此时,小心翼翼地放入裹好粉的鸡排,一次不要放太多,以免降低油温。

炸的时候,一开始用中大火定型,让外皮迅速变得酥脆。大约每面炸2-3分钟,看到外皮呈金黄色后,转小火慢炸,让内部鸡肉慢慢熟透,大约再炸3-4分钟。这个过程需要一点耐心,不要频繁翻动。等到鸡排两面都呈现漂亮的金黄色,表皮变得非常硬挺时,就可以捞出来了。

为了追求极致的酥脆,我通常会进行复炸。将初炸好的鸡排捞出,放到滤网上沥油,让它稍微降温。待所有鸡排都初炸完毕后,将油温再次升高到八成热(180-190℃,筷子放进去气泡更汹涌),快速将鸡排回锅复炸30-60秒。这一步是把多余的油逼出来,同时让酥皮更脆、颜色更焦黄诱人。捞出后,立即放在吸油纸上,吸掉多余的油分。

刚炸好的鸡排,那香味是无法抵挡的。金黄焦脆的外皮,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轻轻一切,“咔嚓”一声,清脆得像是在耳边奏响一曲胜利的乐章。内部的鸡肉雪白嫩滑,汁水饱满,热气腾腾地冒出来,香气瞬间扑鼻而来,夹杂着胡椒和蒜香,让人恨不得立刻咬上一大口。

咬下去,那层酥到掉渣的外皮首先占据了口腔,接着是鲜嫩多汁的鸡肉,丝毫没有鸡胸肉常见的干柴感。咸香适中,回味带着一丝丝甜,胡椒的香气在口腔中回荡,实在是太满足了!我喜欢配上自己调的甜辣酱,或者简单地撒点椒盐,都美味到让人想流泪。

我记得有一次,我妈来我家,尝到我炸的鸡排,她老人家平时嘴巴可挑剔了,结果吃得赞不绝口,连连问我是不是从外面哪家老店买的。当她知道是我亲手做的,脸上那骄傲又带着点惊叹的表情,真是比什么都让我开心。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些年厨房里的摸爬滚打,没白费。

说起炸鸡排,也有人喜欢在腌料里加点小苏打,据说可以增加嫩度。我尝试过,但个人觉得会影响风味,而且如果前面敲打和腌制功夫做到位了,完全没必要画蛇添足。还有些人喜欢在面粉里加点泡打粉,为了让外皮更蓬松,但我更偏爱纯粹的酥脆感,所以也从未采纳。做菜嘛,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味道。

这炸鸡排,不止是解馋那么简单,它还承载着许多记忆。小时候放学路上,校门口那家炸鸡排小摊的香气总是把我勾得魂不守舍。现在自己做,闻着油锅里滋滋作响的声音,看着鸡排一点点变成金黄色,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每一块用心炸出来的鸡排,都充满了温度和爱,是厨房里的烟火气,也是对生活最好的慰藉。如果你也爱这口,不妨也按我的法子试试,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满足感。

炸鸡排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