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牛肉辣椒酱的做法

牛肉辣椒酱的做法

说起来,市面上那些打着“手工”旗号的牛肉辣椒酱,十有八九都差点意思。要么只有死辣,没了层次;要么徒有其表,吃不出牛肉的醇厚。我是个老派的吃货,总觉得有些东西,就得自己亲手来,才能尝到那股子魂。这牛肉辣椒酱啊,就是我厨房里的一个“心头好”,每年入秋,必得做上几大罐,那是冬日里拌饭、拌面、甚至是夹馒头的绝配。

要说这酱的精髓,可不仅仅是把食材一股脑儿丢进锅里那么简单。它是一门学问,更是一场需要耐心的修行。我个人对这酱的要求极高,不光要香,要辣,更要有肉香、有层次、有回甘。所以,从选材到火候,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先说这牛肉。这是酱的骨架,是灵魂所在。有人喜欢用纯瘦的,什么牛里脊啊、牛霖啊,觉得健康。可在我这儿,那简直是暴殄天物!纯瘦肉炒出来,柴得很,吸不住酱汁,咬起来也没个劲儿。我的秘诀,从来都选牛腩或者牛腱子。特别是牛腱子,筋膜和瘦肉交织在一起,炖煮后既有嚼劲,又不会发柴,那种胶质感,能让酱汁变得更醇厚。当然,要是能弄到带点肥膘的五花牛腩,那就更好了,煸炒出的牛油能让酱香气更足。

我通常会买上两斤新鲜的牛腱子,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彻底冲洗血水。别嫌麻烦,这可是去除腥味的关键一步。洗干净后,我不会直接下锅,而是先切成一厘米左右的小丁。切得太小,牛肉会缩得没影儿,嚼不到肉感;切得太大,又不容易入味,也影响拌酱的均匀度。切好后,直接冷水下锅,加几片姜、少许花椒和一勺料酒,大火烧开,撇去浮沫。直到水开后,继续滚个两三分钟,把血沫撇干净,牛肉丁捞出来沥干。这一步叫做“焯水”,看着简单,却是为了让牛肉更紧实,去除杂质。

接下来是辣椒的选择。这玩意儿可就千差万别了。市面上辣椒粉五花八门,很多都是染色或掺假的。我信不过,所以一直坚持干辣椒和鲜辣椒结合使用。干辣椒主要是为了提供醇厚的辣度和风味,鲜辣椒则能带来清新的辣感和诱人的红色。

我家的辣椒配方,通常是这几种的组合:

辣椒品种 特点 推荐用量(干辣椒总重占比) 个人偏好(为何如此选)
朝天椒 辣度极高,香气直接、猛烈 30% 增加冲劲和辣度,让嗜辣者过瘾
二荆条 辣度适中,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回甘 50% 奠定酱的底色和香气,是酱“灵魂”的所在
新一代 辣度中等,香气醇厚,略带果香 20% 丰富酱的层次感,让辣味更柔和持久
鲜红美人椒 提供清新辣感和自然红色,增湿润度 适量(总重1/4干辣椒) 提升酱的“鲜活”度,让颜色更自然诱人

我会把干辣椒用温水泡软,大概泡个半小时到一小时,直到能轻易掐断。泡好的辣椒,我会去蒂去籽——除非你是个真正的魔鬼辣爱好者,不然籽的加入会让酱的辣度飙升,而且口感会有点粗糙。去籽后,连同泡辣椒的水(别全倒掉,留一点儿!)一起,用搅拌机打成粗粒状的辣椒碎。注意是“粗粒”,不是泥,要保留一点颗粒感,这样吃起来才更有嚼劲。鲜辣椒也一样处理,打碎。

豆酱是这酱的另一个秘密武器。市面上豆酱牌子太多了,我用过不少,最后固定下来,我家这酱的底味,是郫县豆瓣酱(记住,一定要是“鹃城”牌的,或者“丹丹”的,别的味道总差那么一点点意思,这是我的小固执)、甜面酱黄豆酱的组合。郫县豆瓣酱带来川味的独特咸香和辣味,甜面酱负责回甘和醇厚,黄豆酱则提供豆子的原始鲜香。这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的比例也很重要,通常是2:1:1的比例,豆瓣酱多一点点,这样酱底才够味儿。

好了,前戏够长了,但这些准备工作,才是决定酱成败的关键。下面,咱们正式开炒!

起锅烧油,这个油啊,我通常用菜籽油,因为它特有的醇香能给酱增色不少,而且烟点高,适合长时间熬煮。油量要足,大约能没过所有食材的量。等油烧到微微冒烟,关火,先别急着下主料。我的第一步是炼香料油

姜片(多来点,驱寒增香)、蒜瓣(拍碎)、大葱白段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花椒统统丢进去,再开小火。没错,小火!慢慢熬,让这些香料的味道一点点地沁入油中。油锅里滋滋啦啦的声响,姜蒜被炸得金黄焦脆,那股子香气,是勾魂的,闻着就让人忍不住深吸几口。等香料炸到焦黄,就可以用漏勺把它们捞出来了。它们的使命完成了,只留下了一锅金黄透亮,带着浓郁香气的底油。

这时候,把沥干水分的牛肉丁倒进香料油里,开大火!迅速煸炒。牛肉粒在锅里翻滚,边缘渐渐焦褐,肉香被高温逼得淋漓尽致。这一步是让牛肉的香味充分释放,同时逼出多余的水分,让牛肉丁口感更紧实,不会散碎。炒到牛肉丁表面焦香,盛出来备用,锅里留下底油。

现在,是辣椒和豆酱登场的时候了。把打好的辣椒碎和混合好的三种豆酱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还是小火!不停地翻炒。这一步,耐心是唯一的法宝。你要像老僧入定一样,用铲子一下一下地推炒,让辣椒和豆酱在油的滋润下,慢慢地释放香气,慢慢地变得醇厚。你会看到油的颜色从金黄逐渐变成诱人的红亮,酱汁也变得越来越稠。这个过程大概要持续20到30分钟,直到酱料完全吐油,香气扑鼻,没有生涩味。这才是真正熬出了酱的精华,熬出了“红油”。

待酱料吐油后,把之前炒好的牛肉丁重新倒回锅里,和辣椒酱、豆酱充分地混合翻炒。让每一粒牛肉丁都均匀地裹上酱汁。这时候,加入少量高汤(如果没有高汤,用温水也可以,但高汤会更鲜),盖上锅盖,转最小火,慢炖半小时到一小时。这期间,隔几分钟就开盖搅拌一下,防止糊底。这个“慢炖”的过程,是为了让牛肉丁彻底软烂入味,同时让酱汁的各种味道充分融合、彼此渗透,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你会发现,酱汁在炖煮中变得更加浓稠,牛肉的精华也完全融入到酱里。

炖煮到牛肉软烂,酱汁收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调味了。这时候,我会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提鲜和平衡辣度,一点点生抽来增加鲜味,如果颜色不够深,可以滴几滴老抽。我的小癖好是,最后会撒上一大把 toasted white sesame seeds (炒香的白芝麻)和一些花生碎 (crushed peanuts),它们能带来坚果的香气和酥脆的口感,让酱的层次更加丰富。有些人不喜欢花生,觉得会抢味,但我爱那种复合的香。当然,你也可以加点花椒油藤椒油,那股子麻劲儿,会让你的牛肉酱更上一层楼。

起锅前,尝一下味道,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咸淡。这做菜啊,就是一场修行,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新的领悟。这牛肉辣椒酱,我从第一次做得齁咸无比,到后来掌握了火候和比例,每次出锅那香气,简直能把隔壁的小狗都馋哭。

我家的牛肉辣椒酱,通常用干净无油无水的玻璃罐子分装,晾凉后冷藏保存,可以放上一个月不成问题。但通常呢,不出两个礼拜,这几大罐子就见底了。无论是用来拌面、拌饭,还是抹在烤好的面包片上,甚至用来炒菜,它都能瞬间点亮一桌饭菜。

有时候,夜深人静,煮一碗白水面,捞出来,舀上一大勺自家做的牛肉辣椒酱,再卧个荷包蛋。那浓郁的肉香、醇厚的辣味、带着丝丝回甘的豆酱味,再加上芝麻和花生的酥香,简直是人生最大的慰藉。这不只是一罐酱,它装满了厨房里的烟火气,也装满了家人对美味的期盼。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下次,你也不妨试试,给自己和家人,做一罐“有灵魂”的牛肉辣椒酱吧!

牛肉辣椒酱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