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山野菜的做法

山野菜的做法

说起来这山野菜,每年一到清明前后,我的心就开始野了。不是那种想去旅游的野,而是那种脚板心发痒,非得往郊外、往小溪边、往没人打理的荒地里钻的野。你可别小看这一把不起眼的绿叶子,里头藏着的可是老祖宗的智慧和咱家世世代代的味道呢。城里那些个菜市场里,虽然也能见到裹着泥土的“野菜”,可那滋味,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少了风霜雨露的洗礼,少了那种自己亲手从土里拔出来的野劲儿。

我最爱采的,就是 马齿苋荠菜。这两种野菜,一个带着点微酸,一个自带清甜,都是做家常菜的极品。

先说这 马齿苋 吧。它生命力旺盛得很,田埂边、路边角,只要有阳光有水,就能长得一簇一簇的。我挑马齿苋,可讲究了。得是那种叶子肥厚油亮、茎秆嫩绿饱满、轻轻一掐就能掐出水来的。那种干巴巴、发黄的,或者茎秆老得发硬的,瞧都不要瞧。采回来,第一步就是耐心地择干净。别嫌麻烦,沾在上面的小虫子、枯叶子、泥巴星子,都要一丝不缕地弄掉。这马齿苋的叶子容易藏污纳垢,所以,我的“秘诀”就是:先用流水冲洗两三遍,然后用大盆清水浸泡,加一小撮盐,静置半小时。 这样既能杀菌,又能让藏在叶片缝隙里的细小沙土沉淀。

泡好的马齿苋,就到了它“脱胎换骨”的关键一步——焯水。很多人焯水就是一股脑儿倒进去,捞出来完事。那可不行!马齿苋焯水,是为了去掉它自带的那点生涩味儿,让它的口感更温和,颜色更翠绿。锅里烧开水,水里头要加一点点盐,再滴几滴食用油。盐能让蔬菜保持翠绿,油能让蔬菜光亮。等水大滚了,把马齿苋一股脑儿倒进去,千万别盖锅盖。看着马齿苋的颜色,从有点暗的绿,瞬间变成透亮的鲜绿,数个十秒到十五秒,就赶紧捞出来。记住了,宁可欠一点火候,也绝不能煮过头。煮过头的马齿苋,软塌塌的,跟烂泥一样,失了灵魂。

焯水后的马齿苋,我直接用冰水冲凉,或者丢进冰块里浸泡。这叫“过冰水”,是保持蔬菜爽脆口感的铁律。过完冰水,沥干水分,就可以准备凉拌了。凉拌马齿苋,是我家夏天的保留节目。它的天然酸味,配上调料,清爽开胃。

我凉拌马齿苋的“祖传配方”是这样的:

1. 蒜蓉: 必须是现捣的蒜蓉,蒜瓣多一点,才能出味儿。

2. 香醋: 我偏爱那种酿造香醋,味道醇厚,不那么刺鼻。

3. 生抽: 普通生抽就行,提鲜。

4. 麻油: 必须是纯芝麻油,才能有那股子浓郁的坚果香。

5. 一点点白糖: 只是为了提鲜和平衡味道,千万别放多,把酸味压住了就坏事了。

6. 干辣椒碎/辣椒油: 根据个人喜好,我是无辣不欢,所以会加一勺自己熬的辣椒油,香气扑鼻。

把沥干水的马齿苋轻轻抖散,把所有调料往上一泼,用筷子快速地拌匀。注意是“快速”,而且是“轻轻”,因为马齿苋焯过水后很娇嫩。拌好后,瞧着那翠绿欲滴的颜色,闻着那蒜香、醋香、麻油香混合在一起的独特味道,口水就已经开始分泌了。入口,酸爽带着一丝回甘,蒜的辛辣和麻油的醇厚在舌尖舞蹈,马齿苋本身的脆嫩和那股子特有的植物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田野之间,那感觉,真是神仙也站不住脚。

再来说说我的心头好—— 荠菜。荠菜包饺子、包馄饨,那才是把春天的味道揉进了面皮里,一口咬下去,能把人鲜得直打哆嗦。荠菜的选择,和马齿苋一样,得挑嫩的、叶片肥厚的。刚长出来那种小小棵的,最是鲜嫩。

荠菜处理起来比马齿苋稍微复杂一点点,因为它有股子“野味儿”,有些人会觉得有点“冲”。所以,焯水这一步就更重要了。荠菜焯水,也是锅里加盐和油,水开下锅,快速地焯个三五十秒,颜色变深绿就行。捞出来后,同样要过冰水,然后,关键的一步来了:要把荠菜挤干水分!而且是拼命地挤!能挤多干挤多干,最好是像拧毛巾一样,拧得一滴水都不剩。因为荠菜含水量大,不挤干水分,包出来的馅料会稀烂,影响口感,也稀释了味道。

挤干水分的荠菜,我一般会切得碎碎的,但又不能是那种完全成泥的,要保留一点颗粒感

荠菜馅儿饺子,我通常会配猪肉。猪肉的选择,是馅料成败的关键。 我从来不用纯瘦肉,那吃起来柴巴巴的,没滋味。必须是七分瘦三分肥的五花肉,或者猪前腿肉,带点筋膜和肥肉,这样做出来的馅儿才香润多汁。我会把猪肉手工剁成肉馅,不要用料理机打,那样会失去肉的纤维感,口感不好。剁好肉馅,就开始调味了。

我的荠菜猪肉馅配方(以500克猪肉为例):

食材/调料 比例/用量 备注
猪肉馅 500克 七分瘦三分肥,手工剁制
荠菜(挤干水) 400-500克 和肉馅比例接近1:1,甚至略多点荠菜更香
生姜末 20克(两大勺) 必须有,去腥增香
葱花 30克(三大勺) 提香,最后放
鸡蛋 1个 增加馅料的嫩滑度
约10克(两小勺) 根据口味调整,分两次放
生抽 25毫升(两大勺) 提鲜增色
老抽 5毫升(一小勺) 主要是上色,可省略
蚝油 15毫升(一勺半) 必不可少,提鲜增味
香油 15毫升(一勺半) 增香,最后放
白胡椒粉 少量 去腥,提味
食用油 30毫升(两大勺) 锁住肉汁,让馅料更滋润

调馅的顺序和手法也极其重要:

1. 首先把肉馅放入大盆,加入姜末、盐、生抽、老抽、蚝油、白胡椒粉

2. 顺着一个方向搅打。这是个体力活,但非常关键。要一直搅打到肉馅上劲儿,变得粘稠,甚至感觉有点“抱团”了。这个过程大概要持续5-8分钟,你会看到肉馅的颜色和质地都有明显变化。这是让肉馅吃水,口感弹牙的关键。

3. 然后加入一个鸡蛋,继续搅打均匀。

4. 再加入食用油,继续搅打,让油充分融入肉馅,这样能锁住肉汁,煮的时候不容易散,馅料也会更香润。

5.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把切好的荠菜碎葱花倒进去,再淋上香油。然后快速地拌匀。记住,是“拌”,不是“搅打”,避免荠菜出水。

调好的馅儿,那颜色就让人觉得舒服,肉红菜绿,葱白点缀其间。包饺子的过程,我就不赘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法。重点是,包好的饺子,可以冷冻起来,想吃的时候随时煮。

煮饺子也是有讲究的。锅里水要多,水开后下饺子,用勺子轻轻推动,防止粘底。水再次煮开后,点两次凉水,也就是每开一次就加一小碗凉水,一共加两次。等饺子鼓胀起来,浮在水面上,饺子皮晶莹剔透,馅料的香味儿透过皮子散发出来,就差不多熟了。

刚出锅的荠菜饺子,热气腾腾的,蘸点醋和辣椒油,一口咬下去,先是饺子皮的韧劲,然后是馅儿里头肉汁的丰腴,接着就是荠菜那股子独有的清鲜和带着微苦的回甘。肉的鲜香和荠菜的清爽,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吃了一颗还想一颗,停不下来。我每次包,都能把一大盆馅儿包个精光。家里的老老少少都爱吃,尤其是儿子,说这才是春天的味道。

除了凉拌和包馅儿,荠菜还能炒年糕,马齿苋也可以清炒或者煮汤。比如清炒马齿苋,就不焯水了,直接用猪油渣煸炒,那个香气,简直了!不过我还是觉得凉拌和饺子,最能体现它们本身的风味。

话说回来,现在想吃到真正野生的野菜,也不是那么容易了。郊区都开发得差不多,能采到野菜的地方越来越少。所以每次能采到一把,都觉得格外珍贵。这不光是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生活的情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一种对季节的敏感。吃着亲手采摘、亲手烹制的野菜,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特别满足。这不就是日子最本真的味道吗?不需要什么山珍海味,就这么一盘简简单单的野菜,承载着一家人的记忆,和对美好春天的期盼。

山野菜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