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啊,什么味道算家里的味道?对我来说,那股子冲又带着点甜丝丝的韭菜味儿,才是正经的。每年春光大好,头茬韭菜刚冒尖儿,碧绿碧绿的,带着一股子清冽的劲儿,我就知道,这顿饭的灵魂主打,非它莫属了。这韭菜啊,真是个妙物,可荤可素,可蒸可煮可炒可煎,花样多到你想象不到,每一种做法,都能把它的风味推向极致,又彼此迥异。
说起韭菜,我心里第一位的,永远是 韭菜猪肉饺子。那真是刻在我味蕾深处的记忆,也是我家餐桌上,逢年过节,乃至偶尔心血来潮,都少不了的“硬菜”。
做韭菜饺子,首选的当然是 头茬韭菜。这东西,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春天的头茬韭菜,那股子鲜嫩和清香,是别的时节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颜色要选碧绿油亮的,叶片挺括,捏起来有韧性,如果叶尖发黄发软,那多半是老了或者不新鲜了。买回来后,先别急着洗,放通风的地方稍微散散水汽,能让它更挺实。洗的时候,一定要一根根仔细冲,根部泥沙最多,得反复冲洗干净。洗完后,沥干水分,这是关键一步,不然拌馅儿的时候容易出水,影响口感。
接下来就是馅儿了。我家做韭菜饺子,肉馅儿的学问可大了。我偏爱用 猪前腿肉,就是我们常说的梅花肉或者夹心肉。这个部位,肥瘦相间得刚刚好,不会太柴,也不会腻得慌。机器绞的肉馅儿是方便,但说实话,我还是喜欢自己 手工剁肉馅儿。剁出来的肉,颗粒感更强,能更好地锁住肉汁。剁的时候,可以先切片,再切条,最后细细地剁成肉糜,剁到肉馅儿变得有点黏性,就差不多了。肥瘦比例嘛,我喜欢三肥七瘦,或者二肥八瘦,看当天买到的肉品相决定,但绝不能是纯瘦肉,那样会发柴。
肉馅儿处理好,调味就得靠经验了。我的秘诀是:先给肉馅儿打水。分几次少量地加入 花椒水(用热水泡花椒后冷却),边加边顺着一个方向搅打,直到肉馅儿把水都吸收进去,变得饱满Q弹。这样饺子馅儿吃起来才会有汤汁,不干。然后加入 生抽、老抽(少许提色)、蚝油、姜末(不能省,去腥提鲜)、白胡椒粉、盐、一点点糖(提鲜,真的只要一点点),搅拌均匀。再放一点 食用油,把肉馅儿的香味儿“封住”。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韭菜切好后,拌入肉馅儿之前,先往韭菜里淋上厚厚一层 香油,给韭菜裹上一层油膜。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韭菜在与盐混合后大量出水。这才是真正的封油!等把所有材料混合搅拌时,再一并加入,迅速拌匀即可。别拌太久,不然韭菜会塌。
馅料配比 (参考) | 大概比例 | 备注 |
---|---|---|
猪前腿肉 | 500克 | 三肥七瘦或二肥八瘦,手工剁馅最佳 |
头茬韭菜 | 700-800克 | 务必沥干水分,香油封油 |
花椒水 | 约100-150毫升 | 分次打入肉馅 |
生抽 | 2汤匙 | |
老抽 | 0.5汤匙 | 提色用 |
蚝油 | 1汤匙 | 增加鲜味和复合口感 |
姜末 | 15-20克 | 姜味浓郁,去腥提鲜 |
白胡椒粉 | 适量 | 提味 |
盐 | 适量 | 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
糖 | 1/4茶匙 | 提鲜,不可多 |
食用油 | 1汤匙 | 锁住肉馅香味 |
香油 | 2-3汤匙 | 韭菜封油的关键 |
再说饺子皮。虽然现在超市里饺子皮方便,但我家从不买。自己擀的饺子皮,那口感,外面买的根本比不了。用 中筋面粉,和面时用 温水。水温大概在40-50度,用手试探不烫手为宜。少量多次地加水,边加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面一定要揉到位,揉到面团表面光滑,按压有弹性,这面才算揉好了。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饧面至少30分钟。这步不能省,饧过的面团,面筋得到充分舒展,擀出来的皮子才劲道,有延展性,包的时候也不容易破。
擀饺子皮也是个技术活。我的习惯是,从大面团上揪下一小块,搓成长条,再切成均匀的小剂子,然后把每个小剂子按扁,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饺子皮。这样包出来的饺子,肚子里能装得下馅儿,煮的时候边缘又不容易破。
包饺子的手法就多了,什么元宝饺子,月牙饺子,看个人喜好。我包得比较规矩,就是传统的元宝形,皮子捏紧,边缘带点花边,这样煮的时候不容易散,卖相也好看。我家小家伙们小时候最喜欢看我包饺子,还抢着要学,虽然包得七扭八歪,但那股子参与感,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暖和。
饺子包好,就该下锅了。煮饺子,锅里水一定要 宽,火要 大。水开后,下入饺子,用勺子背面轻轻推动,防止粘锅。等水再次沸腾,点一次 凉水,盖上锅盖,继续煮。反复点三次凉水,饺子浮起来,个个肚皮鼓鼓的,晶莹剔透,就差不多熟了。捞起来,蘸上一点醋和辣椒油,咬一口,外皮韧劲儿十足,内馅儿汁水丰盈,韭菜的香、肉的鲜,在舌尖上交织,那叫一个熨帖。那种从里到外的满足感,是任何山珍海味都给不了的。
当然,韭菜的做法绝不止饺子一种。它可是个百搭的能手。
比如,家常快手菜里的经典—— 韭菜炒鸡蛋。这道菜看似简单,要炒得好,也得有点门道。
鸡蛋打散,记得加一小撮盐和几滴水或料酒,这样炒出来的鸡蛋会更滑嫩。韭菜呢,洗净切段,别切太长,两三厘米就行。
锅烧热,倒油,油要稍微多一点点,油温不能太高,大概六成热。先下鸡蛋液,快速划散,炒到鸡蛋刚刚凝固,边缘微微金黄,但内部还保持着滑嫩的状态时,就赶紧盛出来,别炒老了,否则鸡蛋会发硬。
锅里留底油,如果不够可以再加一点。油热后,倒入韭菜段,大火快速煸炒。记住,韭菜一定要大火快炒,不然会出水,而且颜色会变黄,失去那股子清脆的口感和鲜亮的碧绿色。炒到韭菜刚一变色,大概三四十秒钟,就把之前炒好的鸡蛋倒回锅中,迅速翻炒均匀,再根据口味加点盐调味,再淋一点点香油增香。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出锅的韭菜,还带着一股生脆劲儿,鸡蛋金黄蓬松,韭菜碧绿诱人,香气扑鼻。这道菜,是吃韭菜本身鲜味的最好体现。
还有 韭菜盒子。这东西,做起来比饺子稍微复杂点,但风味完全不同。韭菜盒子讲究面皮的酥软和内馅儿的香糯。面粉一般用温水和成半烫面,这样烙出来的面皮才外酥里软。馅料除了韭菜鸡蛋虾皮,有的还会加粉丝,或者碎肉。馅料的调味跟饺子馅儿差不多,但因为是烙的,可以稍微再重一点点。包成半圆形或者圆形,在平底锅里用少量油烙至两面金黄,外皮焦香酥脆,咬一口,馅儿里热气腾腾,满口留香。那股子烙制的焦香和韭菜的清香混合在一起,简直绝配。
当然,也有不少人喜欢韭菜搭配海鲜,比如 韭菜炒河虾 或是 韭菜炒虾仁。这道菜的要点在于食材的新鲜度。河虾要选活蹦乱跳的,虾仁要饱满Q弹。做法也类似韭菜炒鸡蛋,先炒虾仁至变色,盛出,再炒韭菜,最后回锅混合。这种搭配,韭菜的辛辣和海鲜的鲜甜互相衬托,口感丰富而和谐。
我曾尝试过用韭菜做馅儿,不加任何肉类,只放鸡蛋、虾皮、粉丝,那滋味也极好,清清爽爽,带着鸡蛋的醇厚和虾皮的鲜香,特别适合夏天吃。但如果说最爱,还是饺子里那份饱满的肉香和韭菜的辛香完美结合。
每一次在厨房里忙活韭菜,切菜时那唰唰的脆响,调馅儿时弥漫开来的独特香气,擀面皮时面杖在案板上滚动的节奏,还有最后饺子下锅,水汽氤氲中,那股子混合着面粉和韭菜特有清香的味道,都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在做饭,更是在用心经营一种生活。这些味道和记忆,如同基因一般,深深刻进了我的家庭,我的孩子们,也从小闻着这股韭菜香长大,他们对于家的认知,大概也少不了这份专属的味觉印记吧。
厨房是我的小天地,而韭菜,就是这片天地里,最能点燃烟火气的存在。它质朴,却内蕴深厚;它常见,却能幻化万千。只要你肯花心思,它总能给你惊喜。所以,如果哪天你闻到我家厨房飘出那股子独特的,有点冲又有点甜丝丝的韭菜味儿,那多半是我又在捣鼓着什么新花样,或者只是简单地,在复刻一份家的味道。来我家,吃一顿地道的韭菜餐,你就会明白,这“韭菜的做法大全”,真不是随便说说的。它凝聚着时间和爱,也凝聚着我对生活全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