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这红烧鲈鱼啊,看起来寻常,家家都做,可真要烧出个魂儿来,那就得下点功夫,得有那么点儿自己的“小固执”在里头。不是我自夸,我家这道红烧鲈鱼,吃过的亲戚朋友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尤其是那汁儿,浓稠得恰到好处,扒拉两口白米饭,连鱼骨头都恨不得嚼碎了吞下去,就为了不浪费那一丁点儿的鲜香。
说到底,这道菜的精髓,首先在于选鱼。不是随便一条鲈鱼都能成就一道好红烧。我偏爱那种海鲈鱼,养殖的也行,但得是活蹦乱跳,眼睛清亮得像玻璃珠子似的,鱼鳞完整,鱼身摸起来结实有弹性,不能软塌塌的。我通常会挑一斤半到两斤左右的,太大肉质可能老了点,太小又不够吃,而且刺相对多。拎回家,先不急着下刀,放水池里让它“冷静”一下,也算是给这顿佳肴的“仪式感”。
处理鱼是个细致活。刮鳞、去鳃、清内脏,这些都是基本功。但内脏清理干净后,鱼肚子里那层黑膜,可一定要刮干净,这玩意儿是腥味的主要来源。用勺子或者指甲仔细刮,直到露出粉白的鱼肉。然后,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在鱼身两侧划上几刀,但注意了,不要划太深,刚刚到鱼骨边缘就行,太深了鱼肉容易散,影响卖相和口感。我通常是斜着划三刀,既方便入味,又能让鱼肉受热均匀。划完,里里外外用厨房纸巾彻底擦干水分。这一点,我必须得加粗强调,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面煎鱼是否成功,鱼皮能不能保持完整,是不是煎得金黄焦香。湿哒哒的鱼一下锅,油花四溅不说,鱼皮必定是黏锅破相,那可就糟蹋了这整条鱼的好卖相。
接下来是腌制。我的原则是“大道至简”。不像有些人喜欢放很多料去腌,我只用一点点姜片、葱段和少许料酒,涂抹均匀后,在鱼肚子里也塞点葱姜,腌个十五到二十分钟就足够了。腌太久,鱼肉容易变得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放盐?嘿,盐要在烹饪过程中放,早早放盐会把鱼肉里的水分腌出来,煎的时候就更容易粘锅,而且会影响鱼肉的细嫩度。
煎鱼,这是无数厨房新手望而却步的环节,也是红烧鲈鱼成败的关键。你问我有没有秘诀?有!首先,一口好锅,不粘锅是首选,但铁锅也能用,关键是热锅凉油,或者说,锅要烧得足够热,油要足够多。我会在锅烧到微微冒烟时,倒入比平时炒菜量略多的油,转动锅子让油均匀覆盖锅底,烧到油面冒青烟,但还没到开始噼啪作响的时候,再把油倒出一部分,只留薄薄一层底油,这就是我的“润锅法”。然后把腌好的鱼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动作一定要轻柔,发出“滋啦”一声,那是美妙的信号。中小火慢煎,千万别着急翻动,让鱼皮在热油中慢慢定型,慢慢变黄,通常一面要煎个四五分钟,直到边缘翘起,颜色金黄。这时候用铲子轻轻一推,鱼身能轻松滑动,就说明可以翻面了。翻面也要轻柔,用两把铲子或者一把铲子加一个大勺,稳稳地托住鱼身。把另一面也煎到金黄。这一步,鱼皮焦香,鱼肉锁住了汁水,是后续红烧入味的基础。
煎好的鱼先盛出来,锅里留底油,如果你觉得油有点黑,可以倒掉重新放一点点。接着,爆香环节开始了。我喜欢多放点姜片和蒜瓣,切成厚片,还有干辣椒,如果家里有不吃辣的小朋友,可以少放或者不放,但我个人觉得干辣椒能给红烧菜带来一种独特的香气,不是辛辣,而是暖暖的、勾人的香。小火煸炒到姜蒜变得金黄,辣椒香气四溢,就可以加入葱白段了。
香味出来后,就可以开始调味了。我家的红烧汁儿,讲究一个“少而精”。
调味料类型 | 我家常用品牌/推荐 | 作用与用法 | 备注 |
---|---|---|---|
生抽 | 李锦记薄盐生抽/厨邦 | 提鲜、咸味、基底色 | 颜色不必太深,后续还有老抽调节 |
老抽 | 海天老抽王/李锦记草菇老抽 | 上色、增添酱香 | 一点点就好,提色为主,不要多 |
料酒 | 绍兴花雕酒/王致和 | 去腥、增香 | 一定要用足量,去腥增香全靠它 |
冰糖 | 黄冰糖(小块) | 提鲜、增亮、平衡口感 | 融化后能让菜色泽红亮,味道醇厚 |
香醋 | 镇江香醋(可选) | 解腻、提味 | 极少量,收汁前点几滴,不是每道菜都放 |
先沿着锅边溅入足量的料酒,让酒精蒸汽把锅底的腥味带走,并释放出料酒的醇香。接着,加入生抽,再点几滴老抽调色,然后放入几块黄冰糖。用铲子轻轻推动,让冰糖融化,酱汁煮沸,颜色变得红亮诱人,闻起来香气扑鼻。
这时候,把煎好的鲈鱼重新放回锅中。倒入没过鱼身一半的开水或高汤。为什么要用开水?因为冷水会骤降锅内温度,让鱼肉紧缩,影响口感。大火烧开后,转中偏小火,盖上锅盖,焖烧大概八到十分钟。这期间,你可以时不时开盖,用勺子将汤汁不停地淋在鱼身上,特别是那些没有浸泡在汤汁里的部分,让鱼身均匀入味。
鱼肉非常细嫩,所以焖烧时间不能太久。八到十分钟后,开盖,将火力调大,转大火收汁。这一步是把汤汁浓缩,让味道更醇厚,同时让酱汁巴在鱼身,呈现出晶亮的光泽。收汁的时候要尤其注意,汤汁会变得很稠,容易糊底,所以需要不停晃动锅子,或者用勺子轻轻推动,防止粘锅。如果你喜欢汤汁更浓稠,可以加一点点水淀粉勾芡,但我觉得对于红烧鲈鱼,自然收汁的风味更佳,也更显功力。
收汁到你觉得汤汁浓稠度满意,能挂在勺子上,亮晶晶的,就可以关火了。出锅前,撒上一大把葱花,如果有新鲜的红椒圈,也可以点缀一下,既增加色彩,又能添一丝清香。小心翼翼地把鱼盛到大盘子里,再把锅里剩余的浓汁,带着葱花的香气,一股脑儿地淋到鱼身上。我跟你说,这最后淋上去的汁儿,才是整道菜的灵魂,它把鱼肉的鲜美、酱汁的醇厚、葱花的清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香气直冲鼻腔,馋得人恨不得立刻抄起筷子。
这道红烧鲈鱼,我做的次数太多了,从最初的战战兢兢,怕鱼破皮,怕味道不够,到如今的游刃有余。记得第一次给我妈做的时候,因为煎鱼太心急,翻面时鱼身直接断成了两截,当时差点没哭出来,觉得简直是把好好的鱼给糟蹋了。结果我妈还安慰我说,没关系,味道好就行,一样吃。但那次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煎鱼的功夫练好。
后来,我改良了好几次,有一次尝试多放了点醋,结果味道变得有点怪,酸不溜秋的,家人都不爱吃。还有一次,为了图省事,没把鱼擦干就下锅,那次厨房里简直像下了油锅,噼里啪啦的响,鱼皮也煎得一塌糊涂。这些失败的经验,都让我更懂得每一步的重要性和细节。
现在啊,每当我把这盘红烧鲈鱼端上桌,看着家人围坐一圈,筷子争先恐后地伸向那盘色泽红亮、香气四溢的鱼,听着他们发出满足的叹息声,我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特别幸福。这不只是一道菜,这是我对生活的热爱,是我对家人的心意,也是我厨房里那些酸甜苦辣的回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啊,别怕麻烦,别怕失败,多尝试几次,你家的红烧鲈鱼,也能有它自己的“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