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肉龙的做法家常做法

肉龙的做法家常做法

要说我这辈子最念念不忘的家常面食,那肉龙绝对能排进前三。它不像包子馒头那样普遍,也不像饺子馄饨那般精致,就是那么实实在在、带着北方人骨子里那股子憨厚劲儿。每次家里一做肉龙,那香气能从厨房飘到客厅,再从客厅飘到院儿里,勾得左邻右舍都探头探脑,问是不是又要做那个“大胖条”了。对我来说,肉龙不仅仅是一顿饭,它是一个印记,是小时候爷爷奶奶饭桌上最热乎、最饱足的念想。

我跟你说,肉龙这东西,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在”。面皮得暄软有弹性,肉馅儿得喷香多汁,两者缠缠绵绵融为一体,一口咬下去,有面香有肉香,还有微微的韧劲儿,这才是灵魂!市面上那些干巴巴、肉馅儿死实的肉龙,我瞧着就没胃口,那根本就不是我心里的肉龙。所以,要做,就得做出自家最地道、最能熨帖肠胃的味儿。

咱们先从面团说起,这可是肉龙的骨架。我这个人,和面有我的“小固执”。我偏爱中筋面粉,就是咱们平时家里蒸馒头包子用的那种。高筋面粉筋性太强,做出来的肉龙皮会有点发硬,少了那份软糯。低筋面粉又太软,支撑不住肉馅儿,容易塌陷。所以,中筋面粉是我的不二之选。至于水,绝对要用温水和面,大概40度左右,手摸着不烫手就行。温水能更好地激发酵母活性,同时也能让面粉充分吸水,面团更容易揉光滑,成品也更松软。

我的配方一般是:

中筋面粉:500克

温水:280-300毫升 (这个量不是死的,得看面粉的吸水性,宁可少一点慢慢加,也别一下子倒多了,成了稀泥。)

干酵母:5克 (天冷可以多加一点点,天热就少点。)

白糖:5克 (这点糖不是为了甜,而是给酵母提供“口粮”,让它工作得更欢实。)

先别急着把酵母直接倒进面粉里。我会把酵母和白糖先用温水化开,静置个五分钟,看它表面冒出细小的泡泡,这说明酵母活性很好。然后,把酵母水缓缓倒入面粉中,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成絮状,再下手揉。揉面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悟性活”。刚开始肯定粘手,别怕,坚持揉!揉到“三光”——面光、手光、盆光,面团表面摸起来光滑细腻,按下去有弹性,轻轻一拉能感觉到那种面筋的韧性,这就到位了。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放到温暖湿润的地方进行第一次醒发。我一般会放在蒸锅里,下面放点热水,关火利用余温,这样发得快也均匀。发到两倍大,用手指戳个洞,不回缩也不塌陷,就说明发好了,这状态简直完美!

趁着面团醒发的工夫,咱们来搞定这肉龙的灵魂——肉馅儿。我跟你说,肉馅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肉龙的成败。我的秘诀,在于肉的选择和调味的“精打细磨”。

肉的选择: 我只用猪前腿肉,尤其是带点肥膘的梅花肉。这部位的肉,肥瘦相间,肉质细嫩,吃起来不柴也不腻。纯瘦肉做馅儿会发干发柴,纯肥肉又会腻得慌,这前腿肉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完美比例。我会让肉铺老板绞一次,回来再自己用刀粗略地剁几下,保留一点肉粒感,这样吃起来更有嚼头,口感也更丰富。那种机器绞得跟泥一样的肉馅儿,我个人是不太喜欢。

葱姜水: 这是我的独门秘籍,比直接放葱姜末效果好百倍。大葱和姜切大块,用温水浸泡,用力抓揉,直到葱姜味儿完全溶入水里,滤掉渣滓,留下葱姜水。这水是用来给肉馅儿增香提鲜、去腥解腻的,同时也是让肉馅儿饱满多汁的关键。

调味配方(约500克肉馅):

生抽:3大勺 (提鲜,增加酱香味)

老抽:1大勺 (上色,让肉馅儿看起来更有食欲)

蚝油:1大勺 (增鲜提味,这个不能少)

香油:1大勺 (画龙点睛,让肉馅儿更香滑)

十三香/五香粉:1小勺 (增加复合香气,但不要多,抢味儿)

盐:适量 (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尝一下再加)

白糖:半小勺 (提鲜,中和咸味)

葱花:大量! (葱是肉龙的灵魂伴侣,不能少,切成小小的葱花,均匀撒在肉馅里)

肉馅儿的搅拌技巧: 这步至关重要,决定了肉馅儿是否“乳化”成功,是否能锁住汁水。把所有调料(除了葱花)都先加到肉馅里,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不停搅打,搅到肉馅儿上劲儿、抱团。然后,分三次少量地加入葱姜水。每次加完水,都要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儿搅打,直到肉馅儿把水完全吸收,变得黏稠、滋润。你会发现,肉馅儿的颜色会变得更浅,质地也会更细腻。最后,再把葱花撒进去,拌匀即可。切记,葱花不要过早加入,否则会出水,影响肉馅口感

面团发好了,肉馅也拌好了,接下来就是包肉龙了。

把发好的面团取出来,放在案板上轻轻揉搓排气,这步不能省,不然蒸出来的肉龙会有大孔洞。把面团分成两份,每份擀成一个长方形的大薄片,厚度大概是饺子皮的两倍。擀的时候力道要均匀,确保面皮薄厚一致。

把拌好的肉馅儿均匀地铺在面皮上,四周留出大概一指宽的空白,这样卷的时候才好收口,馅料也不容易溢出来。铺馅儿的时候,用勺子背面轻轻压实,确保馅料和面皮贴合紧密。

然后,从一头开始,小心翼翼地把面皮卷起来,卷得稍微紧实一点,这样蒸出来才不会散架。卷到最后,把收口处捏紧,两端也捏紧,确保肉馅儿完全被包裹在里面,形成一个胖乎乎的大长条。

将卷好的肉龙稍微整理一下形状,放到铺好蒸笼布或者刷了油的蒸屉上,进行第二次醒发。这次醒发时间大概需要15-20分钟,让肉龙在蒸之前再次松弛膨胀,这样蒸出来的肉龙会更喧软,不发死。

上锅蒸制:

我的习惯是水开后上锅。锅里水烧开,看到水汽腾腾的时候,把二次醒发好的肉龙放进去。大火蒸20-25分钟,具体时间看肉龙的大小和粗细。我一般蒸个20分钟就会关火,但关键来了——不要急着开盖! 关火后,让肉龙在锅里虚蒸5分钟。这个步骤非常重要,能防止肉龙因为骤然遇冷而塌陷,让它的内部结构更稳定,口感更松软。5分钟后,再慢慢揭开锅盖,一股热腾腾、香喷喷的肉龙味儿扑面而来,白白胖胖的肉龙就呈现在眼前了!

蒸好的肉龙,颜色诱人,散发着浓郁的肉香和葱香。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冒着热气,里面的肉馅儿看起来汁水充盈。直接吃就已经很美味了,但如果能配上一碟醋蒜汁(几瓣蒜捣成蒜泥,加点陈醋,一点生抽,再来点香油),那简直是绝配,解腻又提味。再来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或者一碗清爽的鸡蛋汤,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满足!

我这人是真喜欢肉龙,每次做都觉得是跟老家的味道重逢。其实,肉龙的做法千千万,有人喜欢在肉馅里加点白菜,有人爱放点粉条。我倒也不是说不好,只是我觉得,白菜和粉条的味道容易抢了猪肉和葱的鲜香,尤其是如果处理不好,白菜会出水,让肉馅儿变得稀稀拉拉。所以我家做肉龙,一般都是纯肉大葱,顶多有时候为了丰富口感,加一点点香菇末,但绝不会喧宾夺主。我有个朋友,她妈做肉龙还喜欢在面皮上抹一层薄薄的麻酱,然后撒肉馅儿,卷起来蒸,说是能增添风味。我试过一次,麻酱味儿太浓郁了,反而盖过了肉馅儿的本味,就没再尝试。不过,美食嘛,各花入各眼,自己喜欢就好。

做肉龙,就像在厨房里演一场关于耐心和手艺的戏。从和面到醒发,从拌馅到卷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敷衍了事。你得用心去感受面团的变化,去品尝肉馅儿的调味,去观察火候的拿捏。这不光是一道菜,它承载着家的味道,是温暖,是团圆,是记忆深处最香浓的乡愁。所以,别怕麻烦,自己动手做一次,你就会发现,原来最简单的家常味,往往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步骤细节 我的选择/建议 理由 注意事项
面粉类型 中筋面粉 口感松软有弹性,不易发硬或塌陷 不建议高筋(硬)或低筋(软)
和面用水 温水 (40℃左右) 促进酵母活性,面团更易揉光滑、松软 水温过高会烫死酵母,过低活性差
肉馅肉类 猪前腿肉或梅花肉 肥瘦相间,肉质细嫩,汁水充盈 纯瘦肉发柴,纯肥肉油腻
肉馅增香补水 葱姜水 (抓揉出汁) 去腥增香,使肉馅饱满多汁,易于乳化 比直接放葱姜末效果好,避免姜末口感
肉馅搅拌方向 单方向持续搅打 使肉馅乳化上劲,锁住水分 反复改变方向会使肉馅泻水,口感变差
葱花加入时机 最后拌入 避免葱花过早出水,影响肉馅口感 若过早加入,肉馅易稀释,影响成品风味
蒸制火候与时间 水开后大火20-25分钟 确保肉龙熟透,口感蓬松 根据肉龙大小调整时间,切勿时间不足
关火后操作 虚蒸5分钟 防止肉龙塌陷,使内部结构更稳定 骤然开盖易导致面皮回缩,影响卖相和口感
个人偏好 纯肉大葱馅 突出肉和葱的本味,汁水丰盈 不喜过多蔬菜,认为会抢味并易出水

肉龙的做法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