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烤饼的做法和配方

烤饼的做法和配方

我跟你说,这世上好吃的面食千千万,但能真正勾魂儿的,往往是那些看似平实无奇、却饱含烟火气的家常东西。烤饼,就是这么个主儿。外面卖的,再怎么花哨,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只有自家炉子里烤出来的,带着面粉的清甜和油酥的香气,才叫真真切切的“过日子”味道。

说起烤饼,我可算是有些年头的心得体会了。小时候,最馋的就是姥姥做的烤饼。那会儿没烤箱,姥姥就用铁锅,上面盖个盖子,小火慢慢烙,烙到两面金黄,鼓鼓囊囊的,往外冒着热气。现在回想起来,那饼皮的酥脆、饼瓤的松软,还有咬开时里面呼啦一下冒出来的热腾腾的香气,简直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后来自己学着做,从最初的硬邦邦像块石头,到后来勉强能入口,再到如今敢自诩“有那么点儿门道”,这中间走过的弯路,都能写成一本厚厚的《烤饼血泪史》了。

其实,做烤饼,关键点无非就那么几个:和面油酥叠层火候。听起来简单,但每个环节都藏着大学问。

先说这和面,它是烤饼的骨架。我这个人,对面粉的感情,那真是爱恨交织。为了找寻最适合做烤饼的面粉,我尝试过各种牌子,从超市大路货到进口有机粉,最终还是觉得咱们自家产的中筋面粉最合适。它筋度适中,既能撑起饼的结构,又不会让饼嚼起来费劲。至于水,我从来都是用温水,大约35-40度左右,手摸着微微发热又不烫手就行。温水能更好地激发面粉的活性,让面团变得柔软且富有弹性,而且能帮助面团更快地醒发

比例嘛,我的经验是面粉与水的比例大约在2:1,也就是500克面粉大概配250毫升左右的温水。但这不是死规定,面粉吸水性有差异,环境湿度也有影响。所以,我从来都是少量多次地加水。手伸进面盆,像给面粉做按摩一样,慢慢地,一点点地把水拨进去,搅成雪花状,再揉成团。揉面的过程,一开始会有点粘手,别怕,坚持住,大概揉个10-15分钟,直到面团表面光滑,按下去能感受到那种韧劲儿。揉好的面团,一定要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放到温暖的地方醒发至少30分钟。这步最不能省,它决定了饼的口感是不是柔软,有没有“灵魂”。醒发好的面团,用手指按一下,能缓慢回弹,内部会有点蓬松感,这就对了。

接下来,重头戏来了——油酥。这玩意儿,是烤饼外酥里软,层层分明的秘密武器。我跟你说,什么酥油?什么植物黄油?在我这儿,就得是猪油,没得商量。猪油的熔点低,做出来的油酥在烤制过程中更容易融化,形成漂亮的层叠结构,而且它自带的动物油脂香气,是植物油无论如何也模仿不来的。我的油酥配方是:面粉与猪油的比例大概是2:1,也就是100克面粉配50克猪油。

制作油酥也有讲究。把猪油加热到融化,稍微放凉一点,再倒入面粉中。别急着搅拌,先用筷子把面粉和油拌成颗粒状,再用手慢慢搓匀。搓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面粉颗粒被猪油完全包裹住,变成一种湿润但又不会流动的状态。如果你喜欢更浓郁的香气,可以在油酥里加一点五香粉或者花椒粉,甚至是切得极细的香葱末

说到油酥的用料,我有个小表格可以分享,这是我试过各种油后总结出来的:

油酥用料 特点描述 我个人评分 (满分5星)
猪油 香气浓郁,层次分明,口感酥脆 ★★★★★
植物油 (玉米油/葵花籽油) 口感相对清爽,易得,但香气和酥脆度略逊 ★★★☆☆
黄油 奶香足,但有时会抢了面粉的原味,易焦 ★★★☆☆
混合油 (猪油+植物油) 兼顾香气和清爽度,是一个不错的折中方案 ★★★★☆

我的“小固执”就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只选猪油。那种带着点儿荤香的酥脆,是其它油给不了的。

面团醒好,油酥也备齐了,咱们就可以开始叠层了。把醒好的面团放到案板上,轻轻按压排气,然后擀成长方形的大薄片。要擀得尽量薄,但又不能破皮,这需要点耐心和巧劲。擀好后,均匀地抹上调好的油酥。记住,边缘留一点点空白,这样折叠的时候不容易露馅。撒上一些细盐葱花,如果你喜欢吃辣,还可以撒点辣椒粉

接着就是折叠手法了。我常用的有两种:

1. 三折法:像叠被子一样,把面片的三分之一往中间折叠,另一边再叠过来。折好后,接口处捏紧,再擀成长方形。

2. 四折法:将面片两端向内折叠到中心,形成一个窄长条,再对折一次。这种方法能创造更多的层次。

不管哪种方法,折叠好后都要轻轻擀开,擀成你想要的烤饼大小和厚度。别擀得太死劲,会把层次擀没了。擀好的饼,如果时间允许,再盖上保鲜膜,静置10-15分钟,让面筋放松一下,烤出来的饼会更松软。

最后一步,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火候。我个人最爱用烤箱,但平底锅也能做出不错的味道。

烤箱版

预热烤箱到200°C。把擀好的饼放入铺有烘焙纸的烤盘。为了让烤饼表面更好看,也可以在饼皮上刷一层薄薄的蛋液或者油。烤箱预热好后,将饼放入,先烤个10-12分钟,直到饼身开始膨胀,表面微微发黄。这时可以拿出来翻个面,再烤5-8分钟,直到两面金黄,酥脆感十足。整个过程你会闻到浓郁的面粉和油酥的香气,看着它一点点鼓起来,焦糖化,那种满足感,真是言语难以形容。出炉后,别急着吃,稍微放凉一两分钟,让表皮的酥脆定型,咬下去才能听到那声清脆的“咔嚓”。

平底锅版

如果你没有烤箱,或者想体验更传统的味道,平底锅也是很好的选择。锅里倒一点点油,烧到五成热,放入饼胚。转中小火,盖上锅盖。大概烙个3-4分钟,掀开盖子看看,如果底面金黄了,就翻面,再盖上盖子烙。期间可以反复翻几次,让饼受热均匀。平底锅烙出来的饼,特点是外皮略有嚼劲,内里松软,不像烤箱那样酥到掉渣,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盖盖子能让饼内部产生蒸汽,保持湿润。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心血来潮想做个“创新”的烤饼,把面团里加了点玉米粉,想追求粗粮的健康。结果呢?烤出来的饼硬邦邦的,口感粗糙,一点都不酥。我先生尝了一口,很委婉地表示:“嗯,很有嚼劲……” 从那以后,我就深刻认识到,有些传统,就是最好的创新。

烤饼出炉,最好是趁热吃。撕开来,能看到里面一层层的,葱花和油酥交织在一起,热气腾腾地冒出来,带着面粉独有的清甜和油酥的香浓。咬上一口,外面酥得掉渣,里面又软又韧,带着葱花的微辛和盐的咸香,简直是味蕾的狂欢。无论是早餐配碗粥,还是午餐晚餐配个小菜,它都能完美融入。我有时候偷懒,就着烤饼,随便一碗稀饭,一碟咸菜,都吃得津津有味。那不是因为食物有多么丰盛,而是因为那饼里,有我亲手揉搓的温暖,有我反复琢磨的匠心,还有那些关于家的,关于姥姥的,关于柴米油盐的深情。

说到底,做饭这事儿,到最后拼的不是你有多么高超的技巧,而是你那份对待食材、对待生活的热情和用心。烤饼这东西,看似简单,却能从面粉和水的最原始状态,幻化出最质朴、最能抚慰人心的美味。它提醒我,慢下来,感受指尖面团的温度,倾听油脂在锅中滋滋作响的声音,嗅闻食物由生变熟的奇妙香气。这,大概就是我对烤饼,以及所有家常美食,最深沉的感情寄托吧。

烤饼的做法和配方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