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厨房里,要说有什么是每到盛夏就必须出现,且谁也替代不了的“小野性”,那非荆芥莫属了。提起它,有些人可能还会愣一下,以为是薄荷。嗐,哪能呢!薄荷是清凉,荆芥那可是带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野劲儿,带着点辛,带着点冽,闻着就让人精神一振,吃下去更是把暑气全赶跑了。
我对荆芥的感情,大概是刻在基因里的。小时候,外婆家的院子里就有一小片荆芥,夏天一热,那股子独特的香气就飘满了整个院子。外婆总喜欢在做凉面、凉菜时,随手掐一把最嫩的尖儿,洗净,往里一撒,瞬间就给普普通通的饭菜注入了灵魂。那味道,是童年夏天的专属记忆,也是后来我无论走到哪儿,都念念不忘的“家乡味儿”。
说起来,要用好荆芥,头等大事就是选材。我这人,对食材那叫一个挑剔,绝不将就。买荆芥,得挑那种叶片碧绿、枝干挺拔,带着露珠儿似的新鲜劲儿。用手指轻轻捻一下叶子,那股子清新的、带着点草本的辛辣香气,得是扑面而来,浓郁得好像要钻进鼻腔里。如果叶片发蔫儿,颜色暗淡,或者闻着味道寡淡,那基本就宣告“此荆芥已废”,坚决不能要。我宁可多跑几家店,也得买到“精神头儿”足的荆芥。买回来后,要是不立刻吃,就用湿布包起来,放冰箱保鲜层,尽量两天内吃完,否则那股子精气神儿就散了。
荆芥的吃法,其实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关键在于“怎么用”。它脾气秉性独特,吃的是那股子生香,所以一般不耐高温久煮。我的厨房里,荆芥几乎都是扮演着“画龙点睛”的角色。
一、 凉拌荆芥:大道至简,至味无穷
这是我心里的“荆芥入门款”,也是最能体现其本真风味的吃法。说它简单,其实也讲究个细节。
-
食材准备:
- 新鲜荆芥嫩尖儿:两大把,只取嫩叶和嫩茎,老的梗子果断舍弃。
- 大蒜:三五瓣,看你爱不爱蒜味儿。我一般喜欢多放点,蒜泥的辛辣和荆芥的清冽是绝配。
- 调料:生抽、香醋、白砂糖(一点点,提鲜解腻)、盐、香油、花椒油(画重点!这是我的小秘诀,一点点就能把香气提升一个档次)、干辣椒面(如果爱吃辣,可加)。
-
操作步骤:
- 荆芥摘好后,用流动清水轻柔冲洗。记住,一定要轻柔,荆芥叶子娇贵,大力揉搓会出水,影响口感和香气。洗净后,用甩干器甩干水分,或者铺在厨房纸上自然风干。这一步非常关键,水分过多会稀释调料,让味道大打折扣。
- 大蒜拍扁切末,我偏爱用蒜臼子捣成蒜泥,这样蒜汁能充分释放,比刀切的更有风味。
- 取一个大碗,放入荆芥叶。接着,倒入捣好的蒜泥,以及所有调料:两大勺生抽、一勺半香醋、小半勺白砂糖、适量盐、一勺香油。最关键的是,此时淋上约一茶匙的花椒油,那种麻香能瞬间把荆芥的层次感提起来。如果喜欢辣,可以放半勺干辣椒面,再烧一点热油淋在辣椒面上,激发出辣椒的香味。
- 最后一步,用筷子或者戴着手套的双手,轻轻地、迅速地抓拌均匀。切记,是“抓拌”,不是“揉搓”,目的是让调料均匀附着在荆芥叶上,同时避免荆芥出水变软。拌好后,立马装盘上桌。
这道凉拌荆芥,吃的就是那股子“生猛”的清新。荆芥的微辛、蒜泥的冲、花椒油的麻香、香醋的酸爽,在嘴里交织,每一口都带着夏天的味道。配着白粥或者大鱼大肉,都解腻开胃。
二、 荆芥鸡蛋汤:温润中的清雅
除了凉拌,荆芥和鸡蛋也是一对“神仙眷侣”。这道汤,我通常在家里做一桌菜时,拿来做个清口的汤品。它没有大鱼大肉的油腻,也没有味精鸡精的矫揉造作,只有食材本真的鲜甜和荆芥的清雅。
-
食材准备:
- 嫩荆芥叶:一把。
- 鸡蛋:2-3个。
- 嫩豆腐:半块(选用内酯豆腐或水豆腐,口感更滑)。
- 小葱:一根。
- 调料:盐、白胡椒粉、香油。
-
操作步骤:
- 荆芥叶洗净沥干,豆腐切成小方块。鸡蛋打散,加一点点盐和几滴料酒去腥。
- 锅中烧水,水开后,先放入豆腐块煮滚一分钟,让豆腐内部受热均匀。
- 接着,转小火,将打散的蛋液沿着锅边慢慢淋入,形成漂亮的蛋花。蛋液凝固后,轻轻搅动几下,使蛋花分散。
- 此时,立即关火!这是关键。将洗净的荆芥叶子撒入汤中,凭借汤的余温将其烫软即可。荆芥的香气是挥发性的,久煮则散,关火后放入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风味。
- 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盐和白胡椒粉。出锅前,淋上几滴香油,撒上葱花点缀。
这汤,喝起来温润滑口,豆腐的软嫩、蛋花的细滑,在荆芥那股子若有若无的清香衬托下,显得格外清雅。一口下肚,从胃到心都熨帖了。
三、 荆芥捞面/凉面:夏日王牌主食
要说荆芥在我家餐桌上的“C位”时刻,那非凉面莫属。尤其酷暑难耐的日子,一碗荆芥捞面,足以让人胃口大开,精神百倍。这道面,我做过无数次,每次都有新的感悟,但万变不离其宗,荆芥的灵魂地位不可动摇。
-
食材准备:
- 碱水面或手擀面:筋道一点的口感最佳。
- 荆芥:一大把,叶子要多!
- 黄瓜:一根,切丝。
- 绿豆芽:一小碗,焯水备用。
- 花生米:炸熟或炒熟,压碎。
- 酱汁(灵魂所在!):芝麻酱(两勺,一定要用纯芝麻酱,北方浓郁的那种)、生抽(三勺)、香醋(两勺,醋的酸爽能解腻)、白砂糖(半勺)、盐(适量)、蒜泥(两大勺)、辣椒油(我的自制辣椒油,带着浓郁的糊辣香,是点睛之笔)、花椒油(半茶匙)、少许温水(用来澥芝麻酱)。
-
操作步骤:
- 煮面: 锅中水开后,放入面条,煮到八九分熟,中心还有一点点硬芯最好。立即捞出,过冰水!这一步是让面条劲道爽滑的关键,能迅速锁住面条的Q弹口感,让其不坨不粘。过冰水后,沥干水分,可以拌一点点香油,防止粘连。
- 调酱汁: 芝麻酱先用少量温水充分澥开,搅成顺滑的糊状,没有颗粒。然后加入生抽、香醋、白砂糖、盐、蒜泥、辣椒油、花椒油,搅拌均匀。尝一下味道,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咸淡酸辣。我的秘诀是,这个酱汁要稍微比你平时吃的口味重一点点,因为面条本身没有味道,需要酱汁来“扛”。
- 组装: 取一个大碗,碗底放沥干的面条。旁边码上黄瓜丝、绿豆芽。接着,豪爽地铺上一层荆芥叶,一定要多,这样每一口面都能嚼到荆芥的香。然后,浇上调好的灵魂酱汁,撒上炸花生碎。
吃的时候,用筷子把所有食材和酱汁搅拌均匀。第一次拌的时候,那股子荆芥的清香、芝麻酱的醇厚、蒜泥的辛辣瞬间扑鼻而来,真是绝了!面条裹着浓郁的酱汁,加上黄瓜的清爽、豆芽的脆嫩,再配上荆芥那独一无二的“野味”,每一口都是夏天最极致的享受。我甚至觉得,夏天没有荆芥凉面,那是不完整的。
我有次做了这面,邻居小张来串门,本来没什么胃口,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连说“这荆芥,简直是神来之笔!以前只知道它是调料,没想到能这么出彩!”你看,荆芥就是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荆芥这东西,在我看来,它就是厨房里那一抹最亮眼的翠绿,是味蕾上那份最纯粹的野趣。它不需要太复杂的烹饪技巧,也不需要太昂贵的配料,只需要你用点心去感受它那股子独特的香气,用最简单的方式去激发它的潜力。它就是这样,低调又奢华,平凡又惊艳。
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被夏天的闷热搞得食欲不振,不妨去菜市场寻觅一把最水灵的荆芥回来。相信我,它绝对会给你带来一场难忘的味蕾盛宴,让你家的餐桌也充满那股子清冽、野性、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荆芥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