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面粉发糕的做法大全

面粉发糕的做法大全

说起来,发糕这东西,看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不就是面粉、水、酵母一搅一蒸嘛。可我跟你讲,就这么个“简单”玩意儿,背后藏着的可是一大学问,是你跟面粉、跟时间、跟那股子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较劲儿的本事。我这辈子,也算跟各种面粉打交道几十年了,从最初的蒸出来像个死面疙瘩,到如今邻里都来讨方子,这中间的弯弯绕绕,真能写本书出来。

小时候,我奶奶蒸的发糕,那才叫一绝。不是那种干巴巴、硬邦邦的,而是蒸出来像一朵朵胖乎乎的云彩,表面开着菊花状的裂口,透着股子天然的清甜,入口绵密又带着点韧劲儿,嚼起来还有一丝丝淡淡的麦香。每逢过年过节,她老人家总要蒸上几大笼,蒸汽从锅盖缝里冒出来,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那种甜丝丝、暖烘烘的香气,那是刻在我记忆深处,最温柔的味道。

后来自己进了厨房,也想复刻那份记忆中的美味。结果呢,头几年简直就是一部“发糕血泪史”。不是发不起来,就是发过头了,要么就是湿哒哒一滩,要么硬得能砸核桃。那时候真是气馁,心想这面粉咋就这么不听话呢?直到我开始认真琢磨,才发现,原来这发糕啊,它有自己的脾气,你得顺着它,懂它,才能把它哄得服服帖帖。

我做的发糕,总结起来就一个字:活。什么是活?就是蒸出来看着活泼,吃着生动,带着面粉本身的呼吸感。

面粉的选择,这可是发糕的“骨架”。我试过高筋、低筋,甚至各种混合面粉。

高筋面粉:蒸出来太筋道了,口感会比较硬,不够松软。

低筋面粉:虽然软,但缺乏支撑,容易塌陷,也少了一点嚼劲。

中筋面粉:这是我的心头好!它的蛋白质含量刚刚好,既能提供足够的筋度支撑面团膨胀,又能保证成品松软适口,有弹牙的感觉。市面上普通的面粉袋子,没特别标注的,大多就是中筋。如果实在想有点变化,我会偷偷加一小勺玉米淀粉或者粘米粉进去,这俩玩意儿,前者能让发糕口感更细腻,后者则会带来一种独特的Q弹,但分量绝不能多,多了反而适得其反,会变得硬邦邦的。

酵母,就是发糕的“灵魂”。我偏爱高活性干酵母,用起来方便,效果也稳定。

至于用量,我常年遵循一个大概的比例:每500克面粉,我通常会用到5克左右的酵母。但这个量,夏天可以稍微减一点点,冬天则要稍微多一点。

水温糖量,这是激活酵母的关键。你不能用凉水,那样酵母懒洋洋的,半天不醒;更不能用滚烫的开水,那样直接把酵母给“烫死”了。我习惯用手摸着,感觉温热但不烫手的水(大概35-40摄氏度),倒进小碗里,再撒上酵母,然后加一小勺白砂糖。这糖不是为了增甜,而是酵母的“口粮”,能让它活得更快活。静置个五到十分钟,看着水面浮起一层细密的泡沫,像给牛奶打了个奶泡似的,那说明酵母就活了,精神头儿十足。

接着就是和面了。这跟做馒头包子揉面团可不一样,发糕是面糊。把活好的酵母水慢慢倒入面粉里,边倒边用筷子或者刮刀搅拌。我个人喜欢用手,那种面粉和水在指间慢慢融合的感觉,特别踏实。搅拌到什么程度呢?不是揉,是搅拌!搅拌成那种浓稠但又可以缓慢流动的糊状,提起刮刀,面糊能像瀑布一样连续地往下落,但又不会稀得像水。这时候,你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一些增色添味的玩意儿。比如我,就喜欢提前用温水泡软一把红枣碎葡萄干,洗净沥干水分,在面糊快搅拌均匀的时候加进去,再轻轻搅两下。红枣的清甜、葡萄干的果酸,和面粉本身的麦香一结合,那层次感一下就出来了。

搅拌均匀后,重头戏来了:醒发。这是决定发糕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很多人急吼吼地,想着赶紧蒸。不,你得给它点时间。我通常会用保鲜膜把面糊盆子严严实实地盖好,防止表面干裂,然后找个家里最温暖的地方。夏天可以室温,冬天我会在烤箱里放一碗热水,营造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把面糊放进去。一次醒发大概需要4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不等,时间长短取决于温度。面糊会慢慢膨胀,体积大概变成原来的1.5倍到2倍大,表面冒出很多小气泡,像一张胖嘟嘟、布满小酒窝的脸。用手指轻轻一按,会有种轻盈的弹性,而不是实心的感觉。这就是“发起来”了!

发好之后,我一般不会过度排气,那样会把辛苦发酵出来的气泡都赶跑。只是轻轻地用刮刀从底部往上翻动几下,把一些大的气泡排出去,让面糊变得更均匀,这样蒸出来的发糕孔洞才会更细腻。然后把面糊倒入模具。我喜欢用那种底部铺了油纸的六寸或八寸蛋糕模具,方便脱模。倒入面糊后,轻轻磕几下模具,把面糊表面弄平整。

接下来的二次醒发,有人做,有人不做。我的经验是,如果时间充裕,最好做一下。盖上保鲜膜,再静置个15到20分钟,你会发现面糊又稍微膨胀了一点点,这样蒸出来的发糕会更松软,孔洞更均匀。

上锅蒸。这里又有个小诀窍。我尝试过冷水上锅和热水上锅,各有千秋,但我最终还是偏爱冷水上锅。冷水上锅,随着水温慢慢升高,面糊有一个缓慢受热和继续膨胀的过程,这样蒸出来的发糕组织更细腻,不会因为突然的高温而导致内部结构来不及稳定就凝固,从而出现中间凹陷的情况。

以下是我在不同蒸制方法上的一些经验总结:

蒸制方式 优点 缺点 推荐人群
冷水上锅 发糕膨胀更均匀,组织细腻,不易塌陷。 蒸制时间相对较长。 追求完美口感、新手入门。
热水上锅 蒸制时间短,发糕快速定型。 对面糊发酵程度要求高,容易出现内部组织粗糙或塌陷。 有经验者、追求效率。

所以,我都会选择冷水上锅。大火烧开后转中大火,蒸25-35分钟,具体时间看你发糕的厚度和大小。蒸的时候,记得锅盖上留一点点缝隙,或者垫一根筷子,防止水蒸气滴落在发糕表面,影响美观和口感。

时间到了,别急着掀锅盖!这是个小小的“焖”的艺术。关火后,让发糕在锅里虚蒸3-5分钟,让它有个适应环境、稳定结构的过程,这样可以防止它骤然遇冷而塌陷。等这几分钟过去,掀开锅盖,一股甜丝丝、热腾腾的香气扑面而来,眼前就是那胖嘟嘟、开着漂亮的笑脸的发糕,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拿出来,稍微晾凉一点,趁着余温切块。你会发现,发糕的内部组织是那么的洁白细腻,带着密密麻麻的小气孔,用手轻轻一按,还能感受到那种蓬松的回弹。送入口中,先是那股子自然的清甜,接着是绵密又带着韧劲的口感,再咀嚼几下,还有红枣和葡萄干的清香与微酸,丰富得让人欲罢不能。

这发糕,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食物,它承载着我童年的记忆,也见证了我一次次在厨房里的摸索和成长。每一次成功的发糕,都像是在对我说:“你看,只要用心,简单的面粉也能开出最美的花。”它教会我的,是耐心,是细致,更是对生活那份不懈的追求。这份味道,简单而纯粹,却总能让我的心,安稳而满足。

面粉发糕的做法大全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