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韭菜盒子的做法

韭菜盒子的做法

韭菜盒子的做法

这东西,真是我们家餐桌上的老物件儿了。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什么网红爆款,就是普普通通一把韭菜,几颗鸡蛋,一点面,可每回做,那屋子里的香气,总能把我拉回小时候,我妈在厨房里忙活的身影,还有我们兄妹几个眼巴巴等着出锅的馋样儿。别看就这几个简单的材料,真要做好了,里头门道可不少,不是我吹牛,我这做了小半辈子,也算是摸索出点自己的心得,跟您掰扯掰扯。

先说面皮。这韭菜盒子,皮儿要是硬邦邦的,或者一咬就散,那肯定不行。我呀,就认一个死理儿:必须得烫面! 什么冷水面、半烫面,在我这儿都不对味儿。烫面是什么?就是用滚开的水,一点一点往面粉里倒,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直到面粉都变成那种雪花状的小疙瘩,再稍微凉一下,用手揉成团。用滚水的好处是,它能把面粉里的淀粉给烫熟一部分,这样揉出来的面团筋性没那么大,特别软,好擀,包的时候不容易破,烙出来又软糯又有点嚼劲,放凉了也不发硬。

揉面的时候啊,别怕烫,开始用筷子,稍微凉点就上手,要把它彻底揉匀乎,揉到表面光滑,像婴儿屁股蛋儿似的。揉好了,盖上个湿布或者保鲜膜,让它醒面,至少得半个小时。这叫“松弛”,让面团里的筋性进一步放松,后面擀皮儿才轻松。醒面这步可不能省,性子急做出来的皮子肯定差点意思。

面皮醒着的时候,咱来弄馅儿。馅儿是韭菜盒子的灵魂,灵魂不好,这盒子再漂亮也是白搭。

韭菜,必须得新鲜水灵的,叶子挺括,颜色翠绿。买回来别急着剁,先择干净,洗的时候要仔细,韭菜根那里容易藏泥。洗好了一定要彻底晾干或者甩干水分,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馅儿里水汪汪的,包的时候淌水,烙的时候也容易破皮,口感还不好。我一般是提前洗好铺开晾着,或者用厨房纸一点点擦干。

鸡蛋呢,多来几个。打散了,锅里多放点油,烧热了把蛋液倒进去,用筷子或者锅铲快速地炒成鸡蛋碎,越碎越好,而且要炒得蓬松一点,这样拌进馅儿里才能分布均匀,口感也好。炒好的鸡蛋碎盛出来,放凉。

除了韭菜和鸡蛋,我还会加点提鲜的。干虾米是我的首选,用温水泡软,剁碎了,那股子海里的鲜味儿一进去,整个馅儿的味道立马提升一个档次。有些人喜欢加泡软的粉丝或者木耳,也行,能增加点口感,但我自己偏爱纯粹的韭菜鸡蛋虾米馅儿,觉得这样最能突出韭菜的鲜香。泡粉丝和木耳的水也要沥干哦。

馅儿料都准备好了,开始拌馅儿。这步也有个小诀窍:先把沥干水分的韭菜碎,放进一个大盆里,先用足量的食用油(或者麻油)拌匀,让油把每一粒韭菜碎都包裹住。这一步的目的,就是给韭菜穿上“防弹衣”,锁住里头的水分,等后面放盐了,韭菜就不那么容易出水了。油可以稍微多一点点,但别油汪汪的。

油拌匀了,再把炒好的鸡蛋碎、剁碎的虾米(如果加了粉丝木耳,也这时候放)一股脑儿倒进去。调味料呢,我通常只放和一点点香油。什么时候放盐也很关键!盐一定要等要包之前再放,如果太早放,盐会把韭菜里的水分“杀”出来,前面用油锁水的努力就白费了。放了盐,用筷子轻轻拌匀,尝一下味道,咸淡合适就行。我个人不爱在韭菜馅儿里放太多花椒粉、五香粉之类的,总觉得会盖住韭菜本身的清香,但这个看个人喜好了,喜欢吃麻辣的也可以加点辣椒粉或者花椒油。

馅儿拌好了,面也醒好了,搓成长条,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我的习惯是每个剂子差不多拳头大小,这样包出来的盒子不会太大或太小。把剂子稍微按扁,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面皮。这一步需要点巧劲儿,面皮要擀得均匀,尤其是边缘,要擀薄一点,这样烙出来才不会边缘厚厚的全是面疙瘩。

在面皮的一半放上足量的馅儿,馅儿可以稍微多一点,但别贪心到包不住。然后把另一半面皮翻过来盖上,边缘压实,可以用手指肚一点点压紧,或者用叉子压出花边,既好看又能确保封口严实,烙的时候馅儿不会漏出来。

都包好了,就可以开始烙了。用平底锅或者电饼铛,锅里放油,油量要比平时炒菜稍微多一点,但也不是炸。油烧到六七成热,把包好的韭菜盒子小心地放进去,别放太挤了。中火烙!火太大容易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透,火太小又烙不出那种漂亮的焦黄色,而且时间长了皮子容易干。

一面烙到金黄,鼓起来了,翻个面继续烙。烙的时候可以稍微晃动一下锅,让受热更均匀。大概每面烙个三五分钟,或者看到皮子完全变成诱人的金黄色,鼓鼓囊囊的,感觉里面馅儿也热透了,就可以出锅了。

刚出锅的韭菜盒子,哎哟喂,那个香味儿啊,馋得人直流口水。外皮有点焦香,咬下去是烫面的软糯带着点韧劲,里面的韭菜馅儿是烫的,鲜香扑鼻,鸡蛋的软嫩,虾米的鲜甜,交织在一起,简直是朴实中的美味巅峰。我喜欢配点醋或者蒜泥醋,蘸着吃,那滋味儿,绝了!

这玩意儿,看似简单,每一步都有它的道理。从选材到揉面,从拌馅儿到控火,都是经验的积累。可能第一次做不会太完美,但多试几次,找到自家烤箱的脾气,找到馅儿料的平衡点,慢慢地,你也能做出属于你家味道的韭菜盒子。别怕折腾,厨房的乐趣,不就在于这一点一滴的摸索和进步嘛。

当然,关于韭菜盒子,南北方做法也有些许差异。比如有的地方喜欢用凉水面或者半烫面,烙出来皮子可能更脆一点。馅儿里加不加肉末,也是个“争议”话题。我妈那一辈儿,包括我自己家,都是习惯吃纯素的,顶多放点虾米提鲜。我觉得啊,韭菜本身的味道已经很浓郁了,再加肉末容易串味儿,而且口感会变得比较腻。但这个纯粹是个人喜好,喜欢吃肉的朋友加点肉末也无可厚非,只是我心里最经典的韭菜盒子,就应该是这样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素馅儿。

说到失败,我也经历过。最惨的一次是头天晚上把韭菜剁好拌了盐,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盆里一层绿色的水,馅儿完全废了,软塌塌的没法包,只能扔掉,心疼得不行。从那以后就记住了,韭菜一定要先沥干水分,拌油,盐最后放。还有面没揉好,皮子擀不开,烙的时候一碰就破,馅儿漏得满锅都是,搞得一塌糊涂。这些都是学费,交了才知道下次该注意啥。

所以说啊,别看这几个盒子,里面装的可不只是韭菜和鸡蛋,还有咱对食物的热情,对家的记忆,和那些在厨房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智慧。哪天心血来潮了,不妨也试试我这个方法,保证不让你失望。等你烙出第一个两面金黄、热气腾腾的韭菜盒子时,闻着那股子熟悉的香味儿,你就会明白我说的“家常”和“温暖”,到底是什么滋味了。

韭菜盒子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