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汤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汤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汤,在我心里,那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不像炒菜讲究火候急促、镬气逼人,也不像凉拌菜要的是食材本味和调料的巧妙融合。汤啊,它有自己的脾气,得慢悠悠地来,它要的是时间,是耐心,是把食材里最精华、最温柔的东西一点一点熬出来,最后融进那一锅暖暖的汤水里。

说起来是“汤的做法大全”,可真要写起来,哪有什么绝对的“全”?光是一个萝卜排骨汤,南北做法、各家口味都能炖出几十种花样来。我啊,就是个喜欢在自家厨房里折腾,然后把那些觉得好、觉得暖的法子分享出来的人。不是什么大厨,就是个爱吃爱做的普通煮妇/煮夫,所以接下来说的,都是我的那点儿私藏心得,带着点儿我自己的小执拗,您权当个参考,或者听听故事也行。

先说我最常炖、也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少不了的——骨头汤。最常见的当然是猪排骨汤了。选材这块儿,我跟你说,得用带一点点软骨的肋排或者腔骨。那些纯肉多的反而不如带骨带筋的来得香,骨髓里的鲜味儿,还有软骨炖得酥烂的那点儿胶质感,那才是精华所在。买回家,别急着下锅。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必须得焯水。不是随便冲冲,是冷水下锅,放几片姜,淋一点点料酒(真的就一点点,多了味儿怪),水烧开后,你会看到好多脏东西和浮沫冒上来,血水啊,杂质啊,一股脑儿的。这会儿,火不能小,得让它们充分跑出来。看到锅里翻腾得厉害,浮沫像云一样聚起来,就差不多了。把排骨捞出来,记住,要用温水或者不冷不热的水冲洗干净,把排骨上面附着的浮沫和血水都洗掉。千万别用冷水!用冷水一激,肉就“锁”住了,再炖就不容易酥烂,而且口感会有点发柴。这是我的第一个小坚持,焯水捞出后必须用温水冲洗干净,洗到排骨看着干干净净的为止。

洗好的排骨,就可以正式下锅了。炖骨头汤,我喜欢用砂锅或者厚实的铸铁锅,保温性好,炖出来的汤更醇厚。排骨放进去,然后加水。加水这事儿也有讲究,我的经验是一次加足水。尽量别中途再加水,尤其是加冷水。如果非加不可,也一定要加热水。一次加够的水量,至少要没过排骨一大截,因为炖煮过程中水分会蒸发。水加好了,放几片姜,再扔几颗红枣或者一点枸杞,我有时也放几块去了皮的玉米段或者胡萝卜块,它们能给汤增加一点自然的甜味儿和清新的香气,让汤喝起来不那么腻。

接着就是火候了。先用大火烧开,让锅里的汤水迅速达到沸点。烧开后,立刻转最小最小的火,让它保持微沸状态,就是锅里冒着星星点点的泡,而不是翻腾的滚开。盖上盖子,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排骨汤嘛,怎么也得炖个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越长,骨头里的钙质和鲜味儿就越能溶解到汤里。这期间,你可以在屋子里闻到那股子温暖、醇厚的肉汤香气,光闻着就觉得舒服。炖的过程中,如果还有少量浮沫冒上来,记得用勺子撇掉浮沫,这样炖出来的汤才清澈不浑浊,口感也干净。

什么时候放盐?这是一个很多人问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出锅前再放盐。太早放盐,会让肉里的蛋白质凝固,不容易把味道炖出来,肉质也容易变硬。炖够时间了,关火前几分钟,尝尝味道,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盐调味。有时候,我还会滴几滴香油或者撒点葱花提香。一锅奶白色的、带着食材本身鲜甜的排骨汤就炖好了。抱着碗喝一口,从舌尖暖到胃里,再暖到心里,这滋味儿,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的家常味道。

除了这种慢炖的骨头汤,家里肯定也少不了快手又开胃的汤。比如,番茄鸡蛋汤。这汤简单吧?人人都会做吧?但要做得好喝,也有我的小秘诀。关键就在于番茄的处理。别直接切块扔水里煮。我的做法是:先把番茄炒一炒。锅里放一点油,油温上来后,把切好的番茄块(如果想口感细腻,可以先去皮)放进去,中火慢慢煸炒。炒啊炒,直到番茄变软出汁,甚至炒出一点点像沙一样的感觉,这就是番茄的茄红素和风味充分释放出来了。这时,加水烧开。加水的量看你想喝多少汤。水开后,你会看到汤色已经是漂亮的橙红色了。

水烧开了,调味。加盐、一点点糖(一点糖能很好地平衡番茄的酸味,让味道更柔和鲜美),我有时还会加一点点鸡精或者蘑菇精提鲜,看个人喜好。然后是打鸡蛋。鸡蛋打散后,别急着倒。等锅里的汤再次烧开,转最小的火或者干脆关火,把蛋液沿着锅边画圈淋入。蛋液遇到热汤会迅速凝固成漂亮的蛋花。淋完蛋液,用勺子轻轻推散,撒上葱花或者香菜末,再淋几滴麻油。就这么简单几步,一碗颜色鲜艳、酸甜开胃的番茄鸡蛋汤就好了。它的好处是快,而且那种酸酸甜甜的鲜活气儿,特别能打开食欲,尤其是在你觉得没胃口的时候。

再来聊聊另一种我很喜欢的、介于醇厚和清淡之间的汤——冬瓜排骨汤。这个汤就很适合夏天喝,清热解暑。排骨的处理跟上面一样,焯水,温水洗净。然后跟姜片一起放进砂锅里,加足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但跟纯骨头汤不一样的是,冬瓜要晚点放。排骨先炖一个小时左右,让肉汤的底味儿出来。这时候再把切好的大块冬瓜放进去。冬瓜去皮去瓤,切大块就行,它很容易熟烂,也特别能吸味儿。冬瓜放进去后,继续小火炖,大概再炖个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直到冬瓜变得半透明、软烂。同样是出锅前放盐调味。这汤炖好后,汤色不像纯排骨汤那么奶白,而是比较清澈,冬瓜炖得软软的,吸饱了肉汤的鲜味,吃起来又清爽又好吃。我喜欢在里面加几颗干瑶柱一起炖,那一点点海味能让汤的鲜味儿更上一层楼,这是我的一个小秘密武器。

汤的类型 炖煮时长 主要口感风格 关键技巧/注意点 适合场景 我的个人偏好/小建议
慢炖骨头汤 1.5 – 3 小时 醇厚、滋补 焯水温洗一次加足水小火慢炖 进补、冬季、病后 选带软骨的排骨;加点玉米或红枣;出锅前放盐
快手清汤 10 – 15 分钟 清爽、开胃 煸炒出汁(如番茄)、水开后下料 日常、开胃、没胃口 番茄汤记得加点糖;蛋花汤关火/小火淋蛋液
肉菜结合汤 1 – 2 小时 均衡、家常 肉先炖、蔬菜后加(根据易熟程度) 四季皆宜、日常正餐 冬瓜排骨汤可加瑶柱;莲藕排骨汤要选粉藕。

其实,汤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包容性。你可以往里加各种食材:菌菇、豆腐、各种蔬菜,甚至一些药材,都能炖出不一样的风味和功效。而且,汤不像其他菜那么容易失手,只要食材新鲜,火候和时间掌握得差不多,味道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对我来说,炖汤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闻着汤锅里冒出的热气和香气,看着汤水咕嘟咕嘟地翻滚,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小时候生病了,妈妈总是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加班晚回家,冰箱里总有留的一碗温热的汤。那种暖,不光是物理上的温度,更是家的味道,是被关爱着的感觉。所以,即使现在自己做了家,汤也成了我厨房里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光是为了营养,更多是为了给家人,也给自己,一份踏实和温暖。

所以,别觉得炖汤是件麻烦事。选好材,耐心地按步骤来,哪怕只是最简单的番茄鸡蛋汤,用点心思去炒一炒番茄,去注意淋蛋液的技巧,都能让它变得不一样。至于各种“大全”,那都是别人的总结。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厨房里,找到属于你和家人的那份味道,那个感觉。试试吧,你会爱上这份温暖的。

汤的做法大全家常菜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