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海参的做法家常做法

海参的做法家常做法

海参这东西,提起它,多少人脑子里就蹦出俩字儿——“高级”。再不就是“难弄”。其实我跟你说啊,这些都是外行话。在咱自家厨房里,它就是个滋补又鲜美的食材,一点儿不比炖鸡烧肉金贵到哪儿去。真正难倒人的,从来不是它的“身价”,而是那看似玄乎的“发海参”和“吊味儿”的功夫。今天我就来掰扯掰扯,我家这几十年琢磨出来的、最家常也最趁手的海参做法,保准你听完,觉得这玩意儿跟红烧肉似的,也能轻松端上桌。

先说发海参。这可是海参料理的命脉,发不好,一切白搭。市面上那琳琅满目的海参种类,什么光参、盐干、冻干,咱先不纠结。就拿最常见的北方淡干海参来说吧,我这人有点“老派”,不喜欢速发那种走捷径的法子,总觉得少了点儿韵味,口感也差那么一截。我的原则是:耐心、纯净、无油

头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就是冷水泡发。找一个干净无油的大盆,记住,一定要是无油的!哪怕沾了一丁点儿油星子,海参都会“化”掉。把干海参丢进去,倒入足量的纯净水(自来水也行,但我总觉得纯净水更“温柔”,发出来的海参更纯粹),水量要没过海参好几倍,因为它们会膨胀得特别厉害。然后盖上盖子,直接扔进冰箱冷藏。这第一泡,大概要48小时,中间每12小时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的时候,我都习惯把海参轻轻翻动一下,让它们受水均匀。你会发现,干瘪的海参像睡醒的孩子,开始慢慢舒展开来,身体也逐渐变得柔软。

两天后,海参已经初步变软了。这时候,就要进行煮发了。把泡软的海参连同纯净水一起倒入无油的锅中(再次强调无油!),开大火烧开。水开后转最小火,盖上盖子,焖煮40-60分钟,具体时间看海参的大小和品种,原则是煮到海参用手一掐,感觉软弹不硬芯,但又不能煮烂,像一团棉花。这个“掐”的功夫,得靠经验。通常,我会在煮到40分钟的时候捞出个头最大的海参,用手轻轻捏捏看,如果还比较硬,就继续煮。煮好后,不要掀盖,让海参在锅里自然冷却,焖泡8-12小时。这个过程,是让海参充分吸收水分,也是它身体内部组织彻底舒展的关键。

焖泡结束后,你会发现海参变得更大、更饱满了。这时,把海参捞出来,用剪刀从腹部剪开,去除内部的白色石灰质(这个部位如果没处理干净,吃起来会有硌牙的感觉),以及那条细细的白色内筋。内筋是可以吃的,但有些人觉得它影响口感,所以我通常会剔除。清理干净后,再把海参放入新的纯净水中,继续冰箱冷藏浸泡2-3天,每天至少换水两次。直到海参变得通体透亮,肥厚软糯,用手轻捏富有弹性,这才算真正发到位了。整个过程下来,发好的海参能比干品膨胀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发好的海参,可以分装小袋,冷冻保存,随吃随取。

发海参这事儿,急不得,也容不得半点儿马虎。我曾经就因为急着吃,煮的时候火大了点儿,结果发出来的海参像橡皮筋,嚼不烂。也有过不小心碰了油,整锅海参直接“融化”的惨痛经历。所以,别看步骤多,核心就是“细致”二字。

发好的海参,在我家最常做的,那必然是葱烧海参。这道菜,看似朴素,实则考验功力。它不是用复杂的香料去掩盖海参的原味,而是用浓郁的葱香和酱汁的醇厚,去衬托海参本身那种清雅的鲜味和独特的胶质口感

食材选择

发好的海参:主角嘛,自然要选发得好的,个头均匀,体型饱满的。

大葱:这可是这道菜的灵魂!我只用山东章丘大葱,那种葱白粗壮、葱味浓郁、带着丝丝甜味的,别的葱就是差点儿意思。没有章丘大葱,也得找那种葱白部分很长很粗的。

高汤关键!关键!关键!没有高汤,这菜就少了一半的魂。鸡汤、排骨汤都可以,但一定要是清澈醇厚的那种。我通常会提前用老母鸡和几块筒骨,小火慢炖四个小时以上,熬出那种金黄清澈、胶质感十足的高汤。用浓缩鸡汁或清水的,那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调味料老抽提色,生抽调味,少许蚝油增鲜,冰糖提亮,料酒去腥增香。最后,还有一点点我个人的“秘密武器”——香醋,但不是用来调味的,而是在出锅前点上几滴,那股子醋的香气能让整道菜的鲜味瞬间拔高,却又吃不出醋味来,绝了!

调味料 推荐用量(克/毫升) 作用 备注
老抽 15ml 上色、增加酱香 少量多次,防止颜色过深
生抽 30ml 调味、增加咸鲜味 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蚝油 10g 增鲜、增加复合风味 不宜过多,以免抢味
料酒 20ml 去腥、增香 烹饪初期加入,利于挥发
冰糖 5-8g 提鲜、提亮色泽 少量,让味道更圆润
高汤 400ml 炖煮海参、形成底味 核心,建议用自制高汤
水淀粉(勾芡) 适量 使汤汁浓稠、挂汁均匀 我习惯用玉米淀粉和清水1:2的比例兑开
香醋 3-5滴 提鲜、增香 出锅前点入,不可多,不可久煮

操作步骤

1. 处理大葱:大葱只用葱白部分,切成长约5厘米的段,葱绿部分可以留着做其他菜或者垫盘。这一步是把葱段炸出香味。锅里放宽油(我喜欢用猪油,那股子油香是植物油给不了的),油热后,将葱段放入,用中小火慢慢炸,一直炸到葱段变得金黄焦香,表面微微有点起皱。这期间,那股子浓郁的葱香味会弥漫整个厨房,闻着就舒服。炸好的葱段捞出备用,炸葱的油也别倒掉,留一部分在锅里。

2. 煸炒海参:把发好的海参沥干水分,在刚才炸葱的油里,大火快速煸炒几下。这一步是为了让海参表面微微收紧,同时吸附葱油的香气,也能去除海参自带的一点点腥味。时间不能长,几十秒就行,不然海参容易变硬。

3. 熬制酱汁:将锅中剩余的葱油倒出大部分,只留一点底油。放入炸好的葱段,然后依次加入老抽、生抽、蚝油、料酒、冰糖。小火慢熬,让糖融化,酱汁稍微冒泡,香味出来。这一步是给酱汁打底,让味道充分融合。

4. 海参入味:倒入高汤,把炒过的海参也放进去。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加盖焖煮8-10分钟。这一步是让海参充分吸收酱汁和高汤的鲜味。你得时不时去看看,让海参均匀浸泡在汤汁里。

5. 勾芡收汁:海参焖煮到位后,转大火。把事先调好的水淀粉(我通常是用玉米淀粉加清水,比例大概1:2)少量多次地倒入锅中,边倒边用勺子轻轻推动,直到汤汁变得浓稠油亮,能均匀地挂在海参上。这个“挂汁”的程度很关键,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要那种芡汁透亮,裹着海参晶莹剔透的感觉。

6. 点睛之笔:关火前,沿着锅边淋入几滴香醋。记住,是沿着锅边,让醋的香气随着热气瞬间挥发,而不是直接倒在海参上。这几滴醋,是点睛之笔,它能瞬间提升整道菜的鲜味层次,却又不会有醋味,像个隐藏的魔术师。

这葱烧海参啊,做出来那是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海参入口,不是那种黏糊糊的软,而是带着一点点骨气,轻轻一咬,就断了,内里是那种胶质的丰腴,和着葱油的焦香、酱汁的醇厚,简直是绝配。每次家里来客人,或者逢年过节,我只要端出这盘葱烧海参,那必然是光盘行动的头号目标。我爸尤其喜欢,他总说,我做的这葱烧海参,比外面餐馆里的,还多一股子“家味儿”。

除了葱烧,海参也常用来做海参小米粥。这道菜就简单多了,也更侧重滋补和温润。

海参小米粥

这粥,我通常会在家里有人身体不适,或者老人孩子胃口不好时做。它不像葱烧海参那么浓烈,而是清淡养胃,滋润绵长

1. 熬粥底:选用优质黄小米,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砂锅里放入小米,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直到小米开花,粥体变得粘稠、米油丰富。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时不时搅拌一下,防止糊底。

2. 加入海参:待粥熬得差不多时,将发好的海参切成小丁(我喜欢切成指甲盖大小,方便入口),放入粥中。同时,可以加入几片姜丝,既能提香,又能暖胃。

3. 调味:继续小火熬煮10-15分钟,让海参的胶质和鲜味融入粥中。期间如果觉得太稠,可以加少量热水。最后,只用一点点盐调味,不需要太多花哨的调料,甚至可以不放,只靠海参自身的鲜味和小米的清香。我有时候会加一小勺熬好的高汤,能让粥底更醇厚。

4. 出锅:盛出后,可以根据喜好撒上几颗枸杞,或者淋几滴香油,点缀一点香葱碎。

海参小米粥,是那种看似朴素,却能直抵人心的味道。它的口感温润,海参的软糯和小米的绵密交织在一起,每一口都带着淡淡的鲜甜和谷物的清香。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胃口不好,我先生就给我做了这碗粥。暖暖的一碗下肚,感觉整个身体都被熨帖了,病痛也好像减轻了几分。所以这道粥,对我来说,不单是食物,更是一种被爱和关怀的记忆

有人可能会说,海参发起来麻烦,做起来也讲究。但我觉得啊,厨房里的乐趣,不就在于这些“麻烦”和“讲究”吗?就像人生,越是经历过精心打磨的,才越显得珍贵。海参就是这样,它值得你花时间和心思去对待,当你把一盘晶莹剔透、醇厚鲜香的葱烧海参端上桌,或者一碗热气腾腾、暖胃暖心的海参小米粥送到家人面前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任何外卖和餐馆都给不了的。

所以啊,别再觉得海参是高不可攀的食材了。勇敢地去尝试,去摸索,去享受那个从干瘪到饱满,从无味到鲜美的奇妙旅程。相信我,只要你用心,你的厨房,也能成为海参的美味乐园。

海参的做法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