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椒盐皮皮虾的做法

椒盐皮皮虾的做法

椒盐皮皮虾的做法

哎呀,说起这皮皮虾,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对着一盘刚出锅的椒盐皮皮虾,是又爱又恨的?爱它那一口鲜香酥脆,恨它扎手又费劲,吃完手指头还油光锃亮、香味绕梁三日不散。可即便如此,每年到了它肥美的季节,我总是忍不住要买上几斤,舒舒服服地在家做一顿。在我心里,皮皮虾的众多做法里,论惹味下饭、论口感层次,还得是这椒盐味儿拔得头筹。清蒸白灼虽然能吃个原味儿,可总觉得少了点劲儿,就像白开水少了点糖,总归是清淡了些。

我琢磨椒盐皮皮虾这事儿,可不是一年两年了。从一开始只会跟着网上的方子依葫芦画瓢,到后来慢慢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歪理邪说”,每一步都藏着我的小心思和无数次失败的“学费”。

首先,这虾得选好。 好家伙,这可是决定成败的第一步!你去菜市场或者超市挑的时候,一定要眼尖手快。活蹦乱跳的,那尾巴“嗖”一下就能弹开的,壳色青里透着亮,那种摸起来肉身很饱满的,才是极品。那些死气沉沉的,壳色发暗发白的,就算了吧,做出来口感差远了。我一般喜欢挑那种中等偏大的,太小的肉少剥着没劲儿,太大的有时候壳子会比较硬,虽然肉多,但炸出来可能没那么酥脆。买回家后,记得养一会儿,吐吐脏东西,然后就是要把它洗干净。洗的时候得小心翼翼的,这家伙浑身是刺儿,特别是头部和尾部,扎一下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一般是戴个厚手套,用小刷子把它们周身刷一刷,特别是腹部那些小爪子缝里,很容易藏污纳垢。洗干净后,一定要沥水,越干越好,不然下锅炸的时候容易炸锅,而且影响最终的酥脆度。有条件的话,拿厨房纸一只只稍微擦一擦,或者晾在架子上吹吹风都行。

椒盐,这可是这道菜的灵魂啊! 外面买的椒盐虽然方便,但我跟你说,自己做的,那香气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的配方很简单:花椒食盐,比例大概是1:2或者1:3,看你对花椒麻度的接受程度。我喜欢稍微麻一点的,所以花椒会多放点。先把花椒放无油无水的锅里小火慢慢烘炒,炒到它颜色变深一点点,能闻到浓郁的麻香味,而且用手一捻就碎的程度。记住,火一定不能大,别炒糊了,糊了就发苦了。炒好的花椒放凉,跟食盐一起放进研磨器里(咖啡豆研磨机或者专门的香料研磨机都行),打成细腻的粉末。想要更丰富点,可以稍微加一点点五香粉或者白胡椒粉,但别抢了花椒和盐的风头。现磨现用,那股子带着温度的香气,绝了!多做一点儿,装密封罐里,炒菜、煎肉都能用。

炸之前,皮皮虾需不需要裹粉?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些人喜欢裹一层薄薄的淀粉或者面粉,说这样能锁住水分,炸出来更酥嫩。我试过几次,觉得裹粉虽然能让外壳更完整,但总觉得少了点那种原始的壳子炸到酥脆的直接感。而且裹不好容易糊。所以我的做法是,如果虾沥水沥得非常干,我就不裹粉,直接炸!如果实在觉得有点湿,就扑一层非常非常薄的干淀粉,像给它扑了层粉底一样,抖掉多余的粉。

接下来就是油炸,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也是这道菜能不能“立起来”的关键! 油要舍得放,得能没过大部分虾身。用什么油?一般家里炒菜的植物油就行,玉米油、花生油都行。油温是重中之重!我的经验是,最好双炸!第一次炸,油温不用太高,大概六七成热吧,就是丢一小块东西进去,会冒泡但不会立刻焦黄的那种。把沥干水的皮皮虾分批下锅,别一次放太多,容易让油温降下来,炸出来的虾会吸油,而且不够脆。中小火慢慢炸,炸到皮皮虾变色,身体有点挺直,壳子颜色变深,大概需要个两三分钟吧。捞出来沥油。这时候的虾其实还没达到最佳的酥脆度。

等所有虾都炸了一遍,把油温升高!升高到八九成热,就是油面开始冒青烟,伸手在油上方能感觉到明显的热气扑面而来。然后把之前炸过的皮皮虾倒回去,进行第二次复炸!这次时间很短,十几秒到二十几秒就够了。你就听着锅里那噼里啪啦的声音,看着虾壳颜色迅速变成那种焦黄焦黄的、看起来就很脆的样子。迅速捞出!这一步是为了把虾壳彻底炸酥,让多余的油“吐”出来,吃的时候才能达到那种一咬咔嚓响的效果。

炸好的虾捞出来,厨房纸吸吸油。这时候别急着吃,我们还要炒料。

锅里留一点点炸虾的底油,或者用干净的锅放一点新油。爆香料是另一个灵魂所在! 我的椒盐皮皮虾,蒜末的量一定要大!比平时炒菜多出好几倍!姜末、葱花也不能少。先把姜末、干辣椒段(如果喜欢吃辣的话)丢进去煸炒出香味,然后迅速加入大量的蒜末!这一步要用小火,慢慢把蒜末炒到颜色金黄,闻到浓郁的蒜香味,但千万不能炒糊!糊了就发苦了。有些人喜欢把蒜末炸到焦黄再用,那种也行,但我更喜欢这种小火慢慢炒出来的蒜香,更柔和,更能渗透到虾肉里。等到蒜末炒到你满意的颜色和香味了,加入葱花,快速翻两下。

然后,把炸好的皮皮虾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迅速翻炒,让虾身均匀地沾上蒜末、姜末和葱花。这时候,就轮到我们的自制椒盐登场了!豪气地抓一大把,均匀地撒在皮皮虾上。一边撒一边快速翻炒,让椒盐的热力激发出来,均匀地裹在每一只虾上。动作要快,大概就十几秒,看到椒盐均匀分布了,闻到一股浓郁的椒麻蒜香混合着虾的鲜味直往鼻子里钻,就可以关火出锅了!有些人可能喜欢加点糖或者味精调鲜,我个人觉得,只要虾够新鲜,蒜末够香,自制椒盐够力,这三者结合起来的鲜甜和香味就足够了,无需多余的调料画蛇添足。

出锅!装盘!一盘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椒盐皮皮虾就大功告成了。看着盘子里那些仿佛裹着一层金沙的皮皮虾,听着它们彼此碰撞时发出的那种干脆的声响,口水就开始分泌了。

吃的时候嘛,虽然扎手,但为了这口美味,值了!你可以从尾部下手,或者从腹部相对软的地方撕开。咬下去,首先是壳子的酥脆感,紧接着是椒盐的麻、香、咸味在舌尖炸开,然后是浓郁的蒜香,最后才是虾肉本身的鲜甜和Q弹。多层次的口感和味道在嘴里交织,简直是味蕾的狂欢。一边剥一边吃,虽然狼狈,但绝对过瘾。

想想第一次做这道菜,油温没控制好,炸出来的皮皮虾要么不够脆,要么吸油太多腻得慌;要么就是蒜末炒糊了,整盘都是苦味儿。失败了几次后,我才慢慢悟出了这“双炸”和“小火慢炒蒜末”的精髓。尤其是蒜末,真是越炒越有门道,火大了不行,时间短了香味出不来,得恰到好处才行。还有那椒盐,从买现成的到自己炒花椒磨盐,香气真的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所以你看,一道看似简单的椒盐皮皮虾,里头藏着的是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和经验积累。它不仅仅是一道菜,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关于味道的记忆,关于如何在厨房里琢磨钻研的乐趣。每当做这道菜,我都会想起第一次吃它时的惊艳,想起为了做好它蹲在锅前反复尝试的样子。那种把普通的食材变成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味的成就感,真是无可替代。

为了方便大家对比,我大概总结了一下皮皮虾几种常见做法的特点,特别是对比我钟爱的椒盐法:

做法 主要特点 口感/风味 优点 缺点/适用场景差异
椒盐 油炸 (通常双炸), 蒜末椒盐爆香 酥脆的壳,内里鲜嫩,椒麻蒜香浓郁,惹味。 香味浓郁,口感丰富,非常下饭。 操作相对复杂,用油多,热量高,吃起来有点扎手。
清蒸 原只蒸熟 原汁原味,肉质软嫩鲜甜。 最能体现虾肉本身的鲜味。 口味清淡,没有酥脆感和复合香味。
白灼 沸水加姜葱煮熟 原汁原味,肉质弹牙鲜甜,配蘸料。 操作简单快捷,保留营养。 风味单一,完全依赖蘸料,没有椒盐的层次感。
避风塘 炸熟后与大量炸蒜蓉、面包糠、豆豉等煸炒 极度酥脆,蒜香味浓郁,带豆豉和面包糠的特殊香气。 口感酥脆,香味浓郁。 配料复杂,操作繁琐,风味与经典椒盐有较大差异。

说到底,美食这东西,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自己喜欢、家人朋友喜欢,那就是最好的味道。但这椒盐皮皮虾,在我心里的地位,是别的做法轻易替代不了的。那种扑面而来的香气,那种外壳的酥脆和内里虾肉的弹牙,那种吃到停不下来的快感,只有自己动手做过、吃过,才能真正体会到。下次遇到肥美的皮皮虾,别犹豫了,买回家试试我的这个方法吧!保管你吃一次就爱上!

吃完记得洗手,用点柠檬水泡泡能去掉手上的油和腥味。 🙂

椒盐皮皮虾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