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干锅土豆片家常做法

干锅土豆片家常做法

说起来干锅土豆片,好像是个再家常不过的菜了,谁家都能做,街边小馆也随处可见。可真要做到那股子“够味儿”、“挂汁儿”、“土豆片儿边缘有点焦焦的但里头又面又糯”的境界,哎呀,里头的门道可深着呢。不是我吹牛,外面很多号称干锅的,不是油太大就是没炒出那股灵魂劲儿。

我这人做菜,别的不好说,对待土豆片儿那可是有洁癖的。你们是不是也有同感?土豆这种东西,看着普普通通,但质地差一点儿,或者处理不对,做出来可就天壤之别了。做干锅土豆片,我个人有个雷打不动的偏好——一定要选那种黄皮、淀粉量适中的土豆。那种沙土里长出来的绵土豆当然好吃,但下锅一炒就容易碎成泥;水大皮薄的新土豆呢,又过于脆生,没那个糯劲儿。黄皮的,比如克新、荷兰薯这种,切片后既能炒出焦边,里头又能保持一定的粉糯感,完美!

切土豆片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太薄,太薄一炒就化了;也不能太厚,太厚不容易入味也难炒熟。厚度大概控制在两三毫米,像硬币那么厚吧。切完可不是直接下锅!这是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土豆表面全是淀粉,直接炒肯定粘锅,而且不清爽。所以切好的土豆片,一定要用清水反复冲洗,洗到水完全变清澈,然后再充分沥干水分。有耐心的话,甚至可以平铺开稍微晾一会儿,让表面尽量干爽。这一步太重要了,直接决定了土豆片能不能炒出“挺括”的感觉,而不是湿哒哒、软塌塌的。

接下来,土豆片怎么下锅也是个分水岭。有人喜欢先焯水,觉得省事。焯水虽然能让土豆快熟,但会损失一部分风味,而且那种焯完再炒的土豆,总觉得少了一股子油润的香气。我家里做,为了追求那股子焦香和油香,更喜欢用油来处理。要么就是油稍微多一点,半煎半炸,把土豆片两面都弄得金黄,捞出来备用。要么就是稍微健康点儿,用中小火慢慢地煸炒,把土豆片里的水分炒出去一部分,炒到边缘微微发黄,甚至出现一点点焦痕。这个过程需要点耐心,但炒出来的土豆片,下锅再跟其他料头一起炒的时候,就不容易碎,而且特别容易吸味儿。我通常选择后者,虽然慢点,但油没那么多,吃着罪恶感能小点儿。

再来就是干锅的灵魂——肉和料头了。干锅土豆片用肉,我只认五花肉!肥瘦相间,煸出来的油才香。五花肉要切成薄片,下锅用中小火慢慢地煸炒。煸到什么程度?要把五花肉里的油都煸出来,肉片边缘变得金黄甚至有点焦脆,锅里剩下一汪清亮的猪油。别怕油多,这就是干锅风味的来源!把煸好的五花肉片捞出来(留一点底油在锅里),那猪油香得嘞!

就着用煸出的猪油,先把一把干辣椒段、一把花椒丢进去,小火慢慢炒,炒出那股子麻辣的香味。我这个人吃干锅,对花椒的麻劲儿有点执念,所以花椒我放得比一般人多点。等香味出来了,把切好的姜片、蒜片(蒜要多放点!)也扔进去,炒出蒜香味。哎呀,说到这儿,鼻腔里都能闻到那股混合的香气了。

最重要的调味来了!豆瓣酱!干锅土豆片有没有灵魂,一半看土豆,一半就看豆瓣酱炒得好不好。一定要用那种带点红油的郫县豆瓣酱,剁碎点。把豆瓣酱放进锅里,用中小火慢慢地煸炒,一定要炒!把豆瓣酱里的水分炒干,炒出那种浓郁的酱香味和红油。这个步骤绝不能偷懒,大概要炒个一两分钟,直到锅里的油变成漂亮的红褐色,香味完全散发出来。这就是给整个菜打下了一个又浓又厚的味觉基础。

把之前处理好的土豆片、煸香的五花肉片倒回锅里,火可以稍微开大一点了。快速地翻炒,让土豆片和肉片充分沾上料头的香味和豆瓣酱的颜色。这时候可以加点其他配菜了,我喜欢放点切块的洋葱和青椒,提供一点清新的口感和颜色。洋葱和青椒不用炒太久,断生就行,保留一点脆劲儿。

调味?其实豆瓣酱够好的话,不需要太多别的。加一点点老抽上色,一点点生抽提鲜。我家还喜欢放一小撮白糖,不是为了吃出甜味,而是吊鲜,让整体味道更柔和醇厚。如果觉得不够咸,再加点盐。整个过程都要快速大火翻炒,让锅气上来,让土豆片和配菜表面微微有点焦脆,但内部还是软糯入味的。这个“干锅”的“干”字,就体现在这里,炒到锅里没有多余的水分,食材表面都牢牢地挂上味儿

有时候,为了增加风味层次,我会在出锅前淋一点点锅边醋或者料酒,让那股子蒸汽带着香味扑鼻而来。不过这个看个人喜好,不是必须的。

成品端出来,往小干锅里一倒,下面点个小酒精炉保温。看着那红亮的油色,焦黄的土豆片,翠绿的青椒,金黄的五花肉,听着锅里还冒着星星点点的油泡声,闻着那股子麻辣鲜香、混合着肉香和土豆香的复合味道,还没吃呢,口水已经要流下来了。夹一片土豆,边缘带着微微的焦脆,咬下去是绵密的粉糯,裹满了浓郁的酱汁和辣椒的香气,再夹一片五花肉,带着点焦香和嚼劲儿,一块洋葱或者青椒,解腻又增加口感。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我这干锅土豆片,不是那种清淡养生的路子,它是实打实的重口味、下饭菜。每次做这菜,米饭都得比平时多煮一碗。我家那位平时不怎么夸我厨艺的人,只要一做这菜,肯定得说一句“今儿这土豆片炒得真到位!”孩子呢,最爱挑里头的五花肉和那几片炒得有点焦的土豆片。

其实说到底,家常菜哪有什么绝对的“秘诀”?不过是耐心和对食材的了解罢了。选对土豆,认真洗掉淀粉,舍得用油和火去炒料,尤其是豆瓣酱一定要煸香,土豆片要炒到外焦里糯、充分挂汁,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每个环节都做到位,你家的干锅土豆片,绝对不会输给外面任何一家馆子。

这里顺便对比一下土豆片处理的两种方法,给大家参考下我的个人体验:

处理方法 优点 缺点 干锅土豆片效果评分(满分5分,个人主观)
焯水 熟得快,省油,操作简单 风味稍淡,口感可能偏软,不易炒出焦香 3分
过油/煸炒 香味浓郁,口感丰富(外焦里糯),易挂汁 用油量大(过油),费时(煸炒),需控火 5分

反正我是偏爱过油或煸炒处理土豆片的,为了这口地道的干锅味儿,多花点时间和油也值了。毕竟,自己在家做饭,不就是为了那口外面吃不到、充满自己家味道的踏实和满足吗?这盘干锅土豆片,就是我厨房里最有烟火气的骄傲之一。

干锅土豆片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