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清炒山药的做法

清炒山药的做法

说起清炒山药,你别看它简简单单一道素菜,里头的门道可真不少。我跟你说,这道菜,在咱家餐桌上那可真是雷打不动的“常青树”。为啥?健康、清爽、利落,吃多少都不腻歪。但你可别小瞧它,想炒出一盘晶莹剔透、脆生生,又完全不发黏、不发乌的清炒山药,那还真得有点儿“小心思”,不是随便把山药扔锅里扒拉两下就能行的。

我刚开始学做饭那会儿,也曾在这山药上栽过跟头。削皮时不戴手套,结果手上痒得抓心挠肝,那滋味儿,简直了!再就是炒出来黏糊糊一盘,颜色还泛灰,别说卖相,口感都打折扣。后来啊,那是摸索了多少回,才算是琢磨出点儿自己的“小哲学”和“土办法”。今天,我就把我这些年积攒的“压箱底”心得,掏心掏肺地跟你唠唠。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就是选山药。市面上山药品种可不少,什么铁棍山药、脆山药、毛山药……清炒,我个人经验是,脆山药(也有叫菜山药的)才是首选。那种表皮比较光滑,颜色浅,分量较轻,掰开来看里面水分充足的,就是它了!铁棍山药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它淀粉含量高,更适合煲汤或者做拔丝山药,清炒容易发面,出不来那种清脆的口感。我通常会挑那种笔直、粗细均匀、表面没什么斑点、拿起来沉甸甸的,这样的山药通常都比较新鲜,而且肉质紧实。有时候菜市场阿姨会帮你把断裂的山药拿出来,我反而喜欢买回家自己处理,因为新鲜度能一眼看出来,断口处如果氧化发黄,那可能就不太新鲜了。

山药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处理,这可是整个过程里最容易出错,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第一步,削皮。我的天哪,如果你是第一次做山药,请务必、一定、千万要戴上手套!重要的事说三遍!山药皮和肉之间那层黏液含有植物碱,有些人接触到会奇痒无比,我就是其中之一,那种痒劲儿能把你逼疯。我第一次削山药,因为没经验没戴手套,结果手上痒了三天,差点儿没把手剁了!所以,厨房里备几双一次性手套,是绝对没错的投资。削皮的时候,用削皮器比菜刀省事儿多了,也更安全。尽量削得薄一些,别浪费。

削完皮,立刻、马上、毫不犹豫地把山药扔进加了醋的清水里。这一步,是防止氧化变黑的关键。山药里的多酚氧化酶接触空气后很容易变色,影响卖相。那加醋呢,一来能抑制氧化,二来醋的微酸还能帮助山药保持脆度,一举两得。浸泡的时间不用太长,你接着处理下一步就行。

然后就是切山药。清炒山药,我通常喜欢切成菱形片或者斜刀片。块状的话,不容易炒熟,也影响口感;丝状的话,又容易炒烂,失去脆感。切的时候,记住要厚薄均匀,这样才能保证受热一致,熟的程度也一致,不会出现有的脆有的软的情况。一片一片切,别急。我一般会切个大概一毛钱硬币那么厚,不能太薄,不然一炒就软了,也不能太厚,那样就不脆了。切好的山药片依然留在醋水里泡着。

第三步,也是决定山药口感脆不脆,黏不黏的核心操作:焯水。很多人为了图省事,直接下锅炒,结果就是黏糊糊一盘,吃起来口感全无。所以,锅里烧水,水开后,把泡在醋水里的山药片捞出来,稍微沥一下水,倒入沸水中焯水。这个时间非常关键!一般来说,20-30秒就足够了。水再次沸腾,山药片边缘变得微微透明,捞出来,立刻过凉水。是冰水更好,但如果没冰水,自来水多冲一会儿也行,目的就是迅速降温,锁住脆度,同时进一步洗掉残余的黏液。过完凉水,再把山药沥干,控水。你可以用厨房纸稍微吸一下表面的水,这样炒的时候不容易溅油,也更容易炒出干爽的口感。

好了,食材准备妥当,是时候开火了。

第四步,炒制。我的习惯是热锅冷油。为啥?因为山药不像肉类需要大油爆炒,热锅冷油能让油温慢慢升上去,食材受热更均匀,也更不容易粘锅。锅烧到微微冒烟,倒入适量食用油(我喜欢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味道比较淡,不抢山药的清甜),晃动锅子,让油均匀铺满锅底。

油温上来后,先下姜蒜末爆香。姜蒜在这里是灵魂,它们能够瞬间把山药的鲜味“吊”出来,同时也能很好地去除山药可能带有的生涩味。姜末比蒜末先下锅几秒,因为姜比较耐火,等到蒜末的香味扑鼻而来,但还没变色发焦的时候,立刻把沥干水分的山药片倒入锅中

这里,火候是关键中的关键!一定要大火快炒!清炒山药追求的就是一个“脆”字,如果火不够旺,山药在锅里停留时间过长,水分流失,口感就废了。所以,手要快,快速翻炒。你可以用铲子,也可以稍微颠勺,让山药片均匀受热,每一片都能接触到锅底。你会听到山药在锅里发出“滋啦滋啦”清脆的声音,这就是它在变脆的信号。

翻炒个大概一分钟,山药片已经变得晶莹剔透,边缘微微发黄,这个时候,就可以调味了。清炒山药的调味,我个人是秉持着“少即是多”的原则。只放,足矣。盐要均匀地撒在山药片上,然后继续快速翻炒,让盐分渗透进去。有些朋友喜欢加一点点糖来提鲜,我偶尔也会,但真的是“一点点”,像指甲盖那么大一点点,多了会影响山药本身的清爽。至于鸡精、味精之类的,我个人是坚决不放的!好的食材,本身的味道就够鲜美了,再加那些,反而画蛇添足,会掩盖山药那种天然的、带着淡淡植物香气的甜。

还有些人喜欢加点儿醋,炒成醋溜山药。那又是另一种风味了,跟清炒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我做清炒山药,不放醋。因为山药经过醋水浸泡和快速焯水,脆度已经达到了极致,再加醋反而会破坏它那种纯粹的清甜。而且,我喜欢它那种“素面朝天”的美,不需要过多装饰。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但如果你想吃的是纯粹的清炒山药,就请相信我一回。

整个炒制过程,从山药下锅到出锅,也就两三分钟的事情,不能再久了。山药片变得透明,用筷子夹起一片尝尝,脆生生的,带着点儿微甜,咸度合适,就可以关火,盛盘了。

你看,虽然清炒山药看着朴素,但从选材到处理,再到火候,每一步都有它自己的“脾气”。这些细节,才是决定一道家常菜能否从“能吃”升级到“好吃”的关键。

这道菜,我从小吃到大,现在我的孩子也特别爱吃。它不油腻,没负担,夏天吃着清爽,冬天吃着也暖胃。有时候工作累了,不想折腾那些复杂的菜,就炒一盘清炒山药,再配碗白米饭,一顿饭就这么简单而满足地解决了。对我来说,它不只是一道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返璞归真的选择。厨房里的烟火气,不就是由这些看似普通却蕴含着人间真味的小菜组成的吗?

下次再做清炒山药,你不妨试试我说的这些“小固执”和“土办法”,或许你也会爱上这盘纯粹、清脆、带着点儿倔强的小菜。你做好了,记得告诉我,你的山药有没有脆生生到让你惊喜。

清炒山药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