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发面包子的做法

发面包子的做法

说起发面包子,我跟你讲,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面点,它更像是我家厨房里的一场“慢舞”。从一堆干面粉,到蓬松饱满、热气腾腾的包子,中间需要足够的耐心、一点点经验,还有那么点儿对“面食灵魂”的理解。很多朋友问我,为啥外面买的包子总觉得少点儿啥,自家做的呢,又老是发不好,或者馅儿不香?嘿,这回我就把压箱底的那些“小固执”和“血泪教训”都掏出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

先说面。面团是包子的骨架,也是它的血肉。我常说,面团揉好了,这包子就成功了一大半。我用的是最普通的中筋面粉,没有特别讲究什么牌子,但一定要是看着颜色自然、摸起来细腻的那种。高筋面粉筋度太强,做出来的包子容易硬,口感不软乎;低筋面粉又太软塌,撑不住馅儿。所以,中筋面粉,没错的,就是它。

发面,这学问可大了。我通常是500克面粉配上5克耐高糖酵母,如果你住的地方冷,或者面粉储存时间久了,可以稍微多加0.5克,别多,多了容易有酵母味儿。酵母先用温水化开,手伸进去试一下,大概是体温左右,35-40摄氏度,千万别用滚烫的水,那直接就把酵母“烫死”了,它还怎么工作?温水里可以放一小勺糖,给酵母提供点“口粮”,它会更活跃。等酵母水起了细密的小泡泡,活了,再倒进面粉里。

然后就是揉面了。这揉面是个体力活儿,也是个享受。一开始肯定黏手,别怕,也别急着加干粉。揉面讲究的是“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刚开始那叫一个黏糊,面盆上、手上全是面疙瘩,别气馁。你得把面团从盆里拿出来,放到干净的案板上,开始推揉。用手掌根部向前推,再把面团折叠回来,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就像给面团做“按摩”和“体操”,让里面的面筋慢慢舒展开来,变得有弹性。我通常要揉上15到20分钟,直到面团表面变得非常光滑,摸起来像小婴儿的屁股,软软的,弹弹的,轻轻一按,能缓慢回弹,这就对了。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放到温暖湿润的地方进行第一次醒发。冬天我喜欢把它放进烤箱,旁边放碗热水,创造一个暖烘烘的小环境,大概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面团能发到原来的两倍大,用手指戳一个洞,洞口不回缩也不塌陷,这就证明面团醒发到位了,充满了均匀的蜂窝状气孔。

面粉类型 酵母用量 (克/500克面粉) 温水温度 (摄氏度) 揉面时长 (分钟) 首次醒发时长 (估值)
中筋面粉 5 (可微调0.5) 35-40 15-20 1-1.5小时 (看环境温度)

面团醒发的时候,就是准备馅料的最佳时机。关于馅儿,我家的宗旨是:可以不丰富,但一定要香!我最爱做的是猪肉白菜馅儿。肉的选择,这是大学问。好多人怕肥,只用瘦肉,那做出来的包子馅儿柴得跟木头渣子似的,口感差远了。我告诉你,用三分肥七分瘦的猪前腿肉,或者再豪气点,二肥八瘦的五花肉,剁成肉糜。前腿肉有筋膜,剁出来有嚼劲;五花肉呢,肥肉融化后会给馅儿带来无与伦比的鲜香和汁水,那才是包子的灵魂!剁肉馅儿是个耐心活,比机器绞出来的有灵魂,口感更Q弹。

白菜要先处理一下。切碎后,撒上一点盐,拌匀了让它“杀”水,大概腌个15分钟。这一步非常关键,能把白菜里多余的水分逼出来,这样馅儿才不会稀汤寡水,也更入味。杀出来的水,你可别倒掉!这就是精华。我通常会用手把白菜的水挤出来,挤得干一点,然后把这些带着菜味的“精华水”分几次少量地加到肉馅里,让肉馅充分吸收,这样肉馅会变得更嫩滑,而且自带白菜的清甜。

馅料的调味,这是见真章的时候。肉馅里先放姜末,我爱吃姜,所以放得比较多,去腥提鲜全靠它。然后是生抽、老抽、蚝油、十三香,一点点糖(提鲜),再来一小勺食用油,可以先用葱姜炼个熟油,放凉了再用,那样更香。接着是我的“秘密武器”——花椒水。花椒先用热水泡着,等到水凉透了,把花椒捞出来,这个花椒水就是肉馅变嫩变多汁的关键!它能让肉馅更吸水,而且能压住猪肉本身的腥味。我做肉馅从来不用料酒,就用花椒水,效果好一百倍!把花椒水分几次打进肉馅里,每次都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打到肉馅上劲儿,粘稠发白,用筷子挑起来能感觉到阻力。等到肉馅彻底“喝饱”了水,再把挤干水分的白菜碎、切好的葱花放进去。最后,淋上香油,可以再淋一点加热过的熟油,把馅料封住,避免出水,拌匀。那股香味儿啊,还没包呢,就勾得人直流口水了。

面团发好后,取出来,在案板上撒点干粉,好好地揉搓排气。这一步绝对不能省,不排气,蒸出来的包子面里会有大气泡,不细腻。揉到面团重新变得光滑紧实,搓成长条,切成一个个小剂子。擀皮儿也有讲究,要中间厚,边缘薄,这样包子才不容易露馅儿,而且蒸出来底部也能撑住,不塌陷。我擀面皮速度不快,但我享受那个过程,面团在手里转啊转的,面杖一压一推,一张圆溜溜的皮子就成了。

包包子,这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儿。我以前也包得跟一朵朵“菊花”似的,不好看,后来慢慢练,现在也能包出几个像模像样的了。不过说实话,只要馅儿香,面皮儿软乎,长啥样都不重要,好吃才是王道!包好的包子,一个个摆在铺好湿屉布的蒸屉上,记得留足间距,它们一会儿还要“长大”呢。

接下来是第二次醒发,也叫“醒馒头”。这一步,很多新手容易忽略,但它和第一次醒发同样重要!包好的包子盖上盖子,放进蒸锅里,不用开火,就这么静静地让它再醒发15到20分钟,具体时间看室温和包子的大小。醒发到包子拿起来感觉明显变轻,用手指轻轻按压,表面能缓慢回弹,这就对了。二次醒发能让包子面皮在蒸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继续膨胀,蒸出来才会宣软蓬松,不会死面。

最后就是蒸了。我坚持用冷水上锅。为啥?冷水慢慢加热,能给包子一个循序渐进的受热过程,让面团里的酵母有更多的时间在热气中继续活跃,进一步膨胀,这样蒸出来的包子会更松软,口感更佳。大火烧开,等锅里冒出滚滚热气后,转中大火,根据包子的大小,蒸15到20分钟。我家的包子通常个头比较大,所以一般蒸20分钟。

蒸好后,最最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关火后不要马上开盖! 很多人蒸出来的包子回缩、塌陷,就是因为心急。蒸好后,关火,让包子在锅里焖上5分钟。这个过程,能让锅内外的温度和压强慢慢平衡,避免包子因为骤然遇冷而收缩。我第一次知道这个“秘诀”的时候,简直是醍醐灌顶,从此再也没蒸出过“瘪嘴”包子。

等时间到了,轻轻掀开锅盖,一股混合着面香和肉香的热气扑面而来,白胖胖的包子一个个鼓胀着,仿佛在向你微笑。拿一个出来,撕开薄薄的面皮,里面是丰腴多汁的馅儿,冒着热气。咬上一口,面皮暄软有弹性,肉馅鲜香浓郁,带着白菜的清甜和花椒的麻香,汁水在口中爆开,真是……那感觉,什么山珍海味也比不上这一口自家做的热乎包子。

做包子,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做饭,更像是一种沉淀和享受。它把日子拉长,把厨房填满烟火气。从面粉到包子,看着它们一点点地变化,就像看着生活里的小确幸慢慢生长。有时候也会失败,面没发好,或者馅儿调淡了,但那又怎样呢?失败是成功他妈嘛。下次再来,总能做得更好。而每一次成功,那份成就感,是任何外卖都给不了的。我常说,会做发面包子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耐心,不是吗?

发面包子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