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笋子的做法大全家常

笋子的做法大全家常

说到笋子,我的厨房里似乎总有一席之地,无论寒冬酷暑,它总能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我的餐桌上。这东西,不像那些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的寻常蔬菜,它带着季节的印记,带着山林的野性,每一次剥开它的层层外衣,都像是在拆一份大自然寄来的神秘礼物。尤其是在冬末春初,那股子清冽又带着泥土芬芳的鲜劲儿,简直能把我的馋虫勾得满屋子打转。

在我看来,做笋子,最重要的就是那股子“去涩存鲜”的功夫。无论是春笋还是冬笋,新鲜挖出来的,总带着一丝天然的涩味,这就像美人脸上的薄纱,不揭开,总归差了那么点意思。所以,焯水,这道工序,在我这儿是无论如何不能省的,而且得讲究。

说起焯水,我的“小固执”又犯了。市面上不少食谱会说,水开下锅煮几分钟就行。可我呀,总觉得那样少了点什么。我的秘诀是,焯水的时候,我总喜欢在水里加那么一小撮干花椒,或者干脆用洗米水。花椒的香气能在潜移默化中祛除一些异味,同时又不会抢了笋子本身的鲜甜;而洗米水呢,它的淀粉质能更好地吸附掉笋子里的草酸,让笋子口感更柔和,吃起来也更顺滑。焯水的时间也得拿捏好,大火煮开后转中火,至少再滚上五到八分钟,直到笋片变得略微透明,筷子能轻松扎透为止。捞出来后,立即用凉水冲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笋子的脆嫩,不至于因为余温而变得绵软。你看,这看似简单的几步,里头都是学问,都是经验。

我家吃笋,最隆重的仪式感,莫过于那碗腌笃鲜了。这汤,简直就是为冬笋量身定制的。冬笋肉质比春笋更紧实,鲜味更内敛,炖煮起来不易烂,反倒能把那股子独特的“笋香”慢慢地释放到汤里。要做好一锅地道的腌笃鲜,食材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咸肉,必须是带着皮的五花肉,腌制得恰到好处,既有咸香又不至于死咸;鲜猪肉,我偏爱带皮的五花肉或者猪蹄,肥瘦相间,能炖出奶白色的浓郁汤底;再搭上几块百叶结,吸饱了汤汁的精华,那滋味,绝了。

我做腌笃鲜的步骤也带着我的“私心”。咸肉和鲜肉都要提前焯水,去除血沫和腥味。然后,把切块的咸肉、鲜肉、冬笋块(我喜欢切成滚刀块,更有嚼劲),还有百叶结,一股脑儿扔进砂锅里。水一定要一次性加足,没过所有食材至少两指高。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小火慢炖,至少两小时起步。你不能心急,也不能频繁掀盖子。锅里的汤汁,从清澈到渐渐变得乳白,肉块变得酥烂,冬笋则保持着它特有的清甜和脆感,最后撒上一把小葱花,那香气,简直能把屋顶掀翻。每当我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腌笃鲜,看着家人围坐一团,喝得眉开眼笑,那种幸福感,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这道汤,对我而言,不只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份家的味道。

然而,如果说腌笃鲜是冬笋的温柔与内敛,那油焖笋就是春笋的张扬与灵动了。这道菜,是典型的江浙家常菜,看似简单,实则极考验厨师对火候和调味的把握。做油焖笋,我只用春笋。它比冬笋更嫩,纤维感更弱,清甜味也更明显。春笋买回来,要挑选那些笋衣紧实、底部发白、带有泥土清香的。处理干净后,切成滚刀块或条状,这看个人喜好,我喜欢切成稍大的滚刀块,这样吃起来口感更饱满。

起锅烧油,油量一定要足,比平时炒菜多一倍是起码的。为什么?因为“油焖”二字,精髓就在这“油”上。油热后,下入焯过水的春笋块,开大火,快速煸炒。这一步非常关键,要炒到笋块的边缘略微焦黄,笋子的香气完全被激发出来。然后,转小火,调味。我的调味很简单,生抽、老抽少许(上色用)、冰糖,没了。对,就是冰糖,它能让笋子在烹煮过程中慢慢析出本身的甜味,形成一种独特的“回甘”。冰糖的量要舍得放,但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笋子的量和个人口味调整。然后加入一小碗水,没过笋块即可,盖上锅盖,小火焖煮

这个焖煮的过程,就是等待奇迹发生。笋子在酱汁中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颜色渐渐变得油亮,汁水也在慢慢收浓。等到汤汁变得浓稠,能均匀地裹在每一块笋子上时,就可以大火收汁了。临出锅前,我习惯再淋上几滴麻油,那股子混合着笋香、酱香和麻油香的滋味,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好的油焖笋,每一块都亮晶晶的,入口甜中带咸,咸中透鲜,最后还留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清苦,回味无穷。每次做这道菜,我都会忍不住先偷吃几块,生怕被家人抢光了。

除了这两道看家菜,笋子的玩法还有很多。比如我还会做一道雪菜冬笋肉丝,这道菜讲究一个“快”和“鲜”。冬笋切细丝,肉丝用少许淀粉抓匀,雪菜要选那种咸度适中、发酵得恰到好处的。热锅凉油,先滑炒肉丝至变色捞出,然后爆香姜丝,下冬笋丝煸炒,再加入雪菜,最后把肉丝倒回锅中,大火快速翻炒,调味只需一点点盐和糖,保持雪菜和冬笋的本味。这道菜,胜在清爽开胃,是米饭杀手。

而对于笋干,我也有自己的心得。笋干是鲜笋经过蒸煮、烘烤或日晒而成的,它与鲜笋的口感和风味截然不同。笋干独特的陈年香气和韧性十足的口感,让它成为炖肉的绝配。我家最常做的是笋干烧肉。泡发笋干是个力气活,不是简单泡几个小时就能用的。我一般会提前一天将笋干用温水泡发,中间换几次水。泡软后,还要剪去老根,再焯水两遍甚至三遍,确保彻底去除涩味和杂质,同时让笋干充分吸水,变得肥厚。然后和五花肉一起小火慢炖,笋干吸饱了肉汁的浓郁,肉块也沾染了笋干的独特清香,彼此成就,相得益彰。

笋子类型 主要特点 烹饪偏好/典型菜肴 我的厨房“小固执”
春笋 鲜嫩脆爽,纤维感细,清甜,略带涩味 油焖笋、清炒、煲汤(配角)、腌笃鲜(少量提鲜) 必须大火煸炒再小火焖;冰糖是灵魂;焯水时加花椒。
冬笋 肉质紧实,鲜味浓郁,无明显涩味,耐煮、吸味佳 腌笃鲜(主角)、炖汤、雪菜冬笋肉丝、火锅 削皮后冷水下锅焯水,保持其鲜甜和紧实;搭配咸肉最佳。
笋干 口感韧性十足,香气独特,吸味能力超强,需充分泡发 笋干烧肉、老鸭煲、炖排骨、煲汤 耐心泡发至少24小时,且需多次焯水煮透,确保回软入味。

你看,笋子这东西,它不像白菜豆腐那样温顺,它有自己的脾气,有自己的个性。你得懂它,得花心思去伺候它,它才会把最美好的那一面呈现给你。从选材到处理,从火候到调味,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它不像那些靠重油重辣取胜的菜肴,笋子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层次感的食材,它要求你用心去感受那份清、那份鲜、那份脆。

我常说,做菜就像是跟食材谈恋爱。你越是了解它、尊重它,它就越能给你惊喜。笋子就是我厨房里一个特别的存在,它提醒我,最好的味道往往来自于最朴素的食材,来自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和那份不懈的探求。所以,别再把笋子只当成餐桌上的点缀了,它完全可以成为你家宴上的主角,成为你味蕾记忆里那一道抹不去的“白月光”。下次,当你剥开一支笋子,不妨想想我絮絮叨叨的这些话,或许,你也能做出属于你家独特风味的笋子料理。

笋子的做法大全家常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