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红烧肉的做法家常

红烧肉的做法家常

我这辈子啊,做的菜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道了,要问我最爱哪一口,想来想去,还得是那盘红烧肉。不是外面饭馆里那种为了卖相,甜腻到齁嗓子的妖艳货,也不是那种图省事,酱油一倒囫囵煮一锅的敷衍品。我说的红烧肉,是那种浸润了日子,熬出了滋味,能让你一勺下去,心头立刻熨帖起来的家常味儿。

说起来,这红烧肉真是我家厨房里的“定海神针”。逢年过节,家里总少不了它。以前我妈做,后来我接手,从最初的笨手笨脚,不是炒糖色炒糊了,就是肉烧得太柴,到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把那锅肉煨出个魂来,个中滋味,可真是只有自己才知道。

要做一锅好红烧肉,首先,也是最最要紧的,就是那块 五花肉。这可不能含糊。去菜市场,得找那种肉皮光亮、毛孔细致、肥瘦层次分明、颜色鲜亮的“精品”五花肉。我常去的那家猪肉摊,老板都认得我了,知道我挑剔,每次都给我留最好的那块。肥瘦相间,最好是三层肥两层瘦,甚至是四层肥三层瘦那种,一层皮,一层肥,一层瘦,一层肥,一层瘦,这样的肉,烧出来才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口感才丰富。那些纯瘦的,或者只有一大块白花花的肥膘的,那可不行,入口就不是那个味儿。买回来,肉皮上的残毛用火燎一燎,刮干净,再洗净备用。

肉块怎么切?我偏爱 切成麻将块大小的方块,大约3-4厘米见方。太小了,烧的时候容易散,吃起来不过瘾;太大了,又不容易入味。这个大小刚刚好,能保证每一块肉都充分吸收汤汁,又能保持其完整的形态。

接着是 焯水。这步看着简单,里头可有学问。我从来都是 冷水下锅,把切好的肉块放进锅里,加入足量的冷水,再扔两片姜、一点点料酒。为什么要冷水?因为冷水能让肉里的血沫和杂质慢慢地、彻底地析出来,而不是像热水那样一下子把肉表面的蛋白质烫熟,把脏东西都锁在里面。开大火煮沸,待血沫浮起,用勺子仔细地 撇干净所有浮沫。这一步是确保肉质纯净、汤汁清澈的关键。浮沫撇干净后,再煮个两三分钟,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肉块,沥干备用。这一步很关键,不能用冷水冲,肉会骤冷紧缩,影响口感。

好了,重头戏来了—— 炒糖色。这是红烧肉的灵魂!我用的是 冰糖,绝不用白砂糖。白砂糖甜得太直接,不醇厚,而且颜色也不如冰糖烧出来的那种透亮。取一口干净的锅,锅里不放油,直接倒入适量的冰糖(大概500克肉配30-40克冰糖),开 小火。一定要小火!慢慢地,冰糖会融化成液体,然后开始冒小泡泡,颜色从透明变成淡黄,再到琥珀色,最后变成深焦糖色。这个过程中,要不停地用铲子搅动,观察颜色的变化。我喜欢炒到琥珀偏深一点点的颜色,冒着细密的小泡泡,这时候下肉是最好的。如果炒过头了,变成黑褐色,那就有苦味了,整锅肉就毁了。所以这一步得全神贯注,眼疾手快。

糖色炒好后,立刻倒入沥干水分的五花肉块,快速翻炒。让每一块肉都均匀地裹上糖色,变成诱人的红亮色。接着,把肉推到一边,倒入少许底油,放入 姜片、葱段 (我偏爱大葱的葱白部分,更香)、八角、桂皮、香叶。有人喜欢放花椒,我不大爱,怕它抢了肉的醇香。将这些香料煸炒出香味后,再和肉块一起翻炒均匀。这个 煸炒 过程很重要,能把肉里的多余油脂逼出来,让肉块表面微微焦黄,这样炖煮的时候肉质不易散,吃起来也更香,肥而不腻的秘诀之一就在这里。

煸炒出油后,沿着锅边淋入 料酒,激发出“呲啦”一声的香气。料酒可以多放一点,它能有效地去腥增香。接着倒入 生抽老抽。生抽提鲜,老抽上色。我的比例大概是生抽和老抽各占一半,或者生抽略多一点点,因为我炒的糖色已经足够深了。然后,倒入 足量的热水,注意,一定是热水,不能是冷水!冷水会使肉骤缩,口感发柴。水量要没过肉块,甚至略高一点点,因为后续还要长时间炖煮。

到了焖炖的环节了。大火烧开后,转 最小的火,盖上锅盖,让它慢慢地、悠悠地咕嘟着。这可真是个考验耐心的活儿。我通常会选择用 砂锅 来炖红烧肉,它保温性好,受热均匀,能让肉在稳定的温度下慢慢酥烂入味。这一炖, 至少得一个半小时,甚至更久。我常开玩笑说,红烧肉就是时间的艺术品,你投入多少时间,它就回报你多少滋味。

在炖煮的过程中,你可以去忙别的事,但偶尔还是要回来看看,如果汤汁少了,就再加点热水。我喜欢在炖到一半的时候,往里头扔几颗 鹌鹑蛋,或者几个 提前炸好的鸡蛋。炸过的鸡蛋吸收了红烧肉的汤汁,口感蓬松又入味,比单纯的煮鸡蛋好吃多了。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或者喜欢吃软糯口感的,还可以加点炸过的土豆块或者切得大一点的胡萝卜块,一起吸收肉汁,也别有一番风味。但我个人更偏爱纯粹的红烧肉,顶多加点鹌鹑蛋。

等肉炖到 用筷子轻轻一夹就能断开,颤巍巍的,仿佛要化开一般,就可以准备 大火收汁 了。把火调大,敞着锅盖,让汤汁慢慢变得浓稠。这又是另一个关键时刻,不能走神,得不停地晃动锅子,或者用铲子轻轻推动肉块,防止粘锅。汤汁会从稀薄变得越来越粘稠,最终 油亮亮的,能挂在肉块上,形成一层琥珀色的酱汁。尝一口,这个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再微调一下咸淡,或者加一点点蚝油提鲜。我一般不再加糖了,冰糖的甜味在长时间的炖煮中已经充分释放,和肉的鲜香完美融合。

关于红烧肉的几个常见“纠结”:

纠结点 我的选择/建议 理由
糖色炒糊了怎么办? 果断倒掉重来 宁可浪费一点点糖,也别毁了一整锅肉。焦糖的苦味会渗透到肉里,无法挽回。
用冷水还是热水炖? 必须加热水 冷水会使肉质紧缩发柴,影响口感;热水能保持肉的嫩度,并加速入味。
要不要加醋? 我不加 少量醋可以解腻,但会改变红烧肉醇厚的风味,我更追求纯粹的酱香和肉香融合。
能用高压锅吗? 可以,但风味有差 高压锅能快速软烂,但肉的口感和风味不如砂锅慢炖的醇厚和层次感。时间充裕时,建议慢炖。
能不能放酱油炒糖色? 不建议 酱油是提鲜增色,炒糖色是为了提升甜度和色泽的融合,两者功能不同,分开操作风味更佳。

最后出锅前,撒上一点 葱花 点缀,那盘红烧肉就活色生香地呈现在你面前了。你看它,色泽红亮,油润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肉香、酱香、糖香,混合着淡淡的香料味,让人闻了就垂涎欲滴。夹起一块,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那肥肉在嘴里轻轻一抿就化开了,只留下满嘴的胶质感和肉的醇厚香气;瘦肉则吸饱了汤汁,鲜甜软糯。汁水拌饭,我能吃两大碗!

这红烧肉啊,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承载着家的味道,是记忆里最温暖的印记。我做的红烧肉,可能不是最正宗的上海红烧肉,也不是最经典的毛氏红烧肉,它就是我家的味道,是经过无数次实践和改良,融入了我个人偏好和情感的专属味道。每次看着家人朋友吃得津津有味,听他们夸赞一句“你这红烧肉真好吃”,心里就觉得,所有的耐心和功夫,都值了。这人间烟火气,不就藏在这一勺一勺,一锅一锅的慢炖里嘛。

红烧肉的做法家常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