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空气炸锅烤面包的做法

空气炸锅烤面包的做法

说起来,我对空气炸锅这玩意儿,一开始是有点不屑的。觉得它跟那些“懒人神器”一样,注定要在我家厨房某个角落积灰,终结于一时兴起的新鲜劲儿。毕竟我一个在厨房摸爬滚打十几年的人,家里的传统烤箱、蒸箱、各种锅碗瓢盆加起来能开个小铺子,何必再添个“鸡肋”?结果呢?打脸来得猝不及防。尤其是烤面包这事儿,它给我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让我这个“老古董”也不得不承认,有些新玩意儿,确实有它的妙处。

以前吧,烤个面包,少说也得提前一个小时预热烤箱,温度要精确到个位数,生怕一不小心就外焦里生。而且,像我这种家里人口不多,又偏偏喜欢时不时吃点新鲜出炉面包的人,为了两三个小餐包就开个大烤箱,总觉得有点“杀鸡用牛刀”,成本和精力都划不来。空气炸锅这小妖精,它就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用它烤出来的面包,外壳可以做到非常奇妙的酥脆感,内里又极其柔软,尤其是小分量烘焙,简直是为它量身定制。省时省电,而且因为空间小,热量循环更集中,很多时候甚至比大烤箱更快、更容易上色。

当然了,它也不是没有脾气。空气炸锅的脾气就在于它的受热不均。底部通常受热较弱,顶部和侧面又容易过猛。所以,想要用它烤出完美的、像棉花一样软的小面包,可不是把面团塞进去按个按钮那么简单,这其中可是大有学问,也是我踩了无数坑才摸索出来的“秘籍”。

我们先从面团说起。我的固执在于,既然要吃,那就要吃得讲究,吃得有灵魂。那种现成的冷冻面团?在我看来,那是对烘焙艺术的亵渎,除非是特别紧急的情况,我是绝对不碰的。所以,我分享的这个方子,是从头到尾、一步一步来,但保证你烤出来的面包,会让你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我的空气炸锅“棉花糖”小面包配方】

这个配方是我反复调整过的,兼顾了口感和在空气炸锅里的适应性。

配料 我的“固定”比例 备注
高筋面粉 250克 我个人偏爱金像或者日清的面粉,粉质细腻,吸水性强,做出来的面包组织更Q弹。
温牛奶 150毫升 温度控制在35-40°C,摸起来微温即可。太烫会“杀死”酵母,太凉则酵母不活跃。
细砂糖 30克 不仅增加甜度,还能帮助发酵,让面包上色更漂亮。
干酵母 3克 选用活性好的,我一般用安琪或者燕子牌,别吝啬,酵母是面包的灵魂。
3克 平衡甜味,提香,绝对不能少。
无盐黄油 25克 提前从冰箱取出,室温软化至手指轻按可凹陷,这是后油法的关键。
全蛋液 30克 (约半个鸡蛋) 增加面团的风味和柔软度,也能让面包表面更金黄。

【操作流程,字字珠玑都是经验】

  1. 激活酵母与混合液体:

    先找个大碗,把温牛奶细砂糖干酵母倒进去,用勺子轻轻搅匀。静置个五到十分钟,你会看到液体表面开始冒出细小的泡沫,这说明酵母活了,精神头儿足着呢!这是确保发酵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没冒泡,那你的酵母可能过期了或者水温不对,赶紧换掉重来,别浪费后面功夫。接着,把那半个全蛋液也倒进去,再次搅匀。

  2. 揉面,揉出“手套膜”的艺术:

    高筋面粉混合均匀,然后分批倒入刚才的液体中。一开始用筷子搅拌成絮状,接着上手,直接往死里揉!别怕粘手,这是正常的。面团在最初的阶段会非常黏腻,像个不听话的顽皮孩子。但你得有耐心,持续揉搓,大约揉个10-15分钟,你会发现面团逐渐变得光滑,不再那么黏了。

    这时候,把室温软化的无盐黄油加进去。记住,这是后油法,能让面团更好地吸收黄油,组织更细腻柔软。加了黄油后,面团又会变得黏糊,甚至像散了一样。别慌!继续使劲揉,直到黄油完全被面团吸收,面团重新变得光滑、有弹性。

    怎么判断揉到位了呢?取一小块面团,用手慢慢撑开,如果能撑出非常薄、透明,并且不容易破裂的薄膜,就像手套一样,破洞边缘也很光滑,那就是传说中的“手套膜”了。这个状态,预示着你的面包会有非常好的延展性和蓬松度。揉面,是体力活,也是耐心活,但它是面包柔软的关键,不可省略。我常常一边揉面一边听着老歌,那面团在我手里活泼地跳动,揉出膜的那一刻,就像完成了一件艺术品,成就感爆棚。

  3. 第一次醒发 (基础发酵),温度是关键:

    把揉好的面团滚圆,收口朝下放进一个抹了薄油的大碗里,盖上保鲜膜或者湿布。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进行发酵。我家冬天暖气足,我一般就放暖气旁边。夏天的话,室温就能搞定。如果室温太低,可以把烤箱预热到30°C左右关掉,或者在空气炸锅内胆里稍微预热一下,然后把面团放进去发酵。

    发酵到什么程度呢?用手指蘸一点面粉,轻轻在面团中间戳个洞。如果洞口不回缩也不塌陷,并且面团体积膨胀到原来的2-2.5倍大,那就是发酵到位了。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1.5小时,但具体时间要看环境温度。发酵不足,面包组织会粗糙;发酵过度,会有酸味,烤出来会塌陷,所以观察面团状态比看时间更重要。

  4. 排气与整形,温柔以待:

    发酵好的面团拿出来,轻轻按压排气。记住,一定要温柔,像对待一个胖娃娃一样,不能把内部的细小气泡都挤光了。然后把面团分成若干等份,我通常会分成6-8份,每份约50-60克。

    将每个小面团滚圆,盖上保鲜膜松弛10-15分钟。松弛是为了让面团的筋性得到放松,方便后续整形。

    松弛好后,取一个小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长椭圆形,然后从上往下卷起来,收口处捏紧。也可以直接滚成圆形小餐包。关键是,整形要紧实,这样烤出来的面包才不会有大孔洞。

  5. 第二次醒发 (最后发酵),事关“气质”:

    将整形好的小面团,均匀地摆放在铺了油纸或锡纸的空气炸锅内胆里,注意留出足够的间距,因为它们还会继续膨胀。然后,再次盖上保鲜膜或湿布,进行第二次发酵。

    这次发酵,我常常会把空气炸锅内胆稍微预热到35°C左右,然后关掉,放入面团进行发酵,这样效率会高很多,也更稳定。发酵到面团体积膨胀到原来的1.5-2倍大,用手轻触,感觉面团变得非常轻盈、有弹性,就差不多了。这个阶段的面团,已经初具面包的“气质”了。发酵不足,面包会硬;发酵过度,则会失去支撑力,烤出来容易塌。

  6. 空气炸锅烘烤,火候的艺术与我的“小秘密”:

    发酵完成前5分钟,开始预热空气炸锅。我的经验是,160°C预热5-8分钟

    在面团进入炸锅前,表面刷一层蛋奶液(一小勺蛋黄液+一小勺牛奶搅匀),这样能让面包烤出来颜色更金黄,更诱人。

    将发酵好的面包胚放入预热好的空气炸锅内胆。

    第一次烘烤:150°C,烤8分钟。 此时面包会开始上色。

    我的“秘诀”来了:8分钟后,迅速取出炸篮,在面包表面盖上一层锡纸,这样能防止顶部过快烤焦,而内部还没熟透的情况。然后,将炸篮重新放入。

    第二次烘烤:150°C,再烤10-12分钟。

    在烘烤过程中,尤其是后半段,我会时不时地拉出炸篮看一眼。如果发现底部上色不够,我会小心翼翼地把面包翻个面,或者稍微调整一下位置,确保受热均匀。空气炸锅的脾气就在于此,你得时刻关注它,就像照顾一个生病的家人。

    当面包表面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且按压有弹性,用牙签插入取出没有湿面糊带出,那就大功告成了!

刚出炉的面包,那香味真是绝了!麦子的清香,黄油的浓郁奶香,还有烘烤后特有的焦糖甜味,一股脑儿地钻进鼻腔,让人根本忍不住。趁热掰开,热气腾腾,内部组织像棉花糖一样,一丝一丝的,轻轻一压就弹起来。咬一口,外皮带着空气炸锅特有的微韧酥脆感,内里却是极致的柔软,带着淡淡的奶甜和麦香,那种复杂而又和谐的口感,简直是味蕾的极致享受。

我第一次用空气炸锅烤面包,是前两年,那时候疫情期间在家闷得慌,想捣鼓点新花样。结果,第一次没经验,直接高火烤,烤出来的小面包,顶部黑炭一样,底部还是生的,家里人笑话我“黑暗料理”。我那个不服输的劲儿啊,怎么能就此认输?我开始研究空气炸锅的加热原理,反复调整温度、时间,甚至买了烤箱温度计来测炸锅内部的实际温度。前前后后大概废掉了几十个面团吧,才慢慢摸索出这些门道。当第一次烤出金黄松软、香气扑鼻的小面包时,我女儿放学回家,还没进门就闻到了,冲进厨房抱着我大喊:“妈妈,你太棒了!”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折腾都值了。

现在,这空气炸锅已经成了我家厨房的“常驻将军”,它小巧、高效,成了我日常烘焙小分量的得力助手。有时候,一个人的下午茶,两三个刚出炉的小面包,配一杯热咖啡,就是最简单又最治愈的幸福。烘焙啊,对我来说,不只是制作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它让我学会耐心,学会观察,也让我明白,即使是“懒人神器”,也能在用心的加持下,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所以,别再把你的空气炸锅当摆设了,试试我的这个法子,你会发现,厨房的乐趣,远不止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空气炸锅烤面包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