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煎槐花饼的做法

煎槐花饼的做法

煎槐花饼的做法

一入春,我的心尖儿就开始痒痒。不是为了新出的时装,也不是为了什么远足,而是为了那转瞬即逝的槐花季。每年,只要一瞧见窗外那几棵老槐树上,嫩绿的叶子才刚舒展开,一串串乳白色的花苞就迫不及待地坠了下来,空气里都氤氲着一股子甜丝丝的清香,我就知道,该动手做煎槐花饼了。这饼,可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带着泥土芬芳和季节印记的吃食,一口咬下去,整个春天都仿佛被你囫囵吞下了肚。

我的槐花饼,做法算不上顶复杂,但有些个细枝末节,是万万不能马虎的。说来也怪,这寻常的槐花,一旦入了锅,那股子清香立刻就能被热气逼出来,混合着面粉的醇厚,鸡蛋的鲜亮,最后成就的,便是那金黄焦脆、内里绵软的春日味道。

咱们先说说这槐花的选取。我呀,是坚决不要那些开得白花花的、甚至有点儿泛黄的老花。一定要选那种含苞待放,或者刚开了一两朵,整体还是米粒状,微微有些发绿的嫩槐花。这样的槐花,没有一丝苦涩,只有纯粹的清甜和细嫩。采回来之后,可别着急下锅。得先仔细地把花朵捋下来,把那些不小心混进去的绿叶子、小虫子都挑干净。这一步,我向来耐心得很,因为我知道,少一分细致,就多一分遗憾。然后,用清水轻轻冲洗几遍,洗去浮尘。洗完之后,最关键的一步来了——一定要彻底沥干水分。我通常会铺一层干净的纱布,把洗好的槐花均匀地摊开,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个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甚至更久。有时候心急,就用厨房纸轻轻按压吸水。槐花水分太多,面糊就会稀,煎出来的饼容易塌陷,口感也差远了。

接着,咱们来准备面糊。这也是我个人有点儿“小固执”的地方。坊间有人喜欢用糯米粉,说能增加软糯。也有人喜欢掺入玉米淀粉,说能更酥脆。我呢,更偏爱普通的中筋面粉。我觉得,它更能衬托出槐花本身的清香,不喧宾夺主。而且,面粉和水的比例,鸡蛋的加入,才是决定口感的关键。

这是我常年实践下来,觉得最得我心的配比,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食材 推荐用量(克) 作用
嫩槐花 300-400 主料,提供清香与口感
中筋面粉 150-200 提供饼的骨架与韧性
鸡蛋 2个(大号) 增加鲜亮色泽、软嫩度、粘合力
细盐 3-5 提升整体风味,突出甜感
花椒粉 1-2 我的独家秘诀! 提香解腻,画龙点睛
清水 100-150 调节面糊稠度,视情况增减
食用油 适量 煎制用,增加香气和酥脆度

你看,这里头我特别强调了花椒粉。很多人做槐花饼只放盐,但我第一次尝试加入一点点细磨的、香气浓郁的花椒粉时,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股子麻香,若有似无地缠绕在槐花的清甜里,一下子就把槐花的野趣给勾了出来,还带了点儿若隐若现的解腻感。记住,是一点点,千万不能多,多了就喧宾夺主,变成花椒饼了。

现在,开始制作面糊。取一个大碗,先把中筋面粉倒进去。接着,磕入两个大鸡蛋。鸡蛋可不能省,它是让饼内部蓬松软嫩的功臣,也是让饼皮煎出来颜色金黄、看着就很有食欲的秘密武器。先用筷子把鸡蛋和面粉搅匀,会看到面粉慢慢结块,没关系,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然后,一点点地加入清水。我的习惯是边加边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面糊变得浓稠而顺滑。提起筷子,面糊能连成线,缓缓地滴落,而不是断断续续的,更不是稀得像水一样。这时候,把沥干水分的槐花一股脑儿倒进去,再加入细盐花椒粉。用筷子轻柔地搅拌,让槐花均匀地裹上面糊。这里要强调轻柔二字,搅拌过度面粉会起筋,煎出来的饼就不够软嫩了。搅拌好后,面糊是那种有点儿稠,又不会特别干,槐花们被面糊温柔地包裹着,隐约还能看到它们洁白的身影。

面糊准备好了,就该下锅了。我通常用一个不粘的平底锅。先把锅烧热,然后倒入少量食用油,用厨房纸或刷子把油均匀地涂抹在锅底,让整个锅面都润上油光,但油量一定不能多,薄薄一层即可。油太多,饼会太油腻,还容易煎不脆。待油温升到七八成热,也就是刚冒一点点青烟的时候,转成小火

小火慢煎是这槐花饼好吃的关键!舀一勺面糊,轻轻地倒进锅里,用勺子底部稍微摊开,摊成一个直径大约七八厘米的小圆饼。一次不要放太多,我的锅一般能同时煎三四个。看着它们在锅里滋啦作响,槐花的清香混合着油香,慢慢地弥漫开来,那种感觉,真是熨帖极了。

煎的时候,千万不能心急。要等到饼的边缘开始凝固,颜色变得透明,底部透过面糊能看到诱人的金黄色,用铲子轻轻一推,饼能在锅里晃动起来,这时候,才能小心翼翼地翻面。第一次翻面,总是有点儿紧张刺激,生怕弄散了。翻过来之后,你会看到饼皮呈现出一种漂亮的金黄色,带着细微的焦斑,香气瞬间更浓烈了。继续用小火煎另一面,直到两面都变成金黄,并且按压饼身时,能感觉到它有弹性,内部已经熟透了。整个煎制过程大概需要五到八分钟,根据饼的厚薄和火候而定。

刚出锅的槐花饼,热腾腾的,散发着独特的、带着野趣的清香。我总是忍不住,顾不得烫,用筷子夹一块送进嘴里。外皮酥脆,带着煎烤过的微焦香气,内部却是绵软细嫩,鸡蛋的醇厚和槐花的清甜交织在一起,偶尔还能咬到一点点尚未完全软烂的槐花颗粒,那种咯吱的口感,让整个味蕾都活过来了。最妙的是,那股子若有似无的花椒香,像一阵春风,轻柔地拂过舌尖,把槐花的甜衬托得更加悠长,也让整个饼吃起来一点都不腻。

这槐花饼,对我来说,不单单是填饱肚子的食物,它更是我童年记忆里,奶奶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是我在外求学时,每到春天就魂牵梦萦的那一口家乡味。记得小时候,每到槐花盛开,我就会跟着奶奶去村头采槐花,小小的竹篮子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奶奶总是笑着说:“这可是金贵的,春天里的野味儿。”然后回到家,她便熟练地将槐花揉进面糊里,煎得金黄金黄的。那时候家里穷,能吃上一顿槐花饼,就跟过年一样开心。

后来长大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做法,也吃过饭店里精致的槐花菜肴,但总觉得少了那么一股子朴实无华的烟火气。还是自己亲手做的,带着点儿不完美的粗拙,带着点儿对季节的虔诚,味道才最正宗。

吃这槐花饼,最好是趁热吃。冷了虽然也不错,但那股子酥脆劲儿就弱了许多。通常我会配一碗清淡的小米粥,或者什么都不配,就那么一口气吃上两三块,把春天吃进肚子里。

所以啊,这槐花季,短暂得很,像极了那些美好却易逝的时光。如果你家附近也有槐树,不妨也采一些嫩槐花,跟我一样,试着做一回这煎槐花饼。用最简单的食材,最朴素的烹饪方式,留住这个春天最独特的味道。相信我,当你尝到第一口的时候,你一定会明白,我为什么对它,有如此深厚又执拗的情感。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关于记忆、关于家、关于季节的,一份温情的馈赠。

煎槐花饼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