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大米发糕的家庭的做法

大米发糕的家庭的做法

大米发糕,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可真要做出那种蓬松、软糯、带着米香的滋味,还真不是随便舀两勺米粉、兑点水就能成的。我跟这发糕较劲了十几年,从最初的“硬坨坨”到现在的“蜂窝孔”,中间多少次失败的厨房狼藉,都是我独家秘籍的奠基石。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大米发糕的家庭做法,保证你听完,也能在家鼓捣出那份熨帖心脾的家常味道。

我这人吧,对吃,尤其是家里做的吃食,有点轴。外面再花里胡哨的糕点,总觉得少点什么。大米发糕在我心里,那是妥妥的白月光。它不讲究外表,甚至有点“素”,可那股子纯粹的米香和咀嚼时的韧劲儿,是任何面粉制品都给不了的。很多人总问我,用大米粉是不是就成了?我说啊,那是图省事。真正的大米发糕,得从浸泡生米开始。

你得选米。这米,可不是随便抓一把。我家常年用的是东北大米,那种圆粒的、稍微带点黏性的。南方人可能偏爱晚稻米,或者其他籼米,但切记,糯米是绝对不能多用的,顶多加个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图个Q弹,多了可就黏牙得厉害,口感会大打折扣。我通常会挑那种看起来饱满、颜色半透明的陈米,新鲜的米浆可能味道没那么醇厚。

米选好了,接下来是浸泡。这步至关重要,是米浆细腻与否的敲门砖。我通常会提前一晚,把大约250克的米淘洗干净,然后用足量的清水浸泡。夏天大概8小时,冬天可能得12小时。水要没过米粒至少两指节高。泡到什么程度呢?用指甲掐一下米粒,能轻易掐断,而且断面呈白色半透明状,这就差不多了。泡好的米,你会闻到一股淡淡的、发酵边缘的清香,而不是馊味。如果闻到馊味,那说明泡过头了或者水不够干净,得重新来。

浸泡好的米,沥干水分。现在就是重头戏——打米浆。我用的是家用料理机,虽然不如石磨磨得细腻,但胜在方便。将泡好的米和适量的清水一起倒入料理机。这个水量可得拿捏准了。250克米,我通常会加大概220-250毫升的清水。第一次打的时候,我会先加220毫升,打成粗浆后看看浓稠度,如果太稠,再一点点加水。记住,米浆的最终状态,应该是像稀酸奶一样,流动性好但又有一定的稠度,勺子舀起来能顺畅地滴落,而不是断断续续的。 别怕麻烦,多打一会儿,打得越细腻,发糕的口感就越好。我每次都会打上足足五分钟,中间停几次让机器歇歇,避免过热。打好的米浆,一定要用细筛网过滤一下,去除那些没打碎的小颗粒,这可是让发糕细腻的关键。

接下来是发酵。这是发糕成败的另一大关键。发酵的食材比例,我摸索多年,总结了一个我用着最顺手的:

材料 比例(以250克干米计) 备注
打好的米浆 全部(约470-500克) 从250克干米泡发打成
白砂糖 30-40克 甜度依个人喜好,同时帮助酵母发酵
耐高糖干酵母 3-4克 一定要耐高糖,否则发酵力会受影响。我常用安琪,很稳定。
玉米油/植物油 10克 增加湿润度,让发糕更软。
额外温水 10-15毫升 用于溶解酵母,水温35-40℃,不烫手。

将酵母用那10-15毫升的温水溶解开,静置三五分钟,让它充分活化,表面会冒出细小的泡泡。然后把酵母水、白砂糖、玉米油一起倒入米浆中,用刮刀充分搅拌均匀,直到看不到糖粒,米浆呈现均匀的糊状。

然后就是等待。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第一次发酵。夏天室温就好,冬天我通常会放在烤箱里,开个发酵功能(35℃左右),或者旁边放一碗热水。发酵的时间通常在40分钟到1个半小时不等,具体看温度和酵母活性。米浆发酵好的标志是:体积明显膨大,用勺子舀起,里面充满了细密的蜂窝状气孔,而且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酒酿香气。如果只有几个大泡泡,或者表面发酸,那说明要么发酵不足,要么发酵过度了。发酵过度的话,发糕会有酸味,而且蒸出来容易塌陷。

发酵好后,不要过度搅拌,轻轻用刮刀从底部往上翻动几下,排出一点点大气泡,保留大部分的蜂窝结构。这时候你可以根据喜好加入一些干果,比如红枣碎、葡萄干。我喜欢加点红枣,那股天然的甜香和米香特别搭。

接着就是上锅蒸了。我个人建议用模具,可以是陶瓷碗、耐热玻璃碗,或者硅胶模具。我更偏爱用小点的模具,这样受热均匀,蒸出来的发糕一个个小巧可爱。模具内部要薄薄刷一层油,防粘。将米浆倒入模具中,倒到大概七八分满即可,因为发糕蒸的时候还会膨胀。

现在是关键的一步:冷水上锅还是热水上锅? 我的经验是:冷水上锅,中大火,全程约25-30分钟。 冷水上锅,能给发糕一个缓慢升温的过程,让酵母在蒸气升腾中再“兴奋”一下,形成更细密的组织。如果热水上锅,骤然的高温可能导致发糕表面迅速结皮,内部还没来得及膨胀到位就定型了,容易出现“死面”的情况。

蒸的时候,记得在锅盖上盖一层干净的纱布,或者用一块厨房毛巾把锅盖包起来,防止水蒸气滴落在发糕上,影响美观和口感。大火烧开后,转中大火继续蒸。25分钟后,用牙签插入发糕中心,如果牙签拔出后是干净的,没有湿面糊带出,那就说明熟透了。

刚出锅的发糕,别急着取出来,关火后焖个三五分钟。这一步能让发糕内部结构更稳定,防止塌陷。焖好后取出,稍微放凉一些再脱模。这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个胖嘟嘟、圆滚滚的米发糕,表面微微开裂,露出里面洁白的蜂窝组织,热气腾腾,米香扑鼻。

咬上一口,那软糯、Q弹、带着淡淡米香和甜味的口感,简直是无法言喻的满足。它没有面包的细腻,也没有蛋糕的甜腻,就是那么一种纯粹的、质朴的美味。热的时候吃,软乎乎的,冷了吃,则多了一份嚼劲。我经常在周末的早上蒸上一锅,当早餐,或者下午茶,配一杯清茶,就是最舒服不过的时光。

这大米发糕,从淘米到出锅,每一个环节都藏着我的小心思和经验。可能有人会觉得麻烦,可厨房的乐趣,不就在于这些细枝末节的探索和最终成果的喜悦吗?你做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份糕点,更是一份家常的温暖,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不信你试试,当家人尝到你亲手做的发糕,脸上那满足的笑容,会让你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这滋味,是外面买不来的,独属于你家的味道。

大米发糕的家庭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