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海鲜,我眼睛都亮了,嘴角不自觉就往上翘。这玩意儿吧,吃的就是一个“鲜”字,鲜到极致,啥复杂的调味都是多余。但话说回来,要把那股子海里的鲜味儿,安安稳稳、完完整整地从锅里送进嘴里,里头学问可大着呢。很多人觉得做海鲜难,怕腥、怕老,其实真不是。掌握几个小窍门,比你做个红烧肉省心多了。
我鼓捣海鲜这些年,从最简单的白灼虾到稍微复杂点的蒜蓉开边虾,踩过不少坑,也琢磨出点儿自己的门道。今天不搞什么高大全的菜单,就聊聊几个我心得最深、或者觉得最容易上手也最容易翻车的几个海鲜典型。
头一个,也是我最爱、最能体现海鲜本身品质的——清蒸。清蒸什么?首推鱼。不是所有鱼都适合清蒸啊,得是那种肉质细嫩、本身没什么土腥味儿的。像鲜活的石斑鱼、东星斑、鲈鱼、多宝鱼,那真是清蒸的绝配。挑鱼的时候,眼睛要亮,鳃要红,鱼身摸着有弹性,最好是还在水里游得欢的。买回家赶紧处理,别耽搁。
处理清蒸鱼,去鳞去鳃去内脏是基本功,腹腔里那层黑膜一定得刮干净,那是腥味儿的主要来源之一。关键在于改刀和腌制。我一般喜欢在鱼身两面划几刀,深度到骨头就行,这样受热均匀,也方便入味。腌制?别用什么料酒、姜葱一顿猛搓,破坏鱼本身的鲜甜。我的法子超简单,就是鱼身内外抹一点点盐,肚子里塞几片小黄姜和几段大葱白。稍微放个十来分钟就行,去腥不是靠腌,是靠蒸汽和后续的调料。
蒸鱼的水,必须是大火烧开。水蒸汽足了,鱼放进去才能迅速受热,最大程度锁住水分。蒸鱼的盘子里,底下要垫上葱姜段或者筷子,让蒸汽能在鱼身底下流通,保证受热均匀,也避免鱼肉泡在蒸出来的水里变腥。鱼放进去,盖上锅盖,保持大火。
蒸多长时间?这个真得看鱼的大小和厚度。我有个大概的经验,分享个表格给你参考:
鱼的种类/大小 | 大概重量 (g) | 建议蒸制时间 (水开后算起) |
---|---|---|
鲈鱼/鳜鱼 | 400-600 | 7-9 分钟 |
石斑鱼/东星斑 | 500-800 | 9-12 分钟 |
多宝鱼/个头较大鲈鱼 | 800-1200 | 12-15 分钟 |
记住,这个时间只是参考,具体还得看鱼。我一般蒸到建议时间的中后段,会悄悄揭开锅盖瞄一眼,看鱼眼睛是不是完全凸起发白,鱼肉是不是刚从骨头上剥离开一点点。宁可欠一点,也不能过!蒸过了的鱼肉又老又柴,神仙也救不回来。
鱼蒸好,立刻关火,把盘子里的水倒掉,把原来垫的葱姜也扔掉。重新在鱼身上铺上新的大葱丝和姜丝。这时候,灵魂来了!淋油和淋汁。锅里烧一点点油,油温要烧到冒微烟,滚烫滚烫的。把热油“滋啦”一声淋在鱼身上的葱姜丝上,用热油激出香味儿,那个声音、那个瞬间冒起来的香气,绝了!
淋完油,最后是蒸鱼豉油。超市里各种牌子都有,你可以试试对比一下。我喜欢用李锦记或者海天的高端系列。有些人喜欢直接倒,我有个小“秘诀”:把蒸鱼豉油倒在一个小碗里,加一小撮糖,再加一两片葱姜,上锅稍微蒸个两三分钟或者在小锅里微微烧开,蒸鱼豉油的二次熬制能让它的味道更醇厚柔和,没那么生。这个二次处理过的豉油,均匀地淋在鱼身上。一盘完美的清蒸鱼就成了。肉质鲜嫩,带着葱姜的香气和豉油的鲜甜,简直是享受。
聊完鱼,咱们说说虾吧。虾的做法千千万,但我最常做的还是白灼虾和葱姜炒虾。白灼虾是检验虾新鲜度的终极标准。买鲜活的对虾、基围虾,洗干净。锅里烧水,水里放几片姜、几段葱,一点点料酒,可以再加一小勺盐吊个底味。水烧开后,把虾倒进去,火候要猛。看虾身 Curl 起来,变红,大概几十秒到一两分钟的事儿,赶紧捞出来,放冰水里过凉,这样虾肉更Q弹。白灼虾的蘸料,我喜欢用生抽、一点点醋、麻油,加点蒜末、姜末,喜欢吃辣的弄点小米辣圈。蘸着吃,就是吃虾本身的鲜甜和弹性。
葱姜炒虾/蟹则是另一种风味。这个更家常,也更热闹。锅里放油,油可以稍微多一点点,先把葱段姜片下锅煸炒出香味儿,要炒到葱姜边缘有点焦黄。然后把处理好的虾或者切块的蟹下锅,旺火快速翻炒,炒到虾蟹变色。沿着锅边淋一圈料酒,盖上锅盖焖个几十秒,让酒的香气吃进去,挥发掉腥味。然后开盖,加盐、糖、一点点生抽调味。爱吃重口味的可以加点蚝油。最后大火收汁,或者勾个薄芡,让汤汁裹在虾蟹上。这个火候也很关键,虾蟹很好熟,变色后别炒太久,否则肉就柴了。葱姜的香气,配上虾蟹本身的鲜甜,很下饭。
对了,还有个事儿得唠叨两句,很多人做海鲜喜欢放很多蒜,尤其是什么蒜蓉粉丝扇贝啊、蒜蓉开边虾啊。蒜蓉是好吃,能增香,但记住,蒜蓉要么用油炸成金黄色再用,要么就生熟蒜蓉混合用。只用生蒜蓉的话,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一股不太好的刺激性味道。我一般是三分之二的蒜蓉用油炸香,三分之一用生蒜蓉,然后两者混合,加点盐、糖、生抽、蚝油、热油拌匀,再铺在海鲜上蒸或者烤。那个蒜蓉的香味才叫到位,既有生蒜的辛辣,又有炸蒜的醇厚。
再说说贝类,像花甲、蛤蜊、青口啥的。这玩意儿便宜又好吃,就是吐沙最烦人。买回来放水里,水里加点盐,再滴几滴食用油,油能在水面形成一层薄膜,隔绝空气,贝类以为自己在沙子里就会拼命吐沙。或者放一块铁进去,也能促使它们吐沙。吐沙时间要给够,最好是半天甚至更长,中途换几次水。
炒贝类也简单,锅里放油,爆香葱姜蒜干辣椒(如果你吃辣),把吐好沙的贝类倒进去,大火翻炒。淋一圈料酒,加点生抽、糖。看贝壳一个个开口,基本就熟了。没开口的,扔掉!别硬吃。开口的贝类肉质饱满鲜嫩,带着汤汁一起吃,太满足了。如果你做蒜蓉粉丝扇贝或者蒸蛤蜊,也是看开口了就赶紧出锅,别恋战。
说到底,做海鲜,拼的不是厨艺多高超,是食材的新鲜度,是对火候的精准把握,还有就是愿意花心思在处理细节上,比如去腥、吐沙、改刀。别怕失败,我头一回清蒸鱼,蒸出来那叫一个腥,肉也老,简直没法吃。慢慢摸索,慢慢请教,慢慢看,就越来越顺手了。
海鲜这东西,我觉得它特别有灵气。你用心待它,它就回报你最极致的鲜甜。你敷衍了事,它也立马甩脸子给你看,又腥又柴,分分钟教你做人。厨房里的人生,不也大抵如此嘛?用心去感受食材,去琢磨温度和时间,你就能从里面收获大大的满足。下次去菜场看见活蹦乱跳的海鲜,别犹豫了,买点回家,试试看吧!你会发现,其实你也可以把那股子大海的味道,原汁原味地搬上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