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炸酱面的做法

炸酱面的做法

说起炸酱面,哎哟喂,那可不是随便什么面条拌点酱的事儿,在我心里,那跟家、跟念想儿、跟一辈子的味道都挂钩呢。尤其是在外头漂了这些年,吃过馆子里的,也吃过号称“老北京”的,但总觉得少点什么劲儿。到头来,还是得自己撸起袖子,在那厨房里捣鼓,才能找回那个魂儿。炸酱面的魂儿在哪儿?当然是那个酱啊!面条再好,码子再全,酱不对,一切都是白搭。

我做炸酱面啊,从不讲究什么快手方便。这东西,你得给它时间,给它耐心,就像熬日子似的,慢火细炖,才能熬出那个酽、那个香、那个回甘。我家的方子,是自己一点点琢磨出来的,融合了家里老人的影子,也有我这些年瞎折腾的心得。可能不正宗,可能不符合所有人的口味,但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

先说这肉。我试过纯瘦肉,出来的酱发柴;试过梅花肉,是嫩,但总觉得少了点油润。最后还是回到老路子,得用五花肉!而且是带皮的,肥瘦相间的那种。肥肉能熬出油,让酱更香,瘦肉提供口感,皮嘛,切得小小的,煸干了有点嚼头,更添层次。这五花肉啊,买回来不能马上切,最好放冰箱冷冻半小时到一小时,稍微硬一点点,就好切多了。切成差不多指甲盖大小的小丁,别太大也别太小,太大会腻,太小会化在酱里找不着肉感。

然后是酱。这是灵魂中的灵魂。光用一种酱肯定不行。我个人是干黄酱甜面酱混着用。干黄酱是底子,提供那种醇厚的、发酵过的豆香,甚至带点微苦的后味,这是炸酱面的根;甜面酱是调和剂,带来甜味和油润,让酱更顺滑不发干,颜色也更油亮。这两种酱的比例嘛,没有绝对的数字,得看你买的酱的品牌和咸度、甜度。但我大概的比例是干黄酱多一些,甜面酱少一些,比如2份干黄酱配1份甜面酱。买干黄酱,我喜欢那种颜色偏深,闻起来有股厚重豆香味儿的。买回来,一定要用一点温水甚至黄酒澥开,稀稠度就像浓稠的酸奶那样。别直接坨坨地下锅,那样容易炒不匀,也容易糊。甜面酱就不用澥了。

酱和肉都准备好了,就可以开火了。锅里多放点油,平时炒菜的两倍吧,甚至更多点,炸酱面嘛,就是要油!油热了,先把五花肉丁倒进去,煸炒!这个煸炒很关键,要中小火慢慢煸,把五花肉里的油都煸出来,煸到肉丁的边缘有点发黄,甚至有点焦焦的,锅里只剩下透明的猪油。煸出来的油越多越好,这油带着肉香,是酱香的基石。煸好了,把肉丁捞出来,锅里留下煸出的猪油。

用煸肉剩下的猪油,中小火,爆香点葱姜末。量可以稍微大点,葱姜能去腥增香。葱姜末煸出香味儿后,就把澥好的干黄酱倒进去,立刻转最小的火,用铲子不停地推炒。这个阶段绝对不能偷懒,也不能急,酱特别容易糊底,一糊就毁了。推炒个三五分钟,让干黄酱的豆香充分释放出来。然后把甜面酱倒进去,继续推炒。两种酱融合在一起,颜色会慢慢变深,质地也会变得更细腻油润。

炒酱是个体力活,也是个需要耐心的活。小火慢慢炒,炒个七八分钟,感觉酱已经炒透了,没有生酱味儿了,就把之前煸好的肉丁倒回去。跟酱一块儿炒。炒匀了之后,我的“小心思”来了——我会沿着锅边淋一圈黄酒或者料酒。黄酒的加入能让酱的香味儿更复杂醇厚,高温下酒精挥发,带走一些酱的刺激味道。炒匀,然后就进入最关键的“熬”的阶段了。把火调到最小最小,让锅里的酱处于那种“咕嘟咕嘟”冒小泡的状态,盖上锅盖,慢慢地熬。这一步,至少要20分钟,甚至半小时。中间要时不时地打开锅盖,用铲子贴着锅底翻动几下,防止糊锅。你会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酱的颜色越来越深,质地越来越油亮,锅里的油和酱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乳化融合在一起,变得油汪汪的。那股酱香啊,会慢慢地弥漫开来,从厨房飘到客厅,飘到屋子的每个角落,闻着就让人踏实。

熬到差不多了,尝一点点味道。这时候酱应该非常咸,因为还没加糖调味。根据你的口味,加点。糖不仅仅是增加甜味,它还能提鲜,让酱的口感更醇厚,化解一部分咸味。加多少糖,完全看个人喜好,我喜欢加一两勺,有点微甜的回甘就好。搅匀,继续小火熬几分钟,让糖融化。最后,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步骤,关火前,再淋入一点热油,或者说直接在酱面上浇一层滚烫的熟油。这个“激”出来的香味儿,和最后的油亮效果,太棒了。这层油还能稍微起到点隔绝空气的作用,让酱更耐放。

熬好的炸酱,应该是酱色红亮、油汪汪的,肉丁软烂,闻着一股浓郁的酱香夹杂着肉香和葱姜香。放凉了,酱会更稠,味道也会更沉淀。一次可以多做点,放冰箱,吃的时候挖几勺出来热一下就行,跟老坛酸菜似的,越放越香。

酱做好了,面条也不能含糊。炸酱面吃的就是那个劲道。机切面里,我喜欢那种稍微粗一点的扁面,或者直接去市场买手擀面。家里有时间,自己擀一碗手擀面那更是美事儿。面条要宽水下锅,水一定要多,烧开后下面条,边煮边用筷子搅散,别让面条粘连。煮到没有硬芯了,但还带着点Q弹的劲道,立刻捞出来,过不过凉水看个人喜好,我有时候过,有时候不过,看心情和天气。过凉水更爽滑,不过凉水面汤可以兑酱,更香。

码子,就是配菜,在我看来也是炸酱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酱是灵魂,但码子提供了清爽和层次,让一碗面不至于单调。最经典的码子是黄瓜丝豆芽(焯水)、心里美萝卜丝(有点甜脆微辣,绝配)、大白菜心丝、焯水的豌豆、切得细细的葱白丁。这些码子五颜六色,堆在面上,看着就有食欲。洗干净,切细丝,有些需要焯水,有些生吃就好。

吃的时候,碗里盛上煮好的面条,舀一大勺热乎的炸酱盖在面上,再把准备好的各种码子一样放一点,围着面条码一圈,看着就漂亮。吃之前,得用筷子从底往上,把酱、面、码子彻底拌匀!让每一根面条都均匀地裹上油亮的酱,夹带着各种爽脆的码子。

头一口下去,哎呀妈呀!那感觉,怎么形容呢?有酱的浓郁醇厚,有肉丁的扎实油香,有黄瓜萝卜的清爽爽脆,有葱白的辛香,所有味道交织在一起,在嘴里炸开,又顺着面条滑下肚。你会觉得,这才叫过日子,这才叫吃饭!有时候吃得满头大汗,筷子却停不下来,再配上一瓣生蒜,一口面一口蒜,那叫一个地道,那叫一个舒坦!

我有个朋友,做炸酱面喜欢往酱里放鸡蛋碎或者豆干丁,说增加蛋白质和口感。我试过,嗯,也能吃,但我总觉得有点抢了肉丁和酱本身的风头。炸酱面啊,主角就是那个酱和肉,其他的都是配角,是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所以我的炸酱里,就只有肉丁和酱,顶多加点葱姜末。简单点,反而更能突出酱的本味。

也听过有些地方的做法,是把蔬菜(比如土豆丁、豆角丁什么的)直接跟酱一起熬。这大概是偏南方的做法吧?北方嘛,码子基本都是单独准备的,吃的时候再拌进去。我个人还是偏爱分开的码子,那种冷热、软硬、干湿、浓淡的对比,拌在一起吃起来特别有层次感。

做炸酱面,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做一道菜,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回溯。那股子酱香,带着童年的记忆,带着家里的味道。每次做一大锅,能吃好几顿,看着那一罐子油亮的酱,心里就特满足、特踏实。饿的时候,挖两勺,煮碗面,再随便切点黄瓜丝,简单快速,但满足感爆棚。这就是家常菜的魅力吧,不一定有多么华丽,但它最懂你的胃,也最能抚慰你的心。所以啊,别嫌麻烦,自己试试做一回吧,你会爱上厨房里飘出炸酱香的那种感觉的。真的,跟你在外面吃到的,绝对不一样。

炸酱面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