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提拉米苏的做法

提拉米苏的做法

说起来提拉米苏这东西,我真是又爱又恨。爱它那一口下去,咖啡、可可、奶酪和那么一丁点酒香混合在一起,缠绵悱恻又带着一丝清苦的绝妙滋味;恨的是,想做好它,真的得花点心思,不像看着那么简单。外面卖的很多,要么甜到齁人,要么只有奶油味没层次,要么手指饼干泡得稀烂,像吃一口湿纸巾。所以啊,想吃点像样的,还是得自己动手。

我做提拉米苏,跟网上那些“零失败”、“新手友好”的版本可能有点不一样,我有点自己的“老一套”和偏执。比如,我从来不用淡奶油,也尽量不加吉利丁。总觉得,正宗的马斯卡彭奶酪本身就足够细腻醇厚,加了淡奶油虽然能让体积更大、口感更轻盈一点,但总觉得冲淡了马斯卡彭那种独有的、带点微酸的新鲜奶酪风味。吉利丁就更不用说了,那是让东西凝固的,提拉米苏的魅力就在于它那种像云朵一样绵密、半固态、入口即化的质地,用吉利丁就完全失去了这个灵魂。我宁可它稍微没那么挺括,也不能牺牲口感。

先说咖啡液吧,这玩意儿是基底,重要得很。别用什么速溶咖啡,那味儿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我喜欢用意式浓缩,豆子要新鲜烘焙的,现磨现煮。没有意式咖啡机?那就用法压壶或者摩卡壶,出来的咖啡液要浓郁,颜色深邃,咖啡因和油脂都得有。煮好后,一定要彻底放凉!热乎乎的咖啡液会把手指饼干烫烂。往咖啡液里加什么酒?经典的当然是马萨拉酒(Marsala wine),但这个不容易买到。我试过朗姆酒、白兰地,甚至意大利的Amaretto杏仁酒,风味都不一样。我最喜欢用的是比较好的朗姆酒,或者用白兰地,因为它们自带的香气跟咖啡和可可搭起来特别和谐,而且酒精本身能提升风味层次。加多少?看个人喜好,我通常是咖啡液和酒的比例大约在 5:1 到 6:1 之间,酒味太浓会压过咖啡香和奶酪香,太淡又没意思。这个可以自己尝尝调整,尝的时候别像喝水一样,抿一小口,感受一下它的香气和苦甜度。

接下来是奶酪糊,这是整个提拉米苏的心脏!你需要:

主要成分 推荐用量 (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我的选择/偏好 为什么这么选
马斯卡彭奶酪 500g 好一点的意大利品牌,比如Galbani或者President 质地更细腻、奶香味纯正、微酸度恰到好处。室温放置半小时左右再用,更好操作。
蛋黄 4-6个 (看蛋黄大小) 新鲜、最好是可生食的无菌蛋 这是风味和浓稠度的重要来源。
蛋白 2-3个 (对应蛋黄数量,或者不用蛋白) 同上,要完全分离干净,不能带一丝蛋黄 打发后能让奶酪糊更轻盈。但我有时会少用蛋白,甚至不用,追求更厚重醇郁的口感。
细砂糖 70-100g (按个人喜甜度调整) 细砂糖 溶解快,不容易产生颗粒感。
咖啡酒或白兰地 10-20ml (可不加或增加用量) 跟咖啡液里用一样的酒,或者用Kahlúa等咖啡力娇酒 增加风味复杂度和酒精香气。

做奶酪糊的过程,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步骤,这可是经过几次失败总结出来的:

  1. 蛋黄加热打发:这一步是我的“私房秘诀”之一。把蛋黄和大约一半的细砂糖倒进一个干净的不锈钢盆里。然后坐到一个装了温水(大概60-70°C)的锅上,注意,是温水,不是沸水!水面不要碰到盆底。用手动打蛋器或电动打蛋器(低速开始),一边加热一边不停地搅打。你会看到蛋黄的颜色慢慢从鲜黄变成淡黄色,然后越来越浓稠,体积也会膨胀一点点。这个过程是给蛋黄隔水加热并充分乳化,一方面能杀灭可能的细菌,吃起来更安心,另一方面能让蛋黄和糖完全融合,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细腻的蛋黄糊,这是整个奶油体顺滑的关键。搅到提起打蛋器,蛋黄糊像缎带一样缓慢落下,不会立刻消失在盆里,就差不多了。把盆移开,继续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打发,直到蛋黄糊彻底冷却,颜色变得更浅,体积更蓬松,像打发好的蛋黄酱一样。这时候可以加入那一点酒(如果加的话),搅匀。
  2. 处理马斯卡彭:马斯卡彭奶酪用刮刀或者打蛋器(低速)稍微搅打一下,让它顺滑,没有结块。不要过度搅打,马斯卡彭打久了容易油水分离。
  3. 混合:将打发好的蛋黄糊分两次加入马斯卡彭奶酪中。用刮刀或者打蛋器(非常低速!)以切拌或者翻拌的方式,轻轻地把它们混合均匀。一定不能粗暴搅拌,也不能画圈,那样容易让马斯卡彭的质地变粗。混合到颜色均匀,没有奶酪颗粒和蛋黄糊的纹路就行,不需要过度搅拌。
  4. 蛋白打发(可选):如果你决定加蛋白,就把蛋白和剩下的细砂糖倒进一个非常非常干净、无水无油的盆里。加几滴柠檬汁或白醋能帮助稳定。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打发,直到提起打蛋头,蛋白能形成一个硬挺的小尖角(干性发泡)。
  5. 最终混合(可选):把打发好的蛋白分两次加入奶酪蛋黄糊中。同样用刮刀轻轻地翻拌。像折叠被子一样,从底部往上翻,直到蛋白霜和奶酪糊混合均匀,呈现出轻盈又细腻的状态。动作一定要轻柔快速,避免蛋白消泡。

手指饼干的选择也很重要。一定要用意大利那种质地比较疏松、容易吸水的Savoiardi手指饼干。那种像饼干一样硬的、密度大的手指饼干不行,它吸水慢,或者压根吸不透,做出来口感会很糟糕。

组装就简单了。找一个合适的容器,玻璃方盘或者深一点的碗都可以。取一块手指饼干,在完全冷却的咖啡酒液里快速浸泡,两面都沾到咖啡液就行,大概也就每面停留个两三秒钟。千万不能泡久了!泡久了就烂了,没法操作,也影响口感。把浸泡好的手指饼干铺满容器底部。然后铺一层厚厚的奶酪糊,要均匀。再铺一层快速浸泡好的手指饼干。最后一层铺上剩下的奶酪糊,表面尽量刮平整。

全部组装好之后,这是最煎熬的环节——冷藏!提拉米苏不是做好了马上就能吃的,它需要时间让各种风味融合,让手指饼干充分吸收咖啡液变得湿润但又不失形状,让奶酪糊变得更加凝固。我一般会盖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至少6个小时,最好是过夜。真的,多等几个小时,风味会提升一个档次,你会发现咖啡的苦、酒的醇、可可的香、奶酪的甜润和微酸,完美地交织在一起,那种感觉,啧啧!

吃之前,最后一步,撒上无糖纯可可粉。别用那种冲饮的甜可可粉!一定要用烘焙用的无糖纯可可粉,我喜欢用法芙娜或者可可百利这种品质好的。用细网筛均匀地撒在表面,形成一层细密的绒毛感。撒的时候,深呼吸,感受一下那股浓郁的纯可可香气,那是提拉米苏画龙点睛的一笔。

我第一次做提拉米苏,信心满满,结果蛋黄没打发到位,奶酪也没跟蛋黄糊混合好,出来的奶油体有点油水分离,而且手指饼干泡得太久,拿出来的时候就碎了。成品嘛,勉强能吃,但完全没有那种“入口即化”的丝滑感,像在吃加了咖啡的豆腐渣拌湿饼干。那次失败让我特别沮丧,但也让我明白了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后来不断调整,才有了现在这个我特别满意的版本。

提拉米苏这东西,有时候就像生活,看着美好诱人,但要真做好,得有耐心,有方法,还得经历几次小小的“失败”,才能最终尝到那份苦中带甜、层次丰富的美好。切一块出来,用勺子舀着吃,第一口是可可粉的微苦和干涩,紧接着是咖啡酒浸润的湿润手指饼干,再往下是绵密醇厚的奶酪糊……那种层层递进的口感和风味,真的会上瘾。一个悠闲的下午,或者忙碌一天后的夜晚,就着一杯清茶或者另一杯咖啡,挖一勺自己做的提拉米苏,嗯,所有的小辛苦都值了。

提拉米苏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