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玉米烙的做法

玉米烙的做法

你知道吗,其实玉米烙这东西,看着平平无奇,街边小摊儿上也常有卖的,但要我说啊,真正的、勾魂儿的玉米烙,跟那种随便搅合一下油里一扔的,简直天差地别。它藏着不少小讲究,都是我在厨房里摸索了好些年,失败过无数回才悟出来的。在我家,这可不是个可有可无的点心,那是能唤起人胃口,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的“小太阳”。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没那么好,能吃上甜点心是件挺奢侈的事儿。我妈手巧,变着法儿用家里现成的食材做点零嘴儿。玉米烙就是那时候学会的,用的还是那种老玉米,硬邦邦的,得先煮软了再弄。现在条件好了,食材方便,可那份惦记和满足感,一直没变。每次做,闻着那股子暖暖的甜玉米味儿,心里就特别熨帖。

很多人做玉米烙,上来就是一碗玉米粒,倒点面粉,打个蛋,搅吧搅吧就下锅了。出来的东西呢?不是散得一塌糊涂,就是中间软趴趴像没熟透的面疙瘩,边儿上还焦黑。那怎么行!要我说,玉米烙的灵魂,一个是玉米本身,另一个就是那个“烙”字——得有型有款,外层要透着那种炸过又煎过的金黄,入口先是咔嚓一声脆响,然后是带着韧劲儿的软糯,最后才是玉米粒在嘴里爆开的清甜。这个口感层次,缺一不可。

所以,选材和面糊是第一道坎。玉米呢,我个人强烈推荐用新鲜甜玉米。那种冰柜里的速冻玉米粒,或者罐头玉米,虽然方便,可它的甜是单薄的,少了新鲜玉米那种带着水分的、自然的清香。剥玉米粒也是个技术活,直接用刀贴着玉米棒子往下削,会把玉米粒硬邦邦的胚芽部分也削下来,影响口感。我的办法是,先把玉米煮或者蒸个三五分钟,让它有点软度,然后用刀从中间切开,再掰着把玉米粒弄下来。这样下来的玉米粒是完整的,而且不容易带上玉米棒子硬的那一层。当然,实在图省事儿用罐头也不是不行,但记得沥干水分,而且最好是那种甜玉米罐头,别用咸的或者奶油玉米。

面粉的选择,这是我的独家秘诀了!别光用普通面粉(中筋面粉)。只用普通常规面粉,出来的玉米烙会偏软,不够筋道,冷却后容易塌。想要那种Q弹又带点韧劲的口感,糯米粉(glutinous rice flour)必须得有!我一般是普通面粉和糯米粉按照 1:1 的比例来配,再加一点点玉米淀粉(大概是两种粉总量十分之一的量),玉米淀粉能增加外层的酥脆感。这个配比可不是随便来的,多一点糯米粉就太黏牙,少一点又不够Q。糖的量嘛,看你的玉米有多甜了。如果是甜玉米,少放点糖提味儿就好,大概是面粉总量的10%左右。如果玉米不够甜,或者你嗜甜,可以稍微多放点,但别多得离谱,变成甜得齁人了。

然后是液体和蛋。一个中等大小的蛋就够了,多了蛋味太重。液体可以用牛奶,比用水做出来要奶香味浓郁一些,颜色也好看。牛奶的量要慢慢加,先加蛋液,然后分次加牛奶,一边加一边搅拌。面糊的浓稠度特别关键,它不能太稀像面糊汤,也不能太稠像干面团。搅好的面糊应该是那种,你用勺子舀起来,它不是“哗”地一下流下去,而是有点缓慢、带着阻力地、像浓稠的酸奶一样滴落。记住这个状态!太稀了,下锅容易散,而且不厚实没口感;太稠了,摊不开,中间不容易熟,口感也会比较硬。

玉米粒啥时候放呢?我是等面糊差不多搅好、没有干粉疙瘩了,再把沥干水的玉米粒倒进去,轻轻拌匀。别使劲儿搅,破坏玉米粒。让每一颗玉米粒都均匀地裹上面糊,但又不是被面糊“淹没”的状态。

接下来就是下锅“烙”了。火候是另一个大魔王!我的锅子,用的是那种不粘平底锅,好控制。锅热了之后,倒油,油量不能太少,得比平时炒菜的油量要多一些,至少能铺满锅底,并且让面糊下锅后边儿上能稍微“炸”一下。但也不是要深炸啊,理解这个度。等油烧到五六成热,就是手放锅上方能感觉到明显热气,扔一小滴面糊进去能立刻滋滋冒小泡但不会立刻变色那种。

然后就可以把拌好的玉米面糊小心地倒进去,用勺子或者锅铲轻轻地把它摊开,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圆饼。这个厚度我很看重,大概在 0.8 到 1 厘米的样子。太薄了不容易有那种软糯的内里,太厚了边儿还没焦中间还没熟。摊好后,立刻转中小火!切记切记!大火只会让外面瞬间变色甚至烧焦,里面还是生的。中小火就是要给它时间,让热量慢慢渗透进去,把糯米粉和面粉的生粉味儿彻底烫熟,让玉米的甜味儿烤出来。

煎的过程,别手痒老是去动它。就让它安安静静地待着。你会看到饼的边缘慢慢变得有点透明,然后开始凝固,底下的颜色也从小范围的金黄逐渐扩散。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五到八分钟,具体看你的饼有多厚、火有多大。判断啥时候翻面?一是看边缘大部分都已经凝固,颜色开始变深;二是用锅铲轻轻推一下饼的边缘,如果它能轻松滑动,说明底部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焦壳,就可以翻面了。翻面的时候要小心,可以用两个锅铲配合,或者一个大号锅铲,迅速利落地翻过来。

翻过来后,再煎五到八分钟,直到两面都呈现出漂亮的金黄色,甚至有点焦糖色斑点,用锅铲轻轻按压饼的中间,感觉是比较实在、有弹性,而不是软塌塌的,说明里面也熟透了。如果感觉颜色够了但里面可能还没熟透,可以盖上锅盖用最小火焖一两分钟,利用蒸汽把内部完全蒸熟,但要注意别焖久了,会把外面的脆皮焖软。

煎好的玉米烙,直接用锅铲铲出来,放在吸油纸上稍微沥一下油。刚出锅的时候是最好吃的,外酥内糯,热气腾腾的。切开来,你会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金黄色玉米粒被奶白色的糯米面糊包裹着,特别有食欲。

有些人喜欢搭配炼乳,甜上加甜,小孩儿尤其爱。我嘛,更喜欢吃原味的,或者蘸一点点海盐,那种咸甜的碰撞反而更能突出玉米的清甜。

这么多年下来,光是这个玉米烙,我就试过加不同的东西。加了点奶酪碎?融化了也不错,多了一股奶香。加了葱花?变成咸口的玉米饼,也好吃,但就不是我心里那个甜丝丝软糯糯的“烙”了。所以最后还是回归了最经典的配方。

总结一下我的心得:

食材: 新鲜甜玉米是首选,其次是优质罐头玉米,但一定要沥干水。

粉类: 普通面粉、糯米粉 1:1,加少量玉米淀粉提升脆度。

面糊: 浓稠度像酸奶,不能太稀或太稠。

火候: 下锅时油温五六成热,下饼后立刻转中小火慢煎,是确保外酥内糯的关键。

油量: 比平时炒菜多,能让饼边缘有点炸的效果。

厚度: 0.8-1厘米,保证内外都熟透且口感层次丰富。

喏,你看,这么简单一个玉米烙,里头藏着这么多门道儿呢。厨房嘛,不就是这样,一点点琢磨,一点点尝试,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做出让人心心念念的味道来。每次看家人朋友吃我做的玉米烙,眯着眼睛一脸满足的样子,就觉得忙活这一阵子,值了。特别是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牙口不太好的,这种外酥内软的东西,又香又好消化,他们爱吃,我就更开心。

对了,关于用什么粉,我专门整理了个小表格,你可以看看不同粉类做出来的玉米烙口感差异:

粉类组合 主要口感特点 适合偏好 注意事项
只用普通面粉(中筋) 质地较软,有点像厚煎饼 喜欢绵软口感的 冷却后容易变硬或塌陷,缺乏韧性
普通面粉 + 玉米淀粉 外层比只用普通常规面粉要脆 喜欢脆皮感但对内里要求不高 内里依然偏软,缺乏糯米的韧劲和回弹感
普通面粉 + 糯米粉 外酥内软糯,有嚼劲回弹 喜欢Q弹有层次口感的 我的首选,糯米粉比例需控制好,否则太黏
普通面粉 + 糯米粉 + 玉米淀粉 外层更酥脆,内里软糯有嚼劲 喜欢酥脆和软糯结合的 玉米淀粉量不宜多,以免影响整体柔软度

所以呀,下次做玉米烙,别再随便应付了,试试我的方法,从选玉米到控制火候,都走点心,保准你也能做出那个让人惊艳的、带着家常温暖的小饼来。

玉米烙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