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煎饼的做法和配方

煎饼的做法和配方

煎饼的做法和配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外面买的煎饼,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不是说不好吃,就是少了点自己心里的那个味儿,那个劲儿。可能是街边儿的鏊子自带烟火气,那种大火快烙、面糊在高温下滋啦一声瞬间定型的豪迈,家里的小平底锅是模仿不来的。可这并不能阻挡我折腾的心。你想啊,下个雨天,或者懒得出门的周末,突然馋那口儿了,怎么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虽然不能百分百还原,但做出来的,是属于自己家、带着自己体温和心意的家常煎饼,那感觉完全不一样。

说起煎饼,种类可多了。山东的那个大煎饼,硬硬脆脆的,卷大葱就很好吃。我做的这个,更偏向天津卫的那个感觉,软中带韧,里面要加薄脆,或者油条也行,灵魂都在那一口酥脆里头。这个版本啊,做起来其实不难,但要做好,里头可藏着不少小玄机

面糊是基础,也是决定成败的第一步。很多人直接用普通面粉兑水,也能做,但总觉得差点什么劲儿。我的秘方是掺点别的粉进去。最初我也瞎试,玉米面儿、荞麦面儿都试过,后来发现,加点绿豆面小米面是真香!绿豆面自带一股清香,让饼皮吃起来不那么死板;小米面呢,提供一点点细腻的沙口感和颜色。

我的面糊配比大概是这样的(这个可以根据自家口味微调):

粉类 大约比例 (体积比) 说明
普通面粉 2份 提供韧性,容易操作
绿豆面 1份 增加风味,清香,饼皮不容易粘牙
小米面 0.5份 增加风味和颜色,让饼皮更细腻
玉米淀粉/红薯淀粉 少量 (约0.1份) 增加一点点滑度和脆边效果,可省略或替换

别看是体积比,用厨房秤称会更准。普通面粉 200克,绿豆面 100克,小米面 50克,玉米淀粉 10克这样子。然后就是加水,水和粉的比例大约是 1.5:1 到 1.8:1。这个没有绝对,得看你用的面粉吸水性,还有你想要的饼皮厚薄。和面糊的时候,一定要一点一点加水,同时用筷子或者蛋抽不停地搅,搅到没有干粉,面糊细腻顺滑,提起来能像酸奶一样缓缓流下来,但又不是水嗒嗒那种稀。我一般搅好后,会滴几滴食用油进去,再搅匀,据说能让饼皮更软滑。然后盖上保鲜膜,静置个至少半小时,最好能放冰箱里醒发一两个小时。醒发后的面糊,筋性会舒展,烙出来的饼更劲道。这是让饼皮不粘、不破的关键一步!

酱料是煎饼的灵魂!外面摊子上的酱,总感觉有种特别的香味,问人家也说不清,或者用了什么我买不到的原料。但我自己在家摸索出了一个我觉得不错的配方,特别复合,有甜有咸有辣,还有一种发酵后的醇厚。

我的灵魂酱料搭配

以一次做小半碗酱为例:

甜面酱:3大勺。选个品牌的,别太稀就行。这是基底,提供甜味和酱香。

黄豆酱:1大勺。或者海鲜酱也可以,能增加一点点咸鲜和豆子的颗粒感。

腐乳:半块到一块。就是红色的那种腐乳,拿勺子压碎。这个!这个是提味儿的秘密武器!它能带来一种独特的发酵香气和微微的奶酪感(虽然不是奶酪),让酱汁瞬间提升好几个层次。

辣椒酱:根据自己能吃辣的程度加。我喜欢加一勺老干妈或者自制油泼辣子,有香味的辣更过瘾。

蚝油:半勺。提鲜。

糖:一小撮。中和咸味,提亮甜味。

水或者稀释:如果酱太浓稠,可以加一点点温水或者刚才和面糊剩下的水稀释一下,刷起来更均匀。

把这些东西放一起,搅啊搅,搅到完全混合均匀,尝尝味道,根据自己的喜好再调整甜咸辣度。这个酱料,一次可以多做点放冰箱,拌面、蘸菜都好吃。

薄脆,这个是精髓!没有薄脆的煎饼,是没有灵魂的。外面卖的薄脆,炸得金黄酥脆,咬一口咔嚓咔嚓响。自己在家做薄脆也行,就是切饺子皮或者馄饨皮炸,或者买现成的春卷皮切块炸。我个人是比较懒啦,一般会去超市买那种炸好的薄脆,或者前一天晚上炸点小油条放着。当然,炸油条难度高,而且要用很多油,不划算。最方便还是买或自己炸薄脆。炸薄脆也很简单,面皮切菱形,油温六七成热下锅,炸到金黄浮起,捞出来沥油,放凉就脆了。炸的时候要注意别炸焦了,会发苦。薄脆的脆度是决定煎饼口感层次的关键,少了它,整个煎饼就像泄了气一样。

其他配料就常规了:鸡蛋是必不可少的,葱花香菜末是点睛之笔,一定要新鲜的!我还会加点儿切碎的榨菜,增加点咸脆的口感,特别搭。有的人喜欢加火腿肠或者午餐肉,这个就看个人喜好了,我是觉得加了有点破坏煎饼本身的味道,但家里小孩儿喜欢吃,偶尔也会给他们加一点点。

好了,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摊饼了!这是最见技术,也是最有趣的一步。

找一个不粘的平底锅,或者铸铁锅也行,就是要够平,火候要均匀稳定。先开中小火,锅子稍微预热一下,不用太热,冒一点点烟就行。然后舀一勺面糊,从锅中心开始,用一个T形的木刮板或者随便什么平底的东西(我用的是一个蛋糕刮板)快速地、画圈地把面糊摊开。这一步讲究的就是快、准、稳。面糊倒下去会瞬间凝固一点,得赶紧摊,不然就成厚疙瘩了。摊多大,就看你的锅有多大。摊得越薄越好,但也要保证不破。第一次摊不好是正常的,多试几次就有手感了。我刚开始摊的时候,摊出来的饼那叫一个惨烈,有的地方薄得透光,有的地方厚得跟饺子皮似的,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破洞,别提多打击人了。但熟能生巧,慢慢就掌握了节奏和力道。

面糊摊好后,让它在中中小火恒温下慢慢凝固,饼皮边缘会自己翘起来一点。这时候,敲一个鸡蛋进去,用刮板或者勺子背面把蛋黄蛋清搅散,均匀地铺在饼皮上。蛋液很快就会凝固。撒上切好的葱花香菜末。如果想加榨菜什么的,也可以这时候撒上去。

等蛋液完全凝固,饼皮底部也烙得差不多金黄了,用铲子轻轻铲一下边缘,确认饼皮不粘锅了。把饼翻个面。煎另一面其实主要是为了让葱花香菜的香味更好地融入饼皮。这一面不用烙太久,几十秒就好。

然后把饼再翻回来,有鸡蛋葱花香菜的那面朝上。这时候,拿出你刚才调好的灵魂酱料,用小刷子均匀地刷酱。喜欢味道重就多刷点,喜欢清淡就少刷点。别刷到边缘去,容易糊锅。

酱刷好,把炸好的薄脆或者油条放在饼皮一侧靠中间的位置。我喜欢放两片薄脆,叠在一起,这样一口咬下去,薄脆的层次感才够。然后把饼从有薄脆的那一侧叠起来,折过来,再对折一次,或者卷起来也行。看你喜欢哪种方式。

用铲子再轻轻压一压,让饼皮和里面的薄脆稍微贴合一下。然后就可以出锅了!

刚出锅的煎饼,热腾腾的,拿着都烫手。饼皮是那种软中带韧的口感,带着谷物的香气,蛋香、葱香、香菜香一股脑儿地往鼻子里钻。咬下去!“咔嚓”一声!那是薄脆断裂的清脆响声!酱汁的甜咸辣鲜瞬间在嘴里炸开,混着榨菜的咸脆,所有味道和口感融合在一起,哇——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站在家门口的那个煎饼大爷,骄傲得不行。

自己做的煎饼,虽然没有外面鏊子烙出来的那个火候,但你可以用最好的油,最新鲜的菜,加足量的料,最重要的是,你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调整口味。面糊稠一点还是稀一点?酱甜一点还是辣一点?薄脆多放点还是少放点?每一个环节都由你做主。这是流水线生产给不了的专属感

做了这么多年,失败肯定有。面糊太稀,一摊就破;面糊太稠,摊出来像锅巴;火太大,一下就糊了;火太小,半天不熟还发硬。这些都是必经之路。但我发现,每次失败,都会让我更理解食材的脾气,更懂得火候的重要性。就像人生一样,有点挫折,才知道怎么走得更稳当。

现在,我家那位和孩子都特别喜欢我做的煎饼。有时候周末睡个懒觉,起来慢悠悠地开始和面糊,调酱,炸薄脆(如果没买现成的)。厨房里慢慢弥漫开煎饼的香气,把还在睡觉的人都勾起来。一人一个,坐在餐桌边,或者干脆站着,边聊边吃,热热闹闹的。那一刻,煎饼不光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陪伴,一种温暖的仪式感。

所以啊,如果你也馋煎饼,也想自己动手试试,别怕麻烦,更别怕失败。跟着感觉走,用你自己的心意去调面糊、调酱。做出来的煎饼,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属于你、带着浓浓生活气的美味。试试看吧!

煎饼的做法和配方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