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扇贝肉的做法

扇贝肉的做法

说到扇贝肉,哎哟,多少人在这里头栽过跟头?看着挺高大上的海鲜,可一个不留神,得,满口都是嚼不烂的橡皮疙瘩。费钱不说,还坏了一锅好菜的心情。我跟你说,这东西看着娇气,其实脾气也挺大。得顺着它来,用对了法子,那一口咬下去,鲜甜、弹牙,才知道什么叫“裙带关系”都比不上的美妙。

我做扇贝肉,来来回回折腾过几次,从一开始的“怎么炒都硬”,到后来的慢慢摸索,现在嘛,不敢说天下第一,但至少我家人,还有偶尔上门的朋友,都说我这口做得“就是那个味儿”。我的“秘诀”嘛,其实一点都不玄乎,就那么几点,但每一点都得死磕,一点不能含糊。

首先啊,这扇贝肉,用哪个?市面上常见的,要么是带壳的鲜活的,要么是速冻的,还有那种泡在水里发得白白胖胖的。我跟你说,那些泡发的,看起来个头大,可是一点灵魂都没有,炒出来软塌塌的,味道也淡。速冻的呢,如果品质好,解冻得当,也能凑合,尤其是一些进口的急冻产品。但要我说,条件允许,首选还是鲜活带壳的扇贝自己剥。麻烦是麻烦点,可那个鲜度是没法比的。剥出来的肉,包括旁边那圈裙边和中间那个小柱子(有些人不爱吃裙边,可我偏爱那个嚼劲儿),都是水当当的。

剥出来或者买回来的新鲜扇贝肉(或者解冻好的速冻肉),处理是第一步。别看它们好像挺干净,里头可能藏着黑色的内脏团,还有那层硬硬的、像鼻涕一样的透明膜,那些都得耐心去除。尤其是那层膜,一定要剥干净,不然影响口感。洗的时候也轻柔点,流水冲冲就好,别又是搓又是揉的。

洗干净后,最关键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沥干和吸干水分!这是决定扇贝肉是“弹牙小可爱”还是“橡皮擦”的分水岭。水分残留在表面,下锅温度一下就降了,扇贝肉就不是“炒”熟,而是“煮”熟或者“蒸”熟了,那样怎么可能不老?所以,洗好的扇贝肉一定要放在筛子里充分沥水,然后,拿出你的厨房纸,一张一张地轻轻按压,把表面的水分彻底吸干。吸到什么程度?摸上去感觉是潮湿的,但绝不是滴水的状态。甚至可以稍微在厨房纸上放一会儿,让它更干爽。

至于腌制?我的做法是,不腌制或者只用一点点点点的盐和几滴料酒抓一下,真的就一点点。扇贝肉的鲜甜味儿很淡雅,复杂的腌料会抢了它的风头。而且,盐会杀出水分,跟我们前面努力吸干水分的目的是相悖的。所以,尽量保持原味儿。

配菜呢,我喜欢搭配能提供清爽口感和漂亮颜色的。芦笋是我的心头好,焯一下水,碧绿碧绿的,跟乳白色的扇贝肉搭一块儿,看着就有食欲。或者荷兰豆、西葫芦片、彩椒丁也都可以。配菜的选择,原则是别太抢味儿,而且成熟时间最好跟扇贝肉接近,或者可以提前处理到七八成熟。

调味汁儿也得提前兑好。我的常用配方简单到极致:一点蚝油,一点生抽,极少量的糖(提鲜,不是要甜味),一点点香油,再加大概两到三勺水或者高汤。另外,水淀粉是必须的,用来勾芡,让汁水能挂在扇贝肉上,而且也能稍微“保护”一下扇贝肉,让它更滑嫩。水淀粉要用冷水调开,临出锅前再用。

好了,前戏做足,该真刀真枪上阵了。这就要讲究火候速度了。扇贝肉这东西,就怕在锅里待的时间长。

锅子一定要烧得够热!最好是有点冒烟那种。油呢,比平时炒青菜要多一点点,让每颗扇贝肉都能接触到热油。油温升高后,先把蒜末或者姜片(我个人偏爱蒜末爆香,香气更直接)下锅,煸出香味。紧接着,如果是芦笋这类需要炒一下的配菜,就先下锅快速煸炒断生。如果配菜是焯水处理过的,比如刚才说的芦笋,就可以直接下一步了。

重点来了!把吸干水分的扇贝肉一股脑儿下锅!记住,是大火!快速!用铲子麻利地划散。你会在锅里听到悦耳的“滋啦滋啦”声,这是它表面在快速凝固、上色的声音。这个过程有多快?我告诉你,真的就是十几二十秒的事儿!你看到扇贝肉的边缘开始变色,微微卷缩,立刻立刻立刻就要准备下一步了。千万别想着让它完全变色再动,那样就晚了。

见变色,马上把扇贝肉盛出来,放一边!锅里留底油(不够可以稍微补一点点),把之前焯过水的芦笋或者其他配菜下锅稍微翻炒几下。然后倒入兑好的调味汁儿,大火烧开。看到汁水冒泡,把调好的水淀粉再次搅匀(因为淀粉会沉底),淋入锅中,用铲子推匀,汁水会迅速变得粘稠有光泽。

最后一步,也是瞬时高温的体现:把刚才盛出的扇贝肉重新倒回锅里。用铲子快速地翻动几下,让扇贝肉均匀地裹上芡汁。这个过程也不能超过五秒!淋上一点点明油(或者锅边溅点绍兴酒,那香味儿一下子就起来了),撒上葱花,立刻关火!装盘!

整个过程从扇贝肉下锅到出锅,可能也就一分钟出头,甚至更短。靠的就是那一瞬间的高温,让扇贝肉表面迅速成熟,形成一层“保护膜”,把里面的水分和鲜味儿都锁住。这样炒出来的扇贝肉,外表是那么一点点微焦的凝实,里面却是水嫩弹牙的,咬下去会有“爆汁”的感觉,带着自然的鲜甜味儿。

我试过各种调料和做法,比如加XO酱啊,蒜蓉粉丝蒸啊什么的。那些也各有风味,但在家常菜里,我还是偏爱这种清淡快速煸炒的方式。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扇贝肉本身的鲜美,不油腻,健康,而且快手。工作日晚上,想吃点好的,半小时连洗带切带炒绝对能端上桌。

失败的教训?太多了!刚学做饭那会儿,不懂得吸水,不懂得大火快炒,就是一锅煮扇贝。还有一次,怕不熟,硬是多炒了几十秒,结果全家吃着那“橡皮糖”面面相觑。那时候才明白,对付这种娇贵的食材,耐心和狠心(快炒快出锅)一样都不能少。

这道菜做好了,端上桌,乳白的扇贝肉、碧绿的芦笋、亮晶晶的芡汁,看着就让人心情好。夹一颗放嘴里,先是汁水的咸鲜微甜,接着是扇贝肉Q弹的触感,然后是那股独特的海洋鲜甜在口腔里弥漫开来。唉,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这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就是一道家常小炒,但它在我心里,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它代表着一种对食材的尊重,一种对火候的把握,也是一种简单生活里的,小小的、确定的幸福感。不信你试试?记得,火要大,手要快,水要吸干!这三点做到了,你的扇贝肉,也差不了。

扇贝肉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