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毛血旺的做法

毛血旺的做法

毛血旺这东西,说起来就是四川或者说重庆那边儿的家常霸王菜,不是那种小家碧玉的精致,上来就是一大盆,油汪汪、红亮亮,看着就让人心里发热,胃口大开。对我来说,毛血旺不光是一道菜,它简直是一种情绪,一种状态,那种麻辣鲜香、酣畅淋漓的感觉,是别的菜替代不了的。尤其是在外面天儿不好的时候,或者心情有点儿down,甚至就是单纯嘴馋的时候,琢磨着弄这么一锅,从备料开始,闻着各种香料的味道一点点起来,心里就踏实了。

做毛血旺,得有点儿“豁出去”的精神,因为料真不少,看着也挺复杂。但其实分解开来,它骨子里透着一股子家常的随意和包容,啥都能往里搁,只要你喜欢,只要它能吸味儿,能跟那底汤融洽相处。

先说底汤,这可是毛血旺的命脉。有些人图省事直接用火锅底料,我也用过,没问题,味道差不了多少。但我自己在家做,更喜欢用大棒骨或者鸡架子先熬一锅清汤。不求多浓白,但求一个干净的鲜味儿。熬好了汤,滤掉杂质,放一边备用。这多出来的一步,让整个汤底不光有辣椒花椒的燥,还有一股子温润的回甘,不信你试试看,区别真挺大的。

接下来的核心就是炒料了。这步是决定毛血旺香不香、味儿正不正的关键。锅里多倒点油,油温别太高,五六成热就行。先把葱段姜片扔进去,慢慢煸出香味儿。然后是主角登场——郫县豆瓣酱。这个绝对不能含糊,要用好的,颜色红亮,闻着有股子发酵的老香味儿。豆瓣酱要下锅,用小火慢慢煸炒,直到把它的红油炒出来,那个香味儿啊,一下就变了,从生酱味儿变成了一种厚重的、发酵过的酱香。炒豆瓣酱这步,切记小火,别炒糊了,糊了可就发苦了,一锅全毁。

豆瓣酱炒出红油后,就可以下干辣椒和花椒了。我喜欢用干辣椒节和麻椒、大红袍花椒混合着用,这样麻辣层次更丰富。干辣椒别剪太碎,大段大段的就行,炒的时候不容易焦。花椒也是,整粒下。火候这时候可以稍微提一点点,但还得盯着,用铲子不停翻炒,让辣椒和花椒的香味儿充分释放出来。这一步油温太高或者炒太久,辣椒花椒就容易发黑发苦,香味儿就出不来,甚至变成焦糊味儿。炒到辣椒颜色变深,花椒噼啪响几声,一股浓烈的辛香扑鼻而来,就可以下蒜末了。蒜末一进去,香味儿会瞬间爆炸,然后就可以冲入刚才熬好的汤了。记住,是冲汤,不是一点点加,让热油跟汤有个激烈的碰撞,香味儿更容易融入汤里。

汤倒进去,大火烧开,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调味了。基本的有盐、糖(提鲜解辣)、酱油(提色增香)。但我还有个个人秘诀,就是加一点点火锅底料块(少量就好,别让它抢了豆瓣酱的风头,只是增加一点复合香料的味道)和一小勺蚝油,蚝油能让汤底更醇厚,鲜味儿更足。如果喜欢吃辣,现在还可以加点儿辣椒面或者新鲜的辣椒段。尝尝味道,这时候的汤底应该是麻辣鲜香,略带回甜的。

汤底煮好了,接下来就是处理那些丰富的食材了。毛血旺之所以叫毛血旺,鸭血毛肚是绝对不能少的。鸭血要买新鲜的,嫩嫩的那种,改刀成小块。毛肚或者千层肚都行,买回来要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水清了为止,再用刀片成大片或者撕成小块。除了这两样,我家常放的还有午餐肉(这个我前面说了,我家就好这口儿,煎过的午餐肉吸饱汤汁,比啥都香!)、鳝鱼段(虽然处理起来麻烦点,但那个鲜味儿和口感是别的比不了的)、黄喉(处理干净切片,爽脆得很)。其他的配料就看你喜欢了,豆芽是必须的,吸满了汤汁,脆嫩解腻。我还会放点儿莴笋尖或者油麦菜,绿叶菜烫一下,平衡一下整体的油腻感。还有些人喜欢放午餐肉、各种丸子、甚至脑花什么的,都随你高兴。

食材的处理很重要。除了豆芽和绿叶菜可以直接烫,鸭血黄喉毛肚这些是需要提前简单处理一下的。毛肚黄喉切好后,用一点点料酒抓一下去腥。鸭血切块后,用温水泡着,加点儿盐,能让它更Q弹,下锅不容易散。鳝鱼段洗净沥干。

准备一个足够大的容器,把豆芽铺在最底下,再把烫过或者需要慢煮的食材(比如鳝鱼、如果放了豆皮之类的可以放这层)放上去。

然后开始煮其他料。汤底烧开后,先下相对不容易熟或者需要稍微煮一会儿的,比如鳝鱼段(如果你没提前处理),或者一些丸子。接着下黄喉毛肚,这俩可万万不能久煮!毛肚黄喉都是“七上八下”的东西,筷子夹着在汤里烫个十几秒,它们变色、卷曲一下,立马捞出来,铺到豆芽上面。煮久了就跟橡皮筋一样,嚼不动了,糟践东西。

然后下鸭血。鸭血很容易熟,而且煮久了容易老或者煮散。下锅后用勺子轻轻推动,等汤再次煮开,鸭血浮起来,就可以捞了,也铺到大碗里。

最后下绿叶菜,烫个十几秒,叶子变软就可以捞出来,盖在所有食材最上面。

现在,一个堆满了食材的大碗就在眼前了。别急,最销魂的一步还没来呢!把锅里的汤汁全部倒进这个大碗里,一定要没过所有食材。

这还没完!拿一个小锅或者炒勺,多倒点油。为啥说毛血旺油多?这“泼油”就是原因之一,但别怕,这油可不是白来的,它带着香料的灵魂。油烧到冒明显的青烟,一定要够热!趁这会儿,在食材最上面,绿叶菜上面,再撒上大量的蒜末、干辣椒碎、花椒粒(最好是现磨的粗花椒粉或者直接放整粒花椒)。我还会撒点儿芝麻增加香气。

油烧得滚烫滚烫,拎着炒勺,把滚油猛地浇到碗里的蒜末、辣椒碎、花椒粒上! 听!那“滋啦啦啦”的声音,看着油花飞溅,白烟夹杂着浓郁的香气瞬间升腾,红亮的辣椒和花椒在热油里翻滚,那一刻,厨房里弥漫的香味儿,简直让人幸福得要原地转圈!这股子通过热油激发出来的辣椒花椒的“焦香”,才是毛血旺最迷人的地方,它跟底汤的酱香、麻辣香结合起来,层次太丰富了。

泼完油,如果你喜欢吃香菜,可以撒点香菜段点缀一下。得嘞,一盆家常版的毛血旺就成了!

端着这盆红艳艳、油汪汪、冒着热气、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的毛血旺,那感觉,别提多有成就感了。用筷子随便一搅,藏在底下的豆芽、Q弹的鸭血、爽脆的毛肚黄喉、吸饱汤汁的午餐肉、软糯的鳝鱼段,满满当当的料。夹起一片裹满了红油和花椒的毛肚,烫得你吸溜吸溜直叫唤,但入口那股子麻辣鲜香,脆嫩的口感,又让你忍不住再来一片。再来块儿鸭血,滑嫩得像豆腐,带着汤底的浓郁。

我家那位每次看我做毛血旺,都站在旁边深呼吸,说这味儿闻着就馋。吃的时候,得配碗大米饭,用汤汁拌饭,都能吃好几碗。吃得满头大汗,嘴唇麻麻的,但心里舒坦极了。

有人可能觉得这玩意儿油太大,不健康。确实,它不是清淡挂的。但生活嘛,总得有点儿这种重口味的“慰藉”。而且自己在家做,起码用料干净,油也好。偶尔放纵一下,给味蕾来点儿刺激,我觉得挺好。

至于不同食材的加入,这真是个开放题。我试过加魔芋结,口感也挺Q的。我朋友喜欢加血豆腐,味道也不错。也有人不爱吃内脏,那就多放点儿肉片、牛肉卷羊肉卷什么的,或者多放点儿青菜。毛血旺的包容性就在这儿,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口味来调整。

来个小表格,说说我觉得毛血旺里常见的几种食材的口感和我的偏好:

食材 经典/常见 口感特点 我的偏好度 备注
鸭血 经典 嫩滑,吸味 ★★★★★ 必须有,处理得当就不腥,非常吸汤
毛肚 经典 爽脆,略带嚼劲 ★★★★★ 必须有,烫的时间是关键,过老毁一切
午餐肉 常见 软糯,吸油吸味 ★★★★☆ 虽非传统,但我爱,煎一下更香
黄喉 常见 脆弹 ★★★★☆ 口感特别,烫的时间比毛肚还短
豆芽 经典 脆嫩,解腻,吸汤 ★★★★★ 铺底必备,吸满汤汁后巨好吃
鳝鱼段 部分经典 鲜美,肉质软滑 ★★★★☆ 增加鲜味和层次,处理麻烦点
莴笋尖 常见 脆嫩,清爽 ★★★★☆ 平衡油腻感,我很喜欢
肥牛/肥羊 常见 软嫩,肉香浓郁 ★★★☆☆ 不错,但我更偏爱经典内脏组合
血豆腐 部分常见 比鸭血略有嚼劲,吸味 ★★★☆☆ 也可以,看个人喜好

总而言之,毛血旺这玩意儿,看着像个“硬汉”,做起来却藏着不少门道和细节。从底汤的熬制,豆瓣酱的煸炒,干辣椒花椒的激发,到各种食材的处理和下锅顺序,最后那画龙点睛的一泼热油,每一步都有它的讲究。但也是这些看似繁琐的步骤,堆叠出了它独一无二的层次感和爆炸性的风味。

每次吃完毛血旺,嘴巴是又麻又辣,身上微微出汗,但心里是熨帖满足的。那种感觉,就像是把生活里那些需要发泄的小情绪、小压力,都随着那一盆热气腾腾的麻辣一起蒸腾掉了。剩下的,就是简单的、原始的、充满烟火气的快乐。

所以,如果你也喜欢这种重口味,喜欢在厨房里折腾出点儿“动静”,不妨找个周末,给自己安排一顿毛血旺。别怕复杂,一步一步来,把心放进去,做出来的味道,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而且啊,自己做的,料足味儿正,比外面吃着更过瘾,更有成就感。试试看呗,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爱上这股子热辣劲儿!

毛血旺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