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荞麦面的做法

荞麦面的做法

荞麦面的做法

说起来,我这人呀,对吃,尤其是家里那点子方寸灶台里捣鼓出来的吃食,向来有种近乎偏执的劲儿。要我说,世上哪有真正的“难吃”的食材?只有不会料理的笨手笨脚,和那颗不肯花心思、不肯去琢磨的心。而这荞麦面,初听似乎平平无奇,甚至很多人觉得它粗糙、寡淡,可在我这儿,它简直就是“大道至简”的哲学化身,那种质朴里的清雅,清雅里的筋道,每每想起,胃里就先暖了一半。

第一次真正被荞麦面“勾了魂”是好多年前在日本一家藏在小巷里的手打荞麦面馆。那碗面端上来,颜色深沉,面条带着一丝丝不规则的粗粝感,浸在浅琥珀色的汤汁里,就那么简单。可筷子一挑,面条带着韧劲儿,入口,荞麦特有的清香在舌尖炸开,滑溜,却又带着那么点儿恰到好处的“沙沙”感,最后是淡淡的甘甜和回味无穷的麦香。那一刻我就想,这玩意儿,我必须得学会自己做!

我这人是行动派,回来就折腾开了。网上、书上,能找的资料恨不得都啃烂了,从日本师傅的教程到国内民间土法,都一一试过。踩过的坑,那真是一言难尽,能摞一摞比我高的“失败品”。有次水放少了,面团硬得跟石头似的,擀面杖差点儿给我撅断;有次水又多了,黏糊得像浆糊,切出来一坨坨,别提多窝囊了。可也正是这些糟心经历,让我明白,这荞麦面,看似简单,门道却深着呢!它不像普通小麦面条那样对水和面粉的比例宽容,荞麦粉里几乎没有面筋,所以,那份拿捏的精准,才是成败的关键。

我摸索了许久,终于找到了我心目中的“黄金配方”和“不二法门”。今天,我就把这些年总结的经验,掰开揉碎了,跟你们好好聊聊,怎么做出一碗能让你吃到打着饱嗝还想回味、能让你真正感受到荞麦风骨的家常手打荞麦面。

食材,那是第一位的,没有好底子,甭想出好活儿!

  1. 荞麦粉: 这是绝对的灵魂。市面上荞麦粉种类繁多,颜色从浅灰到深褐都有。我跟你说,别图便宜,也别盲目追求“全谷物”。我个人最推荐的是那种颜色偏浅,带着淡淡米色调的脱壳荞麦粉,如果能找到石磨的,那更好,香气会更浓郁。那种颜色太深的,通常是带壳磨的,虽然粗纤维多,但口感真的不细腻,而且会有点涩口。我通常用100%纯荞麦粉,但如果你是新手,或者喜欢更弹牙的口感,可以尝试掺入少量普通小麦面粉。我自己的配比是:荞麦粉 300克,普通高筋面粉 50克。 高筋面粉里的面筋能为脆弱的荞麦面提供结构支撑,让它不至于一煮就断。
  2. 水: 别小看这水!我告诉你一个秘诀,水温是关键!我习惯用温水,大概40-50℃。荞麦粉很“吃水”,而且对水温敏感,温水能让荞麦粉更好地吸水膨胀,面团也更容易成型,并且能激发荞麦的香气。至于用量,这是个需要灵活把握的活儿。我通常的经验是每100克面粉(荞麦粉+小麦粉的总量)用45-50毫升水。所以按我的配方,350克面粉,大概需要150-175毫升水。这只是个大概,具体要看你荞麦粉的吸水性,摸索几次你就明白那手感了。
  3. 撒粉 (手粉): 用普通小麦面粉就行,别用荞麦粉,因为荞麦粉吸水性太强,容易黏连。

核心步骤,每一步都不能马虎,那都是功力!

第一步:和面,这叫“水回し”,是荞麦面的命根子!

这可不是你平时做馒头包子那样一股脑儿倒水和面。荞麦面讲究个“水回し”,就是慢慢、分次地把水“揉”进面粉里

找个大盆,把荞麦粉和高筋面粉混合均匀。接着,把温水一点点、一勺勺地往面粉里倒,边倒边用筷子或手指(我习惯用手指,更能感受粉的状态)不停地拨弄面粉,让水均匀地浸润每一粒面粉。你会看到面粉从干燥状态,慢慢变成湿润的颗粒状,像粗糙的玉米面。

当所有面粉都呈现出这种潮湿的“雪花片”状时,再用手掌轻轻按压,把这些松散的颗粒慢慢聚拢成一个粗糙的面团。这个过程,切记不要用力揉搓,只是轻柔地聚拢,让面粉抱成团。此时的面团会很松散,甚至有些干裂,这都是正常的。

第二步:揉面,温柔且坚定,才能出筋道!

这一步决定了面条的口感。荞麦面筋性弱,不能像揉普通面团那样使劲揉,那样面团会断裂,出不来筋道。这里我用的是“菊花揉”(菊練り)的方法。

把粗糙的面团从盆里取出,放到案板上。用手掌的根部,像推磨一样,缓慢而均匀地推压面团,然后把面团从边缘向中心折叠、聚拢,再推压,再折叠。重复这个动作。你会发现,面团会从最初的干裂粗糙,慢慢变得紧实、有弹性,表面也越来越光滑。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0-15分钟。判断面团揉好的标准是:表面光滑,按下去有轻微回弹,用刀切开,横截面没有明显的干粉点,质地均匀。记住,揉面时手掌要带着面团转圈,让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的“照顾”

第三步:醒面,让面团“放松”,这叫耐心!

揉好的面团,用保鲜膜严严实实地包好,或者直接放进保鲜袋,然后放进冰箱冷藏至少30分钟,最好能达到1小时

醒面是为了让面粉中的水分进一步均匀渗透,同时让面筋充分松弛,这样面团会变得更有延展性,擀起来才不容易断裂,煮出来的面条也更Q弹。别小看这短短的休息时间,它对面条的口感影响巨大。

第四步:擀面,这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

取出醒好的面团,案板上撒上充足的手粉,别心疼粉,黏了可就前功尽弃了。

把面团放在撒了手粉的案板中央,用手掌压扁,形成一个厚厚的圆饼。然后开始擀。擀面要从中心向四周,均匀用力。每擀几下,就把面皮提起,抖掉多余手粉,换个方向再擀,确保每一面都擀到,这样面皮才不容易粘连,也能擀得更圆更薄。

荞麦面皮比普通面皮脆弱,擀的时候更要有耐心。我的目标是擀成一个大大的、厚度均匀,大概1.5-2毫米左右的薄片。擀的时候,我会用擀面杖把面皮卷起来,然后用手掌轻轻地压,这样能擀得更薄更均匀。如果你擀得太厚,面条会硬;太薄,则容易断裂。

第五步:切面,考验刀功和耐心!

擀好的面皮,再均匀撒一层手粉,然后像折扇子一样,来回折叠成长条状。折叠的时候,要确保每层之间都有足够的撒粉,防止黏连。

折叠好后,用锋利的刀开始切面。切面讲究一个“快、准、稳”。我的经验是,刀要竖直落下,一刀到底,不要来回拉锯,这样面条边缘才会整齐。切出来的面条宽度,随你喜欢,我通常切2-3毫米宽,这宽度吃起来口感最好。切好后,轻轻抖散,把多余的手粉抖掉。看那一根根面条,带着天然的粗糙和不规则,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第六步:煮面,水要大开,下锅要利索!

煮荞麦面,水一定要大滚特滚!而且要足够多!宽水煮面能让面条在锅里自由翻滚,受热均匀,不黏连。

锅里水沸腾后,把切好的荞麦面抖散,迅速投入沸水中。不要盖锅盖。用筷子轻轻拨散,防止粘连。

煮荞麦面的时间非常短,通常只需要1-2分钟。具体时间要看你面条的厚度和面粉的种类。我判断面条熟的标准是:面条浮起,并且尝一根,中间没有硬芯,口感达到你想要的软硬度。煮得过久面条会烂,荞麦的香气也会流失;煮得不够则口感生硬。

第七步:冰水激,这是决定面条灵魂的终极秘密!

面条一熟,立刻用漏勺捞出,毫不犹豫地投入冰水中!是的,就是冰水,最好是加了冰块的凉开水

冰水激,是让荞麦面口感Q弹爽滑的关键一步。面条在热水中煮熟后,内部淀粉结构膨胀,迅速用冰水冷却,能让淀粉回缩,锁住水分,使面条瞬间收紧,产生极致的韧性和爽滑口感。用手在冰水里轻轻搅动几下,让面条彻底冷却。然后沥干水分,就可以准备享用了。

第八步:灵魂蘸汁,这是荞麦面的“点睛之笔”!

荞麦面一般是配蘸汁吃的,这个蘸汁,在日本叫做“つゆ”(tsuyu),它的地位和面条本身一样重要。我尝试过各种市售的蘸汁,但说实话,大部分都达不到我心中的标准。自己做的,才能真正吃出层次感和那种温柔的鲜甜。

我的蘸汁配方(这是我多年来的心血,毫不夸张,请你务必尝试!):

食材/步骤 比例/用量 备注
基础高汤 这是蘸汁的基底,鲜味的来源。
1000ml 我习惯用矿泉水或过滤水,杂质少。
干海带 (昆布) 10-15克 选表面有白色粉末的,那是鲜味物质。提前用湿布擦拭,不要水洗。
鲣鱼花 (柴鱼片) 20-30克 最好是本枯节(Hanakatsuo),香气更浓。
酱汁调和
日式酱油 100ml 推荐丸大豆酱油,风味醇厚。不要用普通中式酱油,味道太冲。
味醂 100ml 真味醂(本みりん)而非味醂风调味料,自带清甜和米香。
清酒 50ml 料理用清酒即可,能去除腥味,增加复合香气。
细砂糖 10-20克 视个人口味调整,我喜欢略带甘甜。

高汤(Dashi)的做法:

取一锅,放入1000毫升水和干海带,浸泡至少30分钟,最好能泡1小时甚至更久(有时间甚至可以隔夜冷泡)。然后开小火,慢慢加热,注意,不要让水沸腾!当锅边开始出现细密的小气泡,水温差不多70-80度时,立即把海带捞出来(海带煮久了会有腥味)。

接着,保持小火,把鲣鱼花迅速倒入锅中。关火!利用水中的余温浸泡鲣鱼花,大概30秒到1分钟,看到鲣鱼花沉下去,汤色变得清澈,有浓郁的鲜香溢出,就立刻用滤网把鲣鱼花捞出来,或者直接把汤汁滤出。动作要快,鲣鱼花泡久了会苦涩。这清澈带着琥珀色的,就是你鲜美的昆布鲣鱼高汤了,简直是鲜味炸弹!

蘸汁的调和:

另取一小锅,把日式酱油、味醂、清酒、细砂糖一股脑儿倒进去。开小火,慢慢加热,直到糖完全融化,并且酒精挥发。微微沸腾即可,不要煮久,这叫“煮切”,能让调料的味道更好地融合。然后把这个混合液关火,彻底放凉。

最后,把放凉的酱汁混合液和刚才做好的昆布鲣鱼高汤,按照大概1:2到1:3的比例混合(即一份酱汁混合液配两到三份高汤)。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调整高汤的比例。我喜欢味道浓郁一点的,通常是1:2。混合好后,盖上盖子,放进冰箱冷藏至少2小时,最好能冷藏过夜,让味道充分融合,那风味简直妙不可言!

享用,那是仪式感,也是对劳动的犒赏!

吃的时候,把沥干的荞麦面整齐地码放在竹帘或盘子里。旁边放一小碟蘸汁,再配上切得极细的葱花和一小撮现磨的山葵(wasabi)。如果你喜欢,还可以加一点点七味粉或者烤海苔丝。

夹起一小筷子面条,浸入蘸汁中,不要全部浸泡,留一半露在外面,这样既能感受到蘸汁的咸鲜,又能品尝到荞麦面本身的清香。然后,带着一点点声响地吸溜入口,那才是吃荞麦面的精髓!面条的筋道、冰水激过的爽滑、荞麦独特的清香,混合着蘸汁的鲜甜回甘,最后是山葵带来的一丝冲劲儿,简直是多重奏的味蕾体验!

吃完面,锅里剩下的煮面水,别倒掉,那可是“荞麦汤”(そば湯,sobayu)。日本人习惯在吃完面后,把滚烫的荞麦汤倒入蘸汁中,搅匀了,当作一碗清汤喝掉,这样既能暖胃,又能品尝到荞麦的余韵,也是一种不浪费食材的智慧。

自己做荞麦面,从选料、和面、擀面、切面到煮面、调汁,每一步都倾注了心血。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一种享受。看着那些平凡的荞麦粉在自己手里,一点点变成根根分明的面条,最后成为一碗清雅又充满力量的美食,那种满足感,是任何外卖、任何餐馆都给不了的。

所以呀,别再觉得荞麦面“无聊”了。找个周末,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厨房一个机会,亲手操练一番。相信我,当那碗带着你温度和心血的荞麦面,带着那股子独特的清香,滑入口中的时候,你会明白,什么叫“人生值得”!

荞麦面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