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油饼的家常做法

油饼的家常做法

油饼这东西,说起来简单,面粉加水一炸,但要做到心坎儿上,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外头的油饼,总觉得缺点什么,不是面硬了,就是油大了,再不就是少了一股子“人情味儿”。我家做了几十年油饼,从奶奶那一辈传下来,到我这里又添了些自己的“小固执”,所以,真想把那份儿香软弹韧、金黄酥脆的滋味儿做到位,听我一句劝,有些门道,还真得细细抠。

先说面。这可是油饼的筋骨。我这些年试过各种面粉,高筋、低筋都折腾过,最后还是死心塌地回归了中筋面粉。为什么?高筋面粉虽然揉起来筋道,但炸出来的油饼总觉得少了点蓬松感,多了一层“死面”的韧劲,吃起来累牙;低筋呢,又太软塌,一炸就没了形,不耐嚼。只有中筋面粉,能完美地平衡韧性与蓬松,炸出来既有嚼头,又能鼓得像个胖乎乎的金元宝。

和面水温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从来不用冷水,也不用滚烫的热水。家里厨房里,我有个小温度计,每次和面,水温雷打不动地要控制在35到40摄氏度之间,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温手。这个温度,能最有效地激活酵母,又能让面粉充分吸水,面团不容易板结。水量呢?这事儿没个定数,因为面粉的吸水性不同,气候湿度也影响,但记住一点:软面饺子硬面饼,油饼的面团一定要比饺子面软,比馒头面稍微硬一丁点儿。大概的比例是面粉和水100:60-65,但这只是个参考,最终得凭手感。面粉在手里那种细腻又有点粗粝的触感,随着温水的加入,逐渐变得湿润、黏连。

接着是发酵。我的油饼,走的是“酵母+微量泡打粉”的路子。别听那些老一辈说泡打粉不好,我说句实在话,适量地加一点点泡打粉,能让油饼的内部组织更细腻,更蓬松,而且发酵速度也会加快,对于我们这种想吃就得立马动手的“急脾气”来说,简直是福音。通常我500克面粉用5克耐高糖酵母,再加2克无铝泡打粉。把这些干粉跟面粉先混合均匀,再慢慢倒入温水,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成絮状,然后上手揉。

揉面,这活儿是个体力活,也是个修行。刚开始面团会黏得你怀疑人生,手上、案板上都是面糊。别急,别加干粉,也别马上放弃。继续揉,大概揉个10分钟左右,面团会逐渐变得光滑,不再那么黏手,这就是所谓的“三光”——手光、盆光、面光。揉到这个程度,面团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按下去能缓慢回弹,就算到位了。把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我通常会把面盆放进提前预热过(然后关掉)的烤箱,或者直接放在阳光充足的窗边,夏天大约1小时,冬天可能要1.5到2小时。面团发到两倍大,用手指蘸干粉戳进去,洞口不回缩也不塌陷,就说明发好了。这第一次发酵,叫“初醒”

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来,轻轻按压排气。这里有个我的小“秘诀”:在排气擀开之前,我会把葱花和盐先处理一下。新鲜的葱花,切得碎一点,但别碎成泥。然后,用一小勺食用油把葱花拌匀。这个操作,能让葱花的香气更充分地释放出来,炸的时候也不容易焦黑,还能给油饼带来额外的润泽感。盐的选择上,我偏爱细盐,撒起来均匀,更容易融进面团。除了盐,我还会加一点点花椒粉,就那么一丁点儿,它能给油饼带来一种若有似无的复合香气,不抢葱味,反而是个绝妙的提鲜点睛之笔。

把排过气的面团擀开成长方形的大面片,厚度大约在0.5厘米左右。擀的时候要轻柔,尽量不要把气泡都擀没了。然后均匀地撒上盐和花椒粉,再把拌了油的葱花铺上去。很多人会直接把葱花和面一起揉,我觉得那样葱花味道容易散,不如后撒的效果好。卷起来,像卷瑞士卷一样,紧实地卷成一个长条。再把长条切成小段,每个小段大概2-3厘米宽

切好的小面段,两头捏紧,防止葱花漏出来。然后把它们稍微抻长一点,轻轻按扁,再用擀面杖擀开。这里又一个“细节”:擀的时候,要轻柔地从中间往两边擀,不要来回拉扯,更不要擀得太薄。太薄了炸出来容易硬,失去了油饼的蓬松感;太厚了又不容易熟透。我的经验是,擀成比手掌略大的椭圆形,厚度大约在0.3厘米上下,这样炸出来才有外酥里软的完美口感。擀好的油饼胚子,不需要二次发酵,直接就可以下锅了。我管这叫“即擀即炸”,能最大程度保留面团的活力。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炸油饼。油的选择,我个人倾向于用玉米油或者大豆油,这些油没什么特别的味道,能更好地衬托面粉和葱花的香气。至于量,一定要舍得,至少要让油饼能半浸在油里,甚至完全浸没,这样才能炸得均匀,外皮酥脆。

油温的把握,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火不能太小,那样油饼吸油太多,吃起来腻口;火也不能太大,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或者根本鼓不起来。我的经验是,中高火,油温达到七成热。怎么判断七成热?扔一小块面团进去,面团会立刻浮起,并且周围冒出密集的小泡泡,发出“滋啦”的声响,那就对了。

将擀好的油饼胚子,小心翼翼地放入热油锅中。油饼下锅那一瞬间,“滋啦”一声,声音不大,却能瞬间把你的五感都调动起来。面饼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迅速鼓胀起来,像个金黄色的枕头。别急着翻面,让它在油锅里自由地膨胀,底部炸至金黄定型。大概也就30秒到1分钟。然后,用筷子轻轻翻面,让另一面也炸至金黄。炸的时候,我会用筷子轻轻按压油饼的边缘,确保受热均匀。整个过程要保持中火,让油饼内外都能均匀受热,慢慢膨胀,慢慢上色。炸好的油饼,捞出来控油,放到吸油纸上,稍微晾一下就能吃了。

刚出锅的油饼,捧在手里,能感觉到那种烫手的温热,凑近一闻,葱油和面粉混合的香气直往鼻腔里钻。咬一口,外皮酥脆得“咔嚓”作响,里面是温润的、带着气孔的软糯,盐和葱花的咸香在嘴里慢慢化开,带着一丝丝花椒的辛香。这种口感和味道的层次感,是任何一种面包、任何一种饼都无法比拟的。

我把我的油饼和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油饼做法做个对比,你会发现我的“固执”到底在哪:

特征 我的“心头好”油饼做法 传统老面油饼做法 快速泡打粉油饼做法
口感 外酥内软,有嚼劲,层次分明,略带蓬松感 韧性十足,偏实,越嚼越香,内部孔洞均匀 极其松软,但欠缺嚼劲和层次感,面味薄
发酵方式 酵母+微量无铝泡打粉,温水和面,一次发酵 老面引子,自然发酵,时间长,需兑碱 纯泡打粉,几乎无需发酵,立等可炸
和面水温 35-40℃温水 冷水或常温水 温水
耗时 中等(和面+醒发+制作约1.5-2小时) 长(过夜或半天以上,需算计好时间) 短(30分钟内,最适合应急)
风味特色 酵母的微酸香,葱油香,面粉本味香气融合,口感均衡 独特的面肥酸香,传统韵味浓郁,带有发酵的深度 纯粹的面粉和油炸香,缺乏发酵的深度风味,易腻
推荐搭配 豆浆、咸粥、凉拌小菜、荷包蛋 酱豆腐、大葱蘸酱、豆腐脑 甜豆浆、咸豆腐脑

你看,我这油饼,虽然比不上老面油饼那种需要耐心和经验的“功力”,但它赢在均衡和效率。它有老面的香气,又有现代发酵技术的便捷,口感更是两头兼顾,既有酥脆的外表,又有柔软的内心。

说起来,我第一次尝试自己炸油饼,那可真是灾难。面没发起来,炸出来的饼硬得能当飞盘;油温没控制好,不是吸油大王就是炭化黑饼。那时候我妈在一旁看着,笑得前仰后合,一边笑一边骂我糟蹋东西。后来,我偷偷摸摸地在厨房里反复试验,翻遍了家里的老菜谱,又结合了网上的各种经验,才慢慢摸索出了现在这套“独门秘方”。每次炸好一锅油饼,看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一人手里一个,边吃边赞叹,那种满足感,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来得真切。油饼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更是厨房里的烟火气,是家人团聚的记忆,是平淡日子里那份触手可及的温暖。这东西,就得自家做,带着那份心意和温度,才好吃。

油饼的家常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