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紫薯的做法大全

紫薯的做法大全

要我说,紫薯这东西,真真是老天爷赏给厨房人的恩物。它不像红薯,甜得那么直白,也不像土豆,总归带点淀粉气的“粗粝”。紫薯,它自带着一股子“仙气”,那抹紫,从里到外,无论你怎么折腾,它都倔强地留着,最后还能在盘子里开出花来。我厨房里,这玩意儿是常驻嘉宾,春夏秋冬,总得变着法儿地让它在餐桌上露个脸。

第一次跟紫薯“对上眼”,还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刚从传统的中式厨房里跳出来,开始琢磨些轻食、烘焙之类的玩意儿。一眼就被菜市场角落里那堆颜色深邃、个头不大的紫薯给勾走了魂。老板娘看我拿捏半天,笑着说:“姑娘,这可是正宗的,沙地里长出来的,甜着呢!”我当时就寻思,光是这颜色,就够我折腾半天的了。

挑紫薯,这可有讲究。我一般不爱那些个头特别大的,总觉得少了点“精气神”。我喜欢那种中等偏小,拿在手里沉甸甸,外皮光滑紧实,没有虫眼或者发芽的痕迹。用指甲轻轻抠一下,要是能看到里面露出的那一抹鲜亮的深紫,就说明它水分足,活性高,回来一蒸,准保面沙。那些表皮干巴巴、甚至有点发白的,多半是放久了,口感会差一大截。我有个小习惯,就是会轻轻嗅一下紫薯,新鲜的紫薯会带着一股泥土和植物特有的清香,如果闻到什么异味或者霉味,那果断是不能要的。

拿回家的紫薯,我通常是先用刷子把泥土刷干净,然后冲洗几遍。至于去皮,看你怎么用了。要是做馅儿,肯定是要去的;要是直接蒸着吃,或者想保留那股子原生态的野性,带着皮蒸也没什么不可。但我个人偏好是去皮,因为它表皮有时会有点涩味,影响整体的细腻度。去皮后,我就把它切成段,直接上锅蒸。记住,是,不是煮!紫薯这东西,你拿水一煮,那颜色就跑掉一大半了,精华也溶到水里去了,口感也会变得水沓沓的,失了它本该有的沙糯。所以,大火上汽后,转中火蒸上15到20分钟,直到筷子能轻松扎透,那就算是熟了。

说到紫薯的百变,最基础也最万能的,莫过于它化身成的紫薯泥。这可是我厨房里的“万金油”,可以独当一面,也可以当各种甜点、小吃的基底。

蒸熟的紫薯,热乎乎地倒进大碗里,我通常会先用叉子或者压泥器把它彻底压碎。这一步,越细致越好,毕竟没人喜欢吃到大块的硬茬子。压到几乎没有颗粒感了,就开始调味。我的紫薯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必须放一点点无盐黄油。黄油的奶香和紫薯的清甜是绝配,它能让紫薯泥的口感更顺滑,味道也更醇厚。通常,我是一根紫薯配上小半块黄油(大概10克左右)。然后是牛奶,我喜欢用全脂牛奶,因为它能带来更浓郁的奶香。牛奶要一点点地加,边加边搅拌,直到紫薯泥呈现出你想要的湿润度和浓稠度。别一下子倒太多,不然就成紫薯羹了。甜度上,我一般会用细砂糖或者枫糖浆,根据紫薯本身的甜度和个人喜好来调节。但我的“秘诀”是:一定要加一小撮盐!对,你没听错,就是盐。这微量的盐,能奇妙地把紫薯的甜味和奶香全都“吊”出来,让味道更有层次,甜而不腻。搅拌到黄油完全融化,牛奶和糖也均匀融入,紫薯泥变得像冰淇淋一样绵密,入口即化,那就大功告成了。

这个基础的紫薯泥,变化可太多了。我通常会做两种用途:一种是直接当早餐或者下午茶点心,挖一勺,配点水果坚果,就是一份健康又美味的轻食;另一种就是做各种甜点的馅料。比如,我特别喜欢用它来做紫薯月饼馅。那股子带着奶香的紫薯甜,比市售的那些豆沙馅、莲蓉馅要清新自然得多。

变种 液体 脂肪 甜度调节 推荐用途 口感特点
经典原味 牛奶 (全脂) 无盐黄油 细砂糖/枫糖浆 面包内馅、慕斯基底 细腻香滑,奶香浓郁
轻盈版本 脱脂牛奶 少量代糖/蜂蜜 健身代餐、下午茶点 清爽不腻,保留薯味
浓郁风味 淡奶油 椰子油 红糖/黑糖 甜点酱汁、奶昔 厚重醇香,异域风情
咸口惊喜 牛奶/高汤 黄油 少量盐/黑胡椒 佐餐小菜、搭配肉类 咸甜平衡,独特风味

再来,说说紫薯在饮品界的“风生水起”。前阵子,咖啡店里流行的紫薯拿铁、紫薯奶盖,我一尝,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自己回家捣鼓,才找到了那份最让我心满意足的味道——紫薯奇亚籽奶盖

做法不难,但有几个小细节。首先,紫薯泥要够浓郁,不能太稀。我一般会比做馅儿的泥再稠一点,这样才能支撑起整个饮品的醇厚度。其次,奶盖部分,我不用市面上那种直接打发的甜奶油,那样太腻,而且容易塌陷。我的秘诀是,用稀奶油(或者叫淡奶油)和少量奶油奶酪(cream cheese)混合打发。奶油奶酪能给奶盖带来一点点微酸的奶酪香气,同时让奶盖的质感更稳定,不容易化掉。打发的时候,加一点点细砂糖。打到六七分发就好,就是那种还能缓缓流动的浓稠度,像绸缎一样,而不是硬邦邦的。

饮品基底就是紫薯泥和牛奶,用料理机彻底打匀,打到没有颗粒,顺滑得跟丝绸一样。如果想增加点趣味和饱腹感,可以提前用牛奶或者温水泡发一些奇亚籽,让它们膨胀变Q。最后,把打好的紫薯牛奶液倒入杯中,再轻轻铺上一层厚厚的奶盖,撒上一点点烤熟的坚果碎或者肉桂粉,一杯颜值与风味并存的饮品就完成了。喝的时候,别用吸管,直接倾斜杯子,让奶盖和下面的紫薯奶慢慢融合,那种醇厚又带着一丝清爽的口感,简直是午后最佳的慰藉。

紫薯可不光是甜点圈的明星,它在主食领域也能大放异彩。我最喜欢用它来做紫薯欧包,那颜色,简直是治愈系的代表。

做紫薯欧包,首先紫薯泥的含水量要控制好,不能太湿,不然会影响面团的筋度。我一般会把紫薯泥稍微压得干一点,或者在压好后,稍微放凉一些,让它散发掉一些热气和水分。面粉我通常会选择高筋面粉,因为紫薯泥的加入会削弱面团的筋性,高筋粉能更好地支撑起面团的结构。酵母的选择也很重要,耐高糖酵母会是更好的选择,因为紫薯本身含糖。

揉面的过程,是做欧包的“修行”。紫薯泥和面粉、水、酵母、盐混合后,一开始会很黏手,你得有耐心。我喜欢用厨师机,但手揉也完全可行。一开始搅拌会觉得面团很粗糙,但随着揉面时间的增加,你会发现它逐渐变得光滑,越来越有弹性。我的目标是揉到面团能拉出薄而坚韧的膜(也就是所谓的“手套膜”),但又不能过分揉搓到断裂。这个状态的面团,烤出来内部组织会非常柔软细腻,弹性十足。

接着是第一次发酵。我通常会把面团放在一个抹了薄油的容器里,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比如烤箱里放一碗热水,关上门。发酵时间因温度而异,通常是发到面团原体积的两倍大。用手指沾点面粉,轻轻戳一下面团,如果洞口不回缩,就说明发酵好了。这可比那些食谱上说的“一个小时”要靠谱多了,因为温度湿度千差万别,只有面团自己的状态才是最真实的信号。

排气、分割、滚圆、松弛、整形、最后发酵,这些步骤环环相扣,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整形的时候,紫薯的颜色和面团的白色交织在一起,如果能做出一些纹理,烤出来就更美了。烘烤的时候,温度和时间要根据自家烤箱的脾气来调整。通常是高温短时,比如200°C左右烤20-25分钟,这样能快速形成脆皮,又能保证内部的松软。刚出炉的紫薯欧包,那股子面粉和紫薯混合的麦香味,夹杂着一丝丝焦糖的甜香,从烤箱里飘出来,瞬间就能把家里的小馋猫都勾出来。切开一看,里面是漂亮的紫色,带着粗犷的孔洞,配上黄油或者果酱,简直是人间美味。

要是懒得开烤箱,紫薯也能在平底锅里变身成快手小食——紫薯饼。这个做法简单粗暴,但味道却一点不含糊。

把紫薯泥压好,加入一点点糯米粉。糯米粉的量要根据紫薯泥的湿度来调整,通常是能让紫薯泥抱团成形,但又不至于太干裂的程度。别加太多,不然会变成硬邦邦的糯米团子,失去紫薯的软糯。揉成面团,然后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再轻轻压扁成饼状。如果喜欢,可以在饼里包上点芝士碎或者红豆沙,那会是另一种惊喜。

平底锅里倒少许油,烧热后,把紫薯饼一个个放进去,小火慢煎。紫薯饼不像面粉做的饼,它本身已经熟了,所以煎的目的主要是上色和形成外皮的焦脆感。煎到两面金黄,边缘微微焦香,就能出锅了。刚出锅的紫薯饼,外皮是酥脆的,咬一口下去,里面是绵软细腻带着天然甜香的紫薯泥,如果再有融化的芝士拉丝,那简直是幸福感爆棚。我经常在周末下午茶的时候做几块,配上一杯清茶,看着窗外,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

关于紫薯,我还得絮叨几句我的“哲学”。很多人做紫薯料理,总想着加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去“提味”。但我总觉得,好的食材,本身就有着最好的味道。紫薯的清甜和那股独特的“紫薯香”,本身就是它最大的魅力。所以,调味上,我永远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适量的糖、牛奶、黄油,足以让它变得光彩照人,过多的香精、色素,或者其他味道过重的调料,反而会喧宾夺主,掩盖了它本真的美。

所以啊,这紫薯,就像一个脾气秉性温和,但骨子里又带着点倔强的“老友”。你得花心思去琢磨它,去了解它,尊重它的“本色”,它才会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你。厨房,对我来说,从来不只是做饭的地方,更是跟食材对话,跟生活对话的“道场”。每当看着那些深紫色的料理在盘子里安静地躺着,闻着它们散发出来的淡淡甜香,我就觉得,日子过得真好,有滋有味,充满了各种可能。

紫薯的做法大全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