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橄榄菜的做法

橄榄菜的做法

橄榄菜,这三个字一入耳,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的,不是超市货架上那些油汪汪、黑乎乎、味道千篇一律的玻璃瓶,而是外婆家厨房里那口老旧的铸铁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一股浓郁到足以勾走魂魄的咸鲜香气,缠绕着整个屋子。这东西啊,旁人看是佐餐小菜,在我这儿,它可是一道正儿八经的“功夫菜”,有它自己的脾气和灵魂,不是随便一锅乱炖就能糊弄过去的。

说句实话,市面上那些“橄榄菜”,我是瞧不上眼的。大多徒有其表,要么齁咸得让人舌头发麻,要么油得发腻,吃不出橄榄肉本身那股子特有的甘香。那种“匠气”,离家常的“烟火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要做就做地道的,有嚼头,有回甘,油润而不腻,香气直抵心扉的那种。

这橄榄菜,要说讲究,首先就得从“橄榄”本身说起。我个人啊,偏爱用潮汕本地的乌橄榄,尤其是那些刚从树上摘下来,新鲜得带着露水气的。别看它们其貌不扬,甚至有点丑,但那种天然的清苦与回甘,是任何加工品都模仿不来的。买的时候,要挑那种果形饱满,表皮乌亮发光,摸起来硬实有弹性的。要是看到有发软、起皱或者颜色不正的,直接打叉,它们可是这锅菜的底气,来不得半点马虎。

新鲜橄榄到手,可不是洗洗就能下锅的。第一步,清洗。这不用多说,自来水冲干净,沥干。接着是关键,剪口。用剪刀或者小刀,在每颗橄榄的两头各剪上一个小口子,深度大概一两毫米就行,别把核都露出来。这步是为了后面浸泡和蒸煮的时候,橄榄的苦涩味能充分析出,同时也能让它更好地吸收味道。然后,浸泡。找个大盆,放满清水,把剪好口的橄榄倒进去,我习惯泡上足足两天,中间至少换水三到四次,确保把多余的涩味泡掉。每次换水的时候,都能看到水变得有点发黄,这正是橄榄在“吐苦水”呢。

两天后,就是蒸煮了。将泡好的橄榄沥水,放入蒸锅,大火蒸上一个小时,直到橄榄肉变得软糯,能用筷子轻松戳穿。这蒸煮啊,蒸的是橄榄的肉质,让它从紧绷变得松弛,为后面的入味打好基础。

趁着橄榄在蒸锅里冒着热气,咱来准备这橄榄菜的第二位主角——猪肉。做橄榄菜,少了猪肉的油润和肉香,那简直是失了魂魄。我从不用瘦肉,那种干柴的口感,与橄榄菜的油润完全是南辕北辙。我的选择是上好的五花肉,肥瘦相间,层次分明,或者直接用纯粹的肥膘肉。别怕油,这油啊,是橄榄菜的骨架,是它的风骨。将五花肉或肥膘肉切成指甲盖大小的丁,稍微大一点点也没关系,它熬油后会缩水。

接下来,是这道菜的“熬油”环节。小火慢熬,这四个字是精髓。锅里不放一滴油,直接下切好的猪肉丁。开最小的火,慢慢熬。你会听到油脂在锅里滋滋作响,先是清脆,接着是绵长,肥肉丁逐渐变成金黄色的油渣。这过程要耐心,不停地用铲子翻动,让每块肉丁都能均匀受热,直到猪油全部析出,油渣变得干香酥脆。这熬出来的猪油,金黄透亮,醇厚无比,它就是橄榄菜风味的基底,远胜任何植物油。熬好的油渣捞出来,可以直接撒点盐当零食吃,或者拌面,那也是一绝。

橄榄蒸好后,取出稍微放凉,然后是细致活——去核。用手或者小锤子轻轻拍扁橄榄,然后用手指一捏一转,那油亮乌黑的橄榄肉便能轻易与核分离。这去核的橄榄肉,就是我们橄榄菜的主体了。有些性急的人会直接用料理机打碎,我强烈不建议!那样做出来的橄榄菜,口感会变得浆糊一样,没有了那种颗粒感和咀嚼的乐趣。我喜欢用刀,手工将橄榄肉切成粗粒或细条状,这样才能保留它原有的纤维和嚼劲。

好了,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可以正式开炒了。这炒啊,可不是炒菜的“炒”,它更像是一种“烩”和“熬”。

  1. 爆香蒜末:锅里留适量的猪油(如果熬出来的油不够,可以适量加点植物油,但还是猪油为上选),油热后,下入大量的蒜末。我用蒜可不手软,至少小半碗,要多到你能闻到满屋子的蒜香扑鼻。用中小火将蒜末煸炒至金黄,但别焦了,焦了会发苦。这蒜香是橄榄菜的灵魂伴侣,少了它,味道会逊色不少。
  2. 下橄榄肉:蒜香起来后,立刻倒入切好的橄榄肉。这时候,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用中小火慢慢煸炒,直到橄榄肉里的水分大部分蒸发,颜色变得更加深邃,并且能闻到橄榄肉特有的焦香。这个过程,大概要炒上十到十五分钟,甚至更久,根据火候和橄榄的量而定。你会发现橄榄肉变得越来越油润,色泽也越来越诱人。
  3. 调味:这是提味增鲜的关键。我个人,极力推荐用普宁豆酱。那不是普通的黄豆酱,普宁豆酱带着潮汕特有的咸鲜和豆香,味道醇厚,能与橄榄的甘香完美融合,让味道变得更有层次。取大概两大勺普宁豆酱,加入锅中,炒匀。豆酱下锅后,稍微煸炒一下,炒出酱香,让它均匀地裹在橄榄肉上。

    这时,尝一点点味道,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如果感觉咸度不够,可以加一小撮盐,记住,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加。然后,一点点细砂糖。这糖不是为了增甜,而是为了“吊鲜”和“回甘”,让整体味道更圆润,平衡掉橄榄本身的微涩和豆酱的咸。这糖量很微妙,宁少勿多,大概茶匙尖那么一点点就够了。

  4. 慢熬入味:所有调料都下锅后,加入少量清水。这水不是用来勾芡的,而是帮助橄榄肉和调料更好地融合,同时防止糊锅。水量大概没过橄榄肉的二分之一就行了。转小火,盖上锅盖,慢慢地熬煮。这才是橄榄菜真正入味的关键所在。它不是那种大火爆炒,而是让食材在温度和时间的催化下,彼此渗透,味道交融。

    这个过程要持续至少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中间要时不时地揭盖翻动一下,防止粘底,同时观察汤汁的浓稠度。直到锅里的汤汁几乎收干,橄榄肉变得油亮,乌黑发光,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这时候才算大功告成。整个厨房,乃至整个家,都会弥漫着那种难以言喻的,带着蒜香、豆香和橄榄独特甘香的混合气息,那是家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

我喜欢在熬制橄榄菜的时候,放点轻柔的音乐,或者听听广播剧。那种锅里咕嘟咕嘟的细微声响,混合着香气慢慢升腾,再配上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这不仅仅是烹饪,更是一种与食物的对话,与时间的共舞。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要不要加点辣椒?或者加点花生碎?嗯,我不太建议。花生碎会抢了橄榄的风头,而辣椒,如果不是特别嗜辣,也容易掩盖橄榄本身的醇厚回甘。橄榄菜的美,在于它的纯粹与深沉,在于那份独特的,饱经时间沉淀的滋味。当然,如果你非要尝试,可以出锅前撒一点点干辣椒碎,但千万别多,点睛即可,不要喧宾夺主。

做好的橄榄菜,晾凉后,装入干净无水无油的密封玻璃罐里。放在冰箱冷藏,可以保存很久,但通常在我家,它活不过一个礼拜。无论是用来拌清粥,那粥的清淡衬托着橄榄菜的浓郁,一口下去,暖胃又妥帖;还是直接拌面,简简单单的白水煮面,放一勺橄榄菜,再淋点橄榄油,那就是人间至味;甚至在做蒸鱼的时候,在鱼肚里塞一点,或者出锅后淋上一点,那鱼肉的鲜甜与橄榄菜的咸香交织,又是一种惊喜。

橄榄种类 特点 制作难度 风味描述
潮汕乌橄榄 (鲜果) 风味最浓郁醇厚,肉质饱满,自带清苦回甘 较高 (需经历浸泡、蒸煮、去核等复杂前处理) 醇厚甘香,层次丰富,带自然清苦韵味,与豆酱融合度高
市售腌制橄榄 (罐装) 处理方便快捷,省去大量前期工序,易于保存 极低 (开盖即用) 通常咸度较高,可能添加较多调味料,缺乏鲜活香气和自制橄榄的深邃回甘

你看,就这么一道看似简单的橄榄菜,里头藏着多少功夫,多少耐心。它不是一道快餐,它承载着的是一份对食物的尊重,对传统的传承,更是一份对家,对生活的热爱。每次端出这自制的橄榄菜,看着家人满足的眼神,闻着那熟悉的香气,我就觉得,这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值了。这才是美食的真谛,不是吗?那是一种从锅里飘出来,直抵心底的温暖。

橄榄菜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