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这世上,能让我为之魂牵梦萦的家常菜,红烧鱼头绝对算一个。旁人兴许觉得,不就是个鱼头嘛,有什么稀罕的?可在我这儿,它不是“一个鱼头”,它是厨房里一场热热闹闹的烟火气,是一勺子下去,能把人魂儿都勾走的浓郁鲜香。那些外面馆子里做的,要么寡淡,要么腥气,要么汤汁稀得跟刷锅水似的,吃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要我说啊,这红烧鱼头,就得自己在家做,用心做,才能烧出那种入骨入髓的滋味儿。
我做鱼头,头一个讲究,就是选鱼。不是什么鱼头都行的,那鲢鱼头,或者叫胖头鱼头,才是我的心头好。别的鱼头,比如草鱼头,肉是不少,可它瘦啊,胶质和油脂都不够,烧出来就不香。偏偏这鲢鱼头,它生来就是为了红烧而存在的!那脑袋大、肉厚、胶质足,特别是鱼脑,烧透了那叫一个软糯滑腻,简直是人间极品。您看,我通常是这么选的:
鱼头种类 | 主要特点 | 红烧适宜度 | 我爱用的理由 |
---|---|---|---|
鲢鱼头/胖头鱼头 | 肉质细嫩,胶质极丰,油脂肥美,鱼脑饱满 | 极高 | 烧出来汤汁浓稠挂碗,口感醇厚,鱼脑入口即化,吸味力强,腥味小 |
草鱼头 | 肉质略粗,小刺较多,腥味略重 | 中等 | 相对清淡,不易烧透入味,口感不如鲢鱼头细滑醇厚 |
鲫鱼头 | 小巧,肉少,多用来炖汤 | 低 | 不适合红烧,容易碎,无法承载浓郁酱汁 |
通常我买的鱼头,得有三四斤重,越大越好,越大越肥,做出来才够气派,吃着也过瘾。买回来,收拾鱼头是头等大事。鱼鳞要刮干净,特别是鱼头背面那些小小的、藏匿在褶皱里的鳞片,一个都不能留。然后是鱼鳃,必须彻底去除,那玩意儿是腥味的重灾区。还有鱼肚子里那层黑膜,也得刮得干干净净,不然腥味再怎么也压不住。这些都弄利索了,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水清澈见底,鱼头摸起来滑溜溜,一点粘腻感都没有,这才算是洗净。
洗好的鱼头,从中间劈开,但不要完全断开,让它呈一个大展翅的形状,这样更容易入味,也更方便煎制。我不会像有些人说的,用料酒什么腌,我只用厨房纸巾把鱼头内外都擦到最干,没有之一!你听我一句劝,煎鱼头,鱼身的水分是死敌。水分越多,下锅越容易崩油,越不容易煎出焦香,还容易粘锅。
起锅烧油,这里油的选择也有讲究。我喜欢用菜籽油,它自带一股醇厚的香气,跟鱼头特别搭。油要多一点,得能没过鱼头一半的高度。等油烧到七成热,就是您能看到油面微微冒烟,或者用筷子试探,周围能迅速冒出密集的小泡泡。这时候,小心翼翼地把鱼头放进去。记住,是鱼皮朝下!刚放进去别急着动,让它煎个两三分钟,听到锅里滋啦滋啦的响声,这响声听着就让人心神安定。等边缘翘起,颜色金黄,再轻轻地晃动锅子,让鱼头慢慢滑动,确保不粘锅。然后翻面,继续煎另一面,直到两面都煎到金黄焦香,甚至能看到鱼皮有些微微焦脆的程度,就可以盛出来备用了。这一步,是红烧鱼头鲜香的关键,也是去除腥味的大招,比什么料酒都管用。
锅里留底油,不用太多。放一小把干辣椒,几粒花椒,然后是切得厚厚的姜片,我通常会用老姜,切个七八片,再来几瓣大蒜,不用剥皮,用刀拍扁就行。大火煸炒,直到姜蒜的香味完全散发出来,辣椒颜色变深,花椒的麻香味也出来了。这时候,把我的“灵魂伴侣”——郫县豆瓣酱给它请出来。我通常用两勺,一定要是红油赤亮、带着粗颗粒的那种豆瓣酱,而不是那种细细的豆瓣酱。小火,用铲子不停地把豆瓣酱煸炒开,炒出红油,炒出那种醇厚的酱香味。这一步是给整道菜定基调的,绝不能马虎,炒得越香,鱼头味儿越足。
豆瓣酱炒香后,沿着锅边淋入料酒,量要大方,小半碗是起步。它能瞬间激发出香气,还能帮助鱼肉去腥增香。紧接着是生抽,大概三到四勺,老抽一勺,提色用的,让鱼头的颜色红亮诱人。再来一小勺白糖,不是为了甜,是为了平衡味道,提鲜增色,让整体风味更醇厚有层次。这时候,沿锅边缓缓倒入滚烫的热水,记住,必须是热水!冷水会让鱼肉瞬间收缩变硬,影响口感。水量要没过鱼头的大半。
水加足了,把之前煎好的鱼头小心翼翼地放回锅中,让它舒舒服服地躺在酱汁里。这时可以再放几块我特别喜欢的老豆腐,切成厚片,它能吸饱汤汁,比鱼肉还好吃。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让它咕嘟咕嘟地炖煮。这个过程,至少得二十分钟到半小时。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鱼头的大小,以及您想要的汤汁浓稠度。我喜欢炖到鱼头肉轻轻一碰就脱骨,鱼脑完全化开,汤汁变得非常浓稠,挂在铲子上能拉丝。
炖煮到后期,揭开锅盖,如果汤汁还比较稀,可以稍微开大一点点火,让它收浓。但要守着,别糊底了。快出锅前,撒一把碧绿的葱花,再来一点点香菜段,我个人偏爱香菜那股独特的清香,它能瞬间提升鱼头的风味。您要是忌讳香菜,那葱花就足够了。
起锅,将浓郁的红烧鱼头盛到大盘子里。那鱼头,颜色酱红油亮,鱼皮微微皱起,带着焦香,鱼肉白嫩细致,浸润在浓稠的汤汁里,汤汁上泛着一层红亮的油光,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用筷子轻轻一拨,鱼肉便骨肉分离,露出底下雪白的鱼肉和肥美的鱼脑。
我记得第一次自己尝试做红烧鱼头,那会儿还是个厨房小白,照着菜谱按部就班。结果呢,鱼头一翻面就散架了,汤汁不是太稀就是太咸,最后勉强吃下,心里却知道,远不是那个味儿。后来是跟着我奶奶学的,她老人家教我,煎鱼要“定心”,火候要“稳当”,调料要“尝”,汤汁要“收”。她那手艺,光是看着,都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她那句“好吃的鱼头,汤汁是精华,能拌三碗饭”,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和调整,才有了今天这个我引以为傲的红烧鱼头。
这道菜,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填饱肚子,它承载着记忆,承载着爱。每当我把这热气腾腾的红烧鱼头端上桌,看着家人围坐在一起,筷子齐刷刷地伸向鱼头,听着他们啧啧称赞,那种满足感,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的。那种浓郁的酱香,混合着鱼肉的鲜甜和香料的芬芳,一口下去,暖到心坎里,所有的烦恼好像都随着那股热气烟消云散了。所以啊,您要是哪天想吃点家常又够味儿的,不妨试试我这法子,保准您也爱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