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海参做法

海参做法

说起海参,我跟你讲,这玩意儿在很多人的厨房里,大概就是个传说。遥远、神秘、伺候不好就容易“化”给你看。我最初也是这么想的,甚至有点抵触。家里老太太隔三差五就念叨要吃海参,说滋补、养生,可市面上那些现成的,要么贵得离谱,要么一吃就知道是边角料拼接的,口感更是一言难尽。后来索性一咬牙,自己买干货回来捯饬。这一捯饬,就是七八年,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到如今的得心应手,甚至还有点心得想跟你掰扯掰扯。

别看市面上那些什么鲍汁海参、海参捞饭听着玄乎,在我看来,海参这东西,最能吃出它本味的,还得是那一口地道的葱烧海参。旁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味重色浓的,一不小心就把海参自身的鲜美给盖过去了。海参,它本味是清淡的,甚至有点寡淡,所以才需要一个能把它的“精气神儿”给吊出来,又能相得益彰的搭档。这个搭档,非莫属。

但先别急着说葱,所有的“海参神话”,都始于泡发。这活儿,可真不是随便找个碗加点水就行。这是海参这道菜的“灵魂工程师”环节,也是最考验耐心的。你泡发得不好,再好的烹饪手艺都白搭,要么一锅烂泥,要么硬邦邦嚼不动,那可就糟蹋了这金贵食材了。

我个人的经验,泡发海参,首要的一点就是:器皿必须是干净到滴油不沾的!任何一点油星,对海参来说都是致命的。它会像吸血鬼遇到阳光一样,瞬间“化掉”,让你欲哭无泪。所以,我会特意准备一个玻璃碗,用洗洁精仔细洗过,再用热水烫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其次是,一定要用纯净水。自来水里的杂质和氯气,都会影响海参的发头。最后,就是温度耐心

这是我这些年摸索出来的“三步走”海参泡发秘籍,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阶段 操作细则 效果判断与注意事项
第一步:冷水浸泡 干海参表面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干净,放入无油的玻璃器皿中,加入足量纯净水(水量至少是海参体积的3-4倍),置冰箱冷藏室(0-4℃)浸泡。 每日换水1-2次。海参会慢慢变软,体积略微膨胀。这一步大约需要2-3天,取决于海参大小和品质。摸起来已无硬芯。
第二步:煮制软化 将浸泡变软的海参连同纯净水一同倒入无油锅中(最好是不锈钢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约40-60分钟。煮制过程中不可揭盖,不可中途加水。 煮到海参变得非常柔软,用筷子能轻松地从中间掐断,但又不至于过于软烂。如果掐不断,则需要继续煮制。
第三步:换水发制 将煮好的海参和水一起自然冷却,然后捞出。用剪刀从海参的腹部开口,去除内部的沙嘴(也就是石灰质的牙齿)和白色筋条(这些筋条是海参的消化系统,可以保留也可去除,去除更易发大),冲洗干净。放入新的足量纯净水中,继续置冰箱冷藏。 每日换水1-2次,这一步最为关键。海参会持续膨胀,变得肥厚Q弹。通常需要2-4天,直至海参变得非常饱满,手感软糯却富有弹性,用筷子轻夹不易断裂。发好的海参可以分装,冷冻保存。

记住,整个过程,最忌讳的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步一脚印,才能得到那份晶莹饱满、触感弹滑的海参。我曾经就因为急着吃,泡发时间不够,结果煮出来要么硬邦邦,要么就发不起来,气得我差点把锅都扔了。但当你看到那一盆黑亮亮的、足足胀大几倍的海参,那种成就感,真是不亚于考了个满分!

海参泡发好了,重头戏才正式上演。我的葱烧海参,讲究一个“本味当先,猪油提香”。

主料:

发好的海参:6-8头(根据大小,切成2厘米左右的斜片或滚刀块,这样受味均匀,也方便夹取)

配料:

大葱:必须是山东章丘大葱或类似的大葱,只取葱白部分,切成5-6厘米的段,再拍扁(我钟情于这种葱,因为它葱香味浓郁,煸炒后有种独特的焦糖甜香)。

:拇指大小一块,切厚片。

:3-4瓣,拍扁。

调料:

猪油:这可是我这道菜的“秘密武器”,没有之一!大概两大勺。猪油的醇厚香气是植物油无法比拟的,它能让葱的香味更上一个台阶。

料酒:两勺。

生抽:三勺。

老抽:一小勺(主要上色,不能多)。

蚝油:一勺半(我偏爱李锦记的旧庄蚝油,味道更醇厚)。

冰糖:5-6粒小冰糖或一小块(提鲜增亮,海参不需要太多甜味,微甜即可)。

高汤:一碗半(最好是自制的鸡汤或骨汤,没有的话用清水代替,但风味会差很多)。

水淀粉:适量(用玉米淀粉和少量清水调成,勾芡用)。

香油:几滴,出锅前淋。

做法:

  1. 处理海参:发好的海参冲洗干净,沥干水分。我喜欢切成大块,这样吃起来更有满足感,也能更好地感受海参的弹性和丰腴。
  2. 灵魂葱油: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锅烧热,放入猪油。等猪油慢慢融化,变得清亮,就把切好的大葱段、姜片、蒜瓣一股脑儿倒进去。全程用中小火,慢慢地,耐心地煸炒。你要看到葱段从白色慢慢变成金黄色,再变成焦黄色,甚至有点焦糖化。这个过程,葱的香味会一点点地释放出来,和猪油的醇厚香气完美融合,充满了整个厨房,那种滋味,简直能把人魂儿都勾出来!等到葱段变得金黄焦香,香气四溢时,捞出葱段,姜蒜留在锅里。这个葱油,就是葱烧海参的精髓所在
  3. 烹炒海参:将沥干水份的海参块倒入锅中,用之前煸葱的底油快速翻炒几下。海参本身没啥味道,炒两下能让它吸足油气,增加香气。
  4. 调味入味:沿着锅边淋入料酒,激发出香气。接着,依次加入生抽老抽蚝油冰糖。用铲子轻轻翻炒,让海参均匀裹上酱汁。你会看到海参的颜色慢慢变得油亮起来,这会儿就该闻到浓郁的酱香味了。
  5. 慢炖提鲜:倒入准备好的高汤。高汤一定要没过海参,如果不够,可以再加点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个5-8分钟。海参本身已经发透,不宜久煮,时间太长会变烂,失去那种Q弹的口感。这一步主要是让海参充分吸收汤汁的鲜美,达到入味的效果。
  6. 勾芡收汁:待海参充分入味后,将火调大。将调好的水淀粉边搅拌边缓慢倒入锅中,直到汤汁变得浓稠油亮,能均匀地挂在海参表面。这个芡汁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厚,要做到“亮而透”,能给海参穿上一层“金衣”。汤汁在锅里咕嘟冒泡,油光锃亮,那视觉效果,简直了!
  7. 回锅增香:最后,把之前煸香的葱段重新倒回锅中,和海参一起翻拌均匀。淋上几滴香油,增加菜品的亮度与香气层次,就可以关火出锅了。

一盘油亮亮、热腾腾的葱烧海参端上桌,海参块个个饱满,裹着深褐色的酱汁,葱段焦香诱人。筷子轻轻一夹,海参那股子自带的糯韧感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入口,首先是浓郁的葱香和猪油香气交织,接着是海参那独有的、带点海洋气息的鲜美,口感更是绝妙——软糯、滑爽,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韧性,轻轻一抿就化开,回味无穷。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那汤汁浇在饭上,简直能让人多吃两碗。

我有个小小的“固执”,葱烧海参,我从来不放鲍鱼汁。很多人觉得加了鲍鱼汁能提鲜,但我认为鲍鱼汁的味儿太霸道,会抢了海参和葱的风头。海参的鲜,是那种清幽内敛的鲜,需要葱的焦香来衬托,猪油的醇厚来烘托,而不是被其他浓烈的味道所掩盖。这就像听一首极简的音乐,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一旦多加了不必要的和弦,反而破坏了它的纯粹。

回想第一次成功做出这道菜,是好几年前的春节,全家人围坐一桌。当那盘葱烧海参端上桌时,爷爷奶奶都惊叹了,他们以为我是在外面买的。当知道是我亲手做的,从干海参泡发到烹饪,全程都是我一个人完成时,那眼神里的骄傲和赞许,直到现在都让我记忆犹新。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等待,都值了。

这道菜,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盘硬菜,它更像是一场对耐心和匠心的修行。它教会我,好的食材需要被尊重,需要时间去酝酿,去激发它最本真的美。当你真正投入进去,去感受食材的变化,去品味调味的艺术,你会发现,厨房不仅仅是做饭的地方,它更是一个充满惊喜和温情的实验室,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成长。所以,如果你也被海参的“神秘”所困扰,不妨拿出你的耐心和好奇心,循着我的法子,去尝试一下。相信我,那份亲手做出来的成就感,和家人朋友品尝后的满足笑容,会是最好的回报。

海参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