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油炸小吃做法大全

油炸小吃做法大全

我这人,甭管外面世界多纷纷扰扰,只要一脚踏进自家厨房,油锅里那点儿事儿,就能把我拽回最踏实、最幸福的烟火气里。说起来,我这辈子吃过多少山珍海味,可心头好,永远绕不开那一口金黄酥脆的油炸小吃。它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却最能抚慰人心,是小时候奶奶灶台边那股子勾魂的香,是长大后自己下厨给家人带来惊喜的魔法。

今天呢,我就不藏着掖着了,把我这些年跟油锅打交道的那些心得、那些“歪门邪道”,一箩筐都倒出来给你们听听。别看只是油炸,里头学问可大了去了,不光是炸熟那么简单,要的是那份儿外壳的硬挺内里的软糯完美结合,是那层次感十足的口感,是每一口都能咬到灵魂深处的汁水和香气

先说这炸物里的“扛把子”——炸酥肉。这可是我家的餐桌常客,也是每次亲友聚会,我那帮挑剔的嘴巴指定要点的“招牌菜”。做酥肉,我最看重两点:肉的选择挂糊的诀窍

肉啊,我跟你们说,别听那些瘦肉精主义者说什么“只用里脊肉”。那简直是暴殄天物!做酥肉,非得是猪五花肉莫属,而且得是肥瘦相间、层次分明的那种。你们去肉铺,就跟师傅说,要带点儿小薄皮的五花肉,切成筷子粗细、六七厘米长的条。为什么是五花肉?因为炸出来后,肥肉会变得焦香化渣,瘦肉则会紧实弹牙,两者交织在一起,那口感才是绝了,不柴不腻,汁水丰腴。

腌制是酥肉的第二道灵魂。我的腌制配方,有点儿“土”,但绝对管用。切好的肉条,加一大勺生抽提鲜,半勺老抽上色(别多,免得炸出来颜色过深),一点点蚝油增味,姜末葱段是去腥的主力,再来点儿花椒粉,那种麻麻的香气是川味酥肉的精髓,料酒也不能少,几滴足以。最关键的是,我还会悄悄加一小勺白胡椒粉,它能很好地衬托出肉的鲜美。然后,重点来了,用手抓匀,反复按摩几分钟,让调料充分渗透进肉的纤维里。这步很重要,决定了肉的入味程度。至少腌制半小时,如果时间允许,冰箱里放上一个小时,那味道会更深沉。

接下来就是挂糊,这是酥肉能否“酥”起来的关键。市面上的淀粉种类繁多,但我个人独爱红薯淀粉。它炸出来的东西,口感特别酥脆,而且放凉了也不容易“疲软”。我的糊是这样调的:取一碗红薯淀粉,打入一个鸡蛋,然后慢慢加入清水,一边加一边搅,搅到那种提起筷子,面糊能缓慢滴落,且能在肉条表面形成薄薄一层附着的状态就行。这个浓稠度,没法量化,全凭手感和经验。记住,不能太稀,否则挂不住;也不能太稠,否则炸出来面疙瘩。我还会加一小撮泡打粉,让酥肉的口感更蓬松,但量一定要控制好,多了会有奇怪的碱味儿。

油炸的火候,那是门艺术。锅里倒油,油量要足够,至少能没过一半肉条。烧到六七成热,也就是筷子伸进去,周围会迅速冒小泡泡的时候,转中小火。把裹好糊的肉条一根一根地下锅,不要一次性放太多,否则油温会骤降,肉条容易粘连。第一次炸,主要是为了定型和炸熟,炸到表面微黄,即可捞出。这一步大概需要2-3分钟。

等所有的肉条都炸完一遍后,把炉火开到大火,让油温再次升高到八成热。此时进行复炸。复炸是酥肉,甚至所有油炸食品酥脆的关键!将之前炸好的肉条重新倒入热油中,快速炸个30-60秒,看着它们变成诱人的金黄色,且能听到清脆的“滋滋”声,立刻捞出,沥干多余的油。这样炸出来的酥肉,外壳嘎嘣脆,内里软嫩多汁,简直完美!撒上一点椒盐或者辣椒面,配上啤酒,绝了!

我这人,对油炸薯条/薯块,也有着一份近乎偏执的爱。尤其是在家里自己炸,那份新鲜和香脆,是外面任何一家快餐店都比不了的。

选土豆,我有我的“小固执”。我偏爱高淀粉的土豆,比如那种皮带点儿粗糙、个头大大的,它们炸出来内部会更蓬松绵软。切的时候,我喜欢切成比外面薯条稍微厚一点的薯块,这样炸出来更有满足感。切好的薯块,一定要用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上,期间换几次水,把表面的淀粉尽可能地洗掉,这是为了避免炸的时候粘连,也能让薯块更脆。泡好之后,最最最重要的一步来了:彻底沥干水分,甚至用厨房纸吸干。水分不干,下油锅会“炸”起来,而且影响酥脆度。

炸薯块的油温,我也坚持双炸原则。第一次,油温保持在五六成热(中低火),把薯块放进去,慢慢炸到半熟、颜色微黄,边缘略微变硬。这一步主要是把土豆炸熟,让内部变得粉糯,大概需要5-7分钟,具体看薯块大小。捞出来,让它稍微晾凉一下。

第二次,把油温升到八九成热(大火),把薯块倒进去,高温快速复炸。这短短的1-2分钟,就是赋予它金黄焦脆外衣的魔法。当看到薯块颜色变得金黄诱人,听到那清脆的“沙沙”声时,立刻捞出,快速撒上细盐。我有时候还会撒上一点烧烤料孜然粉,那股子复合香气,啧啧,根本停不下来!

再来个甜口的,我小时候最爱的街边小吃——炸糖糕。这东西,别看简单,做得好不好,全在和面上。

炸糖糕的主料是糯米粉。和面的时候,切记要用开水!滚烫的开水,一点点地倒入糯米粉中,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待稍微不烫手的时候,上手揉成光滑柔软的面团。这个面团的软硬度,就像耳垂一样,非常柔软,但又不粘手。揉好后,盖上保鲜膜,醒面至少20分钟。这一步能让糯米粉充分吸水膨胀,炸出来的糖糕才不会硬邦邦。

糖糕的馅儿也简单,就是红糖,稍微加点干面粉或者糯米粉拌匀,防止红糖融化后流淌出来。我还会撒一点桂花碎,那股子若有若无的清香,能把糖糕的甜腻感中和掉不少。

包糖糕的时候,手上抹点油,把面团分成小剂子,按扁,包入红糖馅儿,收口捏紧,再轻轻按扁成圆形。

炸糖糕的油温就不能太高了,五六成热的中低火最合适。慢慢下锅,看着它们在油锅里鼓起一个个可爱的小胖球,颜色变得金黄透亮,就可以捞出来了。咬一口,外皮焦酥,带着糯米的韧劲儿,内馅儿是热乎乎、甜滋滋的红糖浆,烫得你直呼过瘾。那拉丝的口感,伴着桂花的幽香,简直是童年回忆的味道。

好了,说了这么多具体的,最后再唠叨几句油炸的“普世真理”吧。

炸物类型 推荐油温 (初炸) 推荐油温 (复炸) 核心要点
炸酥肉 160°C (6成热) 180-190°C (8-9成热) 五花肉红薯淀粉糊,充分腌制,双炸
炸薯块 150°C (5-6成热) 180°C (8成热) 高淀粉土豆浸泡去淀粉,彻底吸干水,双炸
炸糖糕 150-160°C (5-6成热) 无复炸 开水和糯米粉充分醒面,小火慢炸至鼓起。

关于油的选择,我家里常备的是花生油玉米油。花生油香气浓郁,炸肉类尤其搭;玉米油清淡,炸薯条、蔬菜这类不容易抢味儿。至于地沟油什么的,你们可别瞎用,健康第一。

还有就是复炸,我再强调一遍,这是油炸食品美味的“秘密武器”,没有之一。第一次低温炸熟,第二次高温炸脆,这个步骤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炸完东西,油怎么办?我一般会用滤网把油渣滤掉,等油完全冷却后,装瓶密封保存起来。下次炒菜或者再炸点东西,还能继续用。可别直接倒了,那太浪费了。

厨房里烟熏火燎的,炸东西那股子油烟味儿,有时候确实让人头疼。可当一盘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金黄酥脆的小吃端上桌,看着家人朋友吃得眉开眼笑的时候,所有的麻烦都值了。那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记忆的味道,是生活的温度,是我这颗爱吃又爱折腾的心,给日子加上的那点儿闪闪发光的仪式感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赶紧回家,选个周末,也试试我的法子,给自己和家人来一场“炸物盛宴”吧!别怕麻烦,动手了才知道,自己在家做的,永远是外面买不到的安心和美味

油炸小吃做法大全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