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清汤牛肉的做法与配料

清汤牛肉的做法与配料

我这个人,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对“吃”这回事儿,尤其是我家厨房里捣鼓出来的那些,有着一股子旁人看来简直要命的执着。尤其这清汤牛肉,那简直就是我心里的白月光。别小瞧了这“清汤”二字,它可不是寡淡无味,更不是敷衍了事。在我看来,它考量的是一个厨子对食材最本质的理解和最纯粹的敬意。那些花里胡哨的什么“加一堆香料遮盖肉味”、“大火猛炖图个快”的,在我这儿统统是歪门邪道。清汤牛肉,要的就是那一口纯粹到骨子里的鲜、软糯到心坎儿里的肉,和那清澈得能倒映出你影子的汤。

我第一次吃到真正让我魂牵梦绕的清汤牛肉,还是在我小时候,我奶奶做的。那时候的食材也没现在这么丰富,调料更是简单,可那碗汤,端上来的时候,热气腾腾,汤面偶尔浮着几滴金黄的牛油花,透过薄薄的水汽,能看到碗底沉着几块切得规整的牛肉,还有几片嫩绿的香菜叶子。我记得很清楚,勺子轻轻一碰,那牛肉就颤巍巍地分开了,放进嘴里,不柴不散,带着一种熨帖的鲜甜,根本不用再沾任何调料。自那以后,我便入了这清汤牛肉的“坑”,一门心思要做出当年奶奶的味道。

这几十年下来,我也算是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清汤牛肉哲学”。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选材。我跟你说啊,别听那些花哨的,说什么“牛腱子最好”,或者“牛腩才够味”。其实啊,各有千秋,但想要综合口感最好,我的私藏秘诀是——牛腩牛排骨搭配着用。

牛肉部位 特点 适合清汤的理由 推荐度 我的碎碎念
牛腩 肥瘦相间,筋膜多,胶质丰富,肉质相对软嫩 提供丰富的胶质和油脂香,汤汁更醇厚,肉口感软糯 ⭐⭐⭐⭐ 别挑太瘦的,一点肥肉是灵魂!
牛腱子 筋膜包裹,肉质紧实,纹理清晰 久炖不柴,汤汁清爽,肉块不易散,适合喜欢有嚼劲的 ⭐⭐⭐ 单用汤味稍显寡淡,适合搭配其他部位
牛排骨 骨头提供鲜味,肉量适中,带骨髓 骨头能吊出深层次的骨髓香,让汤味更醇厚且带回甘 ⭐⭐⭐⭐⭐ 我常说,带骨的才是真香!
牛里脊/外脊 瘦肉多,少筋膜,肉质嫩 不耐久炖,易柴,风味不如前三者深厚,基本不考虑 这种留着做牛排或者快炒吧,别糟蹋了清汤。

看到了吧?牛腩的丰腴和牛排骨的骨香,那才是绝配。去市场挑牛肉,我的眼睛跟雷达似的,专挑那些色泽红亮、带着点光泽、摸起来富有弹性的。要是摸着发黏或者颜色发暗,那指定是不新鲜了,赶紧掉头走人。我一般会选一斤半到两斤的牛腩,再配上一斤左右的牛排骨。让老板给斩成大块,回来自己再切。切牛肉块的时候,也讲究,别切太小,缩水厉害,也别太大,不方便入口。我通常切成大概三到四厘米见方的块儿,排骨就顺着骨缝斩开。

买回来可不能直接下锅,那是要出腥气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浸泡与飞水。把牛肉块和排骨块,统统丢到一大盆冷水里,加一小撮盐(别问我为啥加盐,这是我奶奶教的,据说能更好地逼出肉里的血沫,虽然科学原理我不清楚,但它就是管用!),浸泡至少两小时,中途换一两次水。你会发现水逐渐变红,这就是血水。浸泡过后,捞出,冷水下锅,记住,一定是冷水下锅!这样牛肉的脏东西才能随着水温慢慢升高而被充分逼出。水里可以加几片姜和一两根拍扁的葱段,但千万不要加料酒!料酒里的黄酒味太重,会影响清汤牛肉本身的纯粹风味。大火烧开,锅里会浮起厚厚的、棕红色的浮沫。别心疼,这些都是腥味的来源,用勺子撇掉,撇得越干净越好。这步需要耐心,撇到水面基本干净,煮个五到十分钟,然后把牛肉和排骨捞出来,用温水,记住,是温水!一塊一塊地冲洗干净,把附着在上面的浮沫和血渣都洗掉。冷水冲洗会让肉骤然收缩,口感发柴。这一步看似麻烦,却是清汤的关键,容不得半点偷懒。

接下来,是炖煮。洗净的牛肉和排骨重新放入一个干净的大汤锅里,再次加入足量的冷水,一定要一次性加够,中途尽量不要加水。加水会冲淡风味,如果非要加,也得是烧开的热水。放入几片老姜(姜去皮拍扁,能更好地释放姜味)和两三段大葱。我再强调一遍,我的清汤牛肉里,几乎不放其他香料!什么八角、桂皮、香叶,那些都是给红烧肉用的,它们那股子浓烈的香气,会完全盖住牛肉本身的鲜甜,让清汤变得浑浊不清。唯一的例外是,如果你实在受不了牛肉的“膻味”,可以极其微量地加一两颗花椒粒,注意,是“粒”,不是“大把”,而且是在炖煮快结束时再捞出来,免得麻味喧宾夺主。但我个人是完全不加的,好的牛肉,经过前期处理,根本没有膻味,只有纯粹的肉香。

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慢炖。锅盖可以稍微留一条缝,避免汤汁溢出,也能让蒸汽带走一部分腥气。这一炖,就是至少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别着急,美味是等出来的。炖煮期间,如果还有少量浮沫出现,继续撇掉。你会看到汤色逐渐变得澄清,肉块也越来越软糯。在炖到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候,我会加入一根去皮切大块的白萝卜。白萝卜的加入,能给汤汁带来一种自然的清甜,又能吸附掉牛肉可能残存的一点点腥气,让汤味更加醇厚,而且萝卜炖煮后软糯鲜甜,也是一道很好的配菜。如果喜欢,也可以加一两根切大段的胡萝卜,颜色也好看。

等到牛肉筷子轻轻一戳就能穿透,排骨肉也能轻松脱骨时,这清汤牛肉就差不多了。这时候,也是调味的最后时机。将锅里的葱段和姜片捞出扔掉,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只用少许海盐或者岩盐来调味,我的原则是,宁可淡一点,也不要咸。因为吃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再加盐,但咸了就没法补救了。最后再撒上一点白胡椒粉。白胡椒粉的辛辣,能很好地提升牛肉汤的鲜味,而且它的味道是清雅的,不会像黑胡椒那样带着一股焦香味。再淋上几滴香油,点睛之笔,让汤面泛起一层诱人的金光。

我啊,特别喜欢这汤炖好了,趁着热气,先盛上一小碗,不加任何佐料,就这么一口一口地喝下去。那汤汁,清亮如琥珀,入口是浓郁的牛肉本味,带着白萝卜的丝丝甜意,暖暖地滑过喉咙,一直暖到胃里,整个人都舒坦了。再夹起一块炖得软烂入味的牛肉,轻轻一抿,肉纤维就乖乖地散开了,连着筋膜的部分,带着Q弹的胶质感,别提多美了。这时候,我通常会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或者是一碗手工面条。面条捞起来,浇上满满一勺热汤,再铺上几块牛肉,撒上翠绿的葱花或者香菜末,那简直就是人间极品。

这清汤牛肉,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惊艳的菜,它更像是一个老朋友,温润、持久,越品越有滋味。它考验的是你的耐心,是你对食材的理解,更是你对生活的那份从容和热爱。每次当我闻到那股子牛肉汤特有的香气在厨房里弥漫开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今天的日子,又变得有滋有味了。这就是我家厨房里,最朴实也最深情的美味,是我心底,永远割舍不掉的烟火气。

清汤牛肉的做法与配料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