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菜谱家常菜做法大全

菜谱家常菜做法大全

我这个人,没什么大追求,就爱柴米油盐里那点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旁人总说,做饭是琐碎,是束缚,可对我来讲,那锅碗瓢盆的叮当响,那从厨房飘出来的饭菜香,简直就是我生活里最熨帖的底色。特别是回家,一进门闻到楼道里各家传来的味道,就知道今天大家伙儿吃什么,心里就觉得特踏实。

说起家常菜,那可不是简单把食材凑一块儿炒熟就完事儿。里头门道多着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那些年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之谈”,有些甚至是交了无数“学费”才悟出来的。

一、 红烧肉:舌尖上的“功夫”与“温柔”

要说我家餐桌上的“硬菜之王”,那非红烧肉莫属。这道菜,看似粗犷,实则细腻,极考验掌勺人的耐心与功力。市面上做法千千万,什么浓油赤酱的本帮派,香辣过瘾的湘菜系,但我始终偏爱那种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传统做法,带着一丝回甘的醇厚。

首先,选肉是关键。我永远只用带皮五花肉,而且一定要是那种层次分明、肥瘦相间的精品五花。菜市场里,我能对着一堆肉挑上半天,就为了那块肥瘦比例恰到好处,摸上去有弹性、颜色红润的“梦中情肉”。买回来,先切成两厘米左右的方块,焯水这一步绝不能省。冷水下锅,加几片姜、少许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再煮个五六分钟,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记住,一定要用温水,不然冷水一激,肉质就紧缩了,吃起来发柴。这冲洗干净的步骤,是为了洗掉肉块表面的腥气和血沫,也是为了后续更好的上色。

接着,就是最考验耐心的炒糖色了。锅里放一点点油,下冰糖(我喜欢用黄冰糖,色泽更透亮),中小火慢慢熬。这一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看着冰糖从固体慢慢融化,变成琥珀色,再到焦糖色,其间会冒出细小的泡泡。等到颜色变深,泡沫变大,且闻到一丝焦糖的香气时,立刻倒入焯好水的五花肉块,快速翻炒,让每一块肉都均匀地裹上糖色。这一刻,厨房里香气瞬间升腾,那甜丝丝又带着肉脂香的味道,简直是治愈。

上好色之后,倒入足量的黄酒或绍兴酒(千万不要吝啬,酒是红烧肉的灵魂!),酒要没过肉块的三分之二,再加入几片姜、几个八角、一片香叶,还有我个人的一点小“秘诀”——一小块桂皮,它能让肉的香味更有层次。然后是调味,生抽提鲜,老抽上色,再加一小勺红腐乳汁(这可是我的私家秘方,能让红烧肉的醇厚感瞬间提升好几个档次,而且带着一股独特的豆香),最后加一小撮盐。调好味,大火烧开后转最小火,盖上锅盖,慢炖它个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我常常会趁着这个时间去客厅看看书,或者处理一下别的事情,但耳朵却会一直留意厨房里的动静,那锅里肉块在汤汁中“咕嘟咕嘟”的轻语,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交响乐。等到时间差不多,揭开锅盖,你会看到汤汁已经收得浓稠,肉块呈现出诱人的红亮色泽,用筷子轻轻一碰,肥肉部分已经颤巍巍地在晃动,瘦肉也变得酥烂。这时候,开大火收汁,一边收一边用勺子将汤汁不断地淋在肉块上,让每一块肉都吸饱了精华。待汤汁变得油亮黏稠,泛着诱人的光泽,就可以关火装盘了。

我记得第一次做红烧肉,因为糖色炒过头,肉带着一股苦涩味,那顿饭硬着头皮吃完,心里别提多沮丧了。后来跟着我姥姥学,她老人家就一句话:“做红烧肉,心要静,火要稳。”现在回想起来,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哲学?

二、 蒜蓉清炒时蔬:返璞归真的鲜甜

大鱼大肉固然过瘾,但餐桌上若是少了清新的蔬菜,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蒜蓉清炒时蔬看似简单,实则最能体现食材本身的品质和厨师对火候的把控。我最爱在春天炒一份蒜蓉炒油麦菜,夏天炒蒜蓉空心菜,秋天则是蒜蓉西兰花,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味。

挑选蔬菜,讲究就一个字:“鲜”。油麦菜要选叶片翠绿、挺拔有光泽的,西兰花要花球紧实、没有黄叶的。买回来后,先用盐水泡个十分钟,再清水冲洗干净。改刀也很重要,油麦菜手撕成段,西兰花掰成小朵,梗子可以削皮切片,这样受热均匀,口感也更好。

炒素菜,我有个小习惯,喜欢用大火快炒,为了那一口“锅气”。锅烧到冒烟,再倒入适量油。油温起来后,立刻下蒜蓉,爆香!蒜蓉爆香的时间要短,见到金黄即可,切忌炒焦,不然会发苦。接着,一股脑儿将洗净沥干的蔬菜倒进去,大火快速翻炒。这时候,厨房里会响起“滋啦滋啦”的声音,水汽瞬间蒸腾,这是蔬菜与高温油锅碰撞出的生命之歌。

调味极简,只放一小撮盐一丁点糖(糖能提鲜,让蔬菜的甜味更突出,但千万不能多,否则就变成甜口了)。如果喜欢,也可以淋上几滴香油蚝油增香。整个过程,从下锅到出锅,最好控制在一分钟之内,这样炒出来的蔬菜,既保持了脆嫩的口感,又能锁住鲜甜的汁水,色泽也翠绿诱人。

我曾经为了追求“少油健康”,把炒素菜的油量减到最低,结果炒出来的菜蔫了吧唧,毫无生气。后来才明白,适当的油脂是蔬菜鲜甜的载体,也是“锅气”形成的重要一环。这就像人生,有些时候,适当的“放纵”反而是更好的滋养。

三、 葱油拌面:朴素里的极致风华

如果说红烧肉是热情澎湃的华章,蒜蓉时蔬是清雅的小调,那葱油拌面就是那首不动声色的诗,以最朴素的姿态,蕴含着极致的美味。它是深夜食堂的慰藉,也是周末午餐的随性。

葱油拌面的灵魂,毋庸置疑,就在于那碗葱油。我熬葱油,从来都是小葱洋葱并用。小葱负责清香,洋葱负责甜度和复合香气。我会把小葱切成长段,洋葱切丝。锅里倒入足量菜籽油,再添上一小块猪油(猪油是点睛之笔,能让葱油更香更醇,但如果实在介意,纯菜籽油也可)。油烧到七成热,先下洋葱丝,中小火慢慢炸,直到洋葱丝变得焦黄、边缘卷曲。然后捞出洋葱,再下小葱段,继续用中小火慢慢熬制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葱段会从翠绿慢慢变成金黄,再到焦黄,整个厨房弥漫着葱油特有的香气,温暖而诱人。记住,一定要熬到葱段焦而不糊,将葱段捞出,留下清澈金黄的葱油。这些焦葱酥,可是拌面时的绝佳配料,千万别扔掉!

葱油熬好,接下来是拌面酱汁。我的配方很简单:生抽、老抽、蚝油、一点点糖,按大概 3:1:1:0.5 的比例混合,用小锅烧热一下,让调料的味道充分融合,也让糖更好地融化。

面条的选择也很有讲究,我偏爱那种细切面或者碱水面,煮出来口感筋道,而且容易挂汁。煮面条时,一定要宽水煮面,水开后下面,煮到面条中心还有一点点硬芯(也就是“al dente”)就立刻捞出,沥干水分。

最后,就是激动人心的“拌”了。将煮好的面条放入大碗,浇上两大勺金黄的葱油,再淋上调好的酱汁,最后撒上一把之前熬好的焦葱酥。用筷子快速而均匀地拌开,让每一根面条都裹满了葱油的香气和酱汁的鲜甜。这时候,可以再煎一个溏心蛋,或者拌上一点炒好的肉末,更是锦上添花。

吃第一口葱油拌面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值了。那股朴素又深沉的香气直冲脑门,面条的劲道,葱油的醇厚,酱汁的鲜甜,混合在一起,妙不可言。


我总觉得,做家常菜,做的是一份心意,一份情感。它不是什么高深的艺术,也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对食材的尊重,对家人的爱,对简单幸福的追求。每次看到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哪怕只是一盘炒青菜,我心里都会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满足感。所以啊,别总觉得做饭是负担,试着把心放进去,你会发现,厨房里藏着无数的惊喜,无数的温柔,和无数关于家的故事。它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维系情感,传承记忆的一把钥匙。希望大家也能在自己的厨房里,找到那份独属于你的“家常菜”情怀。

菜谱家常菜做法大全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