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蒸鸡蛋羹的做法

蒸鸡蛋羹的做法

我家常吃的鸡蛋羹,说起来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菜,但要做好,讲究可真不少。不是我吹,外面馆子里吃到的,十次有九次不如我自己在家蒸的。滑是滑了,可总感觉差点意思,或者就是坑坑洼洼像月球表面,看着就没食欲。这东西,看着简单,做起来全是细节,一点都不能含糊。

想蒸一碗没有一个气孔,duangduang晃悠,入口即化,带着淡淡蛋香和鲜味,溜溜滑滑直接淌进肚子的鸡蛋羹?得,听我的,把那些网上随便搜搜的“万能比例”先放一边。我这条路,是踩了无数次坑,喂了无数碗失败品(当然最后还是我吃了,总不能浪费),才摸索出来的。

首先,蛋。鸡蛋嘛,要新鲜,这个不用多说。但你知道吗,鸡蛋的个头是有区别的。菜谱里常说一个蛋配多少水,可鸡蛋大小不一,直接影响比例。我一般用中等大小的笨鸡蛋,看着蛋黄圆溜溜,颜色金灿灿的。两三个就够小家庭吃一顿了。把蛋打到碗里,轻轻打散,别使劲搅,打到蛋黄蛋白完全融合,变成均匀的黄色液体就行。别打出太多泡沫,这是关键第一步。泡沫多了,后面麻烦。

然后是水。水!水!水!这是鸡蛋羹的命脉,重中之重!用什么水?绝对不能用自来水直接兑!自来水里有气体,蒸的时候会跑出来,形成气孔。要用凉白开,就是烧开过放凉的水。或者用温水,大概三四十度,手摸着不烫,温乎乎的就行。为啥用温水?因为鸡蛋液和温水更容易融合,而且能稍微加速凝固过程,减少气孔产生的几率。但水温也别太高,不然就直接把鸡蛋烫熟了,变成蛋花了。

蛋水比例是多少?网上说什么1:1.5,1:2,甚至1:3的都有。听我的,你就记住一个最保险、最完美的比例:一个鸡蛋,配相当于它体积1.5倍的温水。怎么量?我通常是打好蛋液,用一个量杯量一下有多少毫升,然后乘以1.5,量出对应毫升数的温水。比如一个鸡蛋是50毫升,那就用75毫升的温水。这是我觉得口感最嫩滑、又不容易散掉的最佳比例。水少了,口感会老会柴;水多了,不容易凝固,或者表面凝固了里面还是一包水。

水加进去后,就是搅拌。记住,还是轻轻搅!用筷子或者打蛋器,顺着一个方向慢慢搅,让蛋液和水充分混合均匀。搅的时候别画圈圈,就像打豆浆那样,筷子底部一直在碗底附近,慢慢推开。搅到蛋液和水完全融合,颜色均匀一致。这时候水面上肯定还是会有一些细小的泡沫,甚至大一点的浮沫。

过筛!过筛!过筛!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保证鸡蛋羹表面和内部都光滑如镜的秘诀之一。找一个网眼最细的筛网,把混合好的蛋液至少过筛两遍。第一次筛掉大块的浮沫和没打散的蛋清,第二次筛掉细小的泡沫和杂质。你会看到筛网上留下一层细腻的泡沫。毫不犹豫,把它们扔掉。过筛后的蛋液,应该是非常细腻、几乎没有泡沫的液体,颜色均匀透亮。

把过筛好的蛋液倒入你准备用来蒸的碗里。碗的材质无所谓,玻璃、陶瓷、不锈钢都行。但我习惯用家里那种浅一点、宽口一点的瓷碗,受热比较均匀,蒸起来快。倒好蛋液后,别以为就完了,这时候表面可能还会有一点点冒出来的小气泡。怎么办?用勺子轻轻把它们撇掉,或者拿牙签挨个扎破。确保蛋液表面光洁无泡

接下来是入锅蒸。蒸锅里放足水,把水烧开。一定要等水烧开再把碗放进去!这是第二个关键。冷水下锅的话,水温慢慢升高,蛋液受热不均匀,也容易产生气孔。水烧开后,把装了蛋液的碗轻轻放进蒸屉里。

然后呢?直接盖上锅盖就蒸?错!这是产生“月球表面”的最大原因!蒸汽遇冷凝结成水滴,直接砸在蛋液表面,不就砸出坑了吗?所以,在盖上锅盖之前,你得给你的鸡蛋羹碗穿一件“衣服”。最简单的办法是盖上一层耐高温的保鲜膜。用保鲜膜把碗口完全封住,别留缝隙。或者,如果你的碗大小合适,找一个盘子倒扣在碗上,严严实实地盖住。这样蒸汽水就只会滴在保鲜膜或盘子上,不会直接砸到蛋液了。

盖好“衣服”后,再盖上蒸锅的盖子。大火烧开水后,转中小火慢蒸。火一定不能大!大火会让蛋液迅速受热膨胀,一样会产生气孔。中小火慢慢来,温柔地把它焐熟。具体蒸多久?这取决于你用的碗有多深,蛋液有多厚。我用家里那种普通大小的碗,大概两指深的样子,中小火蒸10-12分钟就差不多了

怎么判断熟没熟?别急着开盖。时间到了,关火,让它在锅里再焖个三五分钟。利用锅里的余温让它彻底凝固。这一步也很重要,能让鸡蛋羹内部更均匀地熟透,而且避免一开盖就塌陷。

焖好后,小心翼翼地打开锅盖,揭掉保鲜膜或拿开盘子。哇!你看到的就是一碗表面光滑如镜,颤巍巍晃动的金黄色鸡蛋羹了!这时候,它只是“白水煮蛋”,还没灵魂呢。

调味!调味通常是在蒸好之后。淋上一点点极鲜的酱油(不是老抽哦,老抽颜色太深,味道也不对),我喜欢用生抽或者专门的蒸鱼豉油,味道更鲜更醇厚。再淋上几滴香油(芝麻油),那香味瞬间就出来了。喜欢香菜葱花的可以撒一点点做点缀,但我更喜欢它纯粹的样子,什么都不加,只保留那份极致的嫩滑和蛋香。

用勺子轻轻挖一勺,你会看到它像布丁一样嫩滑,勺子边缘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粘连或者粗糙。送入口中,不需要咀嚼,舌头一抿就化了,带着蛋的本真香味和酱油、香油带来的鲜美。那感觉,温暖,治愈,熨帖。

我记得小时候,每次生病胃口不好,妈妈就会蒸一碗鸡蛋羹给我。她那时候可没这么多讲究,用凉水搅搅就蒸,常常蒸出来有气孔,但那时候就觉得是全世界最好吃的东西。长大后自己学着做,刚开始也是气孔王,各种失败,灰心过。直到有一次跟一个老阿姨请教,她慢悠悠告诉我:“蛋打散就好,水要用温的,比例要对,最重要是过筛和盖盖子,火别大。”回家照着做,第一次蒸出了平整的鸡蛋羹,那种成就感,嘿!比做什么复杂大菜都开心。

你看,就这么一碗简单的鸡蛋羹,里面藏着多少耐心和细节。它不只是填饱肚子的一道菜,更是带着温度和回忆的家常味道。如果你也屡次失败,别灰心,试试我的方法。记住那几个加粗的关键点,我相信你也能蒸出完美无瑕的“镜面”鸡蛋羹。到时候,那一勺入口即化的美妙感受,你会明白我说的。别小看这一碗蛋羹,它能带给你的,远不止美味。

蒸鸡蛋羹的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