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常菜 肉夹馍家庭简单做法

肉夹馍家庭简单做法

我这人吧,别的爱好不多,唯独对吃,尤其是家里折腾出来的那些个“硬菜”,有着一股子旁人看来近乎偏执的劲儿。说起肉夹馍,唉,那是多少个加班夜、多少个周末午后,魂牵梦绕的一口。外头店里的不是不好,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那股子从自家厨房飘出来的、带着炉灶烟火气儿的踏实劲儿。于是乎,我便一头扎进了这肉夹馍的“深渊”,非得捣鼓出那一口让我心满意足的味道不可。

这肉夹馍,说白了,灵魂是那一口腊汁肉,骨架是那白吉馍。两者缺一不可,又都各有各的讲究。

先说这肉。我做肉夹馍,从来都是以五花肉为首选,但不是随便一块都行。得是带皮、肥瘦相间分明、三层或五层的上品五花。太瘦了柴,太肥了腻,那种肥肉部分像水晶果冻、瘦肉部分纹理清晰的,才是我的心头好。每次去菜市场,我都得在猪肉摊前徘徊良久,瞪大了眼睛挑。老板都认识我了,知道我这人挑剔,但嘴上从不说,心里的标准比什么都清楚。

肉买回来,第一步是焯水。这一步可不是随便一煮就完事儿。冷水下锅,放几片姜、少许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再用温水把肉冲洗干净。记住,一定要用温水,冷水一激,肉质就紧缩了,后面炖煮不容易软烂入味。

接下来就是炒糖色。这可是给腊汁肉上色的关键,也是让它吃起来醇厚不发腻的秘密武器之一。锅里放一点点底油,下入几块冰糖,小火慢慢熬,熬到冰糖融化,冒出密密麻麻的小泡,颜色从透明到浅黄,再到琥珀色,最后变成深红褐色,冒着轻微的焦糖香。这功夫全在火候,一旦焦了,肉就发苦,前功尽弃。这时候,迅速把焯好水的五花肉块倒进去,大火煸炒,让肉块均匀裹上糖色。那滋啦一声,肉块在锅里跳动,颜色瞬间变得油亮诱人,闻着都透着股甜香。

煸炒均匀后,重头戏来了——调味和炖煮。这是赋予肉灵魂的环节。我家的卤肉调料,是从我妈那里传下来的,又经过我几番改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武林秘籍”。

卤肉的配料:

配料名称 用量建议 功能说明 个人心得
五花肉 约1000克 主料 选肥瘦分明,带皮的!
5-6片 去腥增香 老姜最好,拍扁出味快。
大葱段 2-3段 去腥增香 葱白部分更佳。
八角 3-4颗 独特香气 香料之魂,不可或缺。
桂皮 一小段 醇厚回甘 不宜过多,抢味。
香叶 3-4片 复合香气 提鲜增味,让味道更立体。
草果 1颗 破油解腻 轻轻拍裂,香气更容易释放。
干辣椒 3-5个 微辣开胃 喜欢辣的可以多放。
花椒 约1茶匙 麻香提味 微微的麻感能中和油腻。
生抽 4汤匙 咸味和鲜味 我喜欢用海天金标生抽。
老抽 2汤匙 上色和醇厚 李锦记的比较正。
料酒 3汤匙 去腥 烹饪时加,能挥发掉腥味。
蚝油 1汤匙 增鲜提味 我的“小秘密”,能增加复合鲜味。
甜面酱 1汤匙 酱香回甘 北方卤肉的精髓,不可少!
黄豆酱 1汤匙 咸鲜浓郁 可以和甜面酱搭配使用。
开水 足量没过肉 炖煮 必须是开水!锁住肉汁。

炒好糖色的肉块,转入砂锅或者铸铁锅,加入所有香料(八角、桂皮、香叶、草果、花椒、干辣椒),再把姜片、大葱段也放进去。然后,生抽、老抽、料酒、蚝油、甜面酱、黄豆酱,一股脑儿地倒进去,翻炒均匀,让每块肉都沾上浓郁的酱汁。炒到酱香四溢,锅底微微有点黏稠的时候,立马倒入足量的开水,水量要没过肉块至少两指高。这时候,盖上盖子,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至少2个小时。如果是老锅,我甚至会炖足3个小时,让它慢慢地酥烂,让肉里的胶质充分溶解出来,让那汤汁浓稠得能挂在勺子上。

慢炖的过程,那香味儿,啧啧,能把你魂儿都勾出来。我常常就是靠着这股子香气,在厨房里晃来晃去,时不时揭开盖子看看肉的颜色,闻闻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醇厚。等到肉炖得筷子一戳即透,肥肉部分颤巍巍像果冻,捞出来,这腊汁肉就算大功告成。剩下的卤汁,就是老汤,撇去浮油,冷冻保存,下次炖肉接着用,那味道会越陈越香,越发有底蕴。

肉好了,我们来聊聊白吉馍。这馍也是有说法的。市面上卖的,很多都是死面馍,吃起来嚼劲是足,但总觉得少了点蓬松的温柔。我更偏爱半发面的做法,做出来的馍,外酥里软,带着麦子的清香,能更好地吸纳肉汁的精华。

面粉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一般用中筋面粉,蛋白质含量适中,既有筋性又不至于太硬。

白吉馍配料

配料名称 用量建议 功能说明 个人心得
中筋面粉 500克 主料 我喜欢用金像牌或王后牌。
干酵母 3克 发酵 宁少勿多,过多会有酵母味。
温水 280-300克 揉面 35-40℃,摸起来不烫手。
3克 增加筋性 少量即可,提升风味。

面粉里加盐,把酵母用温水化开,分次倒入面粉中,和面。这一步急不得,要慢慢地揉,揉到面团光滑,三光(手光、盆光、面光)。然后盖上保鲜膜,放到温暖处醒发约30-40分钟。别发过头,半发面,就是让它稍微松弛,有点弹性就好。

醒发好的面团,取出来排气,再揉搓一会儿。然后分成若干个小剂子,每个约60-70克。取一个小剂子,用擀面杖擀成牛舌状,然后从一头卷起来,卷成一个螺旋形的面卷。接着把这个面卷竖起来,用手掌轻轻按扁,再用擀面杖从中间往四周擀开,擀成一个厚度约0.5厘米的圆形饼胚。这个螺旋擀法,是制造馍内部层次感的关键,烙出来才会有分层,才不会死板一块。

饼胚擀好后,无需再次醒发,直接就可以烙了。我家里用的是电饼铛,或者用平底锅。锅里不放油,或者只抹极薄的一层油,中小火,把饼胚放进去,一面烙到金黄,出现焦斑后翻面。烙的时候,饼会慢慢膨胀起来,内部形成空腔,吃起来才暄软。两面都烙到金黄,边缘微微发硬但内部仍然柔软有弹性,就可以出锅了。

馍和肉都齐活了,就到了组装的环节。这可不是随便一夹就叫肉夹馍。把炖好的腊汁肉捞出来,肥瘦肉分开。我通常会把肥肉和瘦肉的比例控制在1:2左右,这样吃起来既有肥肉的丰腴,又不会太腻。把肉放到砧板上,用两把刀快速剁碎,注意是剁,不是切。剁到肉糜中有颗粒感,还能看到一丝丝肉纤维,这样口感才好。这时候,淋上两勺浓稠的腊汁汤,再继续剁几下,让肉糜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

我个人极其偏爱加青辣椒香菜。剁肉的时候,我会切一些新鲜的青辣椒(比如线椒或者螺丝椒),和肉一起剁,那股子清新的辣味,能瞬间打开味蕾,解腻增香。最后,撒上一大把香菜碎,那种清新的植物香气,和肉香完美融合,简直是点睛之笔。当然,如果你不喜欢香菜,也可以省略。这美食嘛,自己开心最重要。

把剁好的肉夹到刚出炉还带着余温的白吉馍里,轻轻一合,一个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肉夹馍就诞生了。

我常想,这肉夹馍,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许多记忆和情感。小时候,巷口卖肉夹馍的叔叔,总会多给我淋一勺汤汁,那份温情,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暖。后来自己学着做,从最初肉炖不烂、馍烙不熟的失败,到慢慢摸索出经验,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对这道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小吃,多了一分敬意。它就像生活本身,需要耐心,需要琢磨,也需要一点点坚持和热爱。

当我家人一口咬下去,眯着眼睛,满足地说:“嗯,就是这个味儿!”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那酥脆的馍皮,暄软的馍心,混合着油润醇厚、酱香浓郁的腊汁肉,再加上青椒的清辣和香菜的提鲜,几种味道、几种口感在口腔里交织,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所以啊,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对美食有着那么一点点执着,不妨也试试在家做一回肉夹馍。相信我,当你亲手把那块炖得酥烂的五花肉,夹进自己烙的、还带着麦香的白吉馍里时,你会发现,所有的等待和努力,都化作了唇齿间最真挚的美味,和心底最踏实的那份满足。那感觉,真是千金不换。

肉夹馍家庭简单做法插图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